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木门

箱子合页安装技巧-木箱子用的合页

箱子合页安装技巧-木箱子用的合页

这个要看你摆放什么箱子了。纸箱不大,不影响过路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如果是摆放木箱的话就会影响门的使用了。木箱多大?一个是容易把门上的油漆碰掉。二个是容易把挂门的合页憋坏。当然也有解决办法你把木箱位置放置合适了后把固定到墙上的那个门碰取下来,然后把门上的那一部分门碰也取下来,然后把从墙上取下来的那部分长点的门碰上到门上面这样就避免了油漆损伤的问题了。当然不管放木箱或者放纸箱放了后都要小心开门,以免把合页憋坏了。

岁月里的老物件——红木箱

IT168 杂谈又到年底,拿到年终奖的的朋友都会心里嘀咕我去买点什么好呢?今天海亮就推荐一个你买了四五年、甚至是十几年都不会坏、不过时的潮物! 那就是来自德国的RIMOWA旅行箱。由于工作关系,偶尔会出差,所以才考虑买个箱子装东西用。起初在京东上看过美国旅行者,后来看Samsonite、TUMI ,最后还是选择RIMOWA这个品牌,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它呢?RIMOWA这个话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我的选购经验以及实用推荐,第二部分为RIMOWA的品牌故事。

  今天是2015年最后一周,这篇文章本来是为了公众账号而写的,但既然在后台录入了,并且一定有很多朋友对海亮也对RIMOWA这个品牌感兴趣,而且德国汉莎航空和Rimowa推出电子标签,这也算是经典与科技的碰撞。那就也破例发一次吧!为绝对领导看腻了数码产品,看看这个应该也OK。这里也打个广告,欢迎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大玩咖”,这里聚集了好吃、好喝、好玩以及奢侈品败物的东西。

  为什么要选择RIMOWA呢?

RIMOWA – 轻巧旅行箱的先驱RIMOWA是铝镁合金及聚碳酸酯旅行箱的高级品牌,更是现今德国仅余拥有悠久历史的旅行箱制造商。「德国制造」的RIMOWA代表着优质材料、卓越科技、独特设计及超凡手艺。上面是百度的,我自己解释就是够,够结实,就凭着这两点足够了。用168老领导化石的一句话“早买,早享受”,并且RIMOWA这个东西你不砸它,几乎坏不了。就算机场那些大哥很摔后也会觉得它很有味道。

  RIMOWA在旅行箱当中的定位

很多朋友都觉得RIMOWA属于高端贵族的物件,其实并非。RIMOWA在平民旅行箱当中属于高层的,而旅游起家的Louis Vuitton 以轻巧耐用的帆布材质为主;专门从事旅行箱设计的Samsonite、Tumi 也分别在材质、造型与轻便性上下工夫。简单的手,RIMOWA属于汽车里的奔驰,还有很多像劳斯拉斯那样的旅行箱。

百度百科定义:RIMOWA – 轻巧旅行箱的先驱RIMOWA是铝镁合金及聚碳酸酯旅行箱的高级品牌,更是现今德国仅余拥有悠久历史的旅行箱制造商。「德国制造」的RIMOWA代表着优质材料、卓越科技、独特设计及超凡手艺。

  为什么会觉得它很酷?

布拉德·皮特把偷来的教皇皇冠藏在箱子里,这是**《瞒天过海》里的情节;在特工追杀之下,汤姆克. 鲁斯为了掩饰身份,迫切需要换上的眼球也被谨慎地收在箱子里,这幕场景发生在《少数派报告》里;《CSI 犯罪现场》里,你可以发现葛瑞森形影不离的东西只有一样,也就是一个铝制的箱子。而这些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箱子,都是出自RIMOWA。SO.....如果你买RIMOWA,就一定要卖铝的,聚碳酸酯不够。另外,还有一个铝片引发的RIMOWA品牌故事,请点击第二页查看。

  RIMOWA的品牌文化

位于慕尼黑Maximilianstrae的华丽店铺以出众的白色为主调充分反映出RIMOWA的独特品牌意义-豪华旅程将由购买一个合适的旅行箱开始。全线设计犹如现代博物馆,珍贵的RIMOWA旅行箱,正期待着顾客带它踏遍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选择是购物的一大乐趣,而品牌「手工与科技相结合」的理念更可在每件产品中充分体现。

我有一个同事叫杜毅,手机圈给个面子叫杜老板。为什么叫杜老板么?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豪,我中毒RIMOWA也是被他传染。我见过很多朋友都在机场用各种打包自己的RIMOWA,其实这样也失去RIMOWA本身的品牌文化意义。每一个RIMOWA旅行箱的刻痕、划伤、登记标签印痕都是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Topas MULTIWHEEL 85升款

它是我的第一款RIMOWA,我定义它是最实用的RIMOWA。Topas MULTIWHEEL 85升款,比常见的28寸稍微大一点点,准确来说29寸。RIMOWA定义为“最初为热带旅行而研发的行李箱以其坚固的铝镁合金外壳至今仍属于同类产品中最轻和最坚固的行李箱”。它德国卖的,当时售价4650,相比北京9000多相当于半价卖的。北京有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用了已经两年多了,质量真的没的说。

▲一次为24寸、26寸、29寸

这是我卖的第一款RIMOWA旅行箱,起初本来想打算买一款26寸左右的,要比我现在小一号。它是2014年在德国柏林买的,当时去了很多中国人,这款RIMOWA跟国内相比几乎是半价,所以大家都跟不要钱一样的抢购。所以,小的抢不到,无奈之下买了一款大号的。26寸的看起来要比29得更精致一些,而且也更耐摔,毕竟越大里面就越空。但经过几次出差发现,大号的的确超实用!几乎都不用考虑装不下的问题。

这里切记,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超过29寸的旅行箱是不准入境的,所以最大尺寸就是我这款。

可调式分隔系统箱子内部配备的高度可调式分隔系统可根据行李多少灵活调节,使您能井然有序地放置行李箱内的各种物品。箱子两端都有魔法袋子可以用来松紧,行李多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袋子随时将行李捆住。

记得很早以前有个RIMOWA的广告,四个老外在泰国没招到出租车,只好选择三轮摩托车到市区。但人不够做,有一个人就坐在RIMOWA旅行箱上面滑着走,可见RIMOWA四轮系统TOPAS带流畅滚轮程度且非常耐用。另外,在平滑路面降噪型四轮系统使行李箱的转向极其容易,移动特别轻松。

Topas 选择一定要选择26英寸以上的,因为这个尺寸才是RIMOWA的精华。RIMOWA配有创新型TSA锁,可在过安安检时打开,并且不会造成任何损坏。其二,大尺寸的RIMOWA配有两个合页,更加牢固,这是也小箱子无法享受的。

Pilot MULTIWHEEL 39升机长箱、它是最的RIMOWA

我的第二款RIMOWA是Pilot MULTIWHEEL 39升款,这个属于非常规外观,所以没有办法拟定为几寸,其实它就是逼格满满的机长箱。RIMOWA定义为“与众不同的商务行李箱,保证一切都井然有序。高贵的铝材料和周全的内部设计使PILOT成为您最可靠的装备。”

看过官方的定义,您一定也能大概猜到它的内部设计。Pilot系列箱子内部空间可通过可拆式隔板以及电脑和电源线包按需分隔。这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放置相关物品,非常实用!但它的确定就是不能像Topas系列那样装衣服了,所以Pilot系列只适用于2-3天得短途旅行,更直接的说适合1-2天得商务出差。

