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复合木门

木箱的英文怎么写怎么读-木箱英语怎么说

木箱的英文怎么写怎么读-木箱英语怎么说

这几天,我读了《会飞的木箱》,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记述了:从前,有个商人,他很能干,他投资一份钱,至少要赚这份钱的几倍才满意,他有个好吃懒做的儿子,这个儿子整天玩无丧志,最终把家产败光了,

 他的朋友跑光了,因为他们都怕商人的儿子向他们要钱,只有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一个朋友给了他一个神奇的'木箱,他乘木箱到了土耳其,在一个很高的城堡降落。他问土耳其人城堡上是什么?土耳其人说那是公主住的地方。商人的儿子做木箱飞到城堡里谎称自己是土耳其的神,公主给了他一把镶着金块的刀,他卖了刀,买了衣服,给国王讲了一个故事,国王把公主嫁给了他,商人儿子放了烟竹,不小心烧了木箱,再也娶不上公主为妻了。

 这篇童话启示我们:幸运和不幸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生活中会交替出现。避免不幸的最好方法是:一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拥有,不要乱挥霍;二要在好运面前沉得住气,不要得意忘形;三要不断学习,成为一个有真本事的人。只有这样幸运之神才会垂青于你,你也才能真正抓住幸运。

损怎么读

根据长方形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即长方形体积=长*宽*高。

体积(volume),也称为容量、容积,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均是零体积的。

读音 tǐ jī ,英文名volume;size;capacity是指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的物质的量。

示例1:木箱的体积为3立方米。

示例2:电解水时放出二体积的氢与一体积的氧。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得出计算球体积正确公式的是南朝数学家祖冲之,比欧洲人约早一千年。他还精心钻研天算之术(指天文 数学),精治大明历,经他再三请求,于510年得以正式颁行。他还制成铜日晷(一种用测日影的方法来计时的仪器)、漏壶等精密观察仪器多种,为后世所取法。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出球的体积的人——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及二维空间物件在三维空间中均是零体积的。

三轮车英语怎么读

损的读音:sǔn,声母是s,韵母是un。

释义:

1、减少:~益。增~。~兵折将。

2、损害:~人利己。有益无~。

3、损坏:破~。完好无~。

4、用尖刻的话挖苦人:~人。

5、刻薄;恶毒:这人办事真~。他说的话够~的。

笔画:

相关组词:

1、破损 [pò sǔn]?

释义:残破损坏:托运的木箱已经~。

2、阴损 [yīn sǔn]?

释义:阴险尖刻:说话~。

3、毁损 [huǐ sǔn]?

释义:损伤;损坏:不得~公共财物。

4、劳损 [láo sǔn]?

释义:因疲劳过度而损伤:腰肌~。脏腑~。

5、损坏 [sǔn huài]?

释义: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糖吃多了,容易~牙齿。

母亲的木箱

三轮车英语读音是[?tra?s?kl]。

资料扩展:

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随后逐步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

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可分为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儿童三轮车和电瓶三轮车等。

三轮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有一个可以转向的车轮,车把、车铃、车闸、脚蹬子和车座,用链条带动后部的车轮转动。三轮车后部主要是车厢,厢体为木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

车厢上安装有可以折叠的防雨篷,下面装有弹簧和两个轮子。座位下面是一个木箱,可以开启,里面存放车夫的工具杂物等。

座位上有用布和棉絮做成的坐垫,下方有脚踏板。车厢前面两看挂钩,可挂防雨门帘,门帘一般用帆布或油布做成,冬季则改用棉门帘,挡风避寒。

另一种三轮车叫作儿童三轮车,是专为幼儿设计的一种玩具。除了仅可乘坐一人的区别外,儿童三轮车没有链条与刹车,车的踏板直接连在了前轮上,轮子的速度跟脚的蹬踩速度完全一样。

电动三轮车采用优质大容量牵引用铅酸电池,动力强大;采用优质直流电动机,运行噪音小,使用寿命长;调速系统采用无级调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电动三轮车体积小,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

电动三轮车具有倒车开关,可以方便地实现倒车行驶功能,并具有语音提示,这在道路狭窄的胡同、小巷非常实用,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

电动三轮车运行过程中没有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可以在夜间电力低时充电,充分利用电力资源,有环保节能的社会效益。

