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复合木门

东营包装厂-东营木包装箱

东营包装厂-东营木包装箱

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6种有害外来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百度下很多的。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国人俗称的“水葫芦”)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来物种入侵最典型的一个例子。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作者:上官依依 0位粉丝 2007-12-30 15:30 回复此发言 4 回复:生物入侵者……资料 案例(2) 此外,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以及入侵我国的“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举不胜举。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些外来入侵者不仅破坏食物链,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还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福建靠科技抗击生物入侵 日期:2009-12-11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复制链接 据中广网报道 地处生物入侵前沿地带的福建省,近年来以有效的科研成果,阻止外来有害物种泛滥,收到一定成效。 桔小实蝇是世界性水果杀手,严重危害着250多种果树、蔬菜,全国每年因此而损失数百亿元。福建省专家通过研究,找到了对付桔小实蝇的生物方法。工作人员先是捕获雄性桔小实蝇,用一定量的钴60射线照射它们,使它们失去生育能力。然后,工作人员再把这些实蝇放回大自然。这样雌、雄交配后,不会生儿育女。 原产于巴西的空心莲子草遍布田埂、河道、蔬菜田,和作物争水争肥,成为恶性杂草。福建省农科院以专食空心莲子草的莲草直胸跳甲,有效地遏制了这种害草对生态的侵害。 为避免水葫芦泛滥成灾,福建农业科技人员经过研究,找到了用喷混合除草剂除水葫芦的办法。福建省农科院研制的一种新方法,有望让水葫芦成为江河的净水器。 大米草在滩涂的疯狂生长,占领滩涂,致使鱼类、贝类、藻类等大量生物丧失生长繁殖场所,被称为“滩涂杀手”。仅闽东一带,每年渔业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64亿元以上。记者了解到,福建农林大学、农科院等单位也已经找到了对付大米草生长的办法,可以让大米草烂在滩涂里,化作海泥。

有那些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

1994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农业基础稳固。该镇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已发展优质果园1.1万亩,优质蔬菜1.5万亩。1994年,粮食总产达到3800万公斤, 果品8000万公斤,蔬菜1.2亿公斤。畜牧业以饲养鸡、牛、猪、珍禽为重点, 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饲养。1994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 乡镇企业健康发展。1991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突出了高精尖产品的开发。 先后投资3.1亿元,利用外资360万美元。新上技改项目104个,研制开发的43种产品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六丰实业总公司研制生产的三用自动窗帘等4种产品获国家专利。 墨龙集团实业总公司生产的石油机械配件、利华塑料膜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无滴膜、福利造纸厂生产的瓦楞纸、沙发厂生产的“乐星牌”沙发、石材厂生产的花岗岩板材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全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52家,其中镇办企业20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形成了以建筑建材、机械铸造、 五金、木器加工、工艺品、纸箱生产等6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1994年完成工业产值8.8亿元,实现利税8100万元。墨龙集团总公司、建筑公司年产值均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上口镇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 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经济总收入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6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长13%;各类存款余额达到1.1亿元。1995年底,47个行政村通过了寿光市小康监测办公室对小康村的验收, 跨入了“全省综合实力200强乡镇”行列。 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亿元,粮食平均亩产1190公斤,总产达到3689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到900个,蔬菜总面积1.5万亩, 总产达到1.4亿公斤,总收入达到1.7亿元。果园面积发展到1.1万亩,果品总产1500万公斤。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小区17个,饲养大户发展到851户,蛋鸡存栏达到106万只, 肉鸡出栏突破100万只,肥猪出栏1.5万头,大家畜存栏5000头,总收入达1.3亿元。1995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粮食生产、瓜菜生产、畜牧生产、果品生产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镇村企业发展迅速, 到1995年底,全镇镇村企业发展到139家,其中镇办企业12家;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职工4300人。全镇产值过千万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1家, 其中墨龙集团总公司进入全国千家最佳经济企业行列。1995年镇村企业实现利税96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镇办工业实现利税2613万元,比上年增长25%。1995年全镇镇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380万元,新上和技改项目39个。 个体私营、第三产业及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全镇形成了以镇区中心街沿寒五路的“十里经济长廊”为依托的集工业、商业、饮食、服务、运输、建筑、建材等的三产发展新格局。到1995年底,全镇个体私营户发展到3100家,从业人员1.3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六丰公司进入全国500强私营企业行列。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