▲手机、移动电源、信用卡、零钱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还赠送了电脑包、线材包

Pilot系列采用上开盖的设计,这样在机场安检的适合就不用将整个行李箱放倒后在安检,这点非常实用。另外,上盖内还设有放置移动电源、名片槽、卡槽以及钱包、零钱袋。Pilot这样的设计初衷也是希望我们可以放弃沉重的双肩背,轻松滑动你的RIMOWA。

我国民航局规定随身携带的旅行箱规定的尺寸55 x 40 x 20cm,而我买的Pilot MULTIWHEEL 39升款尺寸为52.5 x 27 x 44.5 cm,理论上是不能登机的。但按照我多次实用经验以及空姐朋友告诉我,一般情况都是木问题的!因为,整个机组不能因为您一人的违规行李而航班晚点,所以漂亮的空姐会热心的帮您安排好行李。只要你别尝试去做国际航班或者那些什么都要收费的廉价航空就OK。

  经典与科技的碰撞:德国汉莎航空和Rimowa推出电子标签

好了,我们回归科技。使用手机APP登机很常见,但旅行箱使用电标签登机您见过么?目前,在登机标签最常见仍然是人工将纸质行李标签贴到行李箱上,而汉莎乘客不久就能使用“Rimowa电子标签”在家中或者在路上用汉莎专用App登记行李。只需点击一下,乘客即可透过蓝牙将来自电子登机牌的数据从手机传送至贴有“Rimowa电子标签”的行李上,行李数据将立即显示在行李箱中的数据模板上。以这种方式登记的行李箱,只需放在汉莎行李托运柜台的输送带上。莎航空和Rimowa共同推出的电子标签象征着旅行箱业的科技革命,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加入进来。

▲RIMOWA与波音公司推出的747限定款

  关于购买

最好聊到一个国内用户最伤心的问题,如果你是土豪,国内购买Topas或Pilot系列都要8千元以上,我的两款分别是Topas 4650人民币、Pilot 4200人民币。当然,谁也不是傻子,大部分朋友都会选择海淘或者海外购买。这里就需要注意了,RIMOWA属于德国品牌,香港、美国并不便宜,所以欧洲买一定是最便宜的,尤其是柏林,柏林机场RIMOWA店还有各种限定款发售。

  RIMOWA故事:铝片引发的血案

110年来,RIMOWA从行李箱起家,并将业务拓展到专业摄影箱、工业用箱及定制箱等三大领域,迄今为止,RIMOWA已在数不清的好莱坞影片中出现,甚至于保时捷跑车品牌以及德国汉莎航空也邀请RIMOWA为它们进行专属设计。RIMOWA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关键在于所选取的铝镁合金材质。这种材质不但坚固、防潮,其重量甚至比塑料还要轻。

在各色各样的旅行箱中,为何唯有RIMOWA坚持采用铝镁合金材质,甚至于RIMOWA已成为铝制旅行箱的代名词,其中又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除了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德国科隆地区从来就不乏名人,大音乐家贝多芬即诞生于此。在这种艺术气息的感召下,19世纪末,一个叫Paul Morszeck年青人也一心向往音乐,无奈的是他出生在一个经营行李箱工厂的家庭。与其成为一个音乐家,Paul Morszeck的父亲更希望他接手家族的生意。最后,在亲情的感召下,Paul Morszeck还是顺从父亲的意志,成为家族生意的掌舵人。1898年,Paul Morszeck以自身命名创立了RIMOWA的前身“Kofferfabrik Paul Morszeck行李箱制造公司”。Paul未曾想到的是,当时他那“完美行李箱”的一时创意发想,未料在日后竟演变成全球冠军销售商品。

随着行李箱生意的蒸蒸日上,Paul Morszeck的儿子Richard Morszeck也进入家族事业,打算大展宏图一番。在个人理想上,Richard和他的父亲Paul出奇的一致,打造“完美行李箱”是他唯一的目标,只不过Richard把注意力放在的材质的革新上,因为那是个习惯用皮革作为行李箱的原材料的时代,而这种材质距离“完美”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做出最完美的行李箱,Richard开始尝试不同的材质,从皮革、木板,再到布料,最后Richard把目光投向了金属。历经数次试验,Richard发现铝具有重量轻,并且坚固耐用的特性。1937年,对RIMOWA的后世产生关键作用的铝制行李箱终于出现了,此时,RIMOWA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也随之而来。

不过,令Richard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事业的波峰距离谷底却如此之近。

1941年,Richard把公司名称正式改为RIMOWA,尽管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经40年经营的RIMOWA行李箱俨然已成为欧洲的知名品牌,但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随着德国在欧洲战场的结节败退,战火慢慢逼近科隆。在一次盟军的空袭轰炸中,RIMOWA的工厂被完全摧毁,甚至连生产行李箱的材料,如皮革、木头和布料都被烧的一干二净。

一夜之间失去一切,感伤的Richard伫立在工厂的废墟前。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Richard注意到,还有一样东西没有被摧毁,这就是铝片。一瞬间,Richard意识到RIMOWA的未来就这这种金属上。

待到战事平息,Richard费劲心力使工厂复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铝制旅行箱的生产恢复。而JU52飞机的外型更给他以灵感,他注意到这种飞机的外表面上有褶纹设计,这和当时其它飞机的设计截然不同。经询问,他得知这种设计可以增加金属的强度和耐压水平。接着,在1950年,这种表面的沟槽设计被应用在RIMOWA的所有产品上。

至此,RIMOWA的所有经典传统:铝合金材质、沟槽设计以及简约外型在第二代主人Richard的手中正式成形。不过,令RIMOWA走向更宽阔的发展空间的,却是不想接掌家业的第三代传人Dieter Morszeck。

和祖父Paul Morszeck一样,Dieter有自己的理想,他梦想成为一个飞行员,但出生在Morszeck家族里,命运似乎早已注定,被要求接手家族生意的Dieter只能在空闲的时候开开自己的飞机过过瘾。不过,这个看起来挺烧钱的爱好,倒给Dieter带来一条新的致富之路。Dieter总找不到一款适合飞行中使用的箱子,无奈之下只能自己来做,无意中竟在RIMOWA的产品中衍生出一款适用于航空人。RIMOWA这个品牌就是这样,一只在摸索推出适合不同场景使用的旅行箱,它也广受好评,也成为明星、普通消费者心中最理想的旅行箱。

10种以上的小发明

说起红木箱子,首先就要说家具了。过去有经济条件的家庭,都是高大的柜子,一般都是一对。我家就有一个单独的,非常大,能放很多“金银细软”的单独的一个柜子。再往前捯饬,那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行,根本买不起或者请不起人来做柜子,更没有合适的木料,那就只能依靠箱子了。

箱子也分好赖,普通木料做的箱子,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干裂或者掉漆,最容易坏的地方是箱子的合页和锁鼻。这些坏了可以维修更换,如果是木料爆裂了,那就没有办法了。

我家有一大一小两个木箱,大的一米多长六十公分宽,五十公分高。小的有八十公分长,其他都是缩小了二十公分,看着就像是一对兄弟或者父子一样。颜色深红,加入了岁月的颜色,越来越接近黑红或者叫紫红。看起来很久远的样子。

