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护墙板

天津市木箱二厂的发展历史-天津包装箱厂木箱

天津市木箱二厂的发展历史-天津包装箱厂木箱

1950年,由中华烟草公司生产的“中华”牌卷烟诞生,该品牌包装盒以庄严和崇高的天安门和华表为标志,以后一直成为“国烟”的象征!

五六十年代, “中华”牌卷烟是我国政府用于招待中外宾客的指定牌号,外交部门每年向上海卷烟厂定购一批“中华” 牌卷烟,主要规格是五十支听装和二十支软包装,既用于国内接待又分发到中国驻外使馆招待来宾。为了 运输方便并确保“中华”牌卷烟品质及口感,包装要求特别讲究,如“中华”牌软包每十条用镀锌铁盒密 封抽氧真空,每十只铁盒套装木箱用铁皮紧固,供驻外使馆使用一年。

“中华”牌卷烟出口始于1954 年,受到海外华侨和华人的喜爱,最早的客户是香港德信行和澳门信中行,六七十年代在广州出口商品交 易会上“中华”牌卷烟也是供不应求,到目前为止“中华”牌卷烟出口份额仍占国内出口卷烟首位。

“中华”特制听装卷烟曾作为礼品赠送给东欧国家***,每年一千听。

1968年起中国民航总局向上 海卷烟厂定制硬盒十支装与硬盒五支装“中华”烟作为乘坐中国民航航班纪念品,赠送给中外乘客,1978年终止,历时十一年。

中国使用铅笔的历史

明朝科技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造船、天文、医学、数学和化学及农学等,均对世界产生莫大贡献。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明朝的十大科技成就。

一、农学农政

1376年,俞宗本完成《种树书》,解释如何种树、种树须知等。

1406年,朱橚(1361年-1425年)完成《救荒本草》,是一部植物图谱,救荒本草描述了植物的形态,展示了明朝当时植物分类的概况。

1531年,开始种植玉米。

1547年,马一龙(1499年-1571年)完成《农说》。

1582年,引进番薯。

1596年,屠本畯完成《闽中海错疏》,记述福建沿海多种水产动物的形态、生活环境、习性和分布。

1608年,喻仁和喻杰合作完成《元亨疗马集》,是明朝兽医学书籍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的一部兽医著作。

1617年,赵蛹完成《植品》。

1628年,徐光启(1562年-1633年)完成《农政全书》,此书总结了中国古代许多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并引用了古代著作和文献多达三百多种。

二、天文气象

公元14世纪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而欧洲要到公元1879年才出现只有16幅的云图。

1383年,首先于南京设京师观象台,为首个明朝观象台。1442年,于北京设立了观象台。

1439年,张仪建造了浑天仪,并置于京师。浑天仪是根据学说浑天说用来展示出天体在天球上的各种运动及测量黄道及赤道坐标差的仪器。

1607年,李之藻(1565年-1630年)完成《浑盖通宪图说》,是用作介绍天象的。

1617年,张燮(1574年-1640年)著《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天文望远镜,名为筩,其意思为筒(天文望远镜外形如筒一般)。

1634年,在礼部尚书徐光启的领导下,完成编纂《崇祯历书》,共46种,137卷。书中采用第谷创立的天体系统和几何学的计算方法,亦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

三、数学

1450年,吴敬完成《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24年,王文素完成《算学宝鉴》。

1584年,朱载堉(1536年-1611年)完成《律吕精义》。

1592年,程大位(公元1533年-1606年)完成《算法统宗》,是最早记载使用珠算计算方法计算平方和立方。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1552年-1610年)合译了《几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根据欧洲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与中国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完成《同文算指》。

四、医学医药

1390年,明代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成了《普济方》,本书博引历代各家方书,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汇辑古今医方。包括方脉、药性、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儿科、针灸及本草等多方面内容。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痘接种方法来预防天花疾病,后来更加传入欧洲。

1596年,李时珍(1518年-1593年)完成《本草纲目》,一部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

1601年,杨继洲(约1522年-1620年)完成《针灸大成》,后来由靳贤补辑重编。

1617年,陈实功(1555年-1636年)完成《外科正宗》,共四卷。

1624年,张景岳(1563年-1640年)完成《类经》,继隋朝杨上善的《太素》,又一个对《内经》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

1641年,吴游性(1582年-1652年)完成《瘟疫论》,又称《温疫论》,是中国首部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

五、物理

1637年,宋应星(1587年-1666年)完成《天工开物》,这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与现代相似的理论,认为声音是由急速移动撞击空气或物件振动而产生,声音则则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

方以智(1611年-1671年)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1628年-1662年)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已佚)。

