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木箱包装厂要多少资金-木箱包装厂利润分析怎么写
差异的形成主要是计划与实际的有差别,包括数量差与价格差
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关于计划成本下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会计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二、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内在关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要遵循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未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帐户,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差异的调整是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问题,要做到熟练、正确地调整差异,笔者认为,必须要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调整与被调整的关系,从内涵上加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些帐户的方向进行记。这里需要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志认为材料成本差异调整的是其所对应的一切帐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事实则不然,其调整的是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以原材料帐户为例,如对收入业务加以调整,假定原材料人库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是就有“原材料”帐户借方为100元),实际成本为105元(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超支),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在借方加以调增5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两帐户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实际成本为98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要在贷方加以调减2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8元。
同样,如对发出业务调整差异,也可采用上述换位理解的方法,如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上就有原材料贷方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之元,实际成本为102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增2元,两帐户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100+2)元;如发出原材料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一2元,实际成本为98元),则在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减2元,用红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的借方金额反映,而在贷方用红字,主要是因为发出材料体现为原材料帐户的贷方,为与被调整帐户方向一致,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通过上述举例可看出,只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被调整帐户的内在关系,才能准确熟练地把握调整的内容、方向和金额,也会很直观地明白了大家习惯上讲的 “对收入业务调差异,超支计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计贷方:对发出业务调差异,均计人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环节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囚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一)收入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收入环节、以原材料为例,涉及外购、自制、接受投资、委托加工、盘点盘盈的业务活动,下面分别就其调整分录加以列示:
1.外购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调整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2.自制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调整节约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接受投资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一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4.盘点盘盈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发出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原材料发出环节主要是指材料领用、出售、对外投资及盘亏业务,其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列示如下:
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2.材料出售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3.材料对外投资
借:长期投资(按帐面价,市场价或评估价)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4.材料盘点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需要说明的是,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可按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所得。
在会计实务中,有些业务既涉及收入又涉及发出环节成本差异的核算,委托加工业务即是,下面以简单业务做出说明。
例:某单位发出木料100m3,加工包装用的木箱,木料计划成本为1000元/m3。材料成本差异率为一1%,往返运杂费1500元,加工费3000元,增值税51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加工木箱1000只,每只计划成本为102元,现己完成并验收入库。
(1)发出木料,委托加工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00000
货:原材料——木料 100000
调整发出材料差异(节约)
借:委托加工材料——本箱1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一一原材料1000
(2)支付运杂费、加工费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 45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 5010
(3)包装物验收入库
借:包装物——木箱 102000
贷:委托加工材料一一木箱102000(计划成本)
调整收入包装物的差异(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异一包装物1500
贷: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500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初学者辽应明确的问题是,只有验收入库和发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时,才需要调整其收入和发出的差异,在途或库存的材料不需要调整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办法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存货的企业,由于其材料入库和发出都采用计划价格核算,所以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时,由于外购存货而形成的差异,应计算存货成本差异分配率,从而计算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因此,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结转的检查。要注意检查企业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或尚未开出承兑汇票就估价入账。对此,应重点将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明细账所列各项目,与每月的专用发票、收料凭证相对照,从而查明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明细账借方栏和贷方栏的发生额是否账证相符,借贷方记录的发生额是否为同批材料,从而查证企业确定的各期收入其材料成本差异额结转是否正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检查。
1、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未或年未一次计算。实务中有些企业往往对节约额不及时分摊,造成多计材料成本少计利润,少缴所得税。检查时,审阅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贷方,直接从账面查看企业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及时确认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也可以查看企业每月编制的"发出材料汇总表",看企业是否按领用部门和用途进行归类汇总,并同时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本差异。
2、按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计价,企业是否按照正确的差异率分摊成本差异额。具体检查方法上,查证人员应运用复核法复核"材料增减及成本差异计算表",或其他反映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过程和分配材料差异额的原始凭证。将经过复核得出的正确差异率和分难额,与上述原始凭证或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贷方的分摊额核对,从而发现和查证问题。
3、检查企业对非生产领用的材料存货是否分摊了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制度规定,基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贷记本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检查时,应结合"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账户贷方,审查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的贷方,看其领用材料存货时,差异额是否调整。
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方法是否坚持一贯性原则的检查。会计制度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异率计算外,都应当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异与本月的成本差异相差不大,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由于企业存货经常处于消耗和补充这个循环周转的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企业每月收入材料差异率会有所不同。对此,在检查方法上,应要求企业提供各期的"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从而审阅企业的差异率计算方法前后是否一致。
例:某市国税局于2003年11月对某企业2002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企业的账簿记录,该厂2002年5月份原材料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54000元,该月购入材料实际成本40000元,计划成本4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3000元。该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差异-20000元(节约)。已知该企业领用材料的分难差异额-3200元。(" -"号表示成本差异节约额,以下相同)。企业该批材料领用后生产的产品已全部销售。
检查思路及方法,运用复核法复核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过程和分配材料差异额是否正确:
应分摊差异率=(-20000-3000)/(54000+43000)=-0.2371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摊成本差异=30000×(-0.2371)=-7113(元)
生产领用少分摊节约额=-7113-(-3200)=-3913(元)
分析:该企业在账面处理上实际只分摊了节约额3200元,少分摊节约额3913元,造成多结转材料成本(由于企业领用该批材料后生产的产品已全部销售,因此多结转的材料成本即多结转了产品销售成本)3913元。因此在账务上对多转的销售成本全部调增利润,补缴所得税。
借:材料成本差异 391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91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91.2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91.29
企业在作上述会计处理后,应及时将"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3913元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从而使"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存数符合实际。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涉税检查及案例分析
一、“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性质、用途和结构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资产类帐户“材料”的调整帐户,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用于核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而专设的帐户。其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差用红字,超支差用蓝字)。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各类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各类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二、“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涉税检查的主要内容和侧重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是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帐户。不仅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要通过该帐户进行核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也要通过该帐户按一定比例摊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因此“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是企业所得税的一个“计算帐户”。在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中,凡收入材料差异计算和结转的错误(如差异计算错误、借差与贷差方向错误、帐务处理科目使用错误等)或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配错误(如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错误、人为地调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配差异时使用会计科目错误等)都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核算,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利用“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涉税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涉税检查应注意差异的形成和分配两个方面。其主要问题有:
1.企业收入材料时差异的计算和结转是否正确?有无因此而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2.企业发出材料所分配差异的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有无因此而影响有关成本费用?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涉税检查的案例分析
案例1原因未明的超定额损耗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虚增材料超支差案例
某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某日购入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列:数量12,000千克,单价10元,价款120,000元,税率17%,税额 20,400元,价税合计140,400元。材料入库单填列:入库数量11,250千克,计划单价8元,入库材料计划成本90,000元。该材料定额损耗率为5%。
企业根据发票金额付款时,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 140,400.00
贷:银行存款 140,40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 9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0.00
贷:材料采购 140,400.00
根据A材料的定额损耗率可以计算出超定额损耗的数量为140千克(12,000-11,250-12,000×5%)。金额为1,755元。其中价款 1,500元,税额225元。这部分原因未明的超定额损耗,属于非正常损耗,按帐务会计制度规定,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帐户之中,其进项税额也不能计入扣除。企业的帐务处理不仅使进项税额多计225元,也使得材料成本差异虚增超支差1,500元,必然影响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分配,进而影响成本费用。
点评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是差异分配的基础。企业错算错转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此例是由于对超定额损耗的错误处理造成了材料成本差异的错转。此外,,如收入材料计价的错误、计税的错误、差异计算的错误以及结转差异方向的错误、结转使用的科目等都可能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的错算、错转,需要联系“材料采购”帐户的步税检查一并解决。
案例2少分材料贷差,扩大产品成本案例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材料收发核算。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本年各月分配领用的材料成本差异时所使用的计划成本差异率为一个-4%的定数。由此引起检查人员的怀疑。抽查某个月份进行复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8.5%,该月耗用材料计划成本为256,820元。因此少转贷差11,556.90元。经询问财会人员,被告之,-4%是个估计的差异率。
点评
这是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在虚列耗料成本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此类企业由于材料按计划单价划价,其单价相对不变,虚列耗料成本除了在耗料数量上作文章(如多列生产耗料数量,或将非生产耗料数量计入生产耗料数量)之外,往往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上做手脚,或多分配超支差或少分、不分节约差,从而虚增耗料成本。但这种错分材料厂成本差异的结果,必然造成当月耗用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与月末库材料所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计算对比这两类材料成本差异率就可以发现企业错分材料成本差异的端倪。
不知道以上够不够多?
如何出口货物?国际贸易有哪些步骤和注意的?
