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纸箱包装-秦皇岛木包装箱
种类
1毛白杨
学名:Populus tomentosa Carr
科属:杨柳科杨属
分布: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北至辽宁南部,南达江苏、浙江,西至甘肃东部,西南至云南均有。垂直分布在200--1200米之间,最高达1800米。
形态特征:树冠卵圆形或卵形。树皮幼年时青白色,皮孔菱形;老年时树皮纵裂,呈现暗灰色。嫩枝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长枝之叶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缘具缺刻或锯齿,表面光滑或稍有毛,背面密被白绒毛,后渐脱落;叶柄扁平,先端常具腺体。短枝之叶三角状卵圆形,缘具波状缺刻,幼年时无毛,后全脱落;叶柄常无腺体。雌株大枝较为平展,花芽小而稀疏;雄株大枝则多斜生,花芽大而密集。花期3--4月,叶前开放。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该树种树干灰白、端直,树形高大广阔,在园林绿地中很适宜作行道树及庭荫树。在孤植或丛植于空旷地及草坪上,更能显出其特有的风姿。在广场、干道两侧规则列植,则气势严整壮观。该树种还是防护林以及用材林的重要树种。
2银白杨
学 名: Populus alba L.
别 名: 科 属: 银白杨属
类 别: 落叶乔木
形态特征
高15~30米,树冠宽阔;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基部常粗糙。小枝被白绒毛。萌发枝和长枝叶宽卵形,掌状3~5浅裂,长5~10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近心形,幼时两面被毛,后仅背面被毛;短枝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叶缘具不规则齿芽;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较短,被白绒毛。雄花序长3~6厘米,苞片长约3毫米,雄蕊8~10,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5~10厘米,雌蕊具短兵,柱头2裂。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无毛,2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我国新疆有野生天然林分布,西北、华北、辽宁南部及西藏等地有栽培。
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荫。耐严寒,一40度条件下无冻害。耐干旱气候,但不耐湿热,南方栽培易病虫害,且主干弯曲常呈灌木状。耐贫的轻碱土,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深根性,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根蘖强。杭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
繁殖
播种、分蘖、扦插毓。苗木侧枝多,生长期尖注意及时修枝、摘芽以提高苗木质量。
观赏应用
树形高大,银白色的叶片在微风中摇、阳光照射下有厅特的闪烁效晨。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3新疆杨
新疆杨(Populs alba var.Pyramidalis)为杨柳科杨属的落叶高大乔木,树高达米,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树形美观,适应性较强,具有抗旱、抗寒、耐碱和一定的抗烟尘能力。是北方地区推广的城乡绿化、营造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优良种。
新疆杨天然分布主要在我国新疆,以南疆地区较多。近年来,在北方各地区,如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等省(区)大量引种栽植,生长良好,有的省(区)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树种大发展。
但是,新疆杨繁殖能力较弱,繁殖系数较低,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在生产上得到面积推广应用。
形态:树冠圆柱形或尖塔形,枝直立向上,树形端正。树干浅绿色,老则灰白色,光滑少裂。短枝上的叶圆形,正面叶绿色,边无毛,背面灰绿色,有毛,长枝上的叶深裂。柔荑花序褐色,雌雄异株。花期3—4月,果期4—5月。
习性:阳性树种,喜光,耐干旱和盐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最佳,根系较深,抗风力强,但耐寒力较差,在沈阳引种有时有冻梢现象。速生萌芽力强。在辽宁南部旅大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用扦插繁殖。
树干耸立,叶片宽大,荫浓,适于作绿阴树、行道树和居民区绿化栽植。
4加拿大杨
Populusx Canadensis Moench
植物学特性:
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开展呈卵圆形。树皮灰褐色,粗糙,纵裂。本种系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之杂交种,现广植于欧、亚、美各洲。19世纪引入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优势明显,生长势和适应性均较强。对水涝、盐碱各瘠薄土地均有一定耐性,能适应暖热气候。
观赏及价值:
适合作行道树、庭荫树及防护林用。同时也是工矿区绿化及"四旁"绿化的好树种。由于他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华北及江淮平原最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木材质软,纹理较细,易加工,可供建筑、造纸、火柴杆、包装箱等用材。
繁殖与栽培:
本种雄株多,雌株少见。一般都采用扦插繁殖,极易成活。
5钻天杨
Populus nigra varitalica
别 名: 美杨、美国白杨
科: 杨柳科
产地分布
原产意大利,现广植欧、亚、美洲。我国自哈尔滨以南至长江流哉各地栽培西北、华北地区最适生。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树冠圆柱形。树皮暗灰色纵裂,侧枝直伸贴近树干,小枝圆,无毛。芽长卵形先尖。长枝的叶扁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叶柄上部略扁无腺体。花期4月,果熟期5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耐干冷气候,湿热气候多病虫害。稍耐盐碱和水湿,忌低洼积水及土壤干燥粘重。杭病虫害能力较差。生长快寿命不长。
园林用途
钻天杨树冠圆柱状,树形高耸挺拔,姿态优美;可丛植、列植于草坪、广场、学校、医院等地。还可营造防护林。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
6箭杆杨
Populus nigracv.Afghanica
科 名: 杨柳科
属 名: 杨属
适应地区: 黄河中上游一带
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 、大同、锡兰浩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乔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30 (M)
形态特征: 树冠窄圆柱形
生长习性: 阳性,耐寒,抗大气干旱,稍耐盐碱
繁殖培育: 未知 [补充]
景观用途: 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
7小叶杨
别 名:南京白杨 拉丁名:Populus simonii Carr.
产地分布:
产于中国及朝鲜。在中国分布很广,北至哈尔滨,南达长江流域,西至青海。四川等地。垂直分布华北在海拔1000m以下,四川在2300m以下。多生于山谷、河旁土壤肥沃、湿润处。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50cm以上;树冠广卵形。树干往往不直,树皮灰褐色,老时变粗糙,纵裂。小枝光滑,长枝有显著角棱;冬芽瘦而尖,有粘胶。叶菱状倒卵形、菱状卵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长5~10cm,基部楔形,先端短尖,缘具细纯齿,两面无毛;叶柄短而不扁,常带红色,无腺体。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亦能耐热;喜肥沃湿润土壤,亦能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壤。生长较快,寿命较短;根系发达,但主根不明显;萌芽力强。
园林用途:
小叶杨是良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堤护岸及绿化观赏树种;城郊可选作行道树和防护林。木材轻软,纹理直,结构细,易加工,可供建筑、家具、造纸、火柴杆等用。
繁殖培育:
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埋条等法。扦插易成活,枝插、干插均可。栽培无特殊要求。常有叶锈病、褐斑病及杨天社蛾、大透翅蛾、黄斑星天牛等病虫危害,应注意及早防治。
8青杨
学 名: P.cathayana
别 名: 家白杨 科 属: 青杨属
类 别: 落叶乔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CM,胸径1M。树冠宽卵形。树皮灰绿色平滑。枝叶均无毛短枝的叶卵形、椭圆状卵形,长5—10CM,先端渐尖,基部期或近心形,叶缘细钝锯齿,无毛或微有毛,下面白色;长枝的叶常心莆,叶柄圆。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海拔800—3200M,和于沟谷、山麓、溪边,各地多栽培。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凉气候,耐严寒。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河滩沙土。忌低洼积水,但根系发达,耐干旱,不耐盐碱,生长快,萌蘖性强。
繁殖
扦插、播种毓,一年生苗高约20CM。亦可直接插干或压条造林。应选生长快、抗逆性强、干形通直的优良变种作母树,采种采条。青杨枝条较软,顶枝易糨,故育苗时宜留竞争枝以保护其生长。
观赏应用
树冠丰满,干皮清丽,是西北高寒荒漠地区重要的庭荫树、行道树,并可用于河滩绿化、防护林、固堤护森及用材林,常和沙棘造林,可提高其生长量。青杨展叶极早,在北京3月中旬即萌芽展叶,新叶嫩绿光亮,使人尽早感觉奏来临的气息。
9河北杨
Ponulus nopeiensis
科 名: 杨柳科
属 名: 杨属
适应地区: 华北、西北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 、大同、锡兰浩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乔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30 (M)
形态特征: 树皮灰白,树冠园整,枝叶清秀
生长习性: 阳性,耐干旱,怕涝
繁殖培育: 未知 [补充]