只要一提起这两个箱子,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才会给我们说它俩的来历,开始不明白,后来才知道,那是母亲在给父亲留面子。当初他们结婚成亲的时候,父亲手里只有五百元钱,他全部拿出来,一股脑塞给了我的姥爷他的岳父。然后所有的家当,包括房子,都是姥爷一手操办的。

出嫁那天,姥爷狠了狠心,又把这两个箱子做了陪嫁,里面放了几套被褥。别看现在人们看不上当时的木箱,那时候可是超豪华的物件。就凭这两个红木箱子,父母亲的婚礼被传为佳话。母亲说,就为这两个箱子引起的称赞,让相隔不远的两个村子里的人,都对姥爷敬佩不已,对他们的婚姻也是充满了羡慕。

父亲刚来乌海,就在煤矿找到了工作,也就是我现在的单位,那时候根本没有住处,都是住在地窑里,后来慢慢好转,才有了单位分的平房。所以家具就不能提了,唯一的箱子是装火药的小木箱。等到母亲从乡下过来,才分两次把他们带了回来。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家里也就慢慢地添置起不少柜子了,三个箱子就有了更加详细的分工。

大红木箱归母亲,里面放着的都是崭新的被褥和衣服,当然是全家人的。小红木箱子归父亲,里面放着全家最值钱的东西,都是父亲的宝贝。我们几个孩子也曾经确认过,父亲的工资就放在小红木箱里。

至于火药箱子,已经变成了父亲的工具箱,里面全是什么扳子钳子,螺丝螺母的。别看它最小,也是最重的。不过,这种简陋的箱子,经不起折腾,它是父亲更换最频繁的。我记得我还有一个父亲替换下来的,里面装着我的宝贝,成了我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

我结婚那年,父亲的小红木箱终于不能用了,所有的宝贝再也不能藏在它肚子里。临走之前,我给它换了合页和锁鼻,把那呲牙咧嘴的裂缝都填补好,让父亲把所有的宝贝都转移到带锁的大柜子里,这个小红木箱子就放工具吧!

其实,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两个箱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哪怕明白一点儿,也不会让父亲把它送给别人的。抛开我换掉的东西,光是木料现在也价值不菲。还好,只是把小红木箱送了人,大红木箱估计父亲也舍不得送给别人。

进城那天,我请来十几个兄弟帮忙搬东西,破破烂烂的旧物件,能扔的都扔了,老父亲心疼的不行。他也知道不能把全部家当都搬进城,在这个大红木箱前面站着,脸上露出难得的笑。

父亲一直看着我笑,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怕我把这个箱子也扔掉。怎么可能呢,我走过去,用手拍了拍红木箱,然后,轻轻地说:“跟我们进城吧!”说完喊了几个身体强壮的弟兄,让他们把红木箱抬上了车。这时候父亲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转身又去看他另外的宝贝,嘴里居然哼起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现在,我在包头落户,已经七年了。九十多岁的父亲,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患了老年痴呆,每次回去他都不认识我,而我,自从离开家乡,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红木箱了。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我也奔着甲子去了,那些曾经陪伴了父母一生的老物件,也曾经陪着我走了很长的时间。老物件就是老物件,价值再大,也没有血缘情感的价值大。我怀念它们也是怀念曾经的岁月,在未来的时光中,它们会慢慢变得烟消云散,而我,也会湮灭在时光中,一切终归会是一场空。

做木头箱子一般用什么材料?

多用拔火筒

我家煤球炉要用拔火筒拔火,每次用完,火筒很热.我想,应该利用这

些热,替人们做事.因此,我在拔火筒外,焊了一个水壶.这样,火也拔起

来了,壶里的水也烧热了,又省煤,又有热水用.

车永

烧不烫的锅耳

用普通铝锅烧饭,当炉火很旺的时候,火苗会把锅耳烧得很烫,甚至把

锅耳烧坏.

为了使火苗烧不着锅耳,我在锅耳下边缠上一圈铁丝,再把一块铁片剪

两个缺口,插在锅耳下方的铝片上.铁片里端卡在锅沿下边,铁片中部有铁

丝支着,就掉不下来了.

这块铁片可以挡住火苗,使火苗烧不着锅耳,端锅再也不烫手了.

姚永仙

锅盖挂钩

从锅里盛饭时,往往要把锅盖放在桌子上,这样容易烫坏桌面,或把蒸

馏水流到桌子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锅盖挂钩.像图示那样,

先找一块圆木塞,粗细要和锅盖钮的内径差不多.再用铅丝弯一个钩,钩的

直端插到圆木塞里,把木塞塞入锅盖钮里.掀开锅盖,就可以把它挂在锅沿

上,又方便,又卫生.

王振平

不掉盖的水壶

一般的水壶,冲开水时,壶盖往往容易掉出来,烫人.用手抵住壶盖,

也不安全.

我在水壶口两端边缘上,将铝片剪开,折成两个弯卡.然后在壶盖上锉

两个缺口.当灌满冷水后,把盖上缺口对准弯卡盖下,旋转一个角度,盖就

卡住不会掉了.这样灌开水时就放心了.

涂大船

防掉盖子的水壶

我很愿意帮妈妈做家务事,但却害怕灌开水.因为我家的铝壶盖子很松,

开水快倒光的时候,盖子常常会自己翻下来.滚热的蒸汽正好冲到手上,烫

得我好疼.

后来,学校号召我们搞小发明.我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壶盖在灌开

水时不掉下来呢 经过反复琢磨和实验,终于想出了这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

法.在一根3—4寸长的铝片或铁片的一端卷一个筒,穿一根铁丝,先弯一个

铁丝方框,再把方框紧紧绑在壶梁上.灌水时,壶梁倾斜,铝条自动下垂,

正好把壶盖压住,壶盖就翻不下来了.

田 波

防烫的小垫圈

刚做好的菜很烫,直接放在桌上,容易把桌子或塑料桌布烫坏.我制作

了一个小圆环,把碗碟放在圈上,就不会烫坏了.

找一块比较硬实的纸板,剪成宽3厘米的长条,弯成一个圆圈,用订书

钉把两端钉在一起.最好比菜碗或碟子的底圈稍大一点.然后,我在圆圈上

开一些小孔.

滚烫的菜碗放在小圈上,热空气从小孔里散出来,不会烫坏桌子和桌布.

你担心纸圈经不住碗的重量吗 我曾做过试验,把小圆圈放在椅子上,

一个人坐上去也压不坏呢.

刘 革

方便箅

现在农家做饭也用上了铝箅[bì] 子.算下煮面条或米粥,算上蒸菜很方

便.但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往锅里下米和面时,须端出箅子;一家

人若不一起吃饭,为了让晚吃饭的人能吃上热饭,就要把饭菜都温在锅里,

盛饭时,把箅子端上端下,挺麻烦.

我设计了一个方便箅.在原来的箅子上靠近边缘处挖一个能客下勺子的

孔,在孔上面安一个小铝箅,小箅上拴一圆坏,便于掀开,它的边缘要能灵

活地固定在大箅上.这样,要盛面条或粥,只要打开小箅就可以了.

方便的淘米器

你帮过妈妈淘米煮饭吗 淘米简单,倒水就麻烦了.一不小心,米就会

流失,不但浪费,妈妈还会皱眉头说:"唉!真是越帮越忙!"

怎么办,动个脑筋吧!用粗铁丝围成饭锅大小的圆圈圈,上面加半圈铁

丝网(网眼应比米粒小).你看!这一来就不怕米流失了.要注意,粗铁丝

的缺口不要绑住,使用的时候才能伸缩自如!