为使您的产品顺利出口,我们将贸易出口货物的基本流程介绍给您,以使您对产品出口程序做到心中有数、万无一失 。
出口货物流程主要包括: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装船、运输保险、提单、结汇。
一、报价
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由产品的询价、报价作为贸易的开始。其中,对于出口产品的报价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的规格型号、产品是否有特殊包装要求、所购产品量的多少、交货期的要求、产品的运输方式、产品的材质等内容。
比较常用的报价有: FOB"船上交货"、CNF"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等形式。
二、订货(签约)
贸易双方就报价达成意向后,买方企业正式订货并就一些相关事项与卖方企业进行协商,双方协商认可后,需要签订《购货合同》。在签订《购货合同》过程中,主要对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包装、产地、装运期、付款条件、结算方式、索赔、仲裁等内容进行商谈,并将商谈后达成的协议写入《购货合同》。这标志着出口业务的正式开始。通常情况下,签订购货合同一式两份由双方盖本公司公章生效,双方各保存一份。
三、付款方式
比较常用的国际付款方式有三种,即信用证付款方式、TT付款方式和直接付款方式。1、信用证付款方式
信用证分为光票信用证和跟单信用证两类。跟单信用证是指附有指定单据的信用证,不附任何单据的信用证称光票信用证。简单地说,信用证是保证出口商收回货款的保证文件。请注意,出口货物的装运期限应在信用证的有效期限内进行,信用证交单期限必须不迟于信用证的有效日期内提交。
国际贸易中以信用证为付款方式的居多,信用证的开证日期应当明确、清楚、完整。中国的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都能够对外开立信用证(这几家主要银行的开证手续费都是开证金额的1.5‰)。
2、TT付款方式
TT付款方式是以外汇现金方式结算,由您的客户将款项汇至贵公司指定的外汇银行账号内,可以要求货到后一定期限内汇款。
3、直接付款方式
是指买卖双方直接交货付款。
四、备货
备货在整个贸易流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须按照合同逐一落实。备货的主要核对内容如下:
1、货物品质、规格,应按合同的要求核实。
2、货物数量:保证满足合同或信用证对数量的要求。
3、备货时间:应根据信用证规定,结合船期安排,以利于船货衔接。
五、包装
您可以根据货物的不同,来选择包装形式(如:纸箱、木箱、编织袋等)。不同的包装形式其包装要求也有所不同。
1、一般出口包装标准:根据贸易出口通用的标准进行包装。
2、特殊出口包装标准: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出口货物包装。
3、货物的包装和唛头(运输标志):应进行认真检查核实,使之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六、通关手续
通关手续极为烦琐又极其重要,如不能顺利通关则无法完成交易。
1、属法定检验的出口商品须办出口商品检验证书。
目前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主要有四个环节:
○接受报验:报验是指对外贸易关系人向商检机构报请检验。
○抽样:商检机构接受报验之后,及时派员赴货物堆存地点进行现场检验、鉴定。
○检验:商检机构接受报验之后,认真研究申报的检验项目,确定检验内容。并仔细审核合同(信用证)对品质、规格、包装的规定,弄清检验的依据,确定检验标准、方法。(检验方法有抽样检验,仪器分析检验;物理检验;感官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签发证书:在出口方面,凡列入〖种类表〗内的出口商品,经商检机构检验合格后,签发放行单(或在"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放行章,以代替放行单)。
2、须由专业持有报关证人员,持箱单、发票、报关委托书、出口结汇核销单、出口货物合同副本、出口商品检验证书等文本去海关办理通关手续。
○箱单是由出口商提供的出口产品装箱明细。
○发票是由出口商提供的出口产品证明。
○报关委托书是没有报关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委托报关代理行来报关的证明书。
○出口核销单由出口单位到外汇局申领,指有出口能力的单位取得出口退税的一种单据。
○商检证书是经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或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而得到的,是各种进出口商品检验证书、鉴定证书和其他证明书的统称。是对外贸易有关各方履行契约义务、处理索赔争、议和仲裁、诉讼举证,具有法律依据的有效证件,同时也是海关验放、征收关税和优惠减免关税的必要证明。
七、装船
在货物装船过程中,您可以根据货物的多少来决定装船方式,并根据《购货合同》所定的险种来进行投保。可选择:
1、整装集装箱
集装箱(又称货柜)的种类:
(1)按规格尺寸分:目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干货柜(DRYCONTAINER)有:
外尺寸为2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吋,简称20尺货柜;
4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吋,简称40尺货柜; 及近年较多使用的40英尺X8英尺X9英尺6吋,简称40尺高柜。
20尺柜:内容积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17.5吨,体积为24-26立方米.
40尺柜:内容积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54立方米.
40尺高柜:内容积为11.8米X2.13米X2.72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68立方米.
45尺高柜:内容积为:13.58米X2.34米X2.71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9吨,体积为86立方米.
2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5.89米X2.32米X2.31米,配货毛重20吨,体积31.5立方米.
4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12.01米X2.33米X2.15米,配货毛重30.4吨,体积65立方米.
2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5.85米X2.23米X2.15米,配货毛重23吨,体积28立方米.
4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货毛重36吨,体积50立方米.
(2)按制箱材料分:有铝合金集装箱,钢板集装箱,纤维板集装箱,玻璃钢集装箱.
(3)按用途分:有干集装箱;冷冻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挂衣集装箱(DRESS HANGER CONTAINER);开顶集装箱(OPENTOP CONTAINER);框架集装箱(FLAT RACK CONTAINER);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
2、拼装集装箱
拼装集装箱,一般按出口货物的体积货重量计算运费。
八、运输保险
通常双方在签定《购货合同》中已事先约定运输保险的相关事项。常见的保险有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陆空邮货运输保险等。其中,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所承保的险别,分为基本险别和附加险别两类:
(1) 基本险别有平安险(Free from Paricular Average-F.P.A)、水渍险(With Average or With Particular Average-W.A or W.P.A)和一切险(All Risk-A.R.)三种。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包括:由于海上自然灾害引起的货物全损;货物在装卸和转船过程中的整体灭失;由于共同海损引起的牺牲、分担和救助费用;由于运输船只触礁、搁浅、沉没、碰撞、水灾、爆炸引起的货物全损和部分损失。水渍险是海洋运输保险的基本险之一。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其责任范围除了承担平安险所列各项风险外,还承担恶劣气候、雷电、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一切险的承报保责任范围相当于水渍险和一般附加险的总和。
(2) 附加险别。附加险别有一般附加险和特别附加险两种类型。一般附加险有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抽窃短量险、渗漏险、破损破碎险、钩损险、混杂沾污险、包装破裂险、霉变险、受潮受热险、串味险等。特别附加险有战争险、罢工险等。
九、提单
提单是出口商办理完出口通关手续、海关放行后,由外运公司签出、供进口商提货、结汇所用单据。
所签提单根据信用证所提要求份数签发,一般是三份。出口商留二份,办理退税等业务,一份寄给进口商用来办理提货等手续。
进行海运货物时,进口商必须持正本提单、箱单、发票来提取货物。(须由出口商将正本提单、箱单、发票寄给进口商。)
若是空运货物,则可直接用提单、箱单、发票的传真件来提取货物。
十、结汇
出口货物装出之后,进出口公司即应按照信用证的规定,正确缮制(箱单、发票、提单、出口产地证明、出口结汇)等单据。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递交银行办理议付结汇手续。
除采用信用证结汇外,其它付款的汇款方式一般有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T/T))、票汇(DEMAND DRAFT(D/D))、信汇(MAIL TRANDFER(M/T))等方式,由于电子化的高速发展,现在汇款主要使用电汇方式。(在中国,企业出口享有出口退税优惠政策)
***常用的出口单据和凭证***
(一)汇票(Draft: Bill of Exchange)
它是由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要求在见票时或在指定的或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向特定的人或其持票人无条件支持一定金额的书面命令。
国际贸易中的货款结算,绝大多数使用跟单汇票(即附有提单等货运单据的汇票)。
在缮制汇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列明出标根据,在信用证收付方式下,须说明是根据哪家银行在何日开立的哪一份信用证出具的。
(2)在信用证方式下,应按信用证的规定填写付款人;在托收方式时,付款人的名称一般应为进口方。
(3)信用证方式下的汇票受款人通常应为议付行;托收方式下的受款人应为托收行。
(4)汇票一般开具一式两份,两份具有同等效力,任何一份付讫,另一份自动失效。
(二)提单(Bill of Landing,B/L)
它是由船长或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证明已收到特定货物,允诺将货物运至特定目的地, 并交付给收货人的凭证。提单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因而也是卖方提供的各项单据中最重要的一种, 所以在制作提单时须注意提单的各项内容(如提单的种类、收货人、货物的名称和件数、 目的港、有关收取运费的记载、提单的份数等)一定要与信用证相符。
在我国出口业务中、国外来证通常要求提供"全套清洁已装船作成凭指示和空白背书的提单"。 对此要求,当货物装船时应十分注意,如果大副收据上有"货物受损"或"包装不良"等批注, 凭此换取的提单中,也将均有同样的批注,即成为"不清洁提单",而银行一般都不接受"不清洁提单"。提单一般是一式两份,在托运人要求下,也可签发三份或更多份。份正本提单具有相同效力,但是只要凭其中一份提了货, 其余各份即失效。需要注意的是,倒签提单和预借单中是托运人和承运人串通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旦暴露,后果严重。我国出口贸易中应避免这些做法。
(三)保险单(Insurance Policy)和保险凭证(Insruance Certificate)
