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复合木门

长沙木箱子-长沙木箱子加工

长沙木箱子-长沙木箱子加工

吃的东西:

一、口味菜

共同特点:口味重,辣,环境简陋,食客盈门

1、无名家菜馆,往巷子里进去第三家也还不错,蔡锷南路香格里拉酒吧旁。

2、辣椒炒肉,没有招牌,以辣椒炒肉闻名,鸡汤也很好喝。芙蓉北路银苑海鲜右侧。

3、老天富,财政厅附近广济桥南侧。

4、赵记,其实应该叫“钱四口味鸡”,特色菜:口味鸡、口味田鸡,长沙电脑城旁。

5、星沙,在省移动指挥中心旁的鸿翔大厦后面的小巷子里。特色菜:鳝鱼炒豆子。

6、一家罐子老店。先锋厅,才鱼抱蛋。

7、三味食府,这里是个祸的好地方,老板亲自坐台,陪吃陪喝陪祸,你想干嘛就干嘛,果真宾至如归,湘春路陋园宾馆对面,竹香黄鸭叫、香菜凉拌腰花。

二、地方特色

1、浏阳蒸菜

(1)首推“北美”,左家塘阿弥岭,大部分都为蒸菜。推荐:各色汤味道不错。一定要尝店里木桶装的山葡萄酒,每次我都能喝一斤。

(2)喜玛拉雅店附近有一家蒸菜馆也不错。

2、宁乡口味蛇

九龙鱼头城,实际好吃的是蛇,尤其用剩下的汁拌面条,极鲜美。地址:天心宾馆旁。

3、永州血鸭

广济桥底往长岭方向,有两家吃永州血鸭的小店,不记得名字,都很好吃

4、常德钵子菜

(1)大丰和

(2)芙蓉国

5、长沙的黄鸭叫

(1)橘子洲头,几次都在“老江岸”吃的。味道一般,但夏天的晚上,江风渔火加啤酒,有一帮朋友对酒当歌,感觉很好。据说有另一家味道要好,请记得名字的补充。

(2)南大桥,河西桥底,有几条船。以前是在叫“石砣”的船上吃,后来旁边另开了一家叫“张立斯”,也不错。特色:鱼、河虾、河蚌。

三、其他特色

1、猪脚,河西银鸿小区内“猪脚王”,很辣,要小心

2、红烧肉,侯家塘的“帝豪”,红烧肉肥而不腻,肉质松软。

3、烧烤,奥莎体育馆对面“两重天”

4、香干,梓园路“世平餐馆”,在附二对面沿梓园路右侧走不远

5、粥,南门口“一品粥”

6、鱼头,二环线“菩提树”

7、羊肉,人人家:韶山南路往长潭高速的路口,涮羊肉很棒,比“小肥羊”的好吃。更绝的是吃到一半,会有人举着一个黄澄澄的巨大的锅——是一个大锅底的锅巴出来,所有的人就冲上去每人掰一块。

8、小炒腊鸟,西湖楼招牌菜。

四、小吃

1、 米 粉

(1)无名,省人民医院对面的小巷子里。

(2)烈士公园北大门旁边的玉林米粉也很有名,搞得这里几乎每天都要堵车。

(3)一家粉店的米粉不错,口感好,分量多,码子齐,地方也还大,推荐椒脆粉,就是辣椒,榨菜,肉丝,香菇一起炒的码子,在春天百货旁的药王巷内200米。

2、臭干子:沙河街口,往北50米巷子口,五埃皆的摊子只有下午和晚上供应

3、牛肉串:解放西路畅行天下隔壁巷内20米处一个小摊,只在下午4:00 – 6:00供应。

4、牛杂汤:朝阳电器城旁的小店,那里的牛肉串也久负盛名

5、兰花豆:“翁不倒”的兰花豆 荷花池 长沙市第13中学门口

6、包子,馒头等:天津小吃店(就是酒吧一条街的杨欲兴旁边)的包子。特别推荐 天津小吃店的馒头。

7鱼、赤岗冲再往前一直走有一条街,全是吃鱼的。我去的那一家叫:诗韵。量比伍家岭活鱼村的还足,一定要记得让老板多加点摩芋豆腐。

香辣鱼火锅,湖南日报对面,体育馆路那个巷子里进去不到30米,有一家“老四川鱼馆”,

五一路粮贸大厦下面的湘楚人家, “十里飘香”的鸡汤。

广济桥下有家做“佛跳墙”的,很专业很好吃也很贵。

谭州瓦罐店的“竹香鱼”,第一次吃觉得很不错,没吃过的可去尝尝。

银华大酒店有道“太极蔬菜羹”,一白一青,调成了太极图案,清淡鲜美,值得品味。

岳麓山顶路边餐馆, “酸菜煮肉”实在太下饭了,就着那点汤汁都能吃下两大碗饭。

九所宾馆7号楼餐厅,炸的“臭豆腐”和蒸的“玉米棒”都非常好吃。

金源大酒店的巴西烧烤自助餐,有种烤的“三角牛肉”,那个外国人说是“牛排”的,割起来油汁和血水一块往下带,趁个五六分熟去吃,外面那点儿肥肉焦脆香嫩,里面的精肉鲜美耐嚼。

省政府大门对面迎宾路上有个雅亨酒家,有很多不错的菜,比如“鸡汁罗卜”、“干锅麻花带皮蛇”、“铁板紫苏黄瓜”、“猪脚”,都很不错,菜的样子漂亮,吃起来也比别家味道正。正式一点的请客去那儿比较体面。

财经学院外面有家肠子火锅店,肥肠实在是太诱人了。

补充几点:

炒饭当然是金牛角芙蓉北路店。

粉则是书院路的牛肉粉(公安寻呼的对面)一个小门面,两个妇女开的。

粥则一定是南门口的正粤,现在解放西路也开了分店。

口味虾么,梅园的也很不错哦,单记的就名气大口味差了些!

