木包装箱设计-木包装箱技术规范
包装容器一般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和预防安全事故,按一定技术规范而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及其它辅助物的总体名称。包装容器是包装材料和造型相结合的产物,包括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罐和包装箱等。列入现代物流包装行列的包装箱主要有瓦楞纸箱、木箱、托盘集合包装、集装箱和塑料周转箱,它们在满足商品运输包装功能方面各具特点,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加以选择和使用。瓦楞纸箱。瓦楞纸箱是采用具有空心结构的瓦楞纸板,经过成型工序制成的包装容器。瓦楞纸箱采用包括单瓦楞、双瓦楞、三瓦楞等各种类型的纸板做包装材料,大型纸箱装载货物的重量可达3000公斤。
瓦楞纸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包括所有的日用消费品,包括水果、蔬菜、加工食品、针棉织品、玻璃陶瓷、医用药品等各种日用品,以及自行车、家用电器、精美家具等方面。瓦楞纸箱具有很多优点:它的设计可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富有弹性,且密封性能好,便于实现集装单元化,便于空箱储存;瓦楞纸箱的箱面光洁,印刷美观,标志明显,便于传达信息;它的体积、重量比木箱小,有利于节约运费;纸箱耗用资源比木箱要少,其价格自然比木箱低,经回收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当然,瓦楞纸箱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其抗压强度不足和防水性能差,这两个缺陷都会影响瓦楞纸箱的基本功能——保护商品功能的实现。
易碎品要如何包装?
文物包装工艺技术(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工程有限公司)
1、文物包装工艺 要根据文物的造型、结构 ,包装箱的结构以及包装支撑与防护结构等 ,均会影响包装工艺。从包装层次来看 ,文物包装工艺的基本内容包括:接触面包装、阻隔包装、防震与缓冲包装、箱体外包装、集装箱体包装。小型文物的包装通常会涉及到集装箱体包装,大型文物则为单箱体包装。 接触面包装是指直接接触文物的包装。其主要目的是对文物表面进行防护,防止文物与其它包装材料发生磨擦而造成表面损伤。通常使用质地柔软的绵纸等材料进行包装。 阻隔包装是用来控制文物包装内环境,阻断文物包装内环境与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气体等环境因素的交换和传递,以保证文物保存环境的稳定性。 防震与缓冲包装,是文物包装设计中最关键的部分。文物在运输、装卸过程中,都会有力作用在文物之上,并可能使文物发生机械性损坏。为了防止文物遭受损坏,就要设法减小外力的影响,防震缓冲包装就是指为减缓文物受到冲击和振动,保护其免受损坏所采取的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防震包装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全面防震包装方法。全面防震包装方法是指文物和外包装之间全部用防震材料填满进行防震的包装方法。 部分防震包装方法。部分防震包装方法是指在文物的受力点局部地使用防震材料进行衬垫的方法。 悬浮式防震包装方法。对于某些易损的文物,为了有效地保证在流通过程中不被损坏,要求外包装容器比较坚固,然后用绳、带、支架等将被装物悬吊在包装容器内,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无论是什么操作环节,内装的文物都被稳定悬吊而不与包装容器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损坏。
2、文物的包装工艺结构 分为常规式外包装箱和直接式外包装箱。外包装箱必须设计成长方体型 ,以便于大型化、集装化运输。一般采用木箱。木箱通常设计为类似与板式家具的构件,整个箱体由六块面板构成,用螺栓连接,可适用于不同造型和结构的文物包装。外包装箱应具有坚固性及较强的防震、防冲撞、抗压和防水性能。按照运输方式的不同,常规式外包装箱的尺寸规格通常分为陆运和空运两种;直接式外包装指一些份量较重(如大型石雕、陶塑、青铜器等)、体积较大(如屏风、宝座、家具等)的文物,需直接装箱运输。直接式外包装箱的尺寸规格依据文物的外形尺寸而定,但箱体的尺寸要比文物至少大出5-10cm,以便防震层的制作。直接式外包装箱应特别注意板材的选用,尤其是份量较重的文物,应选用质地坚实、承重力强的板材。必要时可用木方作框架、横撑加固。避免发生包装箱变形,破损等现象。具体可参照国家文物局《出国(境)文物文物包装工作规范》、GB /T 4892 —1996《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B /T 16471 —1996《运输包装件尺寸界限》中的相关规定,使文物包装箱尺寸尽量符合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 内包装。 内包装箱(盒)一般使用多层板或瓦楞纸为材料,尺寸规格依据文物的外形尺寸而定,通常设计成长方体形,便于在外包装箱内进行组合放置。内包装箱首先应考虑产品的防震包装 ,同时根据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在箱内放置防虫剂或干燥剂。