它们是保险人(即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即投保人,一般为进出口商)之间订立的保险合同, 当被保险货物遭受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它们是被保险人索赔、保险人理赔的依据。
保险单(俗称"大保单"),是一种正规的保险合同,它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被保险人的名称, 被保险货物的名称、数量或重量、唛头、运输工具的种类和名称,承保险别,起讫地点, 保险期限和保险金额,还列有保险人的责任范围以及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各自的权利、 义务等方面的详细条款。
保险凭证(俗称"小保单"),是一种简化的保险合同,除对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权利、 义务等方面的详细条款不予载明外,其余的内容与保险单相同,并且与保险单有同等的效力。 但在实际业务中,我国保险公司大都签发保险单,较少使用保险凭证。
(四)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
简称发票。它是出口企业开立的凭此向买方收款的发货价目清单,是供买卖双方凭此发货、 收货、记帐、收付货款和报关纳税的依据。发票并无统一格式,但其内容大致相同, 主要包括:发票编号、开立日期、有关出口合同号码、信用证号码、收货人名称地址、 运输标志以及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方法、单价、总值和装运地、目的地等。 发票内容必须符合买卖合同规定,在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时,则应与信用证的规定严格相符, 绝不能有丝毫差异。另外,发票必须有发货人的正式签字方为有效。
(五)产地证明书(Certificate of Origin)
它是一种证明货物原产地或制造地的证件, 主要用途是提供给进口国海关凭此确定货物的生产国别, 从而核定进口货物应征收的税率,有的国家限制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进口货物, 也要求以产地证明书来证明货物的来源。产地证明书一般由出口地公证行或工商团体签发。 在我国,它由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发。
(六)检验证书(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
各种检验证书是分别用以证明货物的品质、数量、重量或卫生条件。在我国, 这类证明一般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具,如合同或信用证无特别规定, 也可区分不同情况,由进出口公司或生产企业出具, 但应注意证书的名称及所列项目或检验结果,应与合同及信用证规定相同。
(七)包装单(Packing List)和重量单(Weight Memo) 包装单和重量单是商业发票的补充单据。 包装单主要用于工业品,对每件包装内的货物名称、规格、花色等逐一作详细说明, 以便进口地的海关检验和进口商核对。重量单多用于以重量计价的初级产品, 载明每件商品的重量,有的还分别列明每件商品毛重、净重,其作用与包装单相同。
(八)普惠制单据(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
普惠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 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目前,已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共体成员国等19个国家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 向这些国家出口货物,须提供普惠制单据,作为进口国海关减免关税的依据。
谁知道有哪些国贸英语词汇啊
一、外贸第一步:外贸经营权----四招开启外贸之门
国家规定,只有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则可以采用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等方式进行。
取得外贸通行证的第一招:企业可以向所在地的外经贸委申请进出口权。自己拥有进出口权当然很好,全套业务都可以自己进行,对外的合同等票据都以自己的名义出具,对企业形象和树立品牌很有好处。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家鼓励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申办的手续日益简单开放。但对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人员配备等仍有相当的要求。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通常也需要接受相对严格的政府职能机构行政管理。
暂时达不到申请进出口条件要求,或因地区和行业的限制不便申办的企业,还有第二招:代理出口。对众多的民营小企业而言,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更为简便可行。所谓代理出口,就是找一家外贸公司或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合作。与外商的生意你自己去洽谈,谈定后,以外贸公司的名义与之签订合同。根据合同备货妥当后,由外贸公司代理进行出口事宜,比如商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海关申报、外汇收支等。外商把美金货款支付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按照约定的比例折合成人民币,扣除相应费用后支付给你。这样一来,虽然实质上仍是你做外贸,但操作形式上就变成:你以普通内贸的方式把货物赊销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自行出口后支付货款。
代理出口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除了同样的成本与费用外,还不得不承担额外的出口代理费----这个费用常常会占总交易金额的1%---2%。其次你不得不把外商资料、交易价格等商业秘密提供给外贸公司。外商货款直接支付给外贸公司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外贸公司受国家严格管理,代理出口的外贸公司赖帐私吞的可能性很小,但占用资金迟迟不转帐给你的情形却屡见不鲜,因为在外贸操作中根据资金转帐的渠道和各个经办银行程序的不同,国外支付的款项抵达国内帐户所需时间差别有时长达一个月,也不容易查询进展,这就给不良的出口代理商占用资金提供了借口与便利。毕竟代理出口的外贸公司良莠不齐,既有本分经营拿了代理费认真替你做事情的,也有千方百计挖墙脚、克扣挪占货款的。再者,通过代理出口,所有票据写着别人的商号名字,对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拓展多少有些局限与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代理出口的方式避开了出口权限制,任何工厂都可以做外贸了。而且,只要慎重筛选出口代理,并且自己深入了解外贸操作流程,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事实上,在目前的外贸行业中,工厂与外贸公司顺利合作出口的情形尚属多数。
同样地,除了工厂以外,普通外贸公司甚至个人都可以通过代理出口的方式从事外贸。实务操作上与工厂无异,只多了一个普通国内进货的环节以解决货源而已。
对于个人做外贸还有第三招:挂靠。所谓“挂靠”就是与某个外贸公司达成协议,成为此外贸公司名义上的业务员或兼职的业务员。业务自己做,以外贸公司的名义对外签合同、交货、结算货款,自己则按照约定的比例计提利润。挂靠的方式多见于有一定的外贸经验,有自己的进货和销售渠道的人。这所以选择挂靠而不是自己去开公司,主要是借助大型外贸公司的知名度和商业信用,以期在购销过程中得到优惠便利,并节省办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挂靠者甚至不需要到公司上班,在自己家中用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外贸交易----有时甚至是大宗交易。这种自由的SOHO(small-home office)方式颇受有经验的外贸人的欢迎。不过,做外贸SOHO需要比较深厚的外贸知识技巧,有对进销两方面渠道较强的把控能力,因此并不推荐外贸新手去做。
如果交易金额不大,但又不能像网上小店那样可以用“国际快递+网上支付”方式简易操作外贸的,还可以选择个体工商户外贸备案。自2004年新版《对外贸易法》出台以后,放开了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出口业务的限制,理论上个人也可以申请外贸经营权了。申请上也没有资金限制,具体步骤是:
1.在工商局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
2.到外经贸委作个人外贸经营权登记。
3.到海关办理“中国电子口岸”入网手续。
4.到外汇管理局办理“对外付汇进出口单位名录”或者出口收汇核销备案登记手续。
5.在银行开立个人对外贸易结算帐户,办理外汇收付。
个人申请外贸权虽然并不困难,但因为是个体工商户身份,在经营中承担无限责任,风险较大。加上个人的商业信用毕竟有限,即便取得了外贸权,实际操作中也很难运用各种基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结算工具等,因此目前而言还只适合特定产品或小额交易。
有了自营进出口权、代理出口、挂靠、个体工商户外贸备案四招,
外贸之门为虎添翼此敞开。
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无限广阔的全球市场,选择什么样的经销产品去闯天下呢?国际买家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呢?
二、外贸第二步:选择受欢迎的经销产品
在经销产品的选择上, 我们首先要避免常见的三个误区:
1.品质越高越好
绝对不是。记住你的买家也是商人,并不是最终消费者。商人关心的永远是利润。假如一个低品质的产品比它同类的高品质产品利润空间大的话,国际批发商会更乐意选择前者并努力去推销它。毕竟质优价高是基本常例,高品质产品,利润高、资金占用量大,可市场相对较窄、订量小。大部分的国际商人会根据他当地市场的接收程度在品质和价格间寻求短暂的平衡点。市场的构成则通常是金字塔成橄榄形的,在实际的外贸中,中等或中下等品质反倒是主流。对初入行者来说,资金不多,行情不熟,中间及大路货反倒是比较易于上手的选择。等发展到站稳根基寻求突破的阶段,从竞争与抢占市场的角度再考虑高端产品不迟。
2.价格越低越有竞争力
同样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是商界永恒的真理,有经验的国际买家不会忘记这一点。在与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讨价还价:“某某工厂的价格比你的低许多”----对这样的表述不要太当真,更不要因此乱了阵脚而放血贱卖你的产品。假如价格越低就越有竞争力的话,客户这时就该扭头就走去与低价者签约才是。除去技术革新的因素,同一时期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差不会太大,不顾一切去压缩成本的话,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偷工减料了。作为国际买家,很难知道生产商的成本底线,为防范风险,最常见的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外于中间价位的竞争者往往更受买家重视。
3.关心产品是否属于朝阳产业
很多新入行的外贸业务员会关心国家大事这个问题。而实际上,对新手而言,这个问题没有多少意义。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间的相互整合与转化更为频繁易行,一个传统的产品,可能因为结构功效上的某些改进而脱胎换骨;一个新的产品, 也会迅速为后来者取代。市场与消费口味永远在变化之中,朝阳还是没落只在一线间,界限越来越模糊。此外,不管哪种产业,能叱咤风云的永远是少数行业大腕。即便是朝阳产业,因为前景好利润高,竞争尤为激烈,外人难以插手分羹,更多是陪人玩游戏而已。而一些所谓的传统产业,因为技术成熟,市场平稳,又需要革新进取,反倒比较易于吸纳生力军。新人入行,相对也有更多的机会去磨砺学习。
排除对高品质、超低价、新潮朝阳产业等的迷信,心态就平和了,对产品的选择面也可以更广了。那么,如何选择产品呢?