给油瓶戴"围巾"

妈妈炒菜,每次倒油以后,总有些油顺着瓶颈往下流.油瓶放到哪里,

就在哪里留下一圈油迹.油容易沾灰,所以油瓶表面沾满了灰尘,很不卫生.

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块布条缠在橡皮筋上,做成一个圆环,套在瓶

颈上.这样,油流到外面,马上被布条吸收了,不会再流下去.从此油瓶外

面和放油瓶的地方总是干干净净的.隔一段时间,要把布条换下来洗一下.

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到酱油瓶或其他瓶子上.

王晓辉

自动瓶盖

妈妈烧菜的时候,倒油倒酱油总要两只手操作.一只手拿瓶子,另一只

手取下瓶盖,很不方便.

我设计的自动瓶盖(如图),用一条铁片,一截铅丝和一个螺母就可以

制成.倾倒油瓶,重力使螺母下垂,自动揪开瓶盖;油瓶直立,重力使螺母

复位,瓶盖又自动盖好.这样,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拿勺子,再也不手忙脚乱

了.

只要把铅丝支架松一松,把自动瓶盖拆下来,然后换上一个瓶塞,就可

以到商店买油了.

方便饭菜挂罩

夏天存放饭菜很不方便.放在竹篮里吧,孔大,苍蝇能爬进去,篮底面

积又有限,放不下多少.

我设计的饭菜挂罩很简单:用铅丝弯五个圆盘,用四根结实的线绳连结

起来.上面装挂钩,外围用网眼窗纱罩住,搭接处可用尼龙搭扣封住.

用时,把挂罩挂起来,把碗放在各层圆盘上.苍蝇蟑螂都进不去.不用

时,可以折叠存放,不占地方.

王宏

烤馍器

妈妈正忙着做饭,弟弟非要急着吃烤馒头,一个火怎么能同时派两个用

场呢 做一只简易烤馍器,就帮大忙了.

找一个漏了底的小铁盆,把底剪掉.在盆壁上剪出几个长9厘米,宽7

厘米的长方形,把长方形铁片向里掰一掰(见上图),就成了烤馍盒.做饭

的时候,把盆倒扣在火上,把馒头切成片放在烤馍盒中.这样,上面炒菜,

下面的馒头片也烤好了.

崔 芳

自动防溢装置

煮饭的时候,如果没人在锅旁边,水开时饭锅很容易溢出来,这一直是

件很恼人的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自动防溢装置.构造如图所示:在锅

盖钮处固定一块圆铁片,在两个锅提把间搭一条木横梁,在正对锅盖钮处装

一块磁铁(可以用扬声器的磁铁),仔细调整磁铁与圆铁片的距离,使得锅

盖稍一掀开,就能被磁铁吸上去.在横梁上,还可以用旧闹钟改作一个报警

铃.先把闹铃发条上满,当锅盖被吸开时,能撞开闹铃钮自动报警.

有了这套装置,煮饭时就可以放心了.开锅的时候,只要锅里的泡沫稍

稍把祸盖顶起一点,磁铁会立即把锅盖吸开,这样就防止了溢锅.同时闹铃

报警,呼叫主人.

卢毅

简便机械手

鸡蛋刚在开水里煮好,用手去拿会烫手.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来试试看,包你满意.

准备一个洗衣夹和两把调羹,如图绑好.瞧!拿热鸡蛋多方便!怎么样

这个方法不错吧!

水开报警

妈妈让我烧水.我一边烧水,一边学习,好几次丢下书本看水开了没开.

怎么办呢

我把水壶盖顶上的顶钮旋下来,按壶顶口大小削一块小木塞.找一只金

属哨子,照着哨嘴的大小,在小木塞上开条槽.把哨嘴插入槽里.

烧水时,把带有哨子的木塞塞在壶顶口.水一开,哨子便"嘟嘟嘟"地

叫起来.这样可以等听到哨子响以后再去灌开水,多方便啊!

刘中

余温热水

为了充分利用两用炉的热量,我用铁皮焊制了一只弧形水箱,用铁丝将

它紧紧地固定在两用炉的炉壁上.水箱的顶部开一个洞,装上漏斗灌水,水

箱的下部装上一个水龙头放水.这样既不影响做饭取暖,而且随时有热水可

用.

石静

油满自动停灌

我家煤油炉上用的煤油指示计断了,妈妈加油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加满

了没有,油常常溢出来.

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煤油瓶的瓶塞上装了一长一短两根空心塑料管.长

的那根一直插到接近瓶底,露在外边的那头和短的一般齐.灌油的时候,将

两根塑料管同时插到煤油炉的注油孔里.这时候,短的那根塑料管往煤油炉

里灌油,煤油炉里的空气顺着长的那根塑料管跑到煤油瓶里.当煤油炉里的

油灌到油面和长塑料管的管口相平的时候,长塑料管里不再有空气流动,煤

油瓶里的油也就不再流动,这时候你就知道油已经灌满了.

关勇

自动水位报警

每天晚上我都要帮妈妈把水缸挑满,因为屋里暗,看不清楚,往往挑得

太多,水从缸里漫出来,流了一地.

于是我做了一个自动水位报警器,就像图上画的那样.浮在水面上的是

热水瓶上用的软木塞.软木塞上插了一根铁丝或铜丝,上面焊了一小片薄金

属片.贴墙钉了一个硬铁丝做成的圈架,用来固定软木塞使它不至于乱漂动.

然后,利用干电池在墙上装了一个电灯的线路.这样,当水倒到一定水位的

时候,铁丝上的金属片就会和固定在上面的金属片相接触,使线路接通,灯

泡就会自动发亮.它告诉我,缸里的水已经满了.

朱健荣

捣蒜的一个新方法

夏天,人们经常用蒜调凉菜.但是,在碗(或其他器具)里捣蒜的时候,

蒜会从碗里蹦出来.

我有一个方法,不会使蒜从碗里蹦出来:用一块纱布,绑在捣蒜锤的把

上,纱布刚好盖在碗上.捣一下,纱布也随着捣蒜锤落下来,盖严了碗,蒜

就不会蹦出来了.

做煤球不脏手

有时候买来的煤球碎了,就要自己做煤球,往往把手弄得很黑.到了阴

雨天气,煤球还不容易干.我自己动手做了个做煤球器,既不会弄脏手,又

不用在碎煤球末中加水,做出煤球来不要太阳晒,可以随做随用.

找一根700毫米长的自来水管,做一根直径和水管内径相等的50毫米长

的圆木柱,再找一根700毫米长,比木柱细一些的钢筋(或木棍),插在木

柱里,另一端装上把手,放进自来水管内,做媒球器就算做好了.

当你把自来水管往煤里一插,管里就有了许多煤,再用力拿住把手往下

压,压几次就把手轻轻往下一推,一个煤球就出来了.

俞晖

两用小铁铲

我家有把小铁铲,用来铲垃圾,蜂窝煤灰等东西.小铲铲了东西,不容

易端平,小铲里的东西常常往下掉.有时用手或扫帚压住铲里的东西,拿着

很别扭.我设计了一把两用小铁铲,使用效果很好.

找一根较粗的,比小铁铲柄长的铁丝,一端按小铁铲铲面的大小,做成

环形.环形的下端敲扁,向下扩成90°角(如图).最好能在环形铁丝边沿

装一块薄铁皮,成勺形.铁丝的另一端,绕一圈后,缚在小铁铲把柄的端头

(如图).