长沙好吃之最

长沙市最好恰的臭干子: 沙子塘一带游走的三轮(起码有10几年的历史!几乎东塘这边的所有小孩子都是吃他的臭干子长大的!对了,146公共汽车的终点站有个炸臭干子的,味道也不错。)劳动广场一站也有个,每天晚上限量销售的,我一直都没有去试过。不知道为什么,对那里印象不好。关于14中巷子里面的下岗牌臭干子越来越有名了,而且他们范围也还大,不单单是14中大概一直到23中,13中之间的大范围都有耳闻了~呵不用排队哦,只是看碰~~卖臭干子的嗓子好有力度~:)

2. 长沙市最好恰的糖油油粑粑:李公庙(另外还有好多家都不错:万代后面的一家,南阳街里面的。。。。。。。)

3. 长沙市最好恰的红薯粑粑:水絮塘(是一个老公公炸的,这个还分季节,只有深冬季节的时候才有恰!而且只有10点以后到2点左右!这个老公公一到这个时候就把摊子摆在自己的水果店的前面,身穿很厚的大棉袄,经常炸着炸着睡着了!但是买他的粑粑几乎每天排队!炸出来一个卖掉一个!呵呵)我突然想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水絮塘在什么地方OK :在定王台的东成大酒店 正大门的马路对面!

4. 对了 长沙市最好恰的炸红薯粑粑 我今天已经看见那个老头已经摆摊出来答 ~ 哈哈 他果然还是一身棉袄 睡着在那里了~ 但是今天没有红薯粑粑 我今天仔细看了门牌是:白沙路,35号

5. 长沙市最好恰的葱油粑粑:沙子塘的一个菜市场里面当街是韶山路,每天早上生意都很不错!(但是老板有个毛病,你不申请的时候,炸得味道都很淡,喜欢吃味道重点的朋友一定要申请老板加一点盐!)

6. 长沙市最好恰的粉:浏正街的无名(当然我还是很支持旁边的四盛园也是很不错的,但是现在越来越不行了。至于其他的杨欲兴,黄春和什么的就不用我去多费口舌了)

长沙市最好恰的脚饼:146终点站那边蒋家垄的菜场有个脚饼不错!(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做得可以,但是都不如从前了~ 呵呵)

7. 长沙市最好恰的炸香蕉:文庙坪 这个地方在里面里面的巷子 很难找~ 呵呵 耐心一点 一定可以找到!!

8. 长沙市最好恰的堡仔饭:地质学校正对面的百姓 我主推 然后旁边大概50米内也有一家,虽然环境没有百姓好,但是听说味道超过百姓 HOHO 以后一定要去试试。 然后赤岗冲稻田中学那边有一家堡仔饭也是非常不错的,老板也特别客气~ 呵呵~ 今天听说一中对面也有一家好吃的,有空一定要去尝尝到底味道怎么样!

9. 长沙市最好恰的噶吗(青蛙):也是在水絮塘那边,叫“四满” 里面还有别人送的打油诗,好长,压韵有味 一定要认准四满~

10. 长沙市最好恰的口味虾:河西渔湾市 什么胖子 名字我忘记了,因为这个地方也是需要碰运气的,第一次去吃的时候狂好吃,虾子里面的油水都不能说是油水了,完全是酱的样子了!!狂好吃~哇哈哈~~~~~~~但是后来去吃虽然也好吃,但是始终都没有那种“酱”的感觉了! 至于南门口的东西,本人特别反感! “最近虾子好多小的,吃起来不新鲜又没有味道,大家为了口服和环境,应该都反对吃小虾子!”

11.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货瓜子:劳动广场的 傻子瓜子! 哈哈 好久没有去光顾了~ 我是那里的忠实顾客!

12.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板栗:天星的板栗~ 街上很多分店 但是经常有假的! 唉 本人遗憾的就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比较正宗的卖得很火的板栗店!要是说上海,我到是知道在什么地方有 ~~

13. 长沙市最好恰的烧烤:不用说,肯定是沙子塘的烧烤,干锅一条街~~ 又便宜,又够味 HOHO 不要跟我抢位置!!

14.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蚕豆:荷花池(13中门口) 虽然曾经出过不好的负面新闻,但是确实是最好恰的~~

15. 长沙市最好恰的鱼火锅:长沙锅炉厂那边的一个什么什么什么店子 呵呵 现在想不起来了 我没去吃过 别人说的 知道后马上更改上来!

16. 长沙市最好恰的麻拉烫:燕山街里面的GOOD ! 还有就是窑岭的一个益阳麻拉烫 ~虽然没有真-正益阳市步行街里面的那家好吃,但是也是很不错的 哈哈~~~~~

长沙最好恰的麻花:浏正街16中附近的一家,也是N多年历史答!