六、地理科技

1405-1431年郑和(约1371年-约1433年)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1425年《郑和航海图》编成,原载于明茅元仪编《武备志》卷二百四十。

1536年,黄衷完成《海语》。

1565年,胡宗宪(1512年-1565年)完成《踌海图编》,主要记录中国与日本的海上交通及于韩国抗倭的历史。

1602年,利玛窦进献《坤舆万国全图》,图中包括欧逻巴、利未亚(即非洲)、南、北亚墨利加、墨瓦蜡泥加(即南极洲与澳洲)。此图在晚明的地理著作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1639年,顾炎武(1613年-1682年)始著《肇域志》,他于此年开始大量搜索史籍、实录等资料。

1640年,徐霞客(1587年-1641年)完成《徐霞客游记》,记录了他曾到访的地理等资料。

七、化学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明朝发明火爆法采矿技术。

1596年,李时珍于《本草纲目》记载了约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及蒸馏、蒸发、升华等科学技术。

1637年,《天工开物》把铅、铜、汞、硫等元素看成基本物质,而它们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洐生物质,产生了类似现代化学元素类概念。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7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欧洲到1771年才开始炼焦。

八、兵器

1372年,制造碗口铳,相对于手铳来说铳身比较重,外形与口径都比较手铳大,必须架在木架上射击。

1377年,制造手铳,形体较轻,口径比较小,可以安装入木柄以持以使用,类似手枪。

1453年,制造铜火铳,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

1524年,制造佛朗机炮,原本由欧洲葡萄牙传入的一种早期的后填装滑膛加农炮。

1549年,制造水底雷,为世界上最早的水雷。水底雷以木箱作为雷壳,油灰粘缝,以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再以人手操纵击发,比较欧洲制造及使用水雷早了逾200年。于抗日援朝时,明朝海军使用了水底雷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为世界历史上首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较日俄战争中的水雷战争早近3个世纪。

1558年,制造较西方尤为精绝之鸟铳,是以火绳作为点火装置来击发的火器。

1580年,戚继光(1528年-1588年)自制自犯钢轮火,功能类似地雷。

1590年,制造水底龙王炮,为世界上最早的水底定时爆炸物。水底龙王炮以牛脬作为雷壳,内里安装有黑火药,以香点燃作为引信,凭借燃烧时间来定时引爆水雷。

1598年赵士桢(约1553年-1611年)编写《神器谱》,记载了明末军队使用的各式武器,显示了明朝先进的火器制造水平。

1621年,出版茅元仪(1594年-1640年)《武备志》,此书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此书于清乾隆年间被禁。

1637年,制造混江龙,与舰船直接接触而引发爆咋。

制造铁壳地雷,为世界上最早由钢轮压火击引发爆炸的铁壳地雷。铁壳地雷被明朝陆军广泛地装备,并且于江浙地区多次使用其以重创倭寇;欧洲到18世纪后才有类似的武器。

翼虎铳:三管骑兵铳,用以伏路极便,缘其体短,可心藏匿,可以多放,手不离刀,急则可以当盾格斗,远近俱堪杀敌,又可自卫。

制造虎蹲炮,长2尺,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外形像似蹲卧之虎。于开火前,需要先装填5钱重的或者石子上百枚,再使用一个重30两的大或者大石弹压顶,于发射时,大小子弹一同飞出,杀伤力惊人。该炮重量轻,体积小,尤其适合于骑兵使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催生了明朝陆军骑炮兵,也是世界历史上首支骑炮兵,领先了欧洲约200年。

三桅炮船:仿制荷兰战船,巨型,水师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翘,航行迅速,不惧风浪。树3桅,主桅高4丈,船长20丈,舱5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红夷炮8门,千斤佛郎机40门。

1643年铸造开花大炮一门,口径为305毫米,名曰破虏大将军炮,此炮用于装备明水师三桅战船,后装击发。比英国著名的阿姆斯特朗舰炮早了200多年

九、造船及航海技术

明朝初期承继了宋元的科技优势,其造船技术更是首屈一指的。明朝建造的船设计精良,装备齐全,最大的船能够长约147米,阔约60米,能够容纳1,000名船员,且最大的船能有9个桅杆。相比数十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乘坐的船只长约30米,四个桅杆比较,可以见到明初科技的先进程度。

明代被称为中国航海家的时代,明代初期我国在航海技术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十、冶金技术

冶金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采矿方面,明代已经采取“火爆”法。在明代发明了炼焦法,并改进了鼓风备,增加了冶炼炉的温度,并可以使炉子变大,从而使冶金生产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比较大的提高。

?我国古代科技虽然发达,但多偏重于实用性,缺乏西方古典科学就有的严谨理论逻辑性,这是我国古代科学自身的短板 。明朝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巅峰,之后清朝乘着夕阳的余晖在康乾进入古代最后一个盛世,最后在内忧外患中衰败灭亡。

重庆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哪些?