1991~1995年,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3.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亿元,跨入全市前5强乡镇。1995年财政收入达到238.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1995年底,全镇储蓄余额达1亿元,人均2174元;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元。 上口镇的工业已发展到10多个行业,上千种产品,主要有机械、食品、橡胶、造纸、纸制品、化工、建筑建材、木制家具、工艺品等。镇办企业山东墨龙集团总公司的产值、效益、利税均列全镇第一,效益和所有者权益居全市乡镇企业前3名,列全市机械行业第1名,是第一批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营进出口权的乡镇企业。上口镇建筑公司已发展成22个建筑施工队和桩机队、汽修厂、华丰百货大楼、华丰大酒店、预制厂、利华塑料膜有限公司等28个基层单位,3000多人,辐射东营、潍坊、寿光等几十个市县区的乡镇大型建筑企业,属国家资质二级施工单位,先后荣获“潍坊市建筑十强企业”、“山东省施工综合实力50强企业”、“中国较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1000家”、“潍坊市明星乡镇企业”、“全国千家最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等称号。所建的优良工程《潍坊日报》社办公大楼等高层建筑物,赢得了信誉。到1995年底,全镇共有镇村集体企业83家,个体私营企业2835家,年完成产值8.6亿元,实现利税8500万?元。? 1991~1995年,上口镇农业和畜牧业,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已形成粮、菜、果、牧四大支柱产业。粮食亩产达到了1220公斤。饲养大户发展到851户。蛋鸡存栏110万只,肉鸡出栏100万只,肥猪出栏1.5万头,大家畜存栏5000头,畜牧业收入达到1.3亿元。蔬菜和果园面积分别扩大到1.1万亩,年产量分别为1.4亿公斤和1500万公斤。

第三产业飞速发展。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7亿元,比1991年增长3.8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14%,比1991年增长21.88个百分点。在市场和网点建设方面,先后建成了华丰百货大楼、华丰百货市场、十里长廊商业街、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华丰俱乐部、乐星接待处等10余处设施。商业网点迅速增加,1995年全镇商业网点达到916处,从业人员3120人,分别为1991年的2.5倍和3.6倍;全镇商品零售总额1亿元,比1991年增长5倍。 个体私营企业在上口镇经济中唱重头戏。到1995年底,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240家,其中个体企业2180户,私营企业60家(包括股份制企业),从业人员1.3万人,占劳力总数的50%以上。1995年完成产值6.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实现利税4865万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300%和350%。 近几年,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一跃成了全市的排头兵,形成了建筑建材、运输运销、五金加工、窗帘安装、纸箱制造、机械加工、养殖繁育等七大支柱行业。其中寿光市六丰实业总公司已发展成全市最大的私营企业,其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职工470人,固定资产1200万元。下设6个分厂、1个装饰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石油机械、汽车配件、自动窗帘、五金铆焊等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大庆、胜利、辽河、华北等六大油田和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创产值2400万元,实现利税240万元。199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和“山东省先进企业”称号。