17. 长沙市最好恰的馄饨:其实曾经长沙最好恰的馄饨是沙子塘老菜场的一个每天从梨子山那里挑着担子的人弄的好吃,现在都不曾找到过那样好吃的了,只有沙子塘口子往烧烤街走进去有一家馄饨店味道还不错~ 现在又发现下河街口子上的一个天津馄饨狂好恰,肉好新鲜,而且口干跟长沙本地的完全不同! 一定要去TRY TRY!

18. 长沙市最好恰的二号烧烤店:在省体委那边! 很多人印象说那里已经拆了,其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还是有很多,甚至又有新开的店子,味道也是不错的。然后本人推荐烤鸡肉几好恰的~~但是本人还是主推沙子塘的,呵呵~

19. 长沙市最好恰的清凉脯:金满地。

20. 长沙市最好恰的汤圆,步行街*近司门口这边的一家,只有元宵节才有吃! 15块钱一脸盆! 哈哈~~~~

21. 长沙市最好恰的酸辣粉:步行街司门口那里往里面数第二家!(是曾经在外面的那家,后来搬到里面去了,环境不错,还有位置坐,而且还有热的巧克力汁饮料!)

22. 长沙市最好恰又实惠的大排挡:桂林米粉~ :) 这个不用我多介绍把? 而且里面的服务峦的服务态度非常好!

23. 长沙市最好恰的卤味:中山路上有个叔叔年纪的人整天提着个小木箱子,走遍所有的服装门面,问别个要卤味拨,他只有4样:鸭脖子,鸭肚片,鸡腿和和鸡翅。。 另外曾经的老照壁也有个老爷爷的卤味好吃!

24. 长沙市最好恰的冰正绿豆沙,冰正酸梅汤,鸡汁香干:华南小吃!

25. 长沙市最好恰的花生(感谢布衣姐姐提供):无名附近 往省人民医院那进来的口子第一家炒货

26. 长沙市最好恰的海鲜:建湘路上面的好世界(太贵了) 如果要便宜的去遥岭的盛记海鲜

27. 长沙最好恰的炒粉:得知在长沙理工大学后街里面~ 大家一起去找出来啊~ 哈哈~3块钱一份,好多把多 哇哈哈~~~虽然别个不喜欢,但是我还是一直喜欢中山亭网吧里面的炒粉,好恰~嘿嘿

28. 长沙市最好恰的炸土豆:司门口的天津小吃店下面有个小门面,炸土豆的生意很火,哈哈~~

29. 长沙最好恰的熟食:玫瑰肉干!!!!!!!!!!!!!步步为赢的素牛肉~~好恰,N久以前吃的,后来就找不到了,现在又出现了~哈哈!~~口服口服~

1. 长沙最好恰的方便面:1块8一盒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是最小盒子的那种 卖得非常好!!超市经常脱销~ 哈哈~ 就是这个味道的脱销!!!)

2. 长沙市最好恰的火锅:财经学院一条线火锅! 再就是四方平的火锅OK~~哇哈哈~~

3. 长沙市最好恰的蒸菜:南阳街一条

4. 长沙市最好恰的炒意大利粉 :黑椒牛肉炒意大利粉 蒙娜丽莎和新怡园KTV

5. 长沙市最好恰的奶昔:麦当劳还有马里奥

6. 长沙最好恰的热巧克力:KFC和麦当劳 冰巧克力是桂林米粉的不错!

7. 长沙市最好恰的鸡翅:必胜客,KFC的烤翅本人最喜欢~~

8. 长沙最好恰的卡布奇诺咖啡冰沙:名典

9. 长沙最好恰的爱尔兰咖啡:花时间

10. 长沙最好恰的水饺:省体委

11. 长沙最好恰的咖啡:通城商业广场下面很著名的连锁----真锅 但是很贵!

12. 长沙市最好恰的凉面:华南小吃!

13. 长沙市最好恰的辣椒炒肉,手撕包菜:明盛 在南阳街里面进去的一个饭店

14. 长沙市最好恰的卤肉饭:曾经的塔客堡,和现在还有的台北豆浆

15. 长沙市最好恰的豆浆:台北豆浆拉~~哈哈 加蛋 我喜欢!

16. 长沙最好恰的刨冰:米雪儿,罗莎

17. 长沙市最好恰的鸭架子和便宜的粉:沙子塘烧烤街那里!

18. 长沙市最好恰的鸭舌子:金色年华,中山亭附近~

19. 长沙市同样好恰的饭店:昱龙,金色年华的隔壁巷子进去!

20. 长沙市最好恰的刀削面:新华楼 不用说拉~ 哈哈~老店!

21. 长沙市最好恰的蛋桶冰淇淋:小神童 哇哈哈~ 我喜欢~~很少有店子有买!如果有长期供应的点 一定要告诉我们! 我记得沙子塘那里有个专卖店 哈哈 好幸福~

22. 长沙市最好恰的牛排:绿茵阁,金牛角

23. 长沙市最好恰的贡丸:自从塔客堡西园店的改版后,我们就不再有这样的口福吃了!店长是我表姐,而做这个贡丸的也是我以前的同事,她现在在金满地开了店子,也有贡丸吃,但是不再以前那个味道了,所以我们缅怀~~~

25. :在省移动指挥中心旁的鸿翔大厦后面的小巷子里

26. 罐子老店 先锋厅 才鱼抱蛋

27. 最好恰的蛋炒饭:DIY 自己炒的~~ 汗。。。-.-.