铲上东西以后,用手捏紧把柄与铁丝,铲里的东西就再也掉不下来了.

松开铁丝,铁丝向上弹起,铲里的东西倒出来很方便.

王 刚

改良簸箕

提着簸箕去倒垃圾,最怕刮风.一刮风,簸箕中的垃圾被吹起来,灰尘

和纸屑满天飞.即使不刮风,碎纸也容易撒在地上.于是,我在簸箕上加了

个盖,使用时,把盖子打开,扫进垃圾以后,把盖子放下来.这样,既卫生

又美观.

李廼丹

让蟑螂进瓶

一天,我把喝过的汽水瓶放在门后,第二天看见里面有一个蟑螂,怎么

也爬不出来.于是,我就在家里有蟑螂的地方放了好几个汽水瓶,瓶里装一

点有味的东西,吸引蟑螂.这样,蟑螂闻到气味,就往瓶里爬,只要一进去

就出不来了.

徐东昕

液控水龙头

我们这里自来水的供水时间不定,家家备有水缸,来水时把缸注满.可

是,有时上班时才来水,有时夜间来水,这样用水很不方便.如果能在来水

时自动把水注满,然后自动关闭龙头就好了.

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液控水龙头,龙头柄上接一段连杆,连杆与浮球杆

和浮球相连.浮球放在水缸里,无水时浮球下降,通过连杆把龙头打开.水

注满缸后,浮球升到水面,通过连杆把龙头关闭.这样,不用人来照管,我

家的水缸总会注得满满的.

水中吸管

我家水缸底常常堆积许多污物,很不卫生.我做了一只小小吸水管,可

以除去这些污物.找一根长与水缸差不多高,直径约为3~3.5厘米的竹筒.

除了在竹筒的一端留下两个节头以外,其他节头用烧红的小铁棍烫通.再在

节头下部一厘米左右的地方开一个小孔(如图),吸水管就做好了.

用手指抵住小孔,把打通节头的一端放入水缸底部.放开小孔,水下压

力把空气从小孔排出,污水流入筒内.再用手指抵住小孔,把吸管提出水面.

这时候空气的压力把管内污水托住,使它流不出来.只有放开小孔的时候,

污水才会流出来.

这样连续几次,就可以把水缸底的污水吸干净.

郑学武

虹吸管淋浴器

把一个小铁块拴在塑料管的一头,沉入厕所的水箱中,塑料管的另一头

装上蓬蓬头,就制成了虹吸管淋浴器.

用的时候,先往管内充满水,把上头插入水箱,就可以喷水了.不用时,

只要把莲蓬头挂得比水箱内水面稍高的地方,就不流水了.

茅涌

自动下水道塞

现在,不少家庭都把自来水装进室内,同时也装了下水管道.但是,下

水管道往往没有水封弯,下水道里的臭气可以冒进室内,很不卫生.为了随

时把下水道口塞住,我设计了这种自动下水道塞,效果还满不错呢!

材料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小皮球或者乒乓球,放在下水槽内.下水槽的

底面要抹的略向下水道口倾斜.平时,皮球可以顺着斜坡自动滚到下水道口

处,把口塞起来,防止臭气溢出.倒水时,皮球会自动浮起来,打开管口,

水流畅行无阻.

苏 飞

两用牙刷

市场上卖的牙刷,毛大都是平的,刷牙很不方便.我设计了一种牙刷,

可以内外两用.如图,将牙刷毛剪成波浪形,刷牙外面时,用凹进去的部分;

刷牙里面时,用凸出部分.希望工厂也能生产这样的牙刷.

王永生

改进牙刷

用普通牙刷刷牙时,牙膏沫往往顺着牙刷把儿流到手上,很不方便.我

在牙刷把上作了一点小改进,克服了这个缺点.像图示那样,找一块直径3

厘米左右的橡胶圆片,中心扎一个孔,套在牙刷把儿的中部.这个圆片就会

把毛刷部分和手柄部分隔开.有了牙膏沫,会从圆片部分滴下去,不会再流

到手上了.

自动牙签盒

我设计了一个自动牙签盒,按一次按钮就能自动竖起一根牙签.在盒子

里,有一个三角形的签槽.签槽底部有一条窄缝,缝里装着托签板,托签板

与按钮杆相连.按下按钮,托签板下落,牙签落到板上;松开按钮,弹簧把

托签板顶起,同时,托签板的上部凹槽里托起一根牙签.由于牙签的一端被

挡住,牙签就竖了起来.

自动出水瓶

小孩端凉水瓶倒水,很不安全.我想了个办法,在凉水瓶上装一个软木

塞,软木塞上钻两个孔,插入两根玻璃管.一根接近瓶底:叫出水管:另一

根短的叫进气管.进气口下头接一根不长的软皮管,从侧面切开一个10毫米

的口子,下头用圆木棒堵,这是进气阀.找一个软塑料玩具,头上钻一个

小进气孔,去掉圆哨,插在玻璃管上当作打气的球.

要喝水的时候,用指头按住小孔,来回地捏玩具,瓶内气压增高,水就

会从出水口自动流出,流到杯子里,使用方便又安全.

温智红

自来水瓶

暑假里,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去了,我和弟弟在家.弟弟年纪小,提不动

水瓶,遇上我正在做作业,也只好停下来给他倒水喝.要是弟弟自己能倒多

好啊.

后来,我想到了虹吸管.于是,找来了一长一短两根橡皮管和一段玻璃

管.在水瓶的软木塞上开了个孔,把玻璃管捅过去.在玻璃管的上端套了根

长橡皮管,下端套了根短橡皮管.我又在瓶塞上开了个孔.这样,轻轻一吸,

就有水流出来.弟弟也可以自己倒水喝了.不用的时候,把出水口向上卷起,

用夹子夹紧;用的时候,松开夹子,水就会不断地流出来.

冯萍

自流气压热水瓶

气压热水瓶很方便,用手一压瓶盖,水就流出来.但是,它也不能放手,

手一松,水就不流了.如果要接满一杯水,手要压几次才行.

我设计的自流气压热水瓶,只要用手一压,水就源源不断地流下来.手

松开,照样流.当杯子接满水以后,按一下漏气阀,水就不流了,非常省劲.

这种改进的气压水瓶是根据虹吸原理来工作的.当用手压瓶盖时,水面

受到压力,把水压进虹吸管,当虹吸管的出水头比瓶内液面低时,水就一直

会流出去.如果需要停止放水,只要按一下漏气阀,使虹吸管漏气,虹吸破

坏了,水就不再流了.

喻炜 罗斌

能挂盆的脸盆架

家家都有脸盆和脚盆,但如何放置它们却是个问题.叠在一起放,不卫

生;分开放,太占地方.

我发现脸盆架下面有好大一块地方,挂脚盆非常合适.可是,盆边的斜

度太大,用普通形状的挂钩挂不住.经过几次实验,我发现只要把挂钩制成

"C" 形,就可以把盆挂住.

制法:找一段和钢笔差不多粗的废塑料棒,在火上烤软,弯成"C"形,

冷却后打上孔,用螺钉固定到脸盆架的合适位置上.

使用时,先把盆边平推入口,再轻轻放下就可以挂住了.

商振刚

安全水果刀

用一般水果刀削水果,皮不容易削薄,而且不安全.我制作了一把水果

刀,安全又方便.它由塑料瓶和转笔刀上的刀片组成.瓶上开一个洞,便于

出果皮,刀片用轴固定在瓶上,可以旋转,用时倾斜在瓶里,刀刃露在瓶外.