2000年9月22日,经省政府批准,原广陵乡与上口镇合并,设立上口镇。20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6元,农村储蓄余额超过3亿元。该镇于1998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新型乡镇”,1999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于“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称号,在市“百面红旗”竞赛活动中被评为“综合红旗乡镇”,2000年1月,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该镇从1996年开始承担山东省“三O”工程高产开发项目,1998年实现平均亩产1250公斤,1999年小麦单产达到590公斤,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3920万公斤。蔬菜生产,全镇有冬暖式塑料大棚2002个,2730亩;大拱棚457个,920亩;蔬菜总面积1.9万亩。盛产山药、黄瓜、香椿、大葱、辣疙瘩、萝卜等优质蔬菜,年总产量5730万公斤,创收1亿多元。果品生产,全镇建有果园1.1万亩,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红星、印度、鸭梨等。推广应用套袋、喷果型剂、高接换头等技术,优质果率96%,果品总产200万公斤,年收入1200多万元。畜牧生产,以蛋鸡规模饲养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全镇建成饲养小区33个,蛋鸡存养量达到100万只,生猪存栏量4000头,七彩山鸡、奶牛、肉兔、乌骨鸡、蓝狐、小尾寒羊等优质畜禽存养量达到6万只(头)。该镇赵王南楼前村的七彩山鸡场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七彩山鸡饲养供种基地。全镇植桑面积达3000亩。2000年全镇实现畜牧业总收入1.4亿元。畜牧养殖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上口镇2002年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8元,财政收入1652万元,被潍坊市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全镇桑园面积3600亩,蔬菜1.6万亩(其中山药3500亩) ,果品8000亩,速生杨32 00亩, 饲养大户达到300多家,全镇蛋鸡饲养量稳定在300万只。狠抓了蔬菜、桑蚕、速生杨和畜牧业的发展,建成了东方吕后村特色农业示范园、南半截河村花卉苗木园区等25个农业园区以及上口三村奶牛养殖园区、西伦疃村肉鸡园区等6个畜牧业园区和100多处养殖小区。 2002年, 全镇完成工业增加值5.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1亿元,利税1.96亿元, 民营企业达到355家,个体工商业户达到2050家。形成了以石油机械及配件、纸业生产及纸箱包装、窗帘制作与安装、铝合金型材、建筑建材等五大产业为主的企业群。 全年全镇完成工业投入1.6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50万美元。墨龙抽油机、抽油管、 纺织机、冷拔管及隆盛涂布纸等5个过千万元的项目陆续投资建设,汇利复合材料厂、 东堤化工厂等3个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规划和建设了方吕和广陵两处总占地3000亩以上的工业园,增加了项目的承载能力。

2004年,上口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亿元,财政收入2022万元,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利税2.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上口镇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地方财政收入2662万元, 比上年增长26%;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1.6 亿元,利税2. 96万元,分别增长27.4%和49.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 被评为潍坊市“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文明单位”、“文明乡镇”、寿光市八强乡镇。 上口镇工业具有发展早、基础好、人才多的优势,拥有全市10大骨干企业之一的墨龙股份公司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并初步形成了五大支柱行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以墨龙股份公司为主加工生产的石油机械及配件, 畅销全国8大油田;以生产铝合金和不锈钢管为主的企业达1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当地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基地;以生产加工卷帘、百叶窗、布帘为主的窗帘窗饰加工安装产业迅速发展, 1 200个安装店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全镇有60多家涂布纸、纸箱包装印刷生产企业,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纸箱生产基地; 以建筑工程公司为龙头,带动全镇360多个建筑队和20多家建材企业的发展。 全镇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达到了“三个一万亩”,即山药种植10500亩、大田菜15000亩、 发展无公害生产基地10000亩。建有果园1.1万亩,果品总产2700 万公斤, 年收入3900多万元。以蛋鸡规模饲养为主的养殖产业发展迅速, 全镇建成饲养小区33个, 蛋鸡存养量达到100万只,生猪存栏量4000头,七彩山鸡、奶牛、肉兔、乌骨鸡、蓝狐、小尾寒羊等优质畜禽存养量达到6万只(头) 。2005 年全镇实现畜牧业总收入1.4亿元。畜牧养殖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1~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9.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7.6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8.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 利税总额6.7亿元。近5年来,该镇累计完成工业投入46.2亿元,招商引资8.6亿元, 新上、扩建、续建和技改项目127个,其中总投资过5千万元的项目37个, 过千万元的53个,过500万元的37个;招商引资项目22个。引进资金1.5亿元, 引荐到东城工业园建设的项目2个。以生产加工卷帘、百叶窗、布帘为主的窗帘窗饰加工安装业迅速发展,1200个安装店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先后规划出占地1500多亩的“双堤”、南邵一、方吕、广陵四个工业园区和上口商贸城。已形成铝型材加工、窗帘加工、纸业包装、五金加工、建筑建材等五大龙头产业。 2005年,该镇集体及私营企业达到202家,个体工商户3200户,从业人员1.5万人,完成年产值23.8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2001~2005年,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4300多万元,进行民营工业园区及公益设施的建设和配套,在工业园载体的拉动下,全市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