28. 粉:织机街夏记的粉

29. 牛肉串----下河街 ~~ 这个到是知道 就是辣得够味咯~~ HOHO

30. 药王街西安凉皮

31. 八一路百胜旁的塔客堡里卤肉饭和贡丸(虽然没有很久,由于本人在那里工作过,作为经典怀念版同样也记录上来了~)

32. 步行街小雅咖啡里的肉酱意粉

33. 南门口正粤粥铺的口味泥蛙堡

34. 长沙电脑城旁 鳝鱼炒豆子

35. 最好的鱼 在往肿瘤医院(银洲)去的路上有一家叫“问客杀鸡”的店的九龙全鱼

36. 最好恰滴奶茶是六中门口那里滴极品茉艿 小杯3块 大杯5块 好恰又实惠 好卫生 白色透明滴椰果 荧光PINK滴珍珠国

玩的地方:

这是前几天给BAIDU另一个想到长沙玩的朋友做的计划,行程是两天。世界之窗门票应该是七十。

外地人到长沙之后,最好尽快离开火车站。每个火车站周围都比较乱,被宰的事时有发生。

早上下火车,出站后,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公交站坪。上1路公交车(普通车1元,空调车2元),大约25分钟左右,沿途经过八一路,中山路,沿江大道(风景不错),到坡子街口下。过马路进入坡子街,长沙小吃一条街,当然先吃早餐啦。百味的粉,双燕楼的馄饨,向群的锅饺,都很有特色。

吃饱喝足后,可以游山玩水啦。

往回走出坡子街,沿江大道(不过马路),坐804路公交车,1元,沿途:沿江大道,湘江二桥,潇湘大道,新民路东站下车(大概四十五分钟)。向西三百米,就可以看到岳麓山了。进入大门后,可以坐缆车上山,眺望全长沙。山上有很多餐馆,中餐就可以在这里解决。途步下山,边走边看,白鹤泉,岳麓书院。。。。。。到山下,基本就到四五点了,人也比较累了,打的吧。

这里给你个建议,住家庭小旅馆,解放西路BOBO国际12楼有个叫“达达”的,房价:120元。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一晚的邻居了:)。金色年华对面,星期五楼上(的士司机都知道,的士15元左右)。

休息片刻,便开始晚上的娱乐生活了。解放西路有酒巴一条街,让你HIGH个够。黄兴路步行街、平和堂、王府井,让你尽情享受消费的快感。如果你们是情侣,到沿江风光带吧,浪漫的走一走。(晚餐可以到附近的“旺角清粥”“四喜”等小吃店)

第二天,如果你能早起,到BOBO楼顶看日出。我保证这是你的第一次。

步行到平和堂前的车站,坐803路,到烈士公园南门下。公园比较大,基本可以让你玩到午后,至于午餐,可以在公园内,也可以出门后再吃。

下午,如果你有体力,可以到附近的省博物馆,最近有个比较大的展览。

如果你累了,到了“脚都”不能不让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吧?打的(7元左右)到芙蓉中路松桂园的颐尔康,按摩,洗脚。消费不高,很正规。

两天的行程基本差不多了。祝你玩得开心。

这个行程应该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特点:

城市休闲购物,自然风景旅游结合

长沙小吃,风味特色

中等消费(两个人:400元以内,不包购物和泡吧)

天气:

最近长沙的天气比较温和,不会有大太阳,最高气温在10-15度之间,

可以不必要穿羽绒服;

不过晚上感觉比较阴冷,要注意保暖。

求一篇关于长沙风物的作文,或者是素材

在长沙买商务红木礼品,我向你推荐长沙木恋湘红木礼品有限公司。木恋湘木艺是一家集高档红木茶具礼品、家居礼品、商务礼品、定制礼品开发、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专业红木制品企业。其精良的产品品质,科学的经营理念,完善的服务网络在业内享有广泛的赞誉。公司汇聚了一批长期从事木制品设计、生产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对产品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开发。我们以“精设备、高技术、优品质”的标准,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和同行的好评。地址:长沙市远大一路132号天友大酒店院内木恋湘木艺

长沙实木家具市场有哪些好的

长沙风物之民间庙会篇

长沙自古庙宇林立,香火盛旺,由庙宇产生的大小庙会多不胜数,形成了旧时长沙城乡广大劳动人民的民间文化生活。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

旧时长沙城乡的庙会中,陶公庙会是规模大、影响远的庙会之一。该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临湘山上。

据《晋书》和《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491年,是当地士民景仰东晋太尉、长沙郡公陶侃的后代陶淡和陶桓的清名盛德而兴建的。陶淡和陶桓是叔侄,两人弃家修道,结庐修练于榔梨临湘山,后羽化成仙,成为知万事,医百病,求晴得晴,祈雨得雨,能退兵灾,应万事的仙人肉身菩萨。陶公庙正因此而闻名于世。历史上每次陶公菩萨出巡,都是由官府迎送,其中有4次是由巡抚大人亲自迎送。1688年(康熙二十六年),长沙大旱,湖南巡抚赵申乔亲赴榔梨陶公庙迎接陶公真身菩萨进城求雨。还真为陶公菩萨碰中了,仪式过后,果真“天忽大雨,水盈尺”。因此,陶公庙从建庙起,就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和保护。清咸丰皇帝还封陶淡和陶桓为“孚佑真人”和“福佑真人”并下旨将陶公庙祀列入礼部春秋祭祀名单。