本身就是生产厂家的,自己已有的行业产品当然是首选。因为你了解工艺生产,有条件自己去调整产品控制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不过,把现有的产品直接出口多半不行,因为内销和出口在品质、外观、功用等方面常常会有差异,国内畅销的商品,不一定符合国外消费者的习惯与喜好。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不妨模仿。向同行业中有出口业务的工厂学习,刺探军情,分析他们的产品,以了解其中差异。特别留意那些出口量大,客户多次订购的产品。一旦有机会,甚至不妨争取与同行工厂合作,不挣钱也替他们分包一些生产任务,以求实际操作经验。跟在别人后面模仿,通常不会有什么利润,但却是稳妥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受雇于一家外贸公司的新手业务员,那么一般是受命推销本公司的产品。这些产品要么是公司下属或兄弟工厂生产,要么是公司稳定的合作厂家生产。这种情况下就没什么选择余地了,初始阶段也没有特意去改变的必要,因为公司既然有成熟的业务,就说明产品有市场,努力学习产品知识,积极推销就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普通的贸易公司希望发展国外市场。这类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已经有比较看好的产品和供应厂家,有些则完全是一张白纸:无产品、无客户、无稳定供应商。这种情况下,就要认真考虑,寻找自身优势,比如行业知识,所在地区的特产或优势产品,人际关系等。一般的原则上是以货源为考虑重心----毕竟你的角色是卖方。
有一种特例,就是个人从事外贸的。常见的情况,一是有比较可靠的货源关系而希望做出口,这一类自然不存在产品选择的问题;二是有海外关系或联系上的优势的,如移民、留学生等。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既不了解产品,也不了解外贸,更无现成的供货方、客户关系。那么选择面就很广了,情况更加复杂。考虑到个人做生意的特点和局限,一般的选择原则是倾向于日常消费品,体积小,耐储藏,价格弹性大,品质标准比较模糊,不涉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商品,比如工艺品、以年轻消费者为目标的流行饰品、时装箱包等,避免食品、农副产品、大宗纺织品、电器这类较专业,各国限制较多的类别。
经验漫谈
外贸产品的品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类产品,销往不同国家,品质大不相同。外贸业务员要学会通过调整品质来调整成本,适应不同国家市场,从而取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不同的市场,对同类产品有各自的偏好。外贸业务员选择经销产品的时候应有的放矢。因此,了解一点世界地理知识、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就能投其所好,少走弯路。
从消费习惯来看,可大致分为美加(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欧洲市场、日韩市场、东欧市场、中东市场、非洲市场这几类。具体到每个客户固然各有所好、风格不同,但一般说来日韩市场特别是日本市场,偏爱精致优质的产品,高、精、尖、小巧美观,喜好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常能得到理解与欢迎,也能接受高价格,但数量不会太大;美加与西、北、南欧等英语国家市场一般对品质要求适中,喜欢简洁流畅,新奇多变的产品风格,价格适中,量比较大,是中国出口商喜爱的客户。中东市场对品质要求不高,对产品的审美方面较为朴实甚至俗气,价格也低,数量也比较大;非洲市场弹性最大,本土文化与前英语殖民地文化、前法语殖民地文化交织,口味复杂,奢侈品和品质极差的产品都能接受。
正因为外贸产品在品质、功效和外观上的多变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经销产品,更多的考虑应从业务员对产品变化去做调整,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产品。本身是工厂最好,否则至少也要有若干工厂愿意配合。单纯被动地去推销现成产品是很难有发展前景的,不断求变才是成功外贸的关键。从这个需求出发,找一家好的配合工厂,比选择一个产品要重要得多。
目前很多民营中小型工厂都希望自己做外贸,因此无论条件成熟与否都纷纷招聘了新人来开辟国外市场。相对来说,工厂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外贸公司,但是对新人而言,实在是个好的学习机会。在工厂的时候学习掌握具体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核算,就能为独立做外贸打下扎实的基础。有没有下过车间生产线,对于产品品质与价格的掌控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在激烈的外贸竞争谈判中常常凸现出来。
外行要学习做外贸,并不难,毕竟外贸也就是做生意,只不过多了一些手续罢了,关于外贸的教材也很多,本书就是一例,耐心看看,几天工夫就能大致上手操作。而要了解一种产品,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寒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非深入一线生产不可得知。
所以说,选择工厂比选择产品更重要的多,也是外贸的成功关键之一,选择什么样的经销产品,应以工厂配合程度而定。
解决了出口权限,选定了经销产品,接下来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了。那么,外贸是如何做的呢?与普通的国内贸易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
三、外贸第三步:破解外贸的三个关键秘密
与普通的国内贸易相比,外贸的确是个截然不同的行业,繁杂的手续和各类专业术语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只要我们从外贸三个最关键的特点入手,即可破解外贸的全部秘密。
设想一下真正的外贸操作中,一个宁波工厂的外贸销售员王先生,与一个英国伦敦商人约翰逊做生意的情形。我们不难想像会遇见的难题:
1. 通常买卖双方互不见面
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形式商定交易。幸好,电脑与互联网的发达使这一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易行。通过网站、电子邮件、QQ或MSN即时聊天软件、数码照片、摄像头等途径,我们可以轻易地交流,展示产品,讨价还价,就像大家坐在会议桌旁一样。
2. 交易周期很长
一批货物从宁波运到伦敦,通常采用最合算的方式,即装在集装箱里由远洋货轮从宁波港口运到伦敦港口(假如某一方不是海港的话,还得加上部分铁路或公路运程)。这一过程目前单是海路就需要25天左右,加上备货、卸货和内陆运输的时间,往往在一个月以上。因此,现在磋商的往往是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买家才能收到的货物。相应的,卖方收回货款的时间也需要大致时间。事实上,对于一些季节性强的家产品或针对性强的节日消费类产品通常会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磋商,订立长期的合同。
3. 交易成本高
即便是海运,费用依然很高。一个集装箱货物(大约30个立方米或20吨)的海运费,从宁波到伦敦大约需要1万元人民币以上。遥远、偏僻或港口规模较小的地区价格更高。此外,尚需一些用于办理进出口手续的费用,用于结算货款的银行费用,而这些费用常常是固定的,与交易量没有太大关系。这样的方式,对于小额的交易显然是不合算的。为均摊费用,交易量大显然比较合算。这也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特点----量大。国际贸易货物多为大宗批发,常常以“集装箱”为交易量单位。
4. 中间环节多
货物从宁波直到伦敦,中间会经过多个环节。比如很多商品出口前必须强制检验,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操作;要向管理进出口的买卖双方海关申报;要通过远洋海运公司运输;要通过银行收取货款;要向税务机关纳税;同样我们国家还特别对外汇进行管制,归属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外汇收支申报的方式统一管理。
外贸既然有双方不见面,交货和收钱的周期长,路途遥远,量大金额高、中间环节多等特点,自然风险也会比较大,一旦出问题损失也大。为此,几百年来国际贸易行业也相应地制定了贸易惯例与协定,包括货物的国际通行质量标准,价格计算,买卖双方责任与权力等,以期最大程度地保障贸易秩序。同时,银行业、国际货运业、保险业等也有非常成熟完善的协同操作。
但是,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大批量货物的运输和仓储费用不菲。从工厂出运到客户收货,中间牵涉的环节很多,货主不可能从头到尾监督保管。特别是国际贸易中多为层层转手,批次倒卖,如果都是实物交接,不但大大增加了运输和仓库的费用,更加大了货物在装卸途中的损耗。最好办法,就是简化实物转运的过程,让货物只经过工厂----装货码头仓库----卸货码头仓库----客户这四道环节。于是,演化出了最优化、最高效,同时也是外贸最大的关键点:单证交易。
外贸关键秘密之一:单证交易
所谓单证交易,就是用一套单证文件来代表货物。交易以这套单证为对象,谁拿到了这套单证,谁就是货物的主人。这样一来,货物尽量不动,单证则任意买卖转手,由单证的持有者决定何时以及如何最终处理货物。这套单证,通常包括几个核心文件:
1. 提单(即提货单Bill of loading,缩写为B/L)
2. 发票(Invoice)
与普通发票的概念不同,外贸中的“发票”指的是自己制作的列明该货物名称、数量
和价格的一份署名文件。
3. 装箱单(Packing List)
自己制作的列明该批货物体积重量及包装情况的一份署名文件。
4. 其他说明货物情况的文件,如证明货物品质的检验证书,证明产地的产地证书等。
全套单证中,以提单最为重要,因为它是货物的所有权证明----是具备国际公认的法律效力的物权证明。发票和装箱单可以自己缮制。其他检验证书、产地证书等等则根据货物的特性和买家的要求,由相应的国家机构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等,或双方认可的组织机构如民间检验公司,货运公司等出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贸操作员经手买卖的不是一堆堆的物品,而是一叠纸片。因此一个外贸业务员完成一笔交易,而自始至终没有见过货物的模样,一点也不奇怪----他只需谨慎处理好那叠纸片即可。我们不难设想,因为贸易多数时候是凭单据而不是实物交易,因此即使货物本身完美无缺,而单证有瑕疵----比如数据上的错误缺少一份相关证明文件等----则很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反过来,即使货物有问题,而单证齐全,仍可以初期顺利交易。当然,这带来了一些风险,比如伪造单证进行欺诈。不过欺诈本身在世界各国都是犯罪行为,自有相应的追究措施。
总之,单据在外贸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建立起“外贸实际上就是买卖一套单据”的概念,对于理解国际贸易中很多特殊的、专业性的操作非常必要。
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时候,价格成了是否成交的惟一的因素。我们常会看到外贸商以低于国内销售成本的价格出口货物。他们疯了吗?不。即使以低于进价的价位“贱卖”,外贸仍有利润。这就是外贸第二大关键秘密:退税制度。
外贸关键秘密之二:退税制度
退税是外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目前外贸业务中利润的主要来源。为便于管理,国家假定所有产品均为国内流通与消费,因此普遍征收增值税,税率高达售价的6%~17%不等。正规情况下,国内采购或出口前的价格均为含税价,即已经缴纳了增值税的价格。而产品用于出口的话,这部分税就不应征收了,已经征收的可以按照程序部分或全部退返给出口商。
假如你从国内工厂购进彩电一批,价格为含税价1170元,其中1000元就是净价,170元是已缴增值税。按照国家的规定,彩电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17%,也就是说,彩电出口以后,税务局将退返170元给出口商。这样一来,即使出口商以平本价即1170元出口,仍可得到退税款170元作为利润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口者出于竞争考虑,从170元中拿出一部分来贴补降价,即使以低于进价1170元的价格出售,也还是有利润的。