景观用途: 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
毛毛虫是它们的花絮
杨树的物种有多少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只是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普通平板玻璃是用石英砂岩粉、硅砂、钾化石、纯碱、芒硝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五色的平板玻璃。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特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6mm五种。
浮法玻璃是用海沙、石英砂岩粉、纯碱、白云石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至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火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五色平板玻璃。玻璃表面特别平整光滑、厚度非常均匀,光学畸变很小的特点。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3、4、5、6、8、10、12mm七种。
普通平板玻璃外观质量等级是根据波筋、气泡、划伤、砂粒、疙瘩、线道等缺陷多少而判定。浮法玻璃外观质量等级是根据光学变形、气泡、夹杂物、划伤、线道、雾斑等缺陷多少来判的。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浮法玻璃行业标准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特种玻璃网 时间:2005-3-23
--------------------------------------------------------------------------------
前言
本标准是在原国家标准GB 11614-1989《浮法玻璃》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GB11614-1989《浮法玻璃》 国家标准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本标准在修订时按照浮法玻璃的使用用途进行了分类,分为制镜级、汽车级和建筑级,并按不同的用途确定了不同的质量指标,以利于用户进行选择,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在技术要求上,本标准参考了JIS R3202:1996《浮法和磨光平板玻璃》和EN572-2: 1994《浮法玻璃》标准,尺寸和厚度允许偏差比原国家标准有所提高,外观质量指标严于日本和欧洲标准的规定。同时,增加了玻璃对角线差的要求,检验方法也做了增加和适当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14-1989。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秦皇岛玻璃研究设计院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秦皇岛玻璃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庆涛、王玉兰、谭景亚、刘志付、田纯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色透明浮法玻璃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镜、汽车和建筑等使用的浮法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16-1985 外径千分尺(neq ISO 3611:1978)
GB/T 2680-1994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neq ISO 9050:1990)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JB/T 7979-1995 塞尺
3 分类
3.1 浮法玻璃按用途分为制镜级、汽车级、建筑级。
3.2 浮法玻璃按厚度分为以下种类:
2mm、3mm、4mm、5mm、6mm、8mm、10mm、12mm、15mm、19mm。
4 要求
4.1 浮法玻璃应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其长度和宽度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尺寸允许偏差 mm
厚度
尺寸允许偏差
尺寸小于3000
尺寸3000-5000
2,3,4
±2
-
5,6
±3
8,10
+2,-3
+3,-4
12,15
±3
±4
19
±5
±5
4.2 浮法玻璃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同一片玻璃厚薄差,厚度2mm、3mm为0.2mm;厚度4mm、5mm、6mm、8mm、10mm、0.3mm 。
4.3建筑级浮法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2 厚度允许差 mm
厚度
允许偏差
2,3,4,5,6
±0.2
8,10
±0.3
12
±0.4
15
±0.5
19
±1.0
表3 建筑级浮法玻璃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气泡
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长度,L
0.5mm≤L≤1.5mm
长度,L
1.5mm〈L≤3.0mm
长度,L
3.0mm〈L≤5.0mm
长度,L
L〉5.0mm
5.5×S,个
1.1×S,个
0.44×S,个
0,
夹杂物
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长度,L
0.5mm≤L≤1.0mm
长度,L
1.0mm〈L≤2.0mm
长度,L
2.0mm〈L≤3.0mm
长度,L
L〉3.0mm
5.5×S,个
1.1×S,个
0.44×S,个
0,个
点状缺陷
密集度
长度大于1.5mm的气泡和长度大于1.0mm的夹杂物;气泡与气泡、夹杂物与夹杂物或气泡与夹杂物的间距应大于300mm
线道
按5.3.1检验肉眼不应看见
划伤
长度和宽度允许范围及条数
宽0.5mm,长60mm,3×S,条
光学变形
入射角:2mm 40°;3mm 45°;4mm以上 50°
表面裂纹
按5.3.1检验肉眼不应看见
断面缺陷
爆边、凹凸、缺角等不应超过玻璃板的厚度
注:S为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气泡、夹 杂物的个数及划伤条数允许范围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应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4.4 汽车级浮法玻璃厚度以2mm、3mm、4mm、5mm、6mm为主。其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4.5 制镜级浮法玻璃厚度以2mm、 3mm、5mm、6mm为主。其外观质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4.6 浮法玻璃对角线差应不大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0.2%。
4.7 浮法玻璃弯曲度不应超过0.2%。
4.9 对有特殊要求的浮法玻璃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4 汽车级浮法玻璃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气泡
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长度,L
0.3mm≤L≤0.5mm
长度,L
0.5mm〈L≤1.0mm
长度,L
1.0mm〈L≤1.5mm
长度,L
L〉1.5mm
3×S,个
2×S,个
0.5×S,个
0, 个
夹杂物
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长度,L
0.3mm≤L≤0.5mm
长度,L
0.5mm〈L≤1.0mm
长度,L
L〉1.5mm
2×S,个
1×S,个
0,个
点状缺陷
密集度
长度大于1.0mm的气泡和长度大于0.5mm的夹杂物;气泡与气泡、夹杂物与夹杂物或气泡与夹杂物的间距应大于300mm
线道
按5.3.1检验肉眼不应看见
划伤
长度和宽度允许范围及条数
宽0.2mm,长40mm,2×S,条
光学变形
入射角:2mm 45°;3mm 50°;4mm、5mm、6mm以上 60°
表面裂纹
按5.3.1检验肉眼不应看见
断面缺陷
爆边、凹凸、缺角等不应超过玻璃板的厚度
注:S为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气泡、夹杂物的个数及划伤条数允许范围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应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表5 制镜级浮法玻璃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气泡
2mm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3mm、5mm、6mm长度及个数
允许范围
长度,L
0.3mm≤L
≤0.5mm
长度,L
0.5mm≤L
≤1.0mm
长度,L
1.0mm〈L≤1.5mm
长度,L
L>1.5mm
长度,L
0.3mm≤
L≤0.5mm
长度,L
0.5mm〈L≤1.0mm
长度,L
1.0mm〈L≤1.5mm
长度,L
L〉1.5mm
2×S,个
1×S,个 0.5×S,个
0,个 3×S,个
2×S,个 0.5×S,个
0,个
夹杂物
2mm玻璃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3mm、5mm、6mm玻璃长度及个数允许范围
长度,L
0.3mm≤L
≤0.5mm
长度,L
0.5mm〈L
≤1.0mm
长度,L
L>1.0mm
长度,L
0.3mm〈L≤0.5mm
长度,L
0.5mm〈L≤1.0mm
长度,L
L〉1.0mm
2×S,个 0.5×S,个 0,个 1×S,个 0.5×S,个 0,个
点状缺陷
密集度
长度大于0.5mm的气泡及夹杂物的间距应大于300mm
线道
按5.3.1检验肉眼不应看见
划伤
长度和宽度允许范围及条数
宽0.1mm,长30mm,2×S,条
光学变形
入射角:2mm 45°;3mm 55°;5mm、6mm 60°
表面裂纹
按5.3.1检验肉眼不应看见
断面缺陷
爆边、凹凸、缺角等不应超过玻璃板的厚度
注:S为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气泡、夹杂物的个数及划伤条数允许范围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应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表六 浮法玻璃可见光透射比
厚度,mm
可见光透射比,%
2
89
3
88
4
87
5
86
6
84
8
82
10
81
12
78
15
76
19
72
5 检验方法
5.1 尺寸测定
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卷尺,测量两条平行边的距离.