每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善男信女们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以庆陶公菩萨的寿诞。庙会每次时间长达10天左右。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他们对陶公菩萨虔诚至极,用“朝肉香”的形式(将小香炉用线吊于手肘皮下)顶礼膜拜 。每次庙会,古戏楼上照例是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剧,也有京戏,整天整夜的连演连唱。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采…….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竞相上声,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

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物资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时间,香火鞭炮不绝,香客、戏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这自然促进了陶公庙四周的经济繁荣。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榔梨镇。因此,有民谣云:“榔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长沙地区除陶公庙会外,还有其它许多庙会。这些庙会与陶公庙会比较,只是在内容和规模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望城县沱市乡经前的辖神庙,清道光、咸丰(1821--1850)年间已具相当规模,庙内戏台设计巧妙,音响效果好,艺人们的道白、唱腔都非常宏亮。每年农历7月12日为辖神菩萨在各乡周游一圈。庙会开始后,按庙规,每个香客朝拜之时,都得先在庙门前杀一只公鸡敬神。每逢庙会得边疆唱戏10天,白天10台戏,由庙开支,晚上9台戏由当地行会开销。长沙省城的湘剧名角,如小生吴少芝、老生欧云霞 、花脸廖松柱、小丑李少成、老旦盖梅先和花旦“六岁红”等都是这里的常客,给庙会更添热闹气氛。庙会期间,镇上小商小贩众多,前来看戏的人山人海,既有农民,也有乡绅,还有城里来的阔太**。

各地庙会在内容上虽有所不同,但作用是相同的,如果剔除封建迷信的糟粕,留下它丰富劳动人民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积极作用,那么它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好的传统风俗。

老长沙夏日风物志

竹铺子凉席■蒲扇蚊帐■井水泼地□歇凉时有童年的歌声和游戏■菜瓜香瓜西瓜■萤火虫蟋蟀叫■银河流星及清晨带露的花草,包壶茶■掷冰棒棍子□听鬼故事……原来电风扇□空调让我们失去的不止是夏天■还有丰富得不得了的夏天清凉

□竹铺子和竹板子

没有空调,夏夜里的竹铺子满是清凉。在当年夏天,竹铺子如果能家家必备,这真是一件好事,可惜很多人家里并没有长着四条腿、就是一张床的竹铺子。一般人家却几乎都有一张或数张竹板子。竹板子下面须用板凳撑起来,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用铁制蚱蜢腿撑竹板子的人家渐多。竹板子相比竹铺子,最大缺点就是童年时的我们,在上面打闹时,常常会和竹板子一起翻落到地上。

据街坊邻居闲聊时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人家连竹板子都没有,有的人家就将门板撑起来,睡在外面。最奇特的竹床是有人在当年竟将两根竹扁担作床,安安稳稳地一沉睡到大天光。 当年,我五叔叔在长沙化学试剂厂工作,他说,他们单位有个青工夜晚睡在厂里的板车上。有同事晚上无聊,拖着这辆板车将他丢到湘江大桥旁。第二天他醒来,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梦游了,一早只得吃苦耐劳地将板车拖回厂里去。此亦夏季歇凉的趣事。

过去在外面歇凉,晚上11时后,睡在露天的人家,纷纷喊孩子回家去睡觉,当时长沙夏天的午夜和凌晨的清凉得有寒气。往往早上早起,看到依然睡在街上竹铺子上的中青年男人往往紧裹毯子,蜷缩成一团。

□折扇、棕叶扇和人力风扇

没有电扇,但是却有折扇、棕叶扇等各种各样的扇子,有人摇羽毛扇,幼小的我们就忍不住想起孔明来。

记得当年,夏天来到,在西文庙坪读小学四年级,就要放暑假,有不少同学带扇子来,“三英战吕布”的纸折扇,同学们往往在折扇上歪歪扭扭写上四句打油诗: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

如果硬要借,等到十二月。

用粽叶扇做的大扇子上往往写有字,以免遗失和混淆,而有的字,据老人讲是用煤油灯熏出来的,我屋里惠姑娭毑就用煤油灯烟子劳神费力地熏出“惠我清风”四个字。

我们懂事的时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晚期,当时长沙已有吊扇,听大人讲,没有吊扇之前,理发铺里的风扇就是挂几张布毯,请学徒伢子或盲人来扯拽产生凉风。

**演员王人美在她的回忆录《我的成名与不幸》中说:她小时候,一家人住在长沙,她说,“有件事,我印象很深……父亲教他们(王人美的小哥哥**姐)做了个土风扇,用许多长条的布,系在木棍上,悬挂起来,木棍连有绳子,一拉绳子,布条前后摇晃,就有凉风……”