外贸交易通常货值比较高,相应的退税金也很可观。当然,国家对退税管理也很严格的,与外汇管理紧密结合。出口前需从外汇管理局部门领取《出口退税核销单》,申报出口总金额。核销单还需海关盖章确认货物确实已经出口。在收到国外买家支付的货款以后,凭银行收据,连同核销单到外汇管理局办理核销,再凭增值税发票等到税务局办理退税事宜,领取退税金。
因此,外贸利润的来源,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国家出口退税制度中的出口退税,这是外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与大多数外贸业务员日常操作息息相关。
外贸关键秘密之三:信用证交易
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相距遥远,背景各异货物筹备交接以及货款的支付周期都很长。因此商业信用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作为出口商,担心备齐了大宗货物以后,买家变卦怎么办?货物千里迢迢运到国外,客户不要了怎么办?或者要了不给钱怎么办?自然希望买家能够先支付货款,有了保障然后再备货交货。作为进口商,担心出口商无法按时交货怎么办?货物质量、数量不合格怎么办?自然希望卖家先把货物交付了,核查无误再给钱。
这个矛盾,当然也可通过买家支付部分预付款或订金的方式协商解决,但毕竟非上上策,一来买家资金占用比较大,二来真有什么纠纷了,双方无论对错都损失,不利公平。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外贸特有的操作方式:信用证。信用证的产生,正是以外贸“单证交易”特性为基础的。
所谓信用证,通俗说来就是买卖双方事先商定交易条件,如品名、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等。然后买家找一家银行(通常就是买家的开户行,或有一定的担保)作为“中间人”,把这些交易条件提交银行,银行据以出具一份文件作为买卖双方交易的依据。银行作为中间人的责任,就是监督交易行为。卖方根据文件来备货出货,然后把代表货物的全套单证交付银行。银行审核单证无误以后,直接支付货款。有银行作为中间人,买卖双方就不再直接进行钱货交易,而是分别与银行打交道。卖家不及时、按质按量交货,就拿不到钱;买家不付钱,就拿不到货。反之,有银行作保,只要卖家交了货,就一定能拿到钱。这种方式,既不占用买家资金,又给予了卖家很好的信用保证。这份用以证明双方商业信用的文件,就叫做信用证。
信用证最基本的一般有四个关系方:
1.进口商
负责向自己的开户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叫做信用证申请人。
2.进口商的银行
负责开立信用证并审核单据、拨付款项,叫做信用证开证行。
3.出口商
负责根据信用证出货,享有信用证保障的付款,叫做信用证受益人。
4.出口商的银行
负责替出口商领取信用证、转交单证并与开证行接洽,叫做通知行。
此外,最终负责拨款的银行叫做信用证偿付行,一般就是开证行;也可以由另外的银行先行垫付并收取少量费用,叫做信用证议付行,一般也就是通知行。
信用证是外贸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工具。国际商会为规范信用证的使用而制定了统一的标准《UCP500》即《国际跟单信用证统一规定》,作为使用及仲裁的依据。
关于信用证的实际操作,会在本书第五关《高手篇:信用证全攻略》中做实例讲解。
通过对外贸的三个关键秘密:单证交易、退税制度和信用证结算的了解,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外贸的精髓。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一个标准的出口操作案例流程了:
寻找客户----签订合同----客户开出信用证----根据信用证备货----货物办理商检、报关后交付货物运输公司并取得提单----根据信用证备齐全套单据----单据交付国外银行,国外银行审核无误后拨付货款至国内银行----根据国内银行的收款凭证至外汇管理局办理核销----至税务局办理退税----结束。
有了基本的外贸常识,接下来最后一步准备工作,就是打造做外贸的两个必备利器:电脑和英语。
四、外贸第四步:利器速成法----电脑与英语
因为外贸中买卖双方互不见面,作为现代最便捷有效的办公工具与****的电脑和互联网,重要性不言而喻。熟练掌握电脑知识和技巧,能为你顺利开展外贸节省下大笔费用。Office文档和制表软件是最基本的,此外还有最常见的查看和修改软件ACDSee,功能更大的 Photoshop,国际贸易公司喜欢用的PDF格式(电子书)文件浏览器AdobeReader 等,电子书最大的好处是不大容易在文件网络传输中修改、变形、缺漏或感染电脑病毒。
而最为重要的是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这个工作贯穿整个外贸过程,是关键所在。本书也会根据教程进展陆续介绍其中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重要工具---搜索引擎。所谓搜索引擎,就是网上信息的“向导软件”。这个软件根据人想了解的内容----内容的“关键词”----比如“五金工具”、“运输公司”、“外贸技巧”、“出口商检申报”等等,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网页,这些网页的地址告诉你,由你去浏览并查找所需信息。这样的软件网上有很多,目前都是免费使用的,比如最著名的Google。在互联网地址中填入 即可进入这个搜索引擎了,在搜索栏中填入你想了解的信息的关键词,点击[搜索],奇妙的互联网世界就此开启。
材料成本差异是如何形成和分配的
我汇总了一些,希望有所帮助!
外贸英语篇
1. 报检基础英语词汇
1.foreign trade (外贸) contract (合同) invoice (发票)
2. bill of lading (提单) L/C (信用证) buyer (买方)
3. import (出口) export(进口) corporation(公司)
4. textile (纺织品) telephone(电话) manager(经理)
5. message (文电) order (条款) trouble (麻烦)
6. minute (分钟) agree (同意) machinery(机械)
7. sales (销售) receive(收到) cable (电报)
8. customer (顾客) accept (接受) choice (选择)
9. industrial (工业的) product(产品) terms(条款)
10. important (重要) sign (签字) each (每一个)
11. business (业务) start(开始) wait(等待)
12. sure (肯定) service(服务) rest (休息)
13. fair (交易会) spend(花费) certainly(当然)
14. goods(货物) display(展示) commodity(商品)
15. silk (丝绸) garment(服装) sample(样品)
16. sell(卖出) market(市场) world(世界)
17. example(例子) of course(当然) popular(流行的)
18. policy(政策) visit (拜访) relation(关系)
19. past(过去的) fact(事实) benefit(利益)
20. commercial(商业的) cooperate(合作) future(未来)
21. specification(规格) price(价格)
22. FOB(离岸价) CIF(到岸价)
23. inspection(检验) test(检测) report(报告)
24. certificate(证书) stamp(印章) health(健康)
25. quality (品质) weight(重量) quantity(数量)
26. wrong(错误的) colour(颜色) date (日期)
27. shipment(装船) answer(回答) delivery(交货)
28. size(尺码) percent (百分之) toy(玩具)
29. packing(包装) carton(纸箱) kilogram(公斤)
30. net weight(净重) confirmation(确认)agent(代理人)
31. beneficiary(受益人) applicant(申请人) opening bank(开证行)
32. Certificate of Quality(品质证书) Certificate of Weight(重量证书)
33. Certificate of Quantity(数量证书) Certificate of packing(包装证书)
34. Certificate of Health (健康证书) Certificate of Quarantine(检疫证书)
35. veterinary Certificate (兽医证书) Sanitary Certificate(卫生证书)
36. Certificate of Origin(产地证书) Certificate of Fumigation(熏蒸证书)
37. Fumigation / Disinfection Certificate (熏蒸/消毒证书)
38. Animal Health Certificate (动物卫生证书)
39. 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 (植物检疫证书)
40. 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 For Re — export(植物转口检疫证书)
41. Sanitary Certificate For Conveyance交通工具卫生证书
42. Quarantine Certificate For Conveyance运输工具检疫证书
43. veterinary Health Certificate(兽医卫生证书)
44. consignee(收货人) consignor(发货人)
45. description of goods(货物名称)
46. quantity / weight declared (报检数/重量)
47. Contract No.(合同号) Invoice No.(发票号)
48. place of arrival(到货地点) means of Conveyance(运输工具)
49. date of arrival (到货时间) B/L or Way Bill No.(提单或运单号)
50. place of despatch(启运口岸) port of destination (到达口岸)
51. Date of completion of discharge (卸货日期)
52. Mark & No. (标签及号码) destination (目的地)
53. Name and No. of Conveyance (运输工具名称及号码)
54. port of despatch(启运口岸) port of destination (到达口岸)
55. date of arrival / departure (到达/离境日期)
56. name and address of consignor (发货人名称及地址)
57. name and address of consignee (收货人名称及地址)
58. number and type of packages (包装种类及数量)
59. document (单据) rule (规则) bank (银行)
60. importer(进口商) exporter(出口商) trade mark (商标)
61. container (集装箱) vessel(船) to order (待指定)
62. plastic drum(塑料桶) gunny bag(麻袋)sack wooden case (木箱)
63. packing material(包装材料) outer package (外包装)
64. flexible package (软包装) transparent package(透明包装)
65. wooden pallet (木托盘) corrugated carton (瓦楞纸箱)
66. plywood (胶合板箱) poly bag (塑料袋)
67. vacuum packaging (真空包装) cushioning material (衬垫材料)
68. dozen (打) roll (卷) bundle (捆)
69. water proof packaging (防水包装) rustproof packaging(防锈包装)
70. moisture proof packaging (防潮包装)
71. shock proof packaging (防震包装)
72. adhesive tape (压敏胶带) plastic foam (泡沫塑料)