5.2 厚度测定
用符合GB/T 1216规定的精度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或具有相同精度的仪器, 在距玻璃板边15mm内的四边中点测量. 同一片玻璃厚薄差为四个测量值中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差.
5.3 外观质量测定
5.3.1 气泡、夹杂物、线道、划伤及表面列纹测定
在不受外界光线的影响下,如图1所示,将试样玻璃垂直放置在距屏幕(安装有数支40W、间距为300mm的平行荧光灯,并且是黑色无光泽屏幕)600mm的位置,打开荧光灯,距试样玻璃600mm处下面进行观察。气泡、夹杂物的长度测定用放大10倍、精度为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定。
图1 检查缺陷的布置图
5.3.2 光学变形测定
如图2所示, 试样按拉引方向垂直放置,视线透过试样观察屏幕条纹,首先让条纹明显变形,然后慢慢转动试样直到变形消失。记录此时的入射角度。
图2 光学变形的测定
5.3.3 断面缺陷测定 用钢直尺测定爆边、凹凸最大部位与板边之间的距离。缺角沿原角等分线向内测量。如图3所示
图3 断面缺陷的测定
5.4 对角线差测定 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卷尺,测量玻璃板对应角顶点之间的距离。
5.5 可见光透射比测定
浮法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按GB/T 2680进行测定。
5.6 弯曲度测定
将玻璃垂直放置,不施加外力,沿玻璃表面任意放置长1000mm的钢直尺,用符合JB/T 7979-1995塞尺测量直尺边与玻璃板之间的最大间隙。
6 检验规则
6.1 玻璃出厂必须检验第4章要求规定的所有项目。
6.2 产品检验按表(7)规定的玻璃批量和抽样数随机取样。
表7 抽样表
批量范围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50
8
1
2
51~90
13
2
3
91~150
20
3
4
151~280
32
5
6
281~500
50
7
8
501~1000
80
10
11
6.3 判定规则
6.3.1 一片玻璃检验结果,各项指标均达到该等级的要求为合格。
6.3.2 一批玻璃检验结果,若不合格片数大于或等于表7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玻璃应用木箱或集装箱(架)包装,箱(架)应便于装卸、运输。每箱(架)的包装数量应与箱(架)的强度相适应。一箱(架)应装同一厚度、尺寸、级别的玻璃,玻璃之间应采取防护措施。
7.2 包装箱(架) 应附有合作证,标明生产厂名或商标、玻璃级别、尺寸、厚度、数量、生产日期、本标准号和轻搬正放、易碎、防雨怕湿的标志或字样。
7.3 运输时应防止箱(架)倾倒滑动。在运输和装卸时需有防雨措施。
7.4 玻璃必须贮存在不结露或有防雨设施的地方。
-----化工信息港(请问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有什么区别?如各物理性质?价格?等等,谢谢!
1毛白杨 学名:Populus tomentosa Carr 科属:杨柳科杨属 分布: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北至辽宁南部,南达江苏、浙江,西至甘肃东部,西南至云南均有。垂直分布在200--1200米之间,最高达1800米。 形态特征:树冠卵圆形或卵形。树皮幼年时青白色,皮孔菱形;老年时树皮纵裂,呈现暗灰色。嫩枝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长枝之叶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缘具缺刻或锯齿,表面光滑或稍有毛,背面密被白绒毛,后渐脱落;叶柄扁平,先端常具腺体。短枝之叶三角状卵圆形,缘具波状缺刻,幼年时无毛,后全脱落;叶柄常无腺体。雌株大枝较为平展,花芽小而稀疏;雄株大枝则多斜生,花芽大而密集。花期3--4月,叶前开放。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该树种树干灰白、端直,树形高大广阔,在园林绿地中很适宜作行道树及庭荫树。在孤植或丛植于空旷地及草坪上,更能显出其特有的风姿。在广场、干道两侧规则列植,则气势严整壮观。该树种还是防护林以及用材林的重要树种。 2银白杨 学名: Populus alba L. 别名: 科属: 银白杨属 类别: 落叶乔木 形态特征 高15~30米,树冠宽阔;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基部常粗糙。小枝被白绒毛。萌发枝和长枝叶宽卵形,掌状3~5浅裂,长5~10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近心形,幼时两面被毛,后仅背面被毛;短枝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叶缘具不规则齿芽;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较短,被白绒毛。雄花序长3~6厘米,苞片长约3毫米,雄蕊8~10,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5~10厘米,雌蕊具短兵,柱头2裂。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无毛,2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我国新疆有野生天然林分布,西北、华北、辽宁南部及西藏等地有栽培。 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荫。耐严寒,一40度条件下无冻害。耐干旱气候,但不耐湿热,南方栽培易病虫害,且主干弯曲常呈灌木状。耐贫的轻碱土,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深根性,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根蘖强。杭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 繁殖 播种、分蘖、扦插毓。苗木侧枝多,生长期尖注意及时修枝、摘芽以提高苗木质量。 观赏应用 树形高大,银白色的叶片在微风中摇、阳光照射下有厅特的闪烁效晨。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3新疆杨 新疆杨(Populs alba var.Pyramidalis)为杨柳科杨属的落叶高大乔木,树高达米,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树形美观,适应性较强,具有抗旱、抗寒、耐碱和一定的抗烟尘能力。是北方地区推广的城乡绿化、营造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优良种。 新疆杨天然分布主要在我国新疆,以南疆地区较多。近年来,在北方各地区,如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等省(区)大量引种栽植,生长良好,有的省(区)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树种大发展。 但是,新疆杨繁殖能力较弱,繁殖系数较低,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在生产上得到面积推广应用。 形态:树冠圆柱形或尖塔形,枝直立向上,树形端正。树干浅绿色,老则灰白色,光滑少裂。短枝上的叶圆形,正面叶绿色,边无毛,背面灰绿色,有毛,长枝上的叶深裂。柔荑花序褐色,雌雄异株。花期3—4月,果期4—5月。 习性:阳性树种,喜光,耐干旱和盐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最佳,根系较深,抗风力强,但耐寒力较差,在沈阳引种有时有冻梢现象。速生萌芽力强。在辽宁南部旅大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用扦插繁殖。 树干耸立,叶片宽大,荫浓,适于作绿阴树、行道树和居民区绿化栽植。 4加拿大杨 Populusx Canadensis Moench 植物学特性: 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开展呈卵圆形。树皮灰褐色,粗糙,纵裂。本种系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之杂交种,现广植于欧、亚、美各洲。19世纪引入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优势明显,生长势和适应性均较强。对水涝、盐碱各瘠薄土地均有一定耐性,能适应暖热气候。 观赏及价值: 适合作行道树、庭荫树及防护林用。同时也是工矿区绿化及"四旁"绿化的好树种。由于他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华北及江淮平原最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木材质软,纹理较细,易加工,可供建筑、造纸、火柴杆、包装箱等用材。 繁殖与栽培: 本种雄株多,雌株少见。一般都采用扦插繁殖,极易成活。 5钻天杨 Populus nigra varitalica 别名: 美杨、美国白杨 科: 杨柳科 产地分布 原产意大利,现广植欧、亚、美洲。我国自哈尔滨以南至长江流哉各地栽培西北、华北地区最适生。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树冠圆柱形。树皮暗灰色纵裂,侧枝直伸贴近树干,小枝圆,无毛。芽长卵形先尖。长枝的叶扁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叶柄上部略扁无腺体。花期4月,果熟期5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耐干冷气候,湿热气候多病虫害。稍耐盐碱和水湿,忌低洼积水及土壤干燥粘重。杭病虫害能力较差。生长快寿命不长。 园林用途 钻天杨树冠圆柱状,树形高耸挺拔,姿态优美;可丛植、列植于草坪、广场、学校、医院等地。还可营造防护林。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 6箭杆杨 Populus nigracv.Afghanica 科名: 杨柳科 属名: 杨属 适应地区: 黄河中上游一带 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 、大同、锡兰浩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乔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30 (M) 形态特征: 树冠窄圆柱形 生长习性: 阳性,耐寒,抗大气干旱,稍耐盐碱 繁殖培育: 未知 [补充] 景观用途: 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 7小叶杨 别名:南京白杨 拉丁名:Populus simonii Carr. 产地分布: 产于中国及朝鲜。在中国分布很广,北至哈尔滨,南达长江流域,西至青海。四川等地。垂直分布华北在海拔1000m以下,四川在2300m以下。多生于山谷、河旁土壤肥沃、湿润处。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50cm以上;树冠广卵形。树干往往不直,树皮灰褐色,老时变粗糙,纵裂。小枝光滑,长枝有显著角棱;冬芽瘦而尖,有粘胶。叶菱状倒卵形、菱状卵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长5~10cm,基部楔形,先端短尖,缘具细纯齿,两面无毛;叶柄短而不扁,常带红色,无腺体。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亦能耐热;喜肥沃湿润土壤,亦能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壤。