□水井成为天然的冰箱

没有冰箱的时代,长沙市民夏季的饮食是“餐搞餐,顿搞顿”。饭菜到了晚上。一般会要呷得一点也不剩。不然,第二天馊掉就可惜了。

据朱运鸿在《长沙工商十子一条街》一文中记载:“清末民初,长沙青石桥饶道生屠坊(今解放西路蔡锷南路口)家的长女‘饶妹子’,不但做事能干有魄力,砍肉一刀准,而且有心思。夏季酷热,有时猪肉售卖不完,她就想到屋后面有只吊井,就把剩肉吊在井内荫凉,次日出售,肉质仍呈新色,后来这个方法,被长沙同行推广。”当然酷热天气,水井这台空调的效果实际是很有限的。

□包壶茶很解渴

长沙人家,在夏天常以大瓦壶或瓷壶用“老母叶”泡茶,俗称“包壶茶”。几乎每家必备一壶,晾凉时,可以敞开肚皮咕咚猛喝。“老母叶”泡出来的的茶水最解夏渴。这种包壶茶中,往往还放有擂碎的老姜,据说可以散寒。讲究些的人家也会泡些甘草茶。

另有一些人家,为了解暑,会泡些“人中黄”的茶以解暑。

过去,长沙四怡堂、中华国药局,长康药店门口,在夏季均在店门口摆有凉茶,用较少的钱可以喝一喝苦中带甜的茶,另有凉茶药包购买。

据彭瑞强在《湖南商药局与郭厚坤》一文中就说:“创建于民国初年的湖南商药局,急人之所急,不断扩大免费服务范围,夏天供应凉茶暑药,夏秋之季,赠送时疫药末……不取分文,救者颇不乏人,广为社会称道。”

据老人讲述,民国时期,长沙稍大的药店在夏季供应凉茶均不收费,在夏天奔走的往往是“在太阳下流汗”的劳力阶层,他们能得到免费的凉茶也算是一种社会救济的措施之一。

□用湿草熏蚊子

民国时,长沙即有蚊香,六合庵蚊香最有名。

建国后,物质一度匮乏。长沙城内上世纪六十年代熏蚊,据老街坊回忆,人们多半用一坛子装填混合少量干草的湿草,点燃,烟气滚滚以熏蚊。

当然,在竹铺子旁歇凉时,仍有蚊子骚扰。这时年幼的孩子乃由可亲的母亲,边拍着孩子哼哦摇篮曲,边摇着扇子驱赶蚊虫。

蚊帐内一般也会停留一些蚊子,当时因电力不稳,家家仍备有有煤油灯。这时家长们会点着小煤油灯,用煤油灯玻璃罩口凑近蚊子用灯火来灭蚊,

□西瓜、甜瓜和菜瓜

据左局街32号的杨新美娭毑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长沙市场上的西瓜不多,起伏那一天,家家户户必排队买西瓜,虽顶着日头曝晒,母亲们往往置之不顾。至于买来的是白瓜、红瓜,还是今天见不到的黄瓤瓜,这只伏天的西瓜,亦吃得合家、尤其是小孩子的唇舌间一片沁甜。七十年代后期西瓜渐多;八十年代,西瓜成为一些单位的防暑福利。那时的西瓜,都是圆溜溜的,极少长圆,椭圆形的瓜,也很少会吃出化肥味道来。

甜瓜个头不大,但味道鲜美。菜瓜也让小孩子们吃得高高兴兴。还有西红柿、黄瓜,当年的小孩感觉生吃最好,但大人们往往却要弄熟了吃。

据说,比我们要大得多的小孩,在当年尝试过用凉粉籽做成的凉粉,凉粉里有薄荷的清凉。但大人却嫌这种凉粉不干净,不准小孩食用,今天的人们知道大多数只是与凉粉不同的刮凉粉了。

《长沙市志》记载:旧俗,“古历七月初一,天不亮,即听到街巷中,有呼卖扯麻糖者,这是长沙独具特色的夏季应节食品。”我们懂事时,长沙已无扯麻糖,只有秋冬时节用牙膏皮兑换的叮叮可可糖。

酸梅汤,不但红梅有,过去解放西路上的红星冷饮店也有。爸爸有个知青朋友魏丽纯,就在那家店中,她常趁人不注意,会把我刚刚喝完的酸满汤又注满,哇,酷爽又清凉。

□痱子粉、花露水与六一散

当年的小孩因饮食及防暑条件限制,火毒很重,常常长出沙痱子和大疖子。

每到黄昏沐浴后,但见家家小儿额头身上搽满痱子粉,状若“粉冬瓜”。以至后来,很多人看奇志大兵的“双簧”,“哈蜊油”脸上的扮相仍让很多人很亲切。

花露水,既有辣辣的清凉,又有香气,女孩子感觉打了香一样很高兴。后来六神花露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畅销全城。