73. long 长 high 高 thick 厚
74. top 顶 bottom 底 side 边
75. fragile 易碎的 hard 硬的 sharp 锋利的
76. packing soumd 包装良好 no leakage 无渗漏的
77. total net weight 总净重量 pumpkin seeds 南瓜子 garlic 大蒜
78. bike 自行车 rubber shoes 胶鞋 game player 游戏机
79. loud speaker扬声器 citric acid 柠檬酸
80. inspection Certificate 检验证书 certify 证明
81. GuangDong Native Product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广东土产进出口公司
82. The goods were packed in gunny bags of 50kgs net each.
货物用麻袋包装,每袋净重50公斤
83. The qualit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goods wer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ntract No.JBD-089. 上述货物的品质符合JBD-089合同号的品质要求。
84. We need a 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我们需要一份植物检疫证书。
85. Food inspection for export. 食品出口检验
86. Fill in this Application Form, please. 请填写一份申请
87. Please show me the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请出示报关单。
88. It is an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which can not be changed.这是一份不可撤消信用证,是不能更改的。
89. The most important document is the contract.最重要的文件是合同。
90. The goods are now ready for packing. 货物已备妥,可以包装了。
91. It`s a pleasure to be of help.很高兴为你提供帮助。
92. Will you please explain it for one again?你能再为我解释一遍吗?
93、How shall we be doing next? 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94、Our goods are of best quality and lowest price. 我们的商品品质优良、价格低廉。
95、Quality is of first importance. 质量是最重要的。
96、It seems that we can catch the April shipment. 看来我们能赶上四月份装船。
97、We have to hold you to the contract. 我们得要你遵守合同。
98、We have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 nicely all these years. 这些年来我们合作得很好。
99、All the goods are selling very fast in the international. 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得很快。
100、What else can I do for you? 我还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
CAC 国际营养标准委员会、食品法典委员会
OIE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IPPC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SPS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STM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IEEE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UL 美国保险商实验所
FDA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EIS 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ITU 国际电信联盟
ICAO 国际民航组织
WHO 国际卫生组织
ILO 国际劳工组织
IWTO 国际毛纺组织
IOE 国际动物流行病学局
CQC 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
CIQ 中国检验检疫
WTO 世界贸易组织
CCC 中国强制认证
报检英语重点一览1. foreign trade (外贸) contract (合同) invoice (发票) 2. bill of lading (提单) L/C (信用证) buyer (买方) 3. import (出口) export(进口) corporation(公司) 4. textile (纺织品) telephone(电话) manager(经理) 5. message (文电) order (条款) trouble (麻烦) 6. minute (分钟) agree (同意) machiner
2. 各种检验证书的英文翻译版
1.certificate of weight 重量证明书
2.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 certifying quality & quantity in triplicate issued by C.I.B.C. 由中国商品检验局出具的品质和数量检验证明书一式三份
3.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 植物检疫证明书
4.plant quarantine certificate 植物检疫证明书
5.fumigation certificate 熏蒸证明书
6.certificate stating that the goods are free from live weevil 无活虫证明书(熏蒸除虫证明书)
7.sanitary certificate 卫生证书
8.health certificate 卫生(健康)证书
9.analysis certificate 分析(化验)证书
10.tank inspection certificate 油仓检验证明书
11.record of ullage and oil temperature 空距及油温记录单
12.certificate of aflatoxin negative 黄曲霉素检验证书
13.non-aflatoxin certificate 无黄曲霉素证明书
14.survey report on weight issued by C.I.B.C. 中国商品检验局签发之重量检验证明书
15.inspection certificate 检验证书
16.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rtificate issued by C.I.B.C. 中国商品检验局签发之检验证明书
3. 冶金专业用语中英文对照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钢铁工业
ironworks 铁厂
foundry 铸造车间
steelworks, steel mill 钢厂
coking plant 炼焦厂
electrometallurgy 电冶金学
powder metallurgy 粉末冶金学
blast furnace 鼓风炉
mouth, throat 炉口
hopper, chute 料斗
stack 炉身
belly 炉腰
bosh 炉腹
crucible 炉缸
slag tap 放渣口
taphole 出铁口,出渣口
pig bed 铸床
mould 铸模(美作:mold)
tuyere, nozzle 风口
ingot mould 锭模(美作:ingot mold)
floor 平台
hearth 炉底
charger 装料机
ladle 铁水包,钢水包
dust catcher 除尘器
washer 洗涤塔
converter 转炉
hoist 卷扬机
compressor 压缩机
tilting mixer 可倾式混铁炉
regenerator 蓄热室
heat exchanger 热交换器
gas purifier 煤气净化器
turbocompressor 涡轮压缩机
burner 烧嘴
cupola 化铁炉,冲天炉
emptier 排空装置
trough 铁水沟,排渣沟
skip 料车
rolling mill 轧机,轧钢机
blooming mill 初轧机
roller 辊
bed 底座
rolling-mill housing 轧机机架
drawbench 拔管机,拉丝机
drawplate 拉模板
shaft furnace 竖炉
refining furnace 精炼炉
reverberatory furnace 反射炉
hearth furnace 床式反射炉
firebrick lining 耐火砖衬
retort 反应罐
muffle 马弗炉
roof, arch 炉顶
forge 锻造
press 压锻
pile hammer 打桩锤
drop hammer 落锤
die 拉模
blowlamp 吹炬(美作:blowtorch)
crusher 破碎机
iron ore 铁矿石
coke 焦炭
bauxite 铁钒土
alumina 铝
cryolite 冰晶石
flux 熔剂
limestone flux 石灰石溶剂
haematite 赤铁矿(美作:hematite)
gangue 脉石
cast iron 铸铁
cast iron ingot 铸铁锭
slag 炉渣
soft iron 软铁
pig iron 生铁
wrought iron 熟铁
iron ingot 铁锭
puddled iron 搅炼熟铁
round iron 圆铁
scrap iron 废铁
steel 钢
crude steel 粗钢
mild steel, soft steel 软钢,低碳钢
hard steel 硬钢
cast steel 坩埚钢,铸钢
stainless steel 不锈钢
electric steel 电工钢,电炉钢
high-speed steel 高速钢
moulded steel 铸钢
refractory steel 热强钢,耐热钢
alloy steel 合金钢
plate, sheet 薄板
corrugated iron 瓦垅薄钢板
tinplate, tin 马口铁
finished product 成品,产品
semifinished product 半成品,中间产品
ferrous products 铁制品
coiled sheet 带状薄板
bloom 初轧方坯
metal strip, metal band 铁带,钢带
billet 坯锭,钢坯
shavings 剃边
profiled bar 异型钢材
shape, section 型钢
angle iron 角钢
frit 烧结
wire 线材
ferronickel 镍铁
elinvar 镍铬恒弹性钢
ferrite 铁氧体,铁醇盐
cementite 渗碳体,碳化铁
pearlite 珠光体
charging, loading 装料,炉料
fusion, melting, smelting 熔炼
remelting 再熔化,重熔
refining 精炼
casting 出铁
to cast 出铁
tapping 出渣,出钢,出铁
to insufflate, to inject 注入
heating 加热
preheating 预热
tempering 回火
temper 回火
hardening 淬水
annealing 退火
reduction 还原
cooling 冷却
decarbonization, decarburization 脱碳
coking 炼焦
slagging, scorification 造渣
carburization 渗碳
case hardening 表面硬化
cementation 渗碳
fritting, sintering 烧结
puddling 搅炼
pulverization 粉化,雾化
nitriding 渗氮
alloy 合金
floatation, flotation 浮选
patternmaking 制模
moulding 成型(美作:molding)
calcination 煅烧
amalgamation 汞齐化
rolling 轧制
drawing 拉拔
extrusion 挤压
wiredrawing 拉丝
stamping, pressing 冲压
die casting 拉模铸造
forging 锻造
turning 车削
milling 铣削
machining, tooling 加工
autogenous welding, fusion welding 氧炔焊
arc welding 电弧焊
electrolysis 电解
trimming 清理焊缝
blowhole 气孔
tuyere, nozzle 风口
ingot mould 锭模(美作:ingot mold)
floor 平台
hearth 炉底
charger 装料机
ladle 铁水包,钢水包
dust catcher 除尘器
washer 洗涤塔
converter 转炉
hoist 卷扬机
compressor 压缩机
tilting mixer 可倾式混铁炉
regenerator 蓄热室
heat exchanger 热交换器
gas purifier 煤气净化器
turbocompressor 涡轮压缩机
burner 烧嘴
cupola 化铁炉,冲天炉
emptier 排空装置
trough 铁水沟,排渣沟
skip 料车
rolling mill 轧机,轧钢机
blooming mill 初轧机
roller 辊
bed 底座
rolling-mill housing 轧机机架
drawbench 拔管机,拉丝机
drawplate 拉模板
shaft furnace 竖炉
refining furnace 精炼炉
reverberatory furnace 反射炉
hearth furnace 床式反射炉
firebrick lining 耐火砖衬
retort 反应罐
muffle 马弗炉
roof, arch 炉顶
forge 锻造
press 压锻
pile hammer 打桩锤
drop hammer 落锤
die 拉模
blowlamp 吹炬(美作:blowtorch)
crusher 破碎机
iron ore 铁矿石
coke 焦炭
bauxite 铁钒土
alumina 铝
cryolite 冰晶石
flux 熔剂
limestone flux 石灰石溶剂
haematite 赤铁矿(美作:hematite)
gangue 脉石
cast iron 铸铁
cast iron ingot 铸铁锭
slag 炉渣
soft iron 软铁
pig iron 生铁
wrought iron 熟铁
4. 物流专业英语
基本概念术语
物流 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活动 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物流作业 logistics technology
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物流成本 logistics cost
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er
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b) 物流功能健全;
c) 完善的信息网络;
d) 辐射范围大;
e) 少品种、大批量;
f) 存储、吞吐能力强;
g) 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5. 物流名词中英对照
alternate tiers row pattern 交错码放
AGV 无人搬运车
anchoring 膨胀螺丝
AS/RS (Automatic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自动存取机/系统自动存取仓储系统自动仓库系统assembly packaging集合包装
average inventory平均存货
battery电瓶beam横撑,横梁
belt conveyor皮带式输送机(带)
block pattern row pattern整齐码放
bonded warehouse国际物流中心保税仓库
brick pattern砌砖式码放
buffer stock缓冲储备
cantilever shalving悬臂架
cargo freight货物
carrying搬运
chain conveyor链条式输送机(带)
charger充电机
cold chain system冷冻链系统
common carrier公共承运人