生长较快,寿命较短;根系发达,但主根不明显;萌芽力强。 园林用途: 小叶杨是良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堤护岸及绿化观赏树种;城郊可选作行道树和防护林。木材轻软,纹理直,结构细,易加工,可供建筑、家具、造纸、火柴杆等用。 繁殖培育: 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埋条等法。扦插易成活,枝插、干插均可。栽培无特殊要求。常有叶锈病、褐斑病及杨天社蛾、大透翅蛾、黄斑星天牛等病虫危害,应注意及早防治。 8青杨 学名: P.cathayana 别名: 家白杨 科属: 青杨属 类别: 落叶乔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CM,胸径1M。树冠宽卵形。树皮灰绿色平滑。枝叶均无毛短枝的叶卵形、椭圆状卵形,长5—10CM,先端渐尖,基部期或近心形,叶缘细钝锯齿,无毛或微有毛,下面白色;长枝的叶常心莆,叶柄圆。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海拔800—3200M,和于沟谷、山麓、溪边,各地多栽培。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凉气候,耐严寒。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河滩沙土。忌低洼积水,但根系发达,耐干旱,不耐盐碱,生长快,萌蘖性强。 繁殖 扦插、播种毓,一年生苗高约20CM。亦可直接插干或压条造林。应选生长快、抗逆性强、干形通直的优良变种作母树,采种采条。青杨枝条较软,顶枝易糨,故育苗时宜留竞争枝以保护其生长。 观赏应用 树冠丰满,干皮清丽,是西北高寒荒漠地区重要的庭荫树、行道树,并可用于河滩绿化、防护林、固堤护森及用材林,常和沙棘造林,可提高其生长量。青杨展叶极早,在北京3月中旬即萌芽展叶,新叶嫩绿光亮,使人尽早感觉奏来临的气息。 9河北杨 Ponulus nopeiensis 科名: 杨柳科 属名: 杨属 适应地区: 华北、西北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 、大同、锡兰浩特)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落叶乔木类 观赏分类: 荫木类 高度范围: 30 (M) 形态特征: 树皮灰白,树冠园整,枝叶清秀 生长习性: 阳性,耐干旱,怕涝 繁殖培育: 未知 [补充] 景观用途: 风景林、行道树、庭荫树
中空玻璃铝条相关标准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999-09-01 发布2000-08-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技术内容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技术标准JIS R3222;1990《倍强玻璃》,并参考美国ASTMC1048:1992《热处理平板玻璃—HS类、FT类涂层和非涂层玻璃》和欧洲联盟标准草案CEN/TC 129/WGZ/N76E:1993《热增强玻璃》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幕墙平型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对尺寸及偏差、外观质量、弯曲度、表面应力、霰弹袋冲击性能、耐热冲击性能和抗风压性能等7项内容进行了规定,其中表面应力一项参照ASTMC1048编制,霰弹袋冲击性能参照GB/T9963-1998《钢化玻璃》编写,耐热冲击性参照CEN/TC129/WGZ/N76E编写。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南玻集团南星玻璃公司、珠海兴业安全玻璃有限公司、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秦皇岛工业技术玻璃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军、石新勇、莫娇、王文彪、王映洲、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的尺寸及偏差、外观质量、弯曲度及性能要求。适用于用浮法玻璃制造的平型钢化与半钢化玻璃制品。若与其他材料复合,其再加工制品如夹层、中空或镀膜,则最终产品也应满足相应产品的标准要求。
本标准对弯型制品不作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16-1985 外径千分尺(neq ISO 3611:1978)
GB/T 9963-1998 钢化玻璃(eav JIS R3206:1989)
GB11614-1999 浮法玻璃
JC/T 632-1996 汽车安全玻璃术语
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风压试验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半钢化玻璃:玻璃经热处理后其强度比普通玻璃高1~2倍,耐热冲击性能显著提高,一旦破碎,其碎片状态与普通玻璃类似。
其他有关定义按JC/T 632。
4 种类
4.1 幕墙用钢化玻璃
4.1.1 水平法生产的钢化玻璃。
4.1.2 垂直法生产的钢化玻璃。
4.2 幕墙用半钢化玻璃
4.2.1 水平法生产的半钢化玻璃。
4.2.2 垂直法生产的半钢化玻璃。
5 要求
不同种类的产品应满足表1中的相应技术条款的要求。
表1 技术条件及相应试验方法条款
试验项目 钢化玻璃 半钢化玻璃 方 法
尺寸允许偏差 5.1 5.1 6.1
外观质量 5.2 5.2 6.2
弯曲度 5.3 5.3 6.3
表面应力 5.4.1 5.4.1 6.4
霰弹袋冲击性能 5.4.2 — 6.5
耐热冲击性能 5.4.3 5.4.3 6.6
抗风压性能 5.4.4 5.4.4 6.7
5.1 尺寸及偏差
5.1.1 公称厚度与厚度偏差
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制品,其公称厚度与偏差应满足表2的规定。
表2 公称厚度与偏差 mm
公称厚度 厚度偏差
钢化玻璃 半钢化玻璃
3 ±0.2 ±0.2
4
5
6
8 ±0.35 ±0.35
10
12 ±0.4 —
注:同一片玻璃厚薄差不得大于0.20mm。
5.1.2 尺寸偏差
对于矩形的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制品,其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有关规定;对边长大于3000mm及不规则形状的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制品,其尺寸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3 尺寸偏差 mm
尺寸偏差
公称厚度 边 的 长 度
L≤1000 1000<L≤2000 2000<L≤3000
3,4,5,6 +1.0 -1.0 +1.0 -2.0 +1.0 -3.0
8,10,12 +1.0 -2.0 +1.0 -3.0 +2.0 -4.0
5.1.3 对角线差
对于矩形的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制品,其对角线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对边长大于3000mm及不规则形状的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制品,其对角线差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4 对角线差 mm
对角线差
公称厚度 长 边 的 长 度
L≤2000 2000<L≤3000
3,4,5,6 ≤3.0 ≤4.0
8,10,12 ≤3.5 ≤4.5
5.1.4 垂直吊挂法产生的边部变形量
垂直吊挂法工艺会导致边部变形及吊挂印迹,见图1所示。其吊挂点中心离边缘最大不应超过20mm,边部变形量应不大于2mm。
图1
5.2 外观质量
用于生产幕墙用钢化玻璃或或半钢化玻璃制品的浮法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11614的规定,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应符合表5的规定;边部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5 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 说 明 允许缺陷数
爆 边 - 不允许存在
划 伤 宽≤0.1mm,长≤100mm每平方米允许条数 6
0.1mm<宽≤0.5mm,长≤100mm每平方米允许条数 3
裂纹、缺角 - 不允许存在
5.3 弯曲度
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的弓形变形或波形变形的弯曲度应满足表6中的规定。
表6 弯曲度
缺陷名称 最 大 值
水 平 法 垂 直 法
弯曲度 弓形,mm/mm 0.3% 0.5%
波形,mm/300mm 0.2% 0.3%
5.4 性能
5.4.1 表面应力
以制品为试样,取三块试样进行试验,当全部符合表7的规定为合格。两块试样不符合时为不合格。当两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三块新试样,如果三块全部符合表7的规定则为合格。
表7 表面应力 Mpa
生产工艺 表面应力值
钢化玻璃 半钢化玻璃
水平法或垂直法 σ≥95 24<σ≤69
5.4.2 霰弹袋冲击性能
钢化玻璃的霰弹袋冲击性能符合GB/T9963-1998中4.6有关规定。
5.4.3 耐热冲击性能
取四块试样进行试验,当全部符合表8的规定时,则认为该项性能合格;当有两块以上不符合时,则认为不合格;当有一块不符合时,重新追加一块试样,如符合表8的规定则认为该项性能合格;当有两块不符合时,则重新追加四块试样,全部符合表8的规定则为合格。
表8 耐热冲击性能
种类生产工艺 钢化玻璃 半钢化玻璃
水平法或垂直法 耐200℃温差不破坏 耐100℃温差不破坏
5.4.4 抗风压性能
应由供需双方商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该项试验,以便合理选择给定风载条件下适宜的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的厚度,或验证所选定的玻璃厚度及面积能否满足设计抗风压值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尺寸及偏差
6.1.1 尺寸检验
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
6.1.2 对角线差检验
使用钢卷尺测量玻璃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并求得其差值。
6.1.3 厚度检验
使用符合GB/T 1216所规定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每边的中点,若有吊挂点,则应避免测量离吊挂点中心100mm范围内的边部(见图1)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其厚度值,并以毫米为单位修约到小数点后二位。
6.2 外观检验
以制品为试样,在较好自然光或漫散射背景光照条件下,距离玻璃表面600处,用肉眼进行检查。
6.3 弯曲度检验
将制品在室温下垂直立放,并在其长度方向下方的1/4处垫上两块垫块,如图2a所示。用一直尺或金属线水平紧贴制品的两边或对角线方向,用塞尺测量直线边与玻璃之间的间隙,并以弧高与弘长百分比来表示弓形时的弯曲度;进行局部波形测量时,用一直尺紧靠玻璃边缘波形处,用塞尺测得波谷或波峰的高,并除以300mm后的百分率表示波形时的弯曲度,如图2b所示。
图2
6.4 表面应力测量
以制品为试样,使用表面应力仪进行测定。
6.4.1 表面应力测定点的确定
如图3所示,在距长边100mm的距离上,引平行于长边的两条平行线,并与对角线相交于四点处,即为被测定点。