2006年,上口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7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 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

中空玻璃铝条相关标准

预警机制防范生物入侵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显示,上述三国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分别是137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多亿美元.我国也是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造成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伴随进口货物增加,通过木质包装箱等多种隐蔽形式传入森林有害物种的危险性不断加大,上海防范有害物种入侵的任务艰巨.

上海自然植物资源有本地种和外地种约700种.佘山地区种子植物从上世纪60年代的80科147属184种,减少到1996年的64科15属144种,这与外来物种的侵扰不无关系.

近年来,黄浦江上游的水葫芦疯长,影响航道安全、水域面貌,以及浦江水系的生态系统.此外,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等恶性外来物种也蠢蠢欲动.

专家建议:目前,上海应尽快建立进境植物及其产品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外来物种种类及其对本地生物影响的数据库.

“外来户”抢了“本地户”的家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它形似田螺,壳薄肉多,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上个世纪80年代,微山县把它作为一种美味佳肴引进当地.然而福寿螺的进入,却打破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目前,福寿螺在当地水域疯狂繁殖,泛滥成灾,导致秧苗受到破坏,农业生产遭受损失.

据了解,类似这种由于外来物种进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并不鲜见.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上百种入侵生物,这些外来物种给我国农业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健康等都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在外来入侵的植物中,水花生能使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作物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19%,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引起马和羊的气喘病.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高达574亿元.

近几年,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我省生态环境的情况也不断发生.俗称“食人草”的大米草,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地区已泛滥,成灾面积多达1.3万亩,零星可见成草面积5万~6万亩,草籽漂流面积在10万亩以上.大米草所到之处,贝类、蟹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亡,而发达的根系又堵塞航道,给运输、渔业等带来诸多不便.

目前,对我省危害较为严重的外来物种主要有大米草、水葫芦、美国白蛾等.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环评室主任王洪涛研究员介绍说,我省外来物种带来的危害虽不是很严重,但经济损失也不少.上个世纪40年代,随“冲绳百号”引种传入我省的甘薯黑斑病,曾导致全省大面积甘薯发病.2001年,全省甘薯黑斑病发病率仍占总种植面积的23%,发病地平均每亩减产30公斤以上.

引进物种本无恶意,然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却带来巨大的破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王洪涛分析说,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引种时没有意识到这些物种会改变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导致盲目引进,加上检疫机构不健全,一些进口物品中挟带的物种没能检查出来.现在那些已经列入对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物种一般都能得到控制,但没列入的控制起来还比较难.外来物种进入,一旦打破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就会把其他物种消灭掉,这样本地的优势物种就可能变成劣势物种.据了解,外来生物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它极为困难,而且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更大.

环保界人士认为,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大敌.但是,目前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还不很健全,许多地方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仍未重视起来.面对外来物种入侵日益严峻的态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研究员说,应尽快完善针对外来物种引进及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专家还提议,应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和生态安全的意识,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及时开展防治和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本地的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就是这些!

这个好像没有,国家只对中空玻璃订了标准

中空玻璃所用材料应满足中空玻璃制造及性能要求只有这条提到了铝条。

以下是中空玻璃的国家标准。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一)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2发布

2002-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考英国标准BS5713:1979《中空玻璃技术要求》,ASTM E546-88《中空玻璃结霜点测试方法》和JIS R3209-1998《中空玻璃》标准。

本标准是在原国家标准GB/T 11944-1989《中空玻璃》和GB/T 7020-1986《中空玻璃测试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并将两标准合为一个标准。本标准与GB/T 11944-1989和GB/T 7020-1986 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中空玻璃重新定义。包括了胶条式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常用规格、最大尺寸采用了BS 5743:1979的规定;