体积怎么读

年过八旬的母亲最宝贝的东西就是那口笨重的旧木箱,从我记事起,它一直是母亲床头几十年不变的风景。

这口方形大木箱,曾是外婆的陪奁,母亲结婚时,成了外婆唯一送得出手的嫁妆。为了掩盖木箱的陈旧,外公找来木条从箱内加固,并刷上层层土漆。嫁为人妇的母亲从此开始用这个木箱收藏点点滴滴的人生。

木箱是浪漫的,它装着母亲最美好的爱情,那支竹笛就是明证。母亲12岁时到父亲家当童养媳,那时,父亲在外地上班,根本不知道家中有母亲这样一个人。一天,母亲在路边打猪草,见一个年轻人背着笛子、二胡、小提琴等乐器经过,她忍不住惊喜地对伙伴喊:“好高兴,剧团来人了,今晚有戏看。”可是当她回家时,却发现“演员”在自己家里。原来,在文工队工作的父亲带着乐器回来休假,于是他们便有了这戏剧化的第一次见面。母亲在19岁时正式与父亲成婚,从此多才多艺、浪漫帅气的父亲成了母亲一生的追随。如今,尽管父亲已离世多年,乐器也基本上送了人,但母亲却一直将竹笛保存。

母亲的木箱更是温馨的,许多无言的关爱与殷切的希望在里面轻轻荡漾。我们兄妹4人入学以后的成绩单、奖状等母亲都精心收藏。我至今记得,当我收到大学通知书时,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眼含热泪,他们一遍遍阅读,翻来覆去咂摸,觉得自家孩子成为小街上第一名女大学生简直就像一个梦。直到父亲将我的户口迁移等相关手续办理完毕之后,才对此事深信不疑。父母在镇上最大的饭店办了40多桌酒席以示答谢,母亲在家庭档案中郑重地写下:每桌酒席25元,1991年8月18日。

尽管母亲的木箱随岁月日渐斑驳,可是收藏却一直在不断添新:孙辈们成长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反映子女们家庭变迁的相册,甚至我不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新作,都成了母亲心中的无价之宝。

阅读木箱里每笔细不足观的记录,翻看木箱里每个微不足道的物件,样样都带着时代或轻或重的烙印,留住它们,就留住了生活的激情与精神传承,我也更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前行。

怎样区分语素,词和短语

体积 [tǐ jī]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三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体积。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都是零体积的。

概念:

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三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体积。

示例1:木箱的体积为3立方米;

2:电解水时放出二体积的氢与一体积的氧。

历史发展:

祖冲之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得出计算球体积正确公式的是南朝数学家祖冲之,比欧洲人约早一千年。他还精心钻研天算之术(指天文数学),精治大明历,经他再三请求,于510年得以正式颁行,他还制成铜日晷(一种用测日影的方法来计时的仪器)、漏壶等精密观察仪器多种,为后世所取法。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均是零体积的。

语素、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的概念,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搞不清楚,也因此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不明事理,以致影响了自己成绩。可见分清三者的界限无论是在学术上分清是非,还是在实用上避免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辨析语素、词和短语呢?

先弄清三者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①

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两个或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而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例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按语素切分为: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按词切分为: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如按短语切分,则可以分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等短语。

可见,词是由语素构成的,短语又是由词构成的。三者密切联系,又有互相区别的界限。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语素与词,词与短语的关系吧。

先谈语素与词的关系,看下面的四组语言单位:

(一)、天、地、人、牛、马、走、吃、大、红、一、二

(二)、秋千、蜘蛛、流连、徜徉、荒唐、玫瑰、蝙蝠、囫囵、妯娌

(三)、葡萄、扑克、幽默、法西斯、阿斯匹林、布尔什维克

(四)、牙齿、短语、胖子、提高、船只、胆怯、伤心

第一组中的11个单位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有音有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素。

第二组中的9个单位都是由双音节组成,若把这两个音节拆分开来,单独看,它们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算语素;只有把两者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算一个语素。

第三组中的6个单位都是从外语中音译过来的。和第二组一样,拆分后它们也失去了意义,所以它们有的虽然由多个音节组成,但仍然只是一个语素。

以上三组的语素都能自由运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类词叫做单纯词。

第四组7个语言单位都可以拆分成两个有意义的单位,也就是说它们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这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那么词与语素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其区别就在于能否“自由运用”。