3、文物的包装材料 文物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文物包装容器和构成文物包装产品的总称。文物包装材料分为主要包装材料和辅助包装材料, 主要包装材料是构成文物包装的主体材料, 常用的有木材、瓦楞纸、复合材料等。制作内、外文物包装箱均应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复合木质材料为板材,如多层板、夹心板等。如需使用原木为材料,则必须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辅助包装材料在制造包装容器和包装操作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促进文物包装的功能更完善, 常用的有衬垫材料,如各种棉衬垫、毡垫、绵纸等; 防护、减震材料, 如海绵、各种密度的聚氯板和高密度聚苯板等;粘合材料, 如各种粘合剂等; 密封材料, 如防潮密封胶条等; 隔离物,如各种隔板、衬片等; 紧固物, 如各种捆扎带、铁钉、螺钉、销钉等; 标志物, 如各种标签。 由于文物包装要求强化其防护性能, 所以在选用包装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文物包装、运输的条件和环境。文物包装的防护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是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等动应力的破坏作用, 二是防止运输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如温湿度、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微生物、风、霜、雪、尘埃等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为此必须选取高性能的缓冲衬垫材料进行缓冲防震包装, 选取具有足够强度的包装容器,如瓦楞纸箱、木箱来抵抗动应力的作用, 选取高性能的阻隔包装材料来进行阻隔包装, 减少或隔绝外界因素对内装物的影响, 如采取防潮、防水、防霉、防虫等包装技术方法。目前用于文物包装的缓冲材料主要是质地柔韧、弹力好的高密度吹塑板及泡沫塑料等材料, 用于阻隔包装的材料是一些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如聚偏氯乙烯材料, 它有效地阻隔了外界的水蒸汽, 是一种较理想的阻隔材料。文物包装设计时所选用的包装材料, 需对文物的性能、运输、储存环境及包装材料本身的性能、生产工艺和成本费用等进行综合考虑, 合理选用。
4、文物包装的技术与方法 包装技术和方法是决定包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物包装技术和方法是指为保护文物,方便运输,便于流通过程中的文物管理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对文物进行包装的技术和方法。包装技术有防潮包装技术、防锈蚀包装技术、防霉包装技术等。 文物包装方法通常采取以下方式: (1)悬空减震法:箱内立支架,将文物置于支架上架空,然后固定于其上。 (2)捆扎法:先将两块多层板做成直角形框,将文物放置其上,用带子把文物捆扎在背板上。注意底板和背板均应粘贴较厚防震层,背板的防震层还应依照器物的形状镟挖出大致凹槽,增大接触面,以便增加固定效果。 (3)点式固定法:在箱内壁选两组对称点,粘贴高、中密度吹塑板块,以使文物固定于箱中。 (4)紧压法:选定若干个受力部位,用包裹海绵或粘贴绒毡的木方将物体紧压、固定于箱体上。 (5)镟挖法:依照文物的形状,在较厚的中密度板、海绵板上镟挖出凹槽,将器物放置其中,使之不移位。此种方法适用于小件玉器、瓷器、金银器,以及形状不规则的文物。 (6)设计与文物造型凹凸相对的成型垫料 ,用于保护文物的边角和局部装饰物。 (7)将造型互补的文物,如器盖与器身,凹凸相对互叠 ,在可能相互接触的表面间夹衬衬垫,并在文物每个角放置衬垫 。 (8)对于体态和重量较大、造型较复杂的文物 ,应设计挡板和支撑柱,保证包装箱与文物表面有一定距离,避免文物突出部分(如青铜鼎的耳部等)、易碎或易损部位受力。 (9)对于文物的活动部件如提梁、链等,应采用捆、扎、顶、垫、塞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固定。 (10)对于易损文物 ,如瓷器、玻璃器等应在其上面铺垫一定厚度的衬垫,在四周边用泡沫塑料、海绵等材料护垫。 要充分发挥文物包装的功能, 就要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 根据文物的具体特点和要求选取相应的包装技术和方法, 然后进行有效、合理的包装设计,设计出科学、合理、经济、牢固的包装, 真正体现出文物包装的特点。 5、文物包装信息的编制 (1) 包装箱内文物信息的编制:应在封箱前对箱内文物进行清点,认真核对箱内文物状况,并填写文物包装标签,列出文物的基本信息,如条件许可,还应附上文物照片; (2) 文物包装、运输操作信息的编制:根据文物的包装工艺,考虑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编制文物运输、装卸及包装拆解操作规程信息,对包装结构复杂的文物包装件,应在箱体上标注出主要固定结构的位置,以及包装拆解的顺序; (3) 相关辅助信息的编制:即包装运输标志。主要包括:易碎标志、防雨标志、向上标志等。 这三类信息均可采用简要文字、图标、代号等形式标注在包装件比较醒目、且不易被擦伤的部位。 文物包装的原则是根据文物包装工作的规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包括:安全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选择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环保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这是文物包装工作的第一原则,在文物包装运输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首先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安全性原则是要求包装设计确保文物安全,不能使文物在各种搬动、运输等环节上损坏。