提供2篇文章供参考:

铅笔为现代人们文化生活中主要书写工具之一。

木杆石墨铅笔在16世纪时起源于英国。17世纪德国建成世界第一家铅笔制造工厂。18世纪法国人研究改革铅芯制造工艺取得成功,对提高铅笔使用价值得到重大突破,为近代铅笔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俄、日、美等国家相继建立铅笔制造工厂。19世纪末,德、日、美等国家的铅笔先后输入中国,霸占了中国的铅笔市场。

中国铅笔制造工厂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香港九龙由国人投资将英商经营的铅笔厂改建为大华铅笔厂,是为中国第一家铅笔厂。1933年又相继出现了北京中国铅笔公司和上海华文铅笔厂,这两家工厂都不是全能制造厂。并且由于生产技术落后,都未能立足发展起来。

1933年吴羹梅留日归国,满怀实业救国的理想,发起集资筹建铅笔厂。他在场艺术中大声疾呼:“铅笔在各种文具品中占重要之位置而与小学生关系又切。查海关贸易报告,去年(1932)年铅笔输入我国者,达150万金单位之巨,区区铅笔一物,每年亦竟耗我国人之财富达数百万元之巨。吾人所惕者在此,觉有从速创办此种工业之必要者亦在此”。“虽九龙已有我国唯一之大华铅笔厂创设,然持此一厂,抵制外货,力当未逮,此种工业实大有提倡发扬之必要”。吴羹梅和章伟士、郭子春等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艰难地筹措得5万元资金,坚毅地解决了厂房、技术设备、原材料等等难题,于1935年在上海创建成中国第一家能够自己制造铅芯、铅笔板、笔杆及外观加工的全能铅笔制造工厂。

在旧中国,国产铅笔要同外货铅笔竞争,挤进市场,困难重重,吴羹梅不畏缩,不气馁,顺应当时国人反日爱国情绪,全国广泛掀起提倡国货的潮流,将工厂定名为“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公司改组更名为“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铅公司”)。宣称工厂的产品是“中国技师、中国原料、中国资本”制造的。同时将“中国人用中国铅笔”八个字印在铅笔上,以激发同胞的爱国热情,促使国人使用国产铅笔。再国人爱国热忱的支持下,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的产品逐步挤进外货铅笔霸占的铅笔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后又经过多方努力,将铅笔摆进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著名的永安、先施、大新等三大百货公司的文具柜台,提高了产品的身价和知名度,建立了产品信誉,销路日增,不仅在上海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逐步扩大了销售区域。远至云南、陕西、新疆等边远地区以及南洋(东南亚)泰国等地区也都有产品的足迹。

1937年国内外风云突起,“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火很快蔓延到上海、爆发了中国军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八·一三”淞沪抗战,铅笔厂地处国界,沦于炮火之下,被迫停工。为了不让呕心沥血所创建的企业沦于敌手,吴羹梅在职工们的赞同支持下,响应国民政府经济部工厂内迁的号召,决定将工厂全部拆迁内地大后方。工厂职工在敌人炮火威胁下全力以赴,首迁到武汉。1938年再迁到宜昌。1939年三迁重庆,川江水流湍急,装运机器的民船遇险,有十分之二的器材沉没于江底。三次迁移,艰苦危难,几濒绝境的铅笔厂终于在重庆立足生产,成为大后方唯一的铅笔厂。在重庆期间,工厂两次被日机轰炸,炸毁车间、仓库,损失惨重。全厂职工在敌人*威下,没有卑下道、压垮,奋力抢修,坚持生产,承担起大后方独此一家铅笔厂应尽的责任。抗战八年中,制造了完全国货的铅笔5141.4万支,行销大后方各地,缓解了后方急需文化书写用品的燃眉之急。同时附属的中国标准锯木厂制造了大量抗敌前线急需的军用木箱,附属的中和化工厂生产大量军工所需的化工产品,为直接支持抗战事业尽了力量。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吴羹梅当年就回到上海进行复厂筹备工作,1946年上半年即建成开工生产,为上海的内迁工厂首批从重庆返回上海复厂的企业之一。

复厂初期,面临美国铅笔大量倾销的严重威胁,又受到原在上海的长城铅笔厂和上海铅笔厂两大强大对手的剧烈竞争,致使工厂的生产经营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1948年社会动荡不安,通货膨胀,物价无限飞涨,工厂卖出成品转瞬间补不进原料,只得饮鸠止渴,高利贷款,维持生产,形成了恶性循环,债务越来越重,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至1949年工厂已陷于半停工状态。工厂职工们在重重的苦难下,承受了痛苦和煎熬,顽强抗争,终于把工厂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铅笔工业奠定基石。