所谓“自由运用”就是指独立地给客观事物、现象、概念加以称谓概括,独立地运用于造句之中。例如上文第四组中“牙齿”一词,虽然“牙”和“齿”都是语素,但两者却有本质不同。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可以说“他在刷牙”,“我的牙又痛了”。却不能说“他在刷齿”,

“我的齿又痛了”。可见:“牙”是能自由运用的,是词;而“齿”却不能自由运用,是语素。同样的道理,“伟大”中的“伟”,“我们”中的“们”,“毛巾”中的“巾”都是不能自由运用的,所以只能是语素,而不能成为词。相反,“大”、“我”、“毛”不但是语素,而且是能自由运用的语素,也就是词了。

所以说,能否自由运用就是词和语素的根本分界。②

再谈词与短语的关系。词和短语的区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 从语法结构上看,词具有现成性和定型性;短语则具有临时性和可扩展性。

词不论其音节多少,结构如何,都是作为一种现成的单一性的单位而用于造句的。 短语则不然,它是临时组合的,且能够扩展。句法的规律只能作用于短语,不能作用于词的内部。例如:“新工人”可以扩展为“新的工人”、“新的女工人”,“光荣、伟大”可以扩展为“光荣而伟大”、“光荣和伟大”。但“工人”却不可以扩展为“工的人”、“工的女人”,“光荣”、“伟大”同样不可以扩展为“光和荣”、“伟而大”。

二、 从声音形式方面来看,词的内部不容许停顿,而短语的内部则可以停顿。试比较一 下作为词的“东西”(指物件)和作为短语的“东西”(指东边和西边)。前者的读音(dōngxi)结构是固定的,“西”读轻声,中间不停顿。而后者中的“西”不读轻声,语法结构也不很固定,中间允许停顿,也可以说成“东和西”。所以说像“木箱儿”、“胶轮儿”是词,而“木头箱子”、“胶皮轮子”是短语;“支书”、“共青团”是词,而“支部书记”、“共青团员”则是短语。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插入扩展法”。

如果一个语言单位插入别的语言单位使它扩展后,不改变原来的意义,这个语言单位就

不是词,而是短语;如果意义改变了,或者没有意义了,就是词,而不是短语。譬如,“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中的“红花”、“绿叶”就可以插入“的”或“颜色的”,扩展成“红颜色的花”、“绿颜色的叶”,意义没有发生变化,这句话中的“红花”和“绿叶”就是短语。而“红花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中的“红花”,如果插入“颜色的”,意义就变了,所以这句话中的“红花”是词,而不是短语。同样的道理,作为一种工具名称的“拉手”是词,而表示一种动作的“拉手”则是短语。再看下面的两组例子:

(一) 黑板、白字、骨肉、打场、头痛、信纸

(二) 白墙、白花、血肉、打虎、手痛、写信

你能判断它们哪些是词?哪些是短语吗?用插入扩展法,相信你能区别清楚。

不过,运用插入扩展法区分词和短语,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1、 插入的语言单位必须是在同一结构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如“工人”之间不能插入“人和商”,扩展成“工人和商人”。