---中空玻璃尺寸偏差采用了JIS R3209-1998的规定;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增加了对5mm+9mm+5mm厚度样品的技术要求;

---露点试验中对露点仪与玻璃的接触时间参照了ASTM E546-1988和JIS R 3209-1998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增加了对密封性能试验、露点试验、气候循环耐久性试验的环境条件要求;

---耐紫外线幅照性能增加了对原片玻璃的错位、胶条蠕变等缺陷的要求。结该项试验的环境条件不做要求;

---将气候循环耐久性能各高温耐久性能分开进行判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1944-1989和GB/T 7020-1986。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南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盛明玻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勇、刘志付、嵇书伟、高淑兰、董凤龙、王立祥、李新达。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12月23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冷藏等用途的中空玻璃。

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16 外径千分尺( neq ISO 3611)

GB 9962 夹层玻璃

GB/T 9963 钢化玻璃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7841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JC/T 486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3、术语各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空玻璃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

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制品。

4、规格

常用中空玻璃形状和最大尺寸见表1。

玻璃厚度 间隔厚度 长边最大尺寸 短边最大尺寸

(正方形除外) 最大面积/m2 正方形边长最大尺寸

3 6

9~12 2110

2110 1270

1271 2.4

2.4 1270

1270

4 6

9~10

12~20 2420

2440

2440 1300

1300

1300 2.86

3.17

3.17 1300

1300

1300

5 6

9~10

12~20 3000

3000

3000 1750

1750

1815 4.00

4.80

5.10 1750

2100

2100

6 6

9~10

12~20 4550

4550

4550 1980

2280

2440 5.88

8.54

9.00 2000

2440

2440

10 6

9~10

12~20 4270

5000

5000 2000

3000

3160 8.54

15.00

15.90 2440

3000

3250

12 12~20 5000 3180 15.90 3250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二)

5、要求

6、 材料

中空玻璃所用材料应满足中空玻璃制造及性能要求。

5.1.1玻璃

可采用浮法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幕墙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着色玻璃、镀膜玻璃和压花玻璃等。浮法玻璃应符合GB 11614的规定,夹层玻璃应符合GB 9962规定,钢化玻璃应符合GB/T 9963的规定,幕墙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应符合GB 17841的规定。其他品种的玻璃应符合相应标准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1.2密封胶

密封胶应满足以下要求:

7、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应符合JC/T 486的规定。

(2)中空玻璃用塑性密封胶应符合有关规定。

5.1.3胶条

用塑性密封胶制成的含有干燥各波浪型铝带的胶条,其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

5.1.4间隔框

使用金属间隔框时应支污或进行化学处理。

5.1.5干燥剂

干燥剂质量、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

5.2尺寸偏差

5.2.1中空玻璃的长度及宽度允许偏差见表2。表2(单位为毫米)

5.2.2中空玻璃厚度允许偏差见表3表3(单位为毫米)

5.2.3中空玻璃两对角线之差

正方形和矩形中空玻璃对角线之差应不大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0.2%

5.2.4中空玻璃的胶层厚度

单道密封胶条厚度为10mm±2mm.双道密封外层密封胶层厚度为5mm~7mm(见图形1),胶条密封层厚度为8mm±2.0mm(见图2),特殊规格或有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

5.3外观

中空玻璃不得有妨碍透视的污迹、夹杂物及密封胶飞溅现象。

5.4密封性能

20块4mm+12mm+4mm试样全部满足以下两条规格为合格L1)在试验压力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下,初始偏差必须 ≥ 0.8mm;(2)在该气压下保持2.5后,厚度偏差的减少应不超过初始偏差的15%.

20块5mm+9mm+5mm试样全部满足以下两条规定为合格L1)在试验压力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下,初始偏差必须 ≥ 0.5mm;(2)在该气压下保持2.5h后,厚度偏差的减少应不超过始偏差的15%.其他厚度的样品供需双方商定.