露出长短可以调整,这样就可以削不同的水果了.

陈若夫

省力的螺丝刀

我们人小,用螺丝刀拧螺丝,往往拧不动.怎么办呢

有办法.在螺丝刀的木柄上,钻一个小孔.并找一根能插进小孔的铁棍,

备用.使用的时候,小铁棍插进小孔,一手扶住螺丝刀,一手用力拉动铁棍

作圆周运动.本来拧不动的螺丝,现在就能较容易的拧下来.

郭智伟

并联插座

家用电器增多,电源插头不够用,我就自己做了一个插座盒,可以插上

许多个插头.

找一块宽40毫米的长木板(长度根据自己需要决定).在木板的中间钉

上一条宽约8毫米,高约20毫米的长木条.木条两边再分别钉上与它等长的

薄铜皮,并弯成∩(如图).距离铜皮外侧约1毫米处,分别钉上宽约5毫

米,高约20毫米的长木条,以防被插头撑开.

接着,找几块薄木片,钉一个外盒,并开上相应的槽和孔.铜皮两端再

分别接上电源线,插座就做好了.

张朝晖

防触电插座

有一次,我那淘气的小弟弟把一根铁钉插进电源插座孔里,只听"唉哟!"

一声,弟弟跌倒在地上,还不停地喊:"很麻,很麻!"爸爸知道后,狠狠

地批评了他一顿.我想:能不能设计一种不会触电的插座呢 我想了好多办

法,归纳到一点,就是如何解决铁钉伸不进去,而插头却能伸进去的问题.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终于设计出了防触电插座.

具体做法是:在铜片和插座盖之间装上两道活门,使第一道活门打开时,

只能打开另外一个孔的第二道活门,却打不开本孔的第二道活门.因此,从

一个孔插入的东西不能继续通过第二道活门,无法接触带电的铜片,这样就

起到了防触电的作用.而当插头从两个孔同时插入时,第二道活门就会同时

打开,这时,这种插座就同普通插座一样方便.

徐琛

单响拉线开关

停电以后,来回拉几次开关,就不知道它是开着还是关着.等到没人的

时候来了电,电灯白白亮着,既浪费又危险.

我对拉线开关作一点改进,只要听一听响声就能准确判断拉线开关是开

着还是关着.改造的时候,只要在开关棘轮无铜片的齿面上,粘一层薄胶皮.

当开关拉到断电位置时,铜触片敲在橡皮或塑料泡沫上,几乎没有声音.当

拉到通电位置时,铜触片敲在轮上的铜片上,发出清脆的"咔嗒"声.这样,

凭响声就能区别通断了,又准确,又方便.

陈文胜

开关线绳枢纽

我家住在北方的农村,睡火炕.为了晚上睡觉拉灯方便,常常把开关拉

线接长,绕过钉子或小滑轮,顺着炕沿,从墙边拉到炕头.这样做有个缺点,

就是在拐弯的地方,开关线绳容易磨断,而且不好拉.

我找了一段十二三厘米长的粗铁丝,弯成""形(如图)的枢纽,把

它用钉子固定在炕沿上,两头接上线(如图)就行了.钉子的头上可以套个

橡皮塞,防止铁丝做的枢纽滑出来.

聂方明

自动开灯装置

晚上回家,家里漆黑,找不到灯绳开灯.要是屋里有一点亮该多好,于

是我在门旁安了一个自动开灯装置.

先找一个电灯微动开关和两块木头,其中一块要比开关的厚度稍厚一

点.先在这块木块上横着挖一个槽,要正好能把开关塞进去.先把这块木头

垂直钉在另一块木头的一端,然后塞入开关,再把另一块木头钉在门框和墙

上(如上图).安装开关的木块要按门打开时的弧度稍微离门近些.然后按

开关的高度钉一片木片,木片一头锉扁一点,使门一开就能拨动电灯开关.

最后在墙上装一个灯泡,再接上电线.自动开关就做好了.这样,门一开,

灯就亮,再找灯绳就方便多了.

王宏宇

收音机的定时开关

妈妈每天早晨都要听天气预报,可是事情一多,就把时间错过了.要是

时间一到,收音机就自动响起来,该多好啊!

我找了一个玻璃球,又用铁片做了一个直径比玻璃球大一点儿的小圆

筒.筒的上口装一个斜滑道,滑道外端用钳子夹一个凹槽,把玻璃球放进凹

槽里.筒底放一个小电键,这个电键代替收音机的开关.

把闹钟上好弦,让闹铃发条旋钮凑近玻璃球.闹钟一响,把球拨入筒内,

把电键簧片压下,接通电源,收音机就响了.

曹岚

钟闹灯亮

每天早晨小闹钟一响,我就起来开灯,好几次感冒了.要是小闹钟一闹

电灯就亮,该多好啊!

我找了块薄铁皮剪成长方形,对折,一头卡在闹钟发条的旋钮上;另一

头紧靠在接电灯的微动开关(见图)上.响铃时,发条旋钮带动铁皮转动,

铁皮旋转时,拨动接电灯的微动开关,电灯就亮了.

刘 鹏

双层灯罩

我们科技小组的几个同学家住在农村,夏天在屋外做作业,灯下小虫子

很多,干扰学习.为了捕捉小虫,我们研制了一个双层灯罩(如图),使用

的效果很好.只要小虫飞到灯罩里去,就很难出来,不一会儿就烤了.如

果在灯罩夹层里面放些水,捕虫的效果更好.不用的时候,只要把电源断开,

取下灯泡和灯罩,把水从灯口的圆孔中倒掉就行了.

江苏省镇江市九中初一科技小组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使用的一种照明工具.即使在今天,有时停电也要用到它.

特别是在农村,山区,蜡烛更是农家的必备品.但是蜡烛有许多缺点,如烛

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等等.怎样改进呢

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这点好解决.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

个玻璃罩就可以.但其他矛盾也随之而来了,蜡烛愈烧愈短,烛焰如何保持

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呢 我联想到可以把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借用到蜡

烛灯上来,安个弹簧就行.

靠近烛焰的烛质受热软化,又不能充分燃烧,白白耗费.怎样使蜡烛不

流泪呢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

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把这借鉴到蜡烛灯上来

呢 我在金属润肤香脂盒上钻一个大孔(使套蜡烛的铁筒能插进去即可),

然后找一铁片剪成图示样子,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

接在盒上(二者的大孔要对齐).做好后,套在灯头上一试,效果很好.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 当然不能像油灯那样调整灯芯的长短,蜡烛是

固体,不可能调节烛芯.煤气炉的空气阀启示了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

圈套在一起(内圈就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

转动这个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具体结构见图.

柳国弘

无泪蜡烛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蜡烛有一个缺点:点燃不久,蜡液就会溢出来,沿着

蜡烛往下流,弄脏了桌面,还浪费了石蜡.

怎样才能不流烛泪呢 经过反复实验,我设计了一种灯芯管,像图示那

样,用薄铁片卷一根细管,比蜡烛芯略粗一点,管外套一个硬纸板剪的小圆

板,把这个灯芯管套在蜡烛芯上.点燃蜡烛以后,由于小圆板挡住了火苗的

辐射热,所以蜡烛周围的石蜡熔化很慢.铁管把热量传给灯芯附近的石蜡,

使它熔化供应燃烧.这样石蜡就不会溢出来了.