六一散,既可爽肤,亦可冲水服用。但当年的男孩,常常用纸折成喷气式的物件,将六一散装在其中,边挤压边喷到口中来韵味。

□“过得敲”才是好冰棒

当年的冰棒,最重要的质量检测标准是“过得敲”,没有融化的冰棒,咂吸起来才韵味。常听到背着木箱子或泡沫箱子卖冰棒的人在街市呼喊,“冰棒,过得敲的绿豆冰棒”。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印象中,当年的冰棒有三种:3分钱的白糖冰棒,5分钱的绿豆冰棒,8分钱或1毛钱的奶油雪糕。长沙很多大工厂有冰厂,职工发放冰棒票,这是让商业部门子弟的我们,很羡慕的一种福利。

~~~~~~~~~~~~~~~~~~~~~~~~~~~~~~~~~~~~~~~~~~~~~~~~~~~~~~~

这些都是长沙最有特色的

楼主可以酌情选择其中的一方面,我觉得肯定是很值得韵味的

国宝四羊方尊为何会出现在湖南

这是长沙家具批发市场的排名:一、长沙富轩家具。他们的品牌是福悦家具,主营实木家具,物美价廉。

二、万家丽家居广场,电视上经常有打广告。

三、黎托家具城

四、井湾子家具城。希望能帮到你

导语 2017年11月,长期主持安阳殷墟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曾表示,宁乡四羊方尊、象纹大铜铙及人面方鼎具有鲜明的南方特征,应为南方本地制造。他认为,早在商代以前,长江流域的石家河、三星堆等文化都曾铸造青铜器。那么,四羊方尊这尊神奇的青铜器当年是如何在湖南宁乡被发现出土的?它与湖南究竟是何渊源? 说到湖南宁乡炭河里,说到青铜器,不能不说四羊方尊。在众多的「 ”宝贝”中,四羊方尊是国之重宝。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并非炭河里古城,而是在距炭河里十多公里的月山铺的转耳仑山上。 ^ 月山四羊方尊发现地 1938年4月的某个上午,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兄弟三人正在转耳仑山上垦荒栽种红薯。17岁的姜景舒正在翻土,铿然一声,锄头在入土的瞬间撞到一块硬物。地里多碎石,经常磕坏锄头,需要一块块扔掉。去年在这儿也碰到过类似的东西。他决定把这个讨厌的石头丢出去,他俯下身,看到地里有一块绿色的铜锈,一面是新鲜的断茬。泥土翻开,露出一块布满花纹的黑色金属。 他马上招呼弟弟过来,一起将泥土挖开。一个从未见过的金属罐子逐渐显露在眼前。这是什么?只见一个布满铜锈的罐子,四面各伸出一只卷角的羊头,方形罐口张开,像一个喇叭。他们不知道这个墨绿色、带有4只卷角羊头的东西为何物,猜想肯定是个宝贝。 如获珍宝的三兄弟,不停的打量着,并用工具敲敲打打,不小心竟将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块碎片。姜家兄弟马上把这个模样古怪的罐子扛回家,用老式的杆称称了称,大约64市斤,虽然并不清楚这件宝贝到底有何价值,但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 ”乌金”,倍加珍惜。 姜家挖到宝贝的消息迅速在乡村传开。 黄材历来是青铜文物出土之宝地,文物贩子在乡村布有眼线。黄材镇万利山货号的老板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给姜家开出了400块光洋的高价。这个价钱足以让姜家人目瞪口呆。兄弟俩找了一乘小轿,把这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值钱的宝贝抬到了黄材镇。姜景舒在卖掉宝贝时还下意识地将那片敲下来的碎片留下来做纪念。 400块大洋,在经过当地保长、甲长和乡绅的层层盘剥后,到姜景舒手上就只剩下248块。拿这笔意外之财,姜家买了两块地,几担稻米,生活从此略显殷实。 1938年,百万中国军队正在武汉与日军展开一场大会战。战争的气氛已经笼罩长沙。 长沙的四个古董商人合伙用一万大洋从黄材镇买回了一件宝贝。这样一尊巨大精美的青铜器,高达58.6厘米,尊口向外舒展,肩部盘绕着蛇身而有爪的龙,最引人注目的是腹部的四只大卷角羊,头伸出尊外,蹄踏在尊底,栩栩如生。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在商代,羊是祭祀和祈求吉祥的标志,显然,这尊青铜器的主人绝不仅仅将它当做容器。 ^ 四羊方尊露出真容。图为开箱现场 四个古玩商人却在如何分配之时,闹得不可开交。杨克昌是其商人之一。在他一生中,这样的宝物见所未见,尽管有部分残破,但必定是无价之宝,只要一转手,就是万贯家财。这时,另外三个合作伙伴,却想把他排挤出去。在三个人支使他去找买家的时候,杨克昌一咬牙,来到了当时的长沙县 *** 。 警察冲进古玩商人们密谋的房间,搜到宝物。随后长沙县法院作出判决,这件青铜器是重要文物,予以没收。收缴到的青铜器之精美珍稀,举世罕见。当时的「 ”中央社”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消息轰动一时。一些考古界的人几乎不敢相信,这样繁复的青铜器,是用传统的分块铸造,然后拼接的泥范法铸造出来。有人认为,它是使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铸造方法。 人们开始称这件残破的青铜器为「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被送到当时的「 ”湖南省 *** ”后,张治中对其爱不释手,曾一度放置在其办公室的几案上,可没放几天,就迫于舆论压力转送湖南省银行进行严密保管。 武汉会战在当年10月结束,日军占领武汉三镇,随即南下,攻陷岳阳,进逼长沙。湖南省银行迁往长沙西北的沅陵县,四羊方尊短暂地出现了不到一年,就消失在连绵战火中。 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到通知,寻找四羊方尊的下落。54岁的蔡季襄,湖南古玩界的头号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因为其在文物古董界的见多识广,寻找四羊方尊的任务就交到了他的手上。 