图3
若制品短边长度不足300mm时,见图4,则在距短边100mm的距离上引平行于短边的两条平行线与中心线相交于两点,以及几何中心点,作为被测点。不规则形状的制品,其应力测定点由供需双方商定。
6.4.2 表面应力仪的构造
表面应力仪主要由光源系统、高折射棱镜和望远镜系统构成,仪器构造如图5所示。
图5
6.4.3 测量程序
1. 将被测玻璃的锡扩散层朝上水平放置;
2. 在被测点滴上几滴折射率油;
3. 将棱镜放置在被测点处;
4. 调整光源灯泡的位置、反射镜角度,使视场内出现明暗台阶图形;
5. 用测微目镜读出台阶的高度d,精确到0.001mm。
6.4.4 计算
表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σ=d/L.cos(sin-1 n/N)/C
式中:
σ——表面应力,MN/m2--或MPa;
L——望远镜的焦距,mm;
d——台阶高度,mm;
n——玻璃的折射率,n=1.5;
N——棱镜的折射率;
C——玻璃的应力光学常数,取2.6×10-6 (MN/m2)-1。
6.5 霰弹袋冲击性能试验
按GB/T 9963-1998中5.7进行。
6.6 耐热冲击性能试验
将300mm×300mm钢化玻璃试样置于200℃±2℃的烘箱中,半钢化玻璃试样置于100℃±2℃的烘箱中,保温4h以上,取出后立即将试样垂直浸入0℃的冰水中,应保证试样高度的1/3以上能浸入冰水中,并观察玻璃是否破坏。
6.7 抗风压性能试验
抗风压性能试验按JC/T 677进行。
7检验规则
7.1 检验项目
7.1.1 型式检验:技术要求中全部检验项目。
7.1.2 出厂检验: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弯曲度。若要求增加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7.2 抽样与组批规则
7.2.1 产品的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弯曲度按表9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
表9 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弯曲度检验抽样表 块
批量范围 抽检数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1~8 2 1 2
9~15 3 1 2
16~25 5 1 2
26~50 8 2 3
51~90 13 3 4
91~150 20 5 6
151~280 32 7 8
281~500 50 10 11
7.2.2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其他技术性能,若用制品进行检验时,根据检测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用试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试样。当该批产品批量大于500块时,以每500块为一批分批抽取试样,当检验项目为非破坏性试验时可用其继续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
7.3 判定规则
若不合格品等于或大于表9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弯曲度不合格。
其他性能也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否则,认为该项不合格。
若上述各项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产品应用集装箱或木箱包装。每块玻璃应用塑料袋或纸包装,玻璃与包装箱之间用不易引起玻璃划伤等外观缺陷的软材料填实。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8.2 包装标志
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每个包装箱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小心破碎、玻璃种类、厚度、厂名或商标”等字样。
8.3 运输
产品所用各种类型的车辆运输,搬运规则、条件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运输时,木箱不得平放,长度方向应与车辆运动方向相同,应有防雨措施。
8.4 贮存
产品应同一种类、厚度分别垂直贮存在干燥的室内
这是什么虫
这个好像没有,国家只对中空玻璃订了标准
中空玻璃所用材料应满足中空玻璃制造及性能要求只有这条提到了铝条。
以下是中空玻璃的国家标准。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一)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2发布
2002-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参考英国标准BS5713:1979《中空玻璃技术要求》,ASTM E546-88《中空玻璃结霜点测试方法》和JIS R3209-1998《中空玻璃》标准。
本标准是在原国家标准GB/T 11944-1989《中空玻璃》和GB/T 7020-1986《中空玻璃测试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并将两标准合为一个标准。本标准与GB/T 11944-1989和GB/T 7020-1986 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中空玻璃重新定义。包括了胶条式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常用规格、最大尺寸采用了BS 5743:1979的规定;
---中空玻璃尺寸偏差采用了JIS R3209-1998的规定;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增加了对5mm+9mm+5mm厚度样品的技术要求;
---露点试验中对露点仪与玻璃的接触时间参照了ASTM E546-1988和JIS R 3209-1998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增加了对密封性能试验、露点试验、气候循环耐久性试验的环境条件要求;
---耐紫外线幅照性能增加了对原片玻璃的错位、胶条蠕变等缺陷的要求。结该项试验的环境条件不做要求;
---将气候循环耐久性能各高温耐久性能分开进行判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11944-1989和GB/T 7020-1986。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南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盛明玻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勇、刘志付、嵇书伟、高淑兰、董凤龙、王立祥、李新达。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12月23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玻璃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冷藏等用途的中空玻璃。
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16 外径千分尺( neq ISO 3611)
GB 9962 夹层玻璃
GB/T 9963 钢化玻璃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7841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JC/T 486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3、术语各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空玻璃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
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制品。
4、规格
常用中空玻璃形状和最大尺寸见表1。
玻璃厚度 间隔厚度 长边最大尺寸 短边最大尺寸
(正方形除外) 最大面积/m2 正方形边长最大尺寸
3 6
9~12 2110
2110 1270
1271 2.4
2.4 1270
1270
4 6
9~10
12~20 2420
2440
2440 1300
1300
1300 2.86
3.17
3.17 1300
1300
1300
5 6
9~10
12~20 3000
3000
3000 1750
1750
1815 4.00
4.80
5.10 1750
2100
2100
6 6
9~10
12~20 4550
4550
4550 1980
2280
2440 5.88
8.54
9.00 2000
2440
2440
10 6
9~10
12~20 4270
5000
5000 2000
3000
3160 8.54
15.00
15.90 2440
3000
3250
12 12~20 5000 3180 15.90 3250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二)
5、要求
6、 材料
中空玻璃所用材料应满足中空玻璃制造及性能要求。
5.1.1玻璃
可采用浮法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幕墙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着色玻璃、镀膜玻璃和压花玻璃等。浮法玻璃应符合GB 11614的规定,夹层玻璃应符合GB 9962规定,钢化玻璃应符合GB/T 9963的规定,幕墙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应符合GB 17841的规定。其他品种的玻璃应符合相应标准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5.1.2密封胶
密封胶应满足以下要求:
7、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应符合JC/T 486的规定。
(2)中空玻璃用塑性密封胶应符合有关规定。
5.1.3胶条
用塑性密封胶制成的含有干燥各波浪型铝带的胶条,其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
5.1.4间隔框
使用金属间隔框时应支污或进行化学处理。
5.1.5干燥剂
干燥剂质量、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
5.2尺寸偏差
5.2.1中空玻璃的长度及宽度允许偏差见表2。表2(单位为毫米)
5.2.2中空玻璃厚度允许偏差见表3表3(单位为毫米)
5.2.3中空玻璃两对角线之差
正方形和矩形中空玻璃对角线之差应不大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0.2%
5.2.4中空玻璃的胶层厚度
单道密封胶条厚度为10mm±2mm.双道密封外层密封胶层厚度为5mm~7mm(见图形1),胶条密封层厚度为8mm±2.0mm(见图2),特殊规格或有要求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
5.3外观
中空玻璃不得有妨碍透视的污迹、夹杂物及密封胶飞溅现象。
5.4密封性能
20块4mm+12mm+4mm试样全部满足以下两条规格为合格L1)在试验压力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下,初始偏差必须 ≥ 0.8mm;(2)在该气压下保持2.5后,厚度偏差的减少应不超过初始偏差的15%.