consolidation装运整合
container terminal集装箱中转站
contract carrier契约承运人
contract logistics契约物流
counterbalance truck平衡式电动(柴油、电动、瓦斯)堆高机
cycle inventory周期存货
delivery配送
depalletizer托盘拆垛机
devanning拆箱
diagonal bracing斜撑
dock leveller月台调整板
dock shelter月台门封(充气式,非充气式)
double-deep pallet racking双层深式重型物料钢架
drive-in pallet racking直入式重型物料钢架
dry cargo干货dunnage填充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资料交换
EDIexport processing zone加工出口区
fill rate供应比率
floor utilization percentage地面面积利用率
flow(dynamic) racking重型流力架
flow(dynamic) rack shelving轻型(料盒、纸箱)流力架
forklift truck叉车four-way reach truck四向式电动堆高机
frame支柱组frame feet脚底板
frame joint柱连杆
freight container货物集装箱
general cargo一般货物
hand pallet truck油压拖板车
horizontal bracing横撑
industrial door工业门
industrial vehicle工业车辆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复合一贯运输
lashing捆扎加固
levelling plate垫片
LGV激光引导无人搬运车
load efficient装载效率
loading and unloading装卸
logistical utilities物流效用
logistics物流
materials handling物料搬运
mezzanines floor积层架
mini-load AS/RS料盒式自动仓库系统
mobile dock leveller月台桥板
mobile shelving移动柜
net unit load size净单元货载尺寸
operation area理货区
order picking truck电动拣料车
order picking指令拣选
order shipped complete订货完成率
packaged cargo包装货物
packaging包装pallet托盘,(木质)栈板
pallet container栈板笼架
pallet pool system通用托盘系统
pallet racking传统式重型物料钢架
palletization托盘化
palletizer托盘堆垛机
palletizing pattern托盘装载方式
pick up货物聚集picking拣货,拣选作业
pictorial marking for handling货运标识
pinwheel pattern针轮式码放
plan view size平面尺寸
plastic bin物料盒
plastic pallet塑胶栈板
platform物流容器,站台,月台
physical distribution model物流标准
powered pallet truck电动拖板车
powered stacker自走式电动堆高机
push-back pallet racking后推式重型物料钢架
rack货架rack notice标示牌
reach truck前伸式电动堆高机
returnable container通用容器
roll container笼车
roller conveyor滚筒式输送机(带)
safety pin插销
safety stock安全储备
scrubber洗地机
shed临时周转仓库
shelving轻量型物料钢架
shuttle car梭车
slat conveyor条板式输送机(带)
slotted-angle shelving角钢架
sorting分类
special cargo特殊货物
spot stock现场储备
stacker crane自动存取机高架吊车
stacking堆垛
stockout frequency缺货频率
storage存储
support bar跨梁
surface utilization percentage表面利用率
sweeper扫地机
table trolley物流台车
third part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transit inventory中转存货
transportation运输
transportation package size by modular coordination运输包装系列尺寸
tray conveyor盘式输送机(带)
truck terminal卡车货运站
turntable转盘(变更输送方向)
unit load单元货载
unit load system单元货载系统
upright支柱
upright protctors护脚
value added network—VAN加值网络
vanning装箱
vertical conveyor垂直输送机
very narrow aisle truck窄巷道电动堆高机
warehouse仓库WCS (Warehouse Control System)仓储控制系统
WMS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储管理系统
国际运费怎么算
差异的形成主要是计划与实际的有差别,包括数量差与价格差
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关于计划成本下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会计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二、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内在关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要遵循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未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帐户,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差异的调整是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问题,要做到熟练、正确地调整差异,笔者认为,必须要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调整与被调整的关系,从内涵上加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些帐户的方向进行记。这里需要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志认为材料成本差异调整的是其所对应的一切帐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事实则不然,其调整的是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以原材料帐户为例,如对收入业务加以调整,假定原材料人库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是就有“原材料”帐户借方为100元),实际成本为105元(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超支),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在借方加以调增5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两帐户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实际成本为98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要在贷方加以调减2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8元。
同样,如对发出业务调整差异,也可采用上述换位理解的方法,如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上就有原材料贷方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 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之元,实际成本为102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增2元,两帐户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100+2)元;如发出原材料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一2元,实际成本为98元),则在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减2元,用红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的借方金额反映,而在贷方用红字,主要是因为发出材料体现为原材料帐户的贷方,为与被调整帐户方向一致,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通过上述举例可看出,只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被调整帐户的内在关系,才能准确熟练地把握调整的内容、方向和金额,也会很直观地明白了大家习惯上讲的 “对收入业务调差异,超支计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计贷方:对发出业务调差异,均计人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环节
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囚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一)收入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收入环节、以原材料为例,涉及外购、自制、接受投资、委托加工、盘点盘盈的业务活动,下面分别就其调整分录加以列示:
1.外购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调整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2.自制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调整节约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接受投资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一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4.盘点盘盈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发出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原材料发出环节主要是指材料领用、出售、对外投资及盘亏业务,其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列示如下:
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2.材料出售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3.材料对外投资
借:长期投资(按帐面价,市场价或评估价)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4.材料盘点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需要说明的是,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可按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所得。
在会计实务中,有些业务既涉及收入又涉及发出环节成本差异的核算,委托加工业务即是,下面以简单业务做出说明。
例:某单位发出木料100m3,加工包装用的木箱,木料计划成本为1000元/m3。材料成本差异率为一1%,往返运杂费1500元,加工费3000元,增值税51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加工木箱1000只,每只计划成本为102元,现己完成并验收入库。
(1)发出木料,委托加工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00000
货:原材料——木料 100000
调整发出材料差异(节约)
借:委托加工材料——本箱1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一一原材料1000
(2)支付运杂费、加工费
借:委托加工材料——木箱 45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 5010
(3)包装物验收入库
借:包装物——木箱 102000
贷:委托加工材料一一木箱102000(计划成本)
调整收入包装物的差异(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异一包装物1500
贷:委托加工材料---木箱1500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初学者辽应明确的问题是,只有验收入库和发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时,才需要调整其收入和发出的差异,在途或库存的材料不需要调整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办法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存货的企业,由于其材料入库和发出都采用计划价格核算,所以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时,由于外购存货而形成的差异,应计算存货成本差异分配率,从而计算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因此,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外购材料成本差异结转的检查。要注意检查企业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或尚未开出承兑汇票就估价入账。对此,应重点将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明细账所列各项目,与每月的专用发票、收料凭证相对照,从而查明材料采购(或物资采购)明细账借方栏和贷方栏的发生额是否账证相符,借贷方记录的发生额是否为同批材料,从而查证企业确定的各期收入其材料成本差异额结转是否正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的检查。
1、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未或年未一次计算。实务中有些企业往往对节约额不及时分摊,造成多计材料成本少计利润,少缴所得税。检查时,审阅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贷方,直接从账面查看企业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及时确认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也可以查看企业每月编制的"发出材料汇总表",看企业是否按领用部门和用途进行归类汇总,并同时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本差异。
2、按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计价,企业是否按照正确的差异率分摊成本差异额。具体检查方法上,查证人员应运用复核法复核"材料增减及成本差异计算表",或其他反映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过程和分配材料差异额的原始凭证。将经过复核得出的正确差异率和分难额,与上述原始凭证或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贷方的分摊额核对,从而发现和查证问题。