这就要求包装前对文物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合理的包装方法和材料,并进行可靠的结构设计,甚至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例如,包装箱使用木板就必须进行特殊的杀菌、杀虫处理等。 2、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要求包装材料和包装操作过程中,保证文物本身所具备的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在选择内包装材料时,尤其是直接接触文物的包装材料,应避免选择可能对文物本体造成污染的材料,包括文物表面色泽的改变、包装材料中可能的化学物质对文物本体的渗透,而改变文物的物质成份;同时还应注意在包装操作过程中避免造成文物表面的磨擦和磨损。 3、选择性原则 选择性原则是指对包装对象的选择。如前所述并非所有的文物都适于搬运,文物本身包括其内在价值,即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易损性,而文物包装运输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不稳定过程,有许多难以预见的对文物的潜在威胁,任何包装性损坏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保存状况不佳、残损严重的文物,包装人员应及时与文物保护人员和文物使用部门进行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文物预先进行保护修复和加固处理,改善其保存状况,使之适宜于运输,经过科学分析和模拟实验,确认适合包装的情况下,进行包装工作;否则必须更换文物。对于不宜运输的文物绝不勉强包装,避免造成对文物的损害。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文物包装的设计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而不能仅仅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包装设计应具备有科学的特征,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体现科学技术为设计服务。新的科技成果的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实施;文物的包装设计应当充分利用当代的科技成果,采用最新的工艺手段,这样才能创造出可靠、安全的文物包装。设计方案应在对文物本体结构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包装材料,科学地确定包装造型结构和防护方法,运用先进、适用的包装技术与工艺,使包装整体结构具有最大的合理性和足够的强度,充分保证文物的安全,并取得各包装功能间的综合平衡。另一方面设计本身应具备科学的便利性,这是文物包装工作本身和文物搬迁运输工作的要求,如包装容器的设计应便于文物的搬运和吊装等;包装容器外侧应设计有关于包装内容物的简单说明,以方便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和统计。另外文物包装设计还应遵从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部门标准,使文物包装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5、环保性原则 减少包装废弃物是文物包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文物包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加无污染意识和环保意识,遵守针对包装材料及包装废弃物提出的新标准和新法规,尽可能地使用废弃物少、能回收重复利用、易于回收再生或自行降解的绿色包装。在进行包装方案设计的同时,就应考虑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案,或回收再用,或加工再用,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包装废弃物良性循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装辅料(如缓冲泡沫等)能减则减,可省则省,能代就代;包装容器上应有材料标识符号,并在包装拆解后,将包装材料收归于原包装容器内,便于再次利用;包装废弃物尽可能回收再生利用,减少一次性包装。在包装设计中还要注意合理开发那些节省资源的包装方法。
大连红方块展览展示工程有限公司 0411 ---84522337 84647137
遇易碎物品需要包装时,应符合基本的包装规范,须将箱体内部六面用板状固体泡沫衬垫,每件商品用塑料气泡膜包裹,并用粘胶带封住以防包裹松散,商品与商品之间用薄纸板相隔,其空隙添加碎纸或碎固体泡沫等材料填充,以防运输过程中碰撞破碎,最后装入一定规格的纸箱或木箱。
扩展资料:
易碎品包装注意事项:
通常我们一般只会考虑到易碎物品用什么物流,其实很多时候更应该要注意下易碎品的包装注意事项,当然每个物流公司的包装都不尽相同,可以根据我们自身对包装的意识来跟物流公司进行沟通协商,尽量包装易碎品的物流是安全的。
包装标签是指附着或系挂在产品销售包装上的文字、图形、雕刻及印制的说明。标签可以是附着在产品上的简易签条,也可以是精心设计的作为包装的一部分的图案。标签可能仅标有品名,也可能载有许多信息,能用来识别、检验内装产品,同时也可以起到促销作用。
通常,产品标签主要包括:制造者或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商标、成分、品质特点、包装内产品数量、使用方法及用量、编号、贮藏应注意的事项、质检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内容。值得提及的是,印有彩色图案或实物照片的标签有明显的促销功效。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