2、 要能连续插入不同的语言单位,以准确判断其能否扩展。如“看见”中间可以插入“不”或“得”,但却不能继续插入其它成分了,因它还是词,而不是短语。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短语、词、语素。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这便是语法单位基本的特点。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子: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个个的语素了。这里的“沙发”只是一个语素,是英文sofa的译音,表达一个意义,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一是有意义。 普通话里的单音节词不超过1400个,而语素远比这个数目大。为什么呢?因为一个音节要代表许多个不同的意义。例如xīn这个音节,就可以表示 “辛(辛苦)、新(新人)、心(心脏)、锌(锌矿)、薪(薪金)、芯(灯芯)、馨(馨香)、欣(欣喜)”等几个语素。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xīn这个音节就分别写成了不同的形式,替我们作了分析语素的工作。可是,并不能说,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汉字的形、音、义和语素的关系,除了上面所说的一个音节代表几个语素,可以分别用几个汉字表示之外,还有如下的一些情况。 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读同一个音。例如,“副”(fù)这个字就可以代表三个语素:“副①”,表示第二的,次级的意思,如“副主任”、“副食”;“副②”,表示相称,如“名不副实”;“副③”,表示某种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一副手套”“一副担架”。 一个音节只表示一个语素,写成一个汉字。例如:shéi-谁,zěn-怎,wá-娃,sēng-僧,hén-痕,cè-恻。这种情况的例于比较少。 一个语素可以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搜集”的“搜”可以写成“蓃”,苏醒的“苏”可以写成“苏”,这就是所谓异体字。 几个不同的音节,表示不同的语素,却写成同一个汉字。例如:chā-差(差别),chà-差(差劲),chāi-差(差使),cī-差(参差)。 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可以包含两个语素。例如:“俩(liǎ)”“仨(sā)”念起来虽然只有一个音节,但实际上都包含了两个语素,“俩”即“两个”;“仨”即“三个”。 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例如:葡、萄、蜈、蚣…… 有的汉字在某个场合下代表语素,在某个场合下又不代表语素。例如:“沙、发、巧、力、马、克、达”分别都是语素;而在“沙发”、“巧克力”、“马达”中,它们只作为一个音节的符号,都不是语素了。 语素如果按音节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分别举例如下。 单音节语素:天、地、人、跑、跳、唱、红、白、民、朋、思……这类语素很多,有上万个。 双音节语素,这主要是古代的联绵字和音译外来词。联绵词,如:踌躇、狼狈、葫芦、葡萄、彷徨、徘徊;音译外来词,如:琵琶、尼龙、咖啡、咔叽。 多音节语素,主要是音译的外来词。例如:凡士林、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 单音节语素有的能独立运用,因而能独立成词,如“人、跑、我、拉、红……”这样的语素称之为“成词语素”;有的则不能独立运用,因而不能单独成词,如“民、们、机……”这样的语素称之为“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它永远不可能是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不能保证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词,例如“人民”里的“人”就不是词,它在这里是以语素的形式出现的,是“人民”这个词的组成成分,不能拆开,当中也不能插入其它成分。 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少数的语素,不仅不能独立成词,就是跟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往往也是固定的。例如:第一、老大、阿毛、剪子、画儿、石头、我们。里面的“第、老、阿,于、儿、头、们”的位置,或前或后是固定了的,不能变换。我们称这样的语素为附加成分,也有人称它们为词缀的。这种附加成分的意义虽然不那么明显,但它眼前面讲到的“葡、萄、蜈、蚣”之类不同,前者有不大明确的意义,后者没有任何意义。 能独立成词的语素,词和语素的外延是重合的,一个语素一个词,这样的词叫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形成,其构造简单,无需深究。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结合构成一个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合成词。关于合成词的构造关系,这里试列举几种。 一、两个语素按一定的关系组合成词,这种组合方式叫复合式。它又可以分为六种形式: 1.两个语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分主次,它们之间是联合关系。例如: 朋友 语言 斗争 伟大 勇猛 刚才 是非 开关 东西 迟早 反正 彼此 2.两个语素有主次之分,它们之间是偏正关系,前一个语素是描写或限制后一个语素的: 火车 铁路 优点 重视 雪白 只要 石器 花芯 善意 豪情 前门 飞船 3.两个语素之间有一种支配关系,前一个语素表示一种行为动作,后一个语素表示受这个行为动作支配、影响的事物。例如: 革命 带头 动员 有限 干事 绑腿 守旧 安心 知己 失信 认输 鼓掌 4.后一个语素是对前一个语素加以陈述说明的,它们之间是陈述关系。例如: 地震 冬至 心疼 年轻 性急 胆怯 日出 心慌 口渴 民用 自愿 体重 其他回答①定义不同,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如“民”、“玻璃”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比如“人”、“图书”;短语是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言单位,“英语教师”、“科学研究”。

②作用不同,语素是构词单位,不能直接构成句子,即不能直接作任何句法成分,只有独立成词或组合成词,才有可能独立运用,如“建”和“设”都是语素,它们不能够直接构成句子,只有组成“建设”等词语,才能构成句子。

词是造句单位,直接构成句子,也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构成短语再构成句子,如“花开了”这个句子就是由“花、开、了”三个词语构成。

短语也能单独使用,可以直接构成句子。如“月季花开了”,“月季花”就是一个短语。

③结构不同:语素不能切分成更小的语法单位,如“人”“沙发”,都不能切分;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更大的语法单位,如“人民”是由“人”和“民”两个语素构成。但是词不能扩展。如“白菜”是词,不能扩展为“白的菜”

短语由词组合而成,因此能够扩展。“白布”是短语,可以扩展为“白的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