20块5mm+9mm+5mm试样全部满足以下两条规定为合格L1)在试验压力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下,初始偏差必须 ≥ 0.5mm;(2)在该气压下保持2.5h后,厚度偏差的减少应不超过始偏差的15%.其他厚度的样品供需双方商定.
5.5露点
20块试样露点均 ≤ -40度为合格.
5.6耐紫外线照射性能
2块试样紫外线照射168h,试样内表面上均无结雾或污染的痕迹、玻璃原片明显错位和产生胶条蠕变为合格。如果有1块或2块试样不合格,可另取2块备用试样重新试验,2块试样均满足要求为合格。
5.7气候循环耐久性能
试样经循环后进行露点测试。4块试样露点 ≤ -40度为合格。
5.8高温高湿耐久性能
试样经循环试验后进行露点测试。8块试样露点 ≤ —40度为合格。
6、试验方法
6、1尺寸偏差
中空玻璃长、宽、对角结和胶层厚度用钢卷尺测量。
中空玻璃厚度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精度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或具有相同精度的仪器,在距玻璃板边15mm内的四边中点测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厚度值.
6.2外观
以制品或样品为试样,在较好的自然光线或散射光照条件下(见图3),距中空玻璃正面1m,用肉眼进行检查。
6.3密封试验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三)
6.3.1试验原理
试样放在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的真空箱内,其内部压力大于箱内压力,以测量试样厚度增长程度及变形的稳定程度来判定试样的密封性能.
6.3.2仪器设备
真空箱: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能达到试验要求真空度的箱子.真空箱内装有测量厚度变化的支架和百分表,支点位于试样中部.(见图4)
6.3.3试验条件
试样为20块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的样品,实验在23℃±2℃,相对湿度30%~75%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前全部试样在该环境放置12h 以上.
6.3.4试验步骤
6.3.4.1将试样分批放入真空箱内,安装在装百分表的支架中.
6.3.4.2 把百分表调整到零点或记下百分表初始读数.
6.3.4.3 试验时把真空箱内压力降到低于环境气压10Kpa±0.5Kpa.在达到低压后5min~10min内记下百分表读数,计算出厚度初始偏差.
6.3.4.4 保持低压2.5h后,在 5min内再记下百分表的读数,计算出厚度偏.
6.4 露点试验
6.4.1 试验原理
放置露点仪后玻璃表面局部冷却,当达到一定温度后,内部水汽在冷却点部们结露,该温度为露点。
6.4..2 仪器设备
6.4.2.1 露点仪:测量管的高度为300mm,测量表面直径为50mm(见图5)
6.4.2.2温度计:测量范围为-80℃~30℃,精度为1℃ 。
6.4.3试验条件
试样为制品或20块与制品在同一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的样品。试验在温度
23℃±2℃,相对温度30%~7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前将试样在该环境条件下放置一周以上。
6.4.4 试验步骤
6.4.4.1 向露点仪的容器是注入深约25mm 的乙醇或丙酮,在加入干冰。使其温度冷却到等于或低于—40℃并在试验中保持温度。
6.4.2.2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上面涂一层乙醇或丙酮。使露点仪与该表面紧密接触,停留时间按表4的规定。
6.4.4.3 移开露点仪,立刻观察玻璃试样的内表面上有无结露或结霜。
8、 耐紫外线辐照试验
6.5.1 试验原理
此项试验是检验中空玻璃耐紫外线辐照性能,照射后密封胶如果有有机物、水等挥发物,通过冷却水盘可以把这些物质吸附到玻璃内表面。并检验试样在紫外线辐照下胶条蠕变情况。
6.5.2 仪器设备
6.5.2.1 紫外线试验箱:箱体尺寸为560mm*560mm*560mm,内装由紫铜板制成的150mm的冷却盘2个(见图6)
6.5.2.2 光源为MLU型300W紫外线灯,电压为200V±5V,其输出功率不低于40W/m2,每次试验前必须用照度计检查光源输出功率。
6.5.2.3 试验箱内温度为50C℃±3℃。
6.5.3 试验条件
试样为4块(2块试验、2块备用)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的样品。
6.5.4 试验步骤
6.5.4.1 在试验箱内放2块试样,试样放置如图6,试样中心与光源相距300mm,在每块试样中心表面各放置冷却板,然后连续通水冷却,进口水温保持在16℃±2℃,冷却板进出口水温相差不得超过2℃。
中空玻璃国家标准(四)
6.5.4.2 紫外线连续照射168h后,把试样移出放到23℃±2℃温度下存放一周,然后擦净表面。
6.5.4.3 按照6。2观察试样的内表面有无雾状、油状或其他污物,玻璃是否有明显错位、胶条有无蠕变。
9、 气候循环耐久性试验
6.6.1 试验原理
此项试验是加速户外自然条件的模拟试验,通过试验来考验试样耐户外自然条件的能力。试验后根据露点测试来确定该项性能的优劣。
6.6.2 仪器设备
气候循环试验装置:由加热、冷却、喷水、吹风等能够达到模拟气候变化要求的部件构成(见图7)。
6.6.3 试验条件
试样为6块(4块试验、2块备用)与制品在同一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未经6.5试验的中空玻璃.试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进行.
6.6.4 试验步骤
6.6.4.1 将4块试样装在气候循环装置的框架上,试样的一个表面暴露在气候循环条件上,另一表面暴露在温度环境下,安装时注意不要使试样产生机械应力.
6.6.4.2 气候循环试验进行320个连续循环,每个循环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加热阶段:时间为90min±1min,在60min±30min内将箱内温度升高到52℃±2℃,其余时间保温。
冷却阶段:时间为90min±1min,冷却25min后用24℃±3℃的水向试样表面喷5min,其余时间通风冷却。
制冷阶段:时间为90min±1min,在60min±30min内将温度降低到-15℃±2℃,其余时间保温.
最初50个循环里最多允许2块试样破裂.可用备用试样更换.更换后继续试验.更换后的试样在进行320次循环试验.