李钢

万能伞架

下雨天真讨厌,每一次从屋外拿着湿淋淋的伞进来,不知道搁在哪里才

好.放屋外,怕伞弄丢了;带进屋内,又会把地板弄湿.唉!真头痛!

哈!有了!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一个万能伞架呢 你瞧,既简单又方

便,还可以放很多把伞,真合用!

蚊香定时环

以前点蚊香,到时候得把它弄灭;有时忘记了,会把一盘蚊香都烧完.

浪费蚊香不说,室内烟气太大也不舒服.

我经过几次试验,用铝片做了一个小铝环,把它套在蚊香的某一个位置,

烧到那里,铝环会把香头的热传走,蚊香就灭了.经过试验,可以找出不同

时段蚊香燃烧的长度;然后按照需要点燃的时间,把铝环卡在一定的位置,

蚊香就会按时熄灭.所以可以把这坏称为蚊香定时环.

刘凤军

新式门锁扣

一般的门锁扣(也叫扣吊)都是横着安装的.不锁门的时候,它横在那

里很容易被门碰弯,有时还会把人的衣服挂住扯破.我想改造它,也看到过

一些改进的办法,比如用小钉子销住,用橡筋拉住.但我觉得都不够巧妙.

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和实验,我发明了一种新式门锁扣:使合页与扣吊

成45°角;上锁的时候,可以将它横过来扣上,开锁后却会自动垂下去.

申陆军

内外双用门扣

爸爸妈妈经常上夜班,深夜回家,我们已经插上门睡着了.有时候,爸

爸妈妈大声叫喊,也叫不醒我们.后来,爸爸妈妈只好一出门就把我和妹妹

锁在家里.我们想出去玩玩,门已经反锁上了,出不去.

于是,我用铁片做了一个内外双用门扣(见图),再用两个锁扣,一个

钉在门的外面,一个钉在室内的门框上.爸爸妈妈走的时候,就从室外把活

动门扣锁在门上.室内的锁扣还没有上锁,可以随意进出.我们睡觉的时候,

把室内的门上,插上销子,门就锁好了.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从室外就

可以开锁进门.

吴磊

秘密的扣吊

我有一个小书箱,里面的书放得有条不紊,可是经弟弟一翻,就乱七八

糟了.怎么办呢

我想办法,制作了一个秘密关子:用一副扣吊装在箱子的合口处(如图),

箱盖上的扣吊页两旁钉两个小钉子,系上橡皮筋,把扣吊压在箱盖的边沿.

在箱子的扣鼻上方开一个小孔.

这样,盖上箱子,箱盖上的吊扣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扣在了箱子里的扣

鼻上.看上去没锁,可弟弟怎么也打不开了.

要开的时候,只要拿根钉子捅进小孔,稍稍用力顶一下,就能打开箱盖.

经典魔术教学(至少10个)

做木头箱子所用的木料种类,比较讲究的要根据这箱子的用途来定。比如放置浅色棉质、涤纶、绢丝织品,不宜用樟木、松木(会致织品颜色泛黄),而宜用曲柳、白蜡木、杉木、梧桐木(但梧桐木材料结构较粗)、榆木(但比较重不便提携)、桦木等;放置毛料衣物,宜用樟木、楠木。若是装盛食品或米、面的话,则以上木料中,樟木、楠木、杉木、松木特别不宜,因其木材气味太浓,会“抢”食物的正常味道;榆木若被“闷”着了,也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气味。若是放置书籍,以上种类除松木不宜外(松木油渍污染),其余均适合。另外你提到的青冈木,因其天然有一股酸馊味,而且质地太硬且重不便加工制作,又容易开裂,建议最好别用。

最后,最重要的一条:无论是什么木料,一定要干透(含水率:南方在15%以内,北方在10%以内)。否则箱子即使做成了也难免以后开裂或变形,并会“闷”坏你的书。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

二、摸牌猜点

表演过程——表演者把扑克牌让观众洗一下,去掉怀疑。再让观众抽出一张牌,将牌面对准观众,牌背面对住表演者,用右手摸几下,便可猜出牌上的点数。

秘密解释——表演者在右手食指与中指之间暗夹一枚新图钉,接过群众抽出的牌后,左手握牌,右手假装去摸,通过图钉盖反光,可以清楚看到牌头上的花色点数。

三、徒手悬牌

表演过程——表演者拿出一副扑克,翻洗后,将左手伸向观众交待没有夹带后,用大毛巾将手擦下后,把手巾铺在桌上,左手心向下按于桌上,右手将桌上的牌一张一张插入出左手掌下,牌成扇形,插完后,左手离开桌面,扇动几下,牌也不会离手。最后用右手猛击左掌,牌才纷纷落下。

秘密解释——表演者事前在左手表带里插一根竹筷子,当手交待后,用毛巾擦手时,暗把筷子抽出来,左手掌心朝内,掌背朝底,先拿一张牌插在手心与筷子之间呈十字形,其他牌可插在牌缝中。左掌心向下压住筷子,牌不会落下,左手掌向下垂直时,牌就离筷子落下。

四、碎牌变钱

表演者预先准备一张人民币,把它折叠成一小块。左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一起,捏住扑克牌的下端,折叠的人民币捏在食指、中指、和纸牌中间。交待牌时,人民币被遮盖住然后当面把牌撕碎,双手合拢,将碎牌夹带出来,留下叠成小块的人民币,展开在手心,把钱交待给观众,即告成功。

五、墙上点灯

秘密解释——事前在墙上钻一个小孔,孔内放一块樟脑,把灯芯画在小孔处,火柴一点,樟脑就着了。

六、纸变面条

秘密解释——表演者先用一尺见方的毛边纸将一碗用油拌过的凉面条包起来,用细线扎好,挂在桌子后面,再将同样的纸当观众面撕成碎条放在桌子上靠近挂面条的地方,然后把纸条和包面条的纸包放入碗内,开水一冲,纸湿后下沉碗底,面条就可挑出让观众尝一尝。

七、碗中出花

秘密解释——用式样花纹相同的两只搪瓷碗,把用红、绿绢作成的红花、绿叶的花梗,扭两个在弹簧上,其中一个弹簧的末端焊在圆铁片上,圆铁片固定在一个碗底。在此圆铁片的中心焊上一个拱形铁丝圈。另一朵假花带弹簧的末端焊在中间有孔的小铅饼上,这朵花反扣在固定的碗底的那朵花上,将拱形铁丝穿过铅饼中间的小孔露出来,用半截火柴横插在铁丝圈中,使弹簧不能扩张,两朵花压缩固定在一个碗底。表演时可将两碗口向下冲撞,表明是真碗,然后将碗底有花的碗扣在桌上,另一碗口朝上,用几枚硬币放入空碗中摇动,使能听到硬币相撞声,然后将扣着的碗覆盖在空碗上,再摇几下,仍有硬币声,趁机推掉火柴梗,揭开两碗,便有两朵花在两碗出现。

八、空碗来酒

秘密解释——用两只同样花纹、同样大小的瓷碗,先将一个碗口磨平磨涩,盛满清水,用一块与碗口大小一样的圆有机玻璃片,顺碗边推进去,不留汽泡,玻璃片吸在碗口上,扣着放可以滴水不漏。扣放时,碗口下应先垫一根火柴,便于拿碗。演出时有水的碗扣放在下,空碗仰放在上。表演者拿起两碗在空中晃动,表示空碗,因有机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的,不易看破,表演者趁转身回桌边时,把两碗倒置,空碗扣在下边,有水的碗仰放在上边,暗暗除玻璃片,这样便可以把有水碗内的酒(水)当众倒入另一空碗。