5.5露点

20块试样露点均 ≤ -40度为合格.

5.6耐紫外线照射性能

2块试样紫外线照射168h,试样内表面上均无结雾或污染的痕迹、玻璃原片明显错位和产生胶条蠕变为合格。如果有1块或2块试样不合格,可另取2块备用试样重新试验,2块试样均满足要求为合格。

5.7气候循环耐久性能

试样经循环后进行露点测试。4块试样露点 ≤ -40度为合格。

5.8高温高湿耐久性能

试样经循环试验后进行露点测试。8块试样露点 ≤ —40度为合格。

6、试验方法

6、1尺寸偏差

中空玻璃长、宽、对角结和胶层厚度用钢卷尺测量。

中空玻璃厚度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精度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或具有相同精度的仪器,在距玻璃板边15mm内的四边中点测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厚度值.

6.2外观

以制品或样品为试样,在较好的自然光线或散射光照条件下(见图3),距中空玻璃正面1m,用肉眼进行检查。

6.3密封试验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三)

6.3.1试验原理

试样放在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的真空箱内,其内部压力大于箱内压力,以测量试样厚度增长程度及变形的稳定程度来判定试样的密封性能.

6.3.2仪器设备

真空箱: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能达到试验要求真空度的箱子.真空箱内装有测量厚度变化的支架和百分表,支点位于试样中部.(见图4)

6.3.3试验条件

试样为20块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的样品,实验在23℃±2℃,相对湿度30%~75%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前全部试样在该环境放置12h 以上.

6.3.4试验步骤

6.3.4.1将试样分批放入真空箱内,安装在装百分表的支架中.

6.3.4.2 把百分表调整到零点或记下百分表初始读数.

6.3.4.3 试验时把真空箱内压力降到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在达到低压后5min~10min内记下百分表读数,计算出厚度初始偏差.

6.3.4.4 保持低压2.5h后,在 5min内再记下百分表的读数,计算出厚度偏.

6.4 露点试验

6.4.1 试验原理

放置露点仪后玻璃表面局部冷却,当达到一定温度后,内部水汽在冷却点部们结露,该温度为露点。

6.4..2 仪器设备

6.4.2.1 露点仪:测量管的高度为300mm,测量表面直径为50mm(见图5)

6.4.2.2温度计:测量范围为-80℃~30℃,精度为1℃ 。

6.4.3试验条件

试样为制品或20块与制品在同一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的样品。试验在温度

23℃±2℃,相对温度30%~7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前将试样在该环境条件下放置一周以上。

6.4.4 试验步骤

6.4.4.1 向露点仪的容器是注入深约25mm 的乙醇或丙酮,在加入干冰。使其温度冷却到等于或低于—40℃并在试验中保持温度。

6.4.2.2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上面涂一层乙醇或丙酮。使露点仪与该表面紧密接触,停留时间按表4的规定。

6.4.4.3 移开露点仪,立刻观察玻璃试样的内表面上有无结露或结霜。

8、 耐紫外线辐照试验

6.5.1 试验原理

此项试验是检验中空玻璃耐紫外线辐照性能,照射后密封胶如果有有机物、水等挥发物,通过冷却水盘可以把这些物质吸附到玻璃内表面。并检验试样在紫外线辐照下胶条蠕变情况。

6.5.2 仪器设备

6.5.2.1 紫外线试验箱:箱体尺寸为560mm*560mm*560mm,内装由紫铜板制成的150mm的冷却盘2个(见图6)

6.5.2.2 光源为MLU型300W紫外线灯,电压为200V±5V,其输出功率不低于40W/m2,每次试验前必须用照度计检查光源输出功率。

6.5.2.3 试验箱内温度为50C℃±3℃。

6.5.3 试验条件

试样为4块(2块试验、2块备用)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的样品。

6.5.4 试验步骤

6.5.4.1 在试验箱内放2块试样,试样放置如图6,试样中心与光源相距300mm,在每块试样中心表面各放置冷却板,然后连续通水冷却,进口水温保持在16℃±2℃,冷却板进出口水温相差不得超过2℃。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四)