6.4.4.3 完成320次循环试验后,移出试样,在23℃±2℃和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放置一周,然后按6.4测量露点。
10、 高温高湿耐久性试验
6.7.1 试验原理
此项试验是检验中空玻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能,试样经高温高湿及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强制水汽进入试样内部,试验后根据露点测试确定该项性能的优劣。
6.7.2 仪器设备
高温高湿试验箱(见图8):由加热、喷水装置构成。
6.7.3 试验条件
试样为10块(8块试验、2块备用)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尺寸为510mm*360mm,未经6。5和6。6试验的中空玻璃,放置在相对湿度大于95%的高温高湿试验箱内,在箱壁和隔板之间连续喷水,使温度在25℃±3℃~55℃±3℃之间有规律变动。
6.7.4 试验步骤
6.7.4.1 试验进行224次循环,每个循环分为两个阶段
加热阶段:时间为140min±1min,在90min±1min内将箱内温度升高到55℃±3℃,其余时间保温。
冷却阶段:时间为40min±1min,在30min±1min内将箱内温度升高到25℃±3℃,其余时间保温。
6.7.4.2 试验最初50个循环里最多允许有2块试样破裂,可以更换后继续试验。更换后的试样再进行224次循环试验。
6.7.4.3 完成224次循环后移出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30%~75%的条件下放置一周,然后按6.4测量露点。
7、 检验规则
7.1 型检验分类
7.1.1 型式检验
塑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偏差、密封性能、露点、耐紫外线辐照性能、气候循环耐久性能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能试验。
7.1.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偏差。若要求增加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7.2 组批和抽样
7.2.1 组批:采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中空玻璃,500块为一批。
7.2.2 产品的外观、尺寸偏差按表5从交货批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其他技术性能,若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验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是随机抽取。
7.3 判定规则
若不合格数等于或大于表5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不合格。其他性能也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否则认为该项不合格。若上述各项中,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8、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中空玻璃用木箱或集装箱包装,包装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每块玻璃应用塑料或纸隔开,玻璃与包装箱之间用不易引起玻璃划伤等外观缺陷的轻材料填实。
8.2 标志
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商标、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执行标准、且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防雨、防潮、防日晒、小心破碎”等字样。
8.3 运输
产品可用各种类型车辆运输,搬运规则、条件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运输时,不得平放或斜放,长度方向与运输车辆运动方向相同。应有防雨措施。
8.4 贮存
产品应垂直放置存在干燥的室内.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中文学名: 美国白蛾
拉丁学名: Hyphantria cunea(Drury)
别称: 秋幕毛虫、秋幕蛾、美国白灯蛾、虫(幼虫)
二名法: Fall Webworm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 昆虫纲(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 灯蛾科 Arctiidae
属: 白蛾属 Hyphantria
英文名: American White Moth
专业资料
成虫鉴别特征:美国白蛾的雌雄异型,成虫白色雌蛾体长9-15mm,翅展30-42mm。雄蛾体长9-14mm,翅展25-37mm。雄蛾触角双栉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蛾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成虫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为橘**,颈节及跗节大部分为黑色,前中跗节的前爪长而弯,后爪短而直;老熟幼虫头黑色具光泽,体色为黄绿至灰黑色。背部有1条黑色或深褐色宽纵带,黑色毛疣发达,毛丛呈白色,混杂有黑色或棕色长毛。卵球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组成。
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近几年经观察,在山东省一年能发生三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原产地:北美洲.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陕西、河南、吉林等地.
编辑本段分布地区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中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
朝鲜半岛危害特点
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及日本、朝鲜等国。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1985年西安市有所报道,1999年以来,唐山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此虫危害,并作为主要害虫进行了防治。其幼虫食性很杂,被害植物主要有白腊、臭椿、法桐、山檀、桑树、苹果、海棠、金银木、紫叶李、桃树、榆树、柳树、杨树等。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
白色中型蛾子,体长13~15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
挖到的美国白蛾虫蛹白色绒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 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卵
圆球形,直径约0.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
美国白蛾幼虫线、气门下线浅**。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
蛹
体长8-15毫米,宽3-5毫米,暗红褐色。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黄褐色薄丝质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生活习性
防治入侵的美国白蛾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公里。
美国白蛾在欧洲一年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茧可在树皮下以及土壤、石片下发现。翌年春季羽化,产卵在叶背成块,覆以白鳞毛。幼虫共7龄。在美国,幼虫经一月到一个半月老熟,爬到土面结茧化蛹;夏末羽化。深秋落叶前发生第2代幼虫为害。
编辑本段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介绍,目前,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陕西、河南等7个省市已经出现了美国白蛾疫情,其中,北京涉及到了9个区(县),分别是朝阳、丰台、怀柔、密云、平谷、昌平、大兴、通州和顺义。
在山东烟台一年发生完整的两代。越冬蛹于次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发生比较整齐,第2代发生很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大部分幼虫化蛹越冬,少部分化蛹早的可羽化而后发生进入第3代。在大连市和秦皇岛市一般年发生两代,遇上秋季高温年份,第3代也能完成发育。天津市、陕西关中第3代发生量较大,化蛹率也高,占总发生量的30%左右。
1995年在天津市,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危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相关法规
为了治理美国白蛾,早在1981年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林业部《关于加强对美国白蛾检疫和防治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984年、发出《关于迅速扑陕西境内美国白蛾的紧急通知》;北方各省市政府都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领导参加的美国白蛾防治领导小组,如1995年天津发现美国白蛾后,1996年北京市成立“严防指挥部”,以杜绝美国白蛾进京。西安、咸阳、锦州等地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成功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主要方法有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喷施溴氰菊脂、灭幼脲等。
昆虫危害
白蛾是近几年来在沿海地区园林树木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它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它喜爱温暖、潮湿的海洋性气候,在春季雨水多的年份,危害特别严重。
美国白蛾的危害一点不亚于森林火灾。据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介绍,办公厅为防治美国白蛾专门下发了通知,这是中国林木害虫防治史上的第二次,第一次下发通知是为防治松材线虫病。这次国办再次下通知,说明防治美国白蛾的紧迫性。
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属于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据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总工程师吴坚介绍,美国白蛾在其原产地并没有如此可怕,是因为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而它们侵入中国后,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据吴坚介绍,统计显示,每年因生物入侵给中国林业造成的损失达660亿。
扩展途径
美国白蛾最主要的扩展途径可由各个虫态随货物借助于交通工具进行传播。以4龄以上的幼虫和蛹传播的机会最多。检疫措施:对来自疫区的木材、苗木、鲜果、蔬菜以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都必须认真检查。近几年屡见该虫随由国外运入的包装箱输入中国,应引起足够。寄主:美国白蛾属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可为害200多种林木、果树、农作物和野生植物,其中主要为害多种阔叶树。最嗜食的植物有桑、白蜡槭(糖槭),其次为胡桃、苹果、梧桐、李、樱桃、柿、榆和柳等。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1、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禁止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2、人工防治。在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并集中处理。如幼虫已分散,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定期定人集中处理。