3、检查企业对非生产领用的材料存货是否分摊了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制度规定,基建工程、福利部门领用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税额等,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贷记本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检查时,应结合"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账户贷方,审查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的贷方,看其领用材料存货时,差异额是否调整。
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方法是否坚持一贯性原则的检查。会计制度规定,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异率计算外,都应当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异与本月的成本差异相差不大,也可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由于企业存货经常处于消耗和补充这个循环周转的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企业每月收入材料差异率会有所不同。对此,在检查方法上,应要求企业提供各期的"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从而审阅企业的差异率计算方法前后是否一致。
例:某市国税局于2003年11月对某企业2002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企业的账簿记录,该厂2002年5月份原材料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54000元,该月购入材料实际成本40000元,计划成本4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3000元。该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差异-20000元(节约)。已知该企业领用材料的分难差异额-3200元。(" -"号表示成本差异节约额,以下相同)。企业该批材料领用后生产的产品已全部销售。
检查思路及方法,运用复核法复核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过程和分配材料差异额是否正确:
应分摊差异率=(-20000-3000)/(54000+43000)=-0.2371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摊成本差异=30000×(-0.2371)=-7113(元)
生产领用少分摊节约额=-7113-(-3200)=-3913(元)
分析:该企业在账面处理上实际只分摊了节约额3200元,少分摊节约额3913元,造成多结转材料成本(由于企业领用该批材料后生产的产品已全部销售,因此多结转的材料成本即多结转了产品销售成本)3913元。因此在账务上对多转的销售成本全部调增利润,补缴所得税。
借:材料成本差异 391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91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91.2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91.29
企业在作上述会计处理后,应及时将"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3913元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从而使"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存数符合实际。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涉税检查及案例分析
一、“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性质、用途和结构
“材料成本差异”属于资产类帐户“材料”的调整帐户,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用于核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而专设的帐户。其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节约差用红字,超支差用蓝字)。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各类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各类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二、“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涉税检查的主要内容和侧重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是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帐户。不仅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要通过该帐户进行核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也要通过该帐户按一定比例摊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因此“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是企业所得税的一个“计算帐户”。在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中,凡收入材料差异计算和结转的错误(如差异计算错误、借差与贷差方向错误、帐务处理科目使用错误等)或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配错误(如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错误、人为地调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分配差异时使用会计科目错误等)都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核算,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利用“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涉税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涉税检查应注意差异的形成和分配两个方面。其主要问题有:
1.企业收入材料时差异的计算和结转是否正确?有无因此而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2.企业发出材料所分配差异的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有无因此而影响有关成本费用?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涉税检查的案例分析
案例1原因未明的超定额损耗计入材料成本差异,虚增材料超支差案例
某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某日购入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列:数量12,000千克,单价10元,价款120,000元,税率17%,税额 20,400元,价税合计140,400元。材料入库单填列:入库数量11,250千克,计划单价8元,入库材料计划成本90,000元。该材料定额损耗率为5%。
企业根据发票金额付款时,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 140,400.00
贷:银行存款 140,40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 9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0.00
贷:材料采购 140,400.00
根据A材料的定额损耗率可以计算出超定额损耗的数量为140千克(12,000-11,250-12,000×5%)。金额为1,755元。其中价款 1,500元,税额225元。这部分原因未明的超定额损耗,属于非正常损耗,按帐务会计制度规定,不能直接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帐户之中,其进项税额也不能计入扣除。企业的帐务处理不仅使进项税额多计225元,也使得材料成本差异虚增超支差1,500元,必然影响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分配,进而影响成本费用。
点评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是差异分配的基础。企业错算错转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此例是由于对超定额损耗的错误处理造成了材料成本差异的错转。此外,,如收入材料计价的错误、计税的错误、差异计算的错误以及结转差异方向的错误、结转使用的科目等都可能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的错算、错转,需要联系“材料采购”帐户的步税检查一并解决。
案例2少分材料贷差,扩大产品成本案例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材料收发核算。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本年各月分配领用的材料成本差异时所使用的计划成本差异率为一个-4%的定数。由此引起检查人员的怀疑。抽查某个月份进行复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8.5%,该月耗用材料计划成本为256,820元。因此少转贷差11,556.90元。经询问财会人员,被告之,-4%是个估计的差异率。
点评
这是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在虚列耗料成本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此类企业由于材料按计划单价划价,其单价相对不变,虚列耗料成本除了在耗料数量上作文章(如多列生产耗料数量,或将非生产耗料数量计入生产耗料数量)之外,往往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上做手脚,或多分配超支差或少分、不分节约差,从而虚增耗料成本。但这种错分材料厂成本差异的结果,必然造成当月耗用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与月末库材料所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计算对比这两类材料成本差异率就可以发现企业错分材料成本差异的端倪。
不知道以上够不够多?
跟单员的工作内容
1. 首先确定是发哪一家国际快递的具体什么物流产品。
例如最普遍的快递渠道有四大国际快递:DHL、UPS、Fedex、TNT
其中DHL可以细分为大陆DHL、香港DHL
UPS与Fedex还可以细分为华南区价和非华南区价
按照时效类型,UPS可以细分为UPS红单(UPS Worldwide Express Saver)和UPS蓝单(UPS Worldwide Expedited);同样的,Fedex可以细分为 Fedex IE(联邦快递经济服务) 和 Fedex IP(联邦快递优先服务)
不同的快递的不同物流产品的价格与时效都不一样,查询到一个官方价格后,再乘以货代公司报的一个折扣,就是具体的标准运费价格了。
2. 计费重量、包裹类型、与寄达国家
计费重量
计费重量取的是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材积)中的较大值。
对于体积重量,通常的计算方法为:体积重量(公斤kg)=长(cm)×宽(cm)×高(cm)/5000 ,具体的不同快递的计算方法会不同。
通用的运费计算方法为:首重运费+(重量(公斤)×2-1)×续重运费。通常以第一个0.5KG为首重(或起重),每增加0.5KG为一个续重。
包裹类型
不同的包裹类型对应的价格也不一样,例如最常见的区分方式为文件、包裹,而寄文件的价格会低于寄包裹的价格。
另外,按照包裹类型还可以区分为带电和非带电,是否含有液体等等。
寄达国家
不同的国际快递公司都对国家进行了分区,例如UPS就将国家划分为了9个区域,同一个区域的费用计算是一致的。对于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快递公司的报价可能会相差非常大。
3. 附加费用
除了标准运费外,具体的费用中还会包含各种附加费,如:燃油附加费、偏远附加费等。
燃油附加费
不同快递公司每月(有的会每周)公布一次最新的燃油费率。例如DHL2017年11月份的燃油附加费为15.00%,所以计算出来的标准运费还需要乘以1.15才是包含了燃油费的价格。
偏远附加费
部分偏远地区可能会加收偏远附加费,且这里的附加费也会计算燃油费。所以发货前需要先去查询一下邮编是否为偏远地区。
其他费用
对于国际快递,还会有超长超重附加费、更改地址手续费、报关费、锂电池附加费等;
对于部分邮政挂号小包,运费中还会包含:基本运费、处理费、挂号费等;
另外,快递公司还会对部分贵重、易碎物品收取包装费。
综上,总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总费用=(运费+燃油附加费+偏远费)×折扣+包装费用+其它费用
来源网上
如何运作贸易公司
跟单员的主要工作:
1、熟悉公司所经营的产品,准确报出销售价格。
2、积极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系,促使客户及早下订单。样品寄给客户之后,应在快递网页上查阅客户是否已经收到样品,确认客户样品收到后,应立即发信给客户,询问客户对样品的评价,询问客户是否有下订单的可能。
3、客户下订单后,业务员应在第一时间整理出中文订单,并立即下发到有关生产部门。全身心投入到对客户订单的分析,如有客户交待不清的,应立即发电子邮件与客户书面确认。
4、产品准备过程中,货款结算问题亦同步进行,货物备妥后,根据合同安排货物的最终发运。
扩展资料:
跟单员的一些要求:
1.分析能力。分析出客户的特点及产品的价格构成,以利于报价。
2.预测能力。能预测出客户的需求,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物料的供应情况,便于接单,生产及交货的安排。
3.表达能力。善于用文字和语言与客户沟通。
4.专业知识。对所跟单的产品要熟悉。了解产品的原材料特点,来源及成分。知道产品的特点,款式,质量。便于和客户及生产人员的沟通。
5.与人共事的能力。与各部门的人员打成一片,使其自觉完成客户订单。
6.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处理好与客户,与上级,与同事,与外单位人员的关系。通过他们来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7.法律知识。了解合同法,票据法,经济法等与跟单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参考资料:
贸易公司的主要就是商品的买与卖,贸易公司最重要的是信息和业务渠道,要有货源和销售目标,并产生一定的利润。
贸易公司的运作有如下的步骤:
1、了解你要出口的产品的相关政策,比如退税率或出口税,需不需要许可证等等。
2、做报价。根据产品价格、退税率或出口税、市场平均利润、你预期的利润等因素,做出基本报价。
3、找客户。在网上,或者根据各种信息资源,比如世界进口商名录,寻找有可能采购你这个产品的客户。
4、交易调价磋商。就是跟客户谈价格,交货期等。
5、签订合同。交易条件谈妥后,签署合同。
6、确定信用证条款。审核对方起草的信用证,提出修改意见。
7、备货。信用证条款达成一致,并收到正本信用证后,备货。
8、租船订舱。这个没啥好解释的。
9、办理保险及信用证需要的各种单证。如是按照卖方办理保险的条款(如CIF)成交的,就要办理保险。信用证里如有规定各种认证,办妥认证。
10、出货,并通知买方。
11、交单。将单据备齐,交给银行。
12、收汇。银行确认单证一致后,将货款支付给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