然而,四羊方尊消失了整整14年,从哪里入手呢?蔡季襄去了沅陵——曾经湖南省银行的旧址,一无所获,但这是唯一的线索。 这时候,湖南省文管会接到一份意外的通报,说中国银行湖南分行的仓库里有一批文物需要清理,请他们尽快派专家去鉴别。中国银行湖南分行,前身正是民国时的湖南省银行。 蔡季襄马上赶到银行仓库,一个积满灰尘的木箱子被打开,里面是黝黑的青铜碎片。一只羊头赫然显现。正是四羊方尊。只是,这件原先基本完整的青铜重器,已经碎成了二十多块。 劫难发生在长沙沦陷之时,在迁往沅陵之后,因为日军飞机轰炸,摆在架子上的四羊方尊在震动中摔落在地,碎片被装在木箱子里。在后来的辗转流离中,人们渐渐忘记了这件稀世奇珍的存在。即便重新发现,也并未使它摆脱寂寞千秋冷的命运。当时湖南省博物馆刚刚成立,湖南省文管会只将碎片粘合,依然保存在博物馆的仓库里。 ^ 看到经自己之手修复的四羊方尊,张欣如非常激动 1954年,遇到张欣如,这件宝贝才遇到它命定的知音。张欣如在仓库发现了简单修补的四羊方尊。它看上去粗糙、破旧、颓败,仿佛随时都会垮掉。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张欣如将四羊方尊重新修补好,并铸造了残缺的部分,使它恢复了3000年前秀美而威严的样貌。 修复过程证明,四羊方尊确实是由传统的泥范法铸造。羊角和龙头事先被铸成单个的零件,放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方尊边角铸有棱脊,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任何一点细微的差错,都会让方尊失去浑然一体的效果。 考证后,人们确定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偏早的器物。从公元前两千年开始的青铜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这时进入高峰。 1959年,四羊方尊被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与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在首都。这件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享有了「 ”镇国之宝”的美誉。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四羊方尊还缺了一块。 1963年夏,高至喜,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为了探寻四羊方尊当时发现的情况,他来到了黄材镇月山铺。在路边,遇到一个40来岁的农民,长年的劳作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苍老。 「 ”我捡到过有四个牛头的东西,我这儿还有一块,上面有牛。”他说。 农民把高至喜带到家里,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青铜片。上面布满精美的云雷纹。高至喜脑海里闪过一件国宝的影子。现在,眼前这片布满纹饰的青铜片,让从事文物工作多年的高至喜无法不联想到四羊方尊。那些繁复的云雷纹与方尊上的花纹如出一辙。他望着面前的这个农民。农民告诉他:「 ”我姓姜,叫姜景舒。”然后,开始讲述他20多年前的奇遇。 这个农民的描述,与他以前听说的四羊方尊发现情况如出一辙。但是他说青铜器上是「 ”牛头”而不是「 ”羊头”。这是另一件重要的器物,还是这个农民把羊当成了牛? 高至喜不敢马上下判断。他想把残片带回去,与四羊方尊进行仔细的比对。 「 ”你把这个卖给我好不好?我给你15块钱。”高至喜问。 姜景舒摇头:「 ”这是‘九火铜’,比黄金还贵,不卖,不卖。” 高至喜无法说服姜景舒,只好回到省博物馆。这件事也就放下了。又过了十来年,1976年,他突然想起这件事来,赶紧委托宁乡县一个文物干部去找姜景舒做工作,请他把残片献给国家。 这时候,姜景舒的儿子在月山铺当上了干部。经过一番劝说,终于让50多岁的姜景舒把残片捐出来。同时捐出来的,还有一块青铜羊角。干部给姜景舒写了一个条子:「 ”今收到月山公社龙泉大队茶园生产队姜锦书同志古铜两块。”他写错了这个农民的名字,此后,这位农民的名字就一直被写成姜锦书,直到他1997年去世。作为奖励,县里给姜景舒发了一支钢笔和一个口杯,奖励了10元钱。 收到的青铜残片被送到省博物馆保管部。高至喜请来当年修补四羊方尊的张欣如,仔细对比了残片的厚薄与纹饰。 「 ”就是四羊方尊上的!”两位老专家做出了同样的判断。残破了半个世纪的四羊方尊,终于找到了缺失的碎片。此后,这两块残片,就一直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 2007年,一场国宝的巡展来到湖南,四羊方尊正在其中。分离流失了半个多世纪的残片,尽管未能与四羊方尊重合一体,但是毕竟等到了它的归来。 四羊方尊,是那个时代青铜器精致臻于极致的典范;四羊方尊,是血泪交融但辉煌盛大的五千年华夏历史。作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四羊方尊可叹一声「 ”鬼斧神工”,其铸造之巅峰水准令人难以置信;在商代青铜方尊中,其端庄典雅亦独树一帜。 ^ 姜景舒之子姜运梅(左一) 四羊方尊的发现,颠覆了「 ”青铜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引起了对中国商周考古学文化序列和谱系的迷惑。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文化,是人民无穷智慧和顽强精神的结晶,其无与伦比的力量必将震撼历史。 - END - 来源:美丽新宁乡 责任编辑:齐风 转载请注明:「 ”文史博览”(w *** l1960)微信公众号 ☆想要投稿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订阅杂志 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