3、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将诱捕器挂设在林间,直接诱杀雄成虫,阻断害虫交尾,降低繁殖率,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欧美及日本学者于60年代末开始对该虫的性信息素生物学、化学结构鉴定、人工合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中国在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但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与应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利用生物和化学药剂喷药防治。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防治中,重点检查桑树、悬铃木、臭椿、榆树、金银木、桃树、白腊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辖区域检查一遍,及时防治。药剂首选生物防治:0.12藻酸丙二醇酯(藻盖杀),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500倍喷雾;Bt乳剂400倍液喷雾;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
桑树5、生物防治。周氏啮小蜂是新发现的物种,原产中国,却成为美国白蛾的天敌。(因幼虫在所出生的叶子上裹上了网,所以农药可能作用不大。)
自上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白蛾在中国危害日趋增大,且传统防治方法效果越来越差。1998年中国启动美国白蛾治理工程,生物防治成为突破口。
由中国林科院杨忠歧研究员主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多种天敌。经过筛选,发现了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产卵寄生美国白蛾。该项研究成果保护生态环境,不杀伤天敌,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先进技术。
大连、陕西、山东、秦皇岛等疫区采用这种以虫治虫及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措施,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中国生物防治的一个创举,使中国利用昆虫天敌防治美国白蛾的技术跃居世界前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这种高效、经济、无污染的生防研究技术成果已通过鉴定,正在疫区大面积推广使用。
6、在美国白蛾的大肆入侵的状况时,除了已经知道的自然天敌周氏啮小蜂外,我在大豆田地里无意发现了美国白蛾的又一种天敌——---臭大姐,也叫“蝽”,中国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此虫,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身体扁平,体形小长90~110mm,口器长成喙状,前翅的基部是革质,端部是膜质,后翅全部是膜质或退化消失。它主要是把长长的口器插入全身白毛的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吸食幼虫的汁液,致其亡。因此投放臭大姐成本低廉。
补充:第六条是我在无意中发现的,但是是否具有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由于能力有限及条件有限,希望有条件的科学家们引起注意。而且,在实验室里面是否也有表现?我想,如果真要是真理,那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7、在白蛾泛滥的林区,我们放养一些家禽也是一种最好的防治方法。通过日常观察,我们发现了另一种美国的白蛾天敌——鸡。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中,家禽中的柴鸡,也是一种食性很广的杂食禽类,昆虫以及微小的爬行类生物也是它经常喜欢吃的食物。鸡常常喜欢啄食象苍蝇、蚂蚱、蜻蜓、蚯蚓、蜈蚣、毛毛虫等小型虫类。利用鸡的食性特点,我们在受害的林区采取放养鸡群来防治美国白蛾,尤其是在白蛾的幼虫阶段,鸡群将会吃掉下树化蛹的老熟幼虫,以减少白蛾对林区的危害,可达到林区虫害的综合治理目的。在乡村,农户饲养鸡群是很普遍的事情,凡是饲养鸡的家庭,其庭院树木遭受白蛾的危害就轻。这一点,理应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
1981年,中国办公厅年转发了农业部、林业部《关于加强对美国白蛾检疫和防治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984年,、发出了《关于迅速扑灭陕西境内美国白蛾的紧急通知》;以上各省市政府均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领导参加的美国白蛾防治领导小组,1995年天津发现美国白蛾后,北京市1996年了成立“严防指挥部”,以杜绝美国白蛾进京。陕西、西安、咸阳、辽宁锦州等地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成功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预防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鲜果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木材、苗木、鲜果、蔬菜以及馐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都必须认真检查。做好虫情监测,一旦发现检疫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根据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于成虫羽化期设置灯光诱杀。潜所诱集利用该害虫以老熟幼虫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上人为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潜伏,然后予以消灭。具体操作方法:对发现有美国白蛾危害发生的树木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的时期,用稻草或麦秸、杂草等在树干上绑缚一周,诱集下树老熟幼虫,然后于化蛹前解下草把烧毁消灭虫源。根据美国白蛾危害程度、发生面积、林分用途、工程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将治理区划分为除治区、监控区、保护区三个类型区,实施分区治理。
除治区:本区为工程区内重要防治区域,特点是发生集中连片,局部地区疫点密集,虽经连年防治仍不断发生。
监控区:本区虽尚未发现疫情,但与发生区相连或相近。
保护区:本区是监控区中的重点保护区域。
美国白蛾防治要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
以预测预报为先导,全面加强联防联治,采用仿生药剂、生物防治、植物性杀虫剂为主,以人工、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飞机和地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要在科学用药的同时,提高生物防治措施的比例,达到有虫不成灾,实现大范围、长期有效的控制效果。
除治区:在虫情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首先使用Bt、阿维菌素、病毒制剂等生物制剂及灭幼脲类仿生制剂为重点的除治措施,尤其要做好第一代美国白蛾的除治工作,要由外向内全面封锁压缩,强化外缘的防治力度,逐步拔除孤立的、发生较轻和重要敏感地区的疫点,治理一片,巩固一片。重灾区要通过生物防治压低虫口密度,减少有虫株率,并释放周氏啮小蜂增加天敌数量,形成林间自然种群,达到长期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监控区:加强监测手段,提高虫情调查、预报的准确性。要充分发挥监测点的作用。在监测区、发生区的边缘和重点部位,要加大性诱剂和诱虫灯的使用数量。继续实行专群结合的办法,定人、定点、定期进行监测和普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科学除治害虫提供可靠依据。
保护区:在全面实施监控和检疫的基础上,结合营造多树种混交林,增加营造银杏、常绿针叶树等美国白蛾抗性树种。
综合整治
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控制其危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喷施溴氰菊酯、灭幼脲等化学和生物杀虫剂等。天敌有麻雀以及寄生性的赤眼蜂、姬蜂、茧蜂、寄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30多种。
1. 营林措施。改善树种结构,在四旁造林和城市绿化中,多栽植美国白蛾厌食树种;可间隔栽植部分美国白蛾嗜食树种,作为引诱树,防治时重点放在这部分树木上。从植物群落上抑制白蛾的繁衍。
2. 人工物理防治。
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
围草诱蛹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m左右处,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毁或深埋。
灯光诱杀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距设灯中心点50~100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灯诱成虫。
3. 生物防治
卵期释放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平均寄生率为28.2%,由于寄生率有限,较少采用。低龄幼虫期:采用美国白蛾NPV病毒制剂喷洒防治网幕幼虫,防治率可以达到94%以上。老熟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苏云金杆菌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ml。
防治工作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适用于2-3龄美国白蛾幼虫,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PIB/ml~3.0×107 PIB/ml。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以前进行放蜂。放蜂的方法:可采用二次放蜂,间隔5天左右。也可以一次放蜂,用发育期不同的蜂茧混合搭配。将茧悬挂在离地面2m处的枝干上。
仿生制剂防治对4龄前幼虫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5000倍液、24%米满胶悬剂8000倍液、卡克乳油8000~10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植物杀虫剂防治适用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性信息素引诱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轻度发生区成虫期诱杀雄性成虫。春季世代诱捕器设置高度以树冠下层枝条(2.0~2.5m)处为宜,在夏季世代以树冠中上层(5~6m)处设置最好。每100m设一个诱捕器,诱集半径为50m。在使用期间诱捕器内放置的敌敌畏棉球每3~5天换一次,以保证
防治工作薰杀效果。诱芯可以使用二代,第一代用后,将诱芯用胶片封好,低温保存,第二代可以继续使用。
对以上喷洒使用的药剂,要求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不留角。
5.仿生药剂防治。灭幼脲、米螨(敌灭灵)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控制害虫、保护天敌、保持生态平衡和避免环境污染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幼虫3龄前施用。施药时要注意喷布均匀,每代只喷一遍即可。不应使用毒性较强的农药,以免杀伤天敌,污染环境。
警方为何把小白蛾看成反毒功臣
毒品可卡因是从一种叫古柯的植物叶中提取精炼而成的。可卡因由于一直遭到严禁,所以采取秘密生产和运销,曾使得反毒组织一度无可奈何。
一次,秘鲁反毒品的官员意外地发现一种叫“马伦比埃”的小白蛾,它的幼虫不停地把古柯作为美餐,在数月内,就毁掉了近30万亩的古柯叶。小小的蛾子竟成为反毒的大英雄,这使人们十分惊喜。
就这样,有关方面就用人工方法大量繁殖小白蛾,然后用飞机把它们撒播到有可能种植古柯的丛林地区。过不了多久,蛹就在那儿生长发育成小白蛾。小白蛾交尾以后又会产下卵。卵再孵化成幼虫。就这样,有无数的小白蛾幼虫尽情地狂吃古柯叶子。古柯的叶子一旦被破坏了,可卡因的生产者也就无法再利用古柯提炼毒品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