九、画龙点睛

秘密解释——框架长30厘米,宽25厘米,用木条制作,本身没有机关,只有上方正中设置一个小铁丝钩,木*看起来很薄,比木框大,纸、笔、墨汁放在*中,但*底有夹层,毛花就藏在里面。花的把上连一个小铁丝环,夹层后面开有一扇活门,花把上的铁环就露在活门缝外,而后把木框上的铁丝钩挂进环内,蒙好纸将框提起,花束即由活门拖出,挂在框架后面,一等画好鲜花后,从纸中抛出鲜花即可。

十、火柴变手帕

秘密解释——在火柴盒内匣子的背面,用一块硬纸片(长短等于匣子的一半)粘满一层半截火柴,在边角上放一根完整的火柴,抽出火柴匣底面看时,象是一满盒火柴,匣内装入叠好的薄手帕,表演时,让观众看匣底,满是火柴,并能取出一根当众划着火,最后再从正面盒内变出手帕。

十一、折断玻璃

秘密解释——一个玻璃框如16开本那么大,框的一头是开口的,玻璃片可以插入,也可以倒出。在木框长边的中间,每边都安装一个小合页,布袋要比玻璃框大。表演时,拖木框的开口处,玻璃不会滑出,向观众交待后,再装入袋内,迅速退出玻璃,框子可折叠,表演折断动作后,取出时,镜框又复原,玻璃仍完整。

十二、墨水变白

秘密解释——在玻璃杯的清水中滴入两滴墨水,清水变黑。再倒入液态漂白济,搅拌均匀一分钟后,即可再变为清水。

十三、白纸出黑字

秘密解释——用牙签蘸柠檬汁把需要用的字写在硬纸上,干了之后呈白色,在蜡烛上加热后,便可显出黑色字迹。

十四、书中藏娇

秘密解释——在带有轮子的平台上,竖立一本大书,高1.6米,宽1米,厚0.5米。外形是书,里面却是一个木框,封面、扉页、封底可以打开。装订处在书的左边,封面宽1米,可以掀开,让人看了,书脊处空间很窄,不可能藏人。但扉页装订处却窄20公分,书背内留有20公分的空档,足够一个人侧身站在里面,扉面的绘画装饰仍为1米宽,题四个大字“书中藏娇”,给观众一错觉。封底的装订处与扉页同宽,书脊内侧留有活门,可以出入。

十五、彩伞遁人

秘密解释——此节目秘密在梯上,此梯前架是真梯;后架做法一样,但梯后蒙一层黑色薄板,由于底幕全是黑色,舞台前面和两侧的灯光均不直接照射,观众从前面看去则误认为前后梯架俱是空格。

女助演登上梯顶,撑开彩伞,在表演几种不同姿式的舞蹈动作时,暗将身体坐在顶上,此时主演配合击掌,女助演迅速从后梯滑下,彩伞便自动落地,更可顺势溜进底幕,最后从观众席里返回舞台上。

十六、空箱出鸽

秘密解释——箱架高度约1.7米左右,宽70厘米,两侧面厚23厘米,顶方上有艺术图案的夹层,内藏鸽子四只,在箱架的半中腰横板,形成上面的箱底,也有图案夹层,并藏鸽子四只。两块画板大小相同,其长、宽等于方箱的内径尺寸,但后面一块底板上,设有一个可以推进、拉出的“三角斗”,斗的后面板上有八格可以开启的小门,鸽子分藏其中。

启幕前,空架放在舞台正中,两画板放在脚架上,三角斗在画板后面。主演对架子上面空框比划交代之后,两助演即各提起一块画板,拿后画板者快速将其上在框架的后面,主演与提前画板的助演配合,上好前板。此时,后板助演暗中拨动柜边上的暗钮,打开上、下横板夹层的活门,让两组鸽子进入箱中。由于下面夹层具有弹簧底板,可以自行上升。故揭开前板之后,鸽子即由箱中自由飞出。待再度关上前板,助演随之将后面的“三角头”推进框内,此时两助演即可抬架旋转一周半,让后面画板对着观众(前后图案、色彩全同)。最后,主演依次打开后板上的各道小门,放出鸽子。

十七、空帕变糖

秘密解释——预先用薄绸作一个三角袋 ,袋顶缀一铅丝小钩,钩端扭成“8”字形,袋底留口,底的下边向下伸出一块三角形的布,在三角形的尖端钉一小铜圈。演出前,把三角布翻上,里面装满糖果;将小铜圈扣在袋顶的钩上,再将钩端“8”字形铅丝下面的圆圈挂在桌边的钉上,上面的圆圈露出桌面的一半。演出时,表演者右手将手帕向后拉,等帕心到桌边时,左手隔帕捏着露出桌边的圆圈,再稍微向后一移,挂在桌边的三角袋就可以从钉上脱下来,并跟着手帕一同提起。上下抖动几次,钩上铜圈便会脱下来,使糖果从袋口掉下。将糖果变来之后,随即把手帕丢进抽屉内,拿起*里糖果分给观众吃,并交代*子。

十八、男女换像

表演过程——舞台上放一个木箱,从观众席间请上一名代表,先对箱子检查,没有问题后,助演再拿一个布袋让代表检查有没有机关,主演就把一个女演员装进布袋里,叫代表在演员的脖子里用布袋绳打个结,主要交待不要把人勒,并记个记号,再装入木箱中,用绳子把木箱捆几道,最后叫代表把箱子锁住,钥匙代表拿着。这时主演叫声箱内的演员,里面人朝箱子拍几下,证明演员没跑掉,随即用布围将木箱罩起来。主演说“现在我想把箱内的女演员变成男演员。我叫个一、二、三。”代表快速抓住演员头要不就换了,当叫罢三的时候,代表下手一抓一看,箱中仍是女演员,再坐入箱中,少刻当代表打开锁,解开绳,从箱内拉出的却是个男演员。

秘密解释——箱有两层秘密,一是木箱四周有二道档,箱盖上有一块活板,内外中间都有一道木档,代表检查时看不出来,两边又有两个演员护着箱盖,只要把箱盖内的档向一边推下,一边的箱盖板就掉下去,人可以进出。另外布袋上边扎口的绳子两头可活动,当把演员装进去,演员的手在里边向下拉住绳头,另一头代表再扎牢,演员拿绳的手一松,人可以出入外边看不出来。

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我们祖先的穴居时期。距今4500年左右的唐虞时代,人们开始在地上营棚,在树上构巢,进而有了土筑茅盖的建筑,这是我国的房屋产生的时期。商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能制造砖瓦,并用矩定方、绳定直、水定平等,这是中国建筑的黎明时期。根据象形文字、甲骨文和商代铜器的装饰纹样推测,当时己产生了几、榻、桌、案、箱、柜等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在构造上己采用了样连接的方式,其家具色泽鲜艳光亮并应用漆料进行表面涂饰。 龙木阁认为隋唐是我国古代建筑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建筑内容以宗教庙宇寺院为主,建筑构件粗大,家具造型简洁,形成了古朴刚劲的风格。在室内及家具方面己制作了比较成熟定型的长桌、方桌、长凳、扶手椅、屏风等,其特点与建筑相一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