6.5.4.2 紫外线连续照射168h后,把试样移出放到23℃±2℃温度下存放一周,然后擦净表面。

6.5.4.3 按照6。2观察试样的内表面有无雾状、油状或其他污物,玻璃是否有明显错位、胶条有无蠕变。

9、 气候循环耐久性试验

6.6.1 试验原理

此项试验是加速户外自然条件的模拟试验,通过试验来考验试样耐户外自然条件的能力。试验后根据露点测试来确定该项性能的优劣。

6.6.2 仪器设备

气候循环试验装置:由加热、冷却、喷水、吹风等能够达到模拟气候变化要求的部件构成(见图7)。

6.6.3 试验条件

试样为6块(4块试验、2块备用)与制品在同一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未经6.5试验的中空玻璃.试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进行.

6.6.4 试验步骤

6.6.4.1 将4块试样装在气候循环装置的框架上,试样的一个表面暴露在气候循环条件上,另一表面暴露在温度环境下,安装时注意不要使试样产生机械应力.

6.6.4.2 气候循环试验进行320个连续循环,每个循环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加热阶段:时间为90min±1min,在60min±30min内将箱内温度升高到52℃±2℃,其余时间保温。

冷却阶段:时间为90min±1min,冷却25min后用24℃±3℃的水向试样表面喷5min,其余时间通风冷却。

制冷阶段:时间为90min±1min,在60min±30min内将温度降低到-15℃±2℃,其余时间保温.

最初50个循环里最多允许2块试样破裂.可用备用试样更换.更换后继续试验.更换后的试样在进行320次循环试验.

6.4.4.3 完成320次循环试验后,移出试样,在23℃±2℃和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放置一周,然后按6.4测量露点。

10、 高温高湿耐久性试验

6.7.1 试验原理

此项试验是检验中空玻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能,试样经高温高湿及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强制水汽进入试样内部,试验后根据露点测试确定该项性能的优劣。

6.7.2 仪器设备

高温高湿试验箱(见图8):由加热、喷水装置构成。

6.7.3 试验条件

试样为10块(8块试验、2块备用)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未经6。5和6。6试验的中空玻璃,放置在相对湿度大于95%的高温高湿试验箱内,在箱壁和隔板之间连续喷水,使温度在25℃±3℃~55℃±3℃之间有规律变动。

6.7.4 试验步骤

6.7.4.1 试验进行224次循环,每个循环分为两个阶段

加热阶段:时间为140min±1min,在90min±1min内将箱内温度升高到55℃±3℃,其余时间保温。

冷却阶段:时间为40min±1min,在30min±1min内将箱内温度升高到25℃±3℃,其余时间保温。

6.7.4.2 试验最初50个循环里最多允许有2块试样破裂,可以更换后继续试验。更换后的试样再进行224次循环试验。

6.7.4.3 完成224次循环后移出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放置一周,然后按6.4测量露点。

7、 检验规则

7.1 型检验分类

7.1.1 型式检验

塑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偏差、密封性能、露点、耐紫外线辐照性能、气候循环耐久性能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能试验。

7.1.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偏差。若要求增加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7.2 组批和抽样

7.2.1 组批:采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中空玻璃,500块为一批。

7.2.2 产品的外观、尺寸偏差按表5从交货批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其他技术性能,若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验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是随机抽取。

7.3 判定规则

若不合格数等于或大于表5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不合格。其他性能也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否则认为该项不合格。若上述各项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8、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中空玻璃用木箱或集装箱包装,包装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每块玻璃应用塑料或纸隔开,玻璃与包装箱之间用不易引起玻璃划伤等外观缺陷的轻材料填实。

8.2 标志

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商标、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执行标准、且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防雨、防潮、防日晒、小心破碎”等字样。

8.3 运输

产品可用各种类型车辆运输,搬运规则、条件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运输时,不得平放或斜放,长度方向与运输车辆运动方向相同。应有防雨措施。

8.4 贮存

产品应垂直放置存在干燥的室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