雄鸡一唱天下白,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不久,中铅公司在中国***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为新中国发展铅笔工业尽心尽力。1949年9月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将一套月产能力2万罗的铅笔制造设备作为投资与黑龙江省“公私合营哈尔滨企业公司”合资建立“公私合营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这是上海第一家私营企业与外地公私合营企业合资建厂,在当时的上海引起轰动,上海《商报》曾专门对此作了报道。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至今仍是全国铅笔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1950年7月,中铅公司被国家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公私合营,成为上海轻工系统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从此企业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新的历程。

合营后,职工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显著提高,看到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工程设计制图用的绘图铅笔需要量大大增加,而就中国从来没有规格齐全,品质过硬的国产绘图铅笔,因此大量使用的还是价格昂贵的美国“维纳斯”牌绘图铅笔等舶来品。职工们心潮迭起,立志要改变这种局面,试制高质量的绘图铅笔。经过数以百次的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终于在1954年3月制造成规格齐全的高质量的“中华”牌101绘图铅笔。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美、德、日等国的绘图铅笔就此在我国市场上绝迹。“中华”牌101绘图铅笔是中国唯一能与国外绘图铅笔一争长短,国内产品无与匹敌的产品,在中国铅笔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54年10月,上海铅笔工业合营合并,中铅公司改名“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一厂”。1955年6月再改名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简称中铅一厂)。1956年1月国家将“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三厂”(原创建于1937年的长城铅笔厂)并入中铅一厂。其后又并入“五华五金文具制造厂”和8家小业主单位。通过行业改组,扩大了企业规模,生产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产值、产量成倍增长。1957年工业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452.7万元,,笔1950年增长2.2倍;铅笔产量12188.98万支,增长2.18倍。企业规模成倍扩大,1957年固定资产(原值)82.8万元,比1950年增长3.55倍;职工人数691人,比1950年增加306人。合营前企业亏损。1950年3月企业负债总额高达人民币45亿元,资金周转极为困难。合营后,逐步还清债务,扭亏为盈。1957年利税总额达163.9万元,利润140.7万元。

1958年--1965年,连年不断开展各项政治运动和群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打乱了企业管理和生产秩序。产品质量时好时差,经济效益时上时下,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势头,但生产经济总体还是增长的。1965年主要经济指标与1957年比较:工业总产值(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1316.2万元,增长1.9倍;铅笔产量32277.53万支,增长1.64倍;利税总额580.3万元,增长2.5倍;固定资产(原值)195.7万元,增长1.36倍。

这期间,还取得了两项显著成果:一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和向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对旧设备、旧工艺进行了全面性的改革改造。1956年改革采用回转筒烘芯机代替落后的手工烘芯工艺;60年代革新成功磨头,刨杆联合机等数以百计的技术革新项目接连投产。再加上1956年从日本引进三色印花机为样本消化翻版革新为四色印花机;1958年从西德引进200吨液压芯机等等先进设备,改变了原来技术设备落后的面貌,大批量出口"长城"牌铅笔和定牌铅笔。1959年申请注册专用于出口产品的“象”牌商标,大批量生产出口“象”牌铅笔,扩大了出口数量。到1965年出口产品交货量达到1.13亿支,占铅笔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我国原是铅笔进口国转变为铅笔出口大国起了支柱作用。

1966年--1976年的“”,给中铅一厂带来了灾难,党组织一度瘫痪,一连串的所谓“斗、批、改”行动,不但让许多人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受挫。1968年所谓“精简机构”,废除了原有行政管理机构,彻底打乱了管理体制和工作秩序,造成了生产混乱,经济停滞不前的严重后果。

1979年中铅一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走上历史性的改革步伐,坚定地向前迈进。1981年至1983年经过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基本上治愈了“”所造成的企业管理上的创伤。

1984年在巩固企业整顿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谦虚、朴实、进取、向上”的企业精神,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全厂干群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治理了“脏、乱、差”,厂容厂貌焕然一新,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双提高,获得了“1984年度局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全厂职工步子满,不停步,瞄准“三新”目标(设备进一步更新,产品进一步翻新,效益进一步刷新),“三美”活动(生活设施美,厂区绿化美,职工心灵美),继续向上攀登,取得成效。1986年开始连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1985年8月推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全厂职工坚决贯彻提出的“企业要积极改革内部机制”的精神和要求,推进改革,努力工作,使企业进入飞跃发展时期。

其一、确立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体系。按照高档次、大市场、新技术的经营思想,组建产品开发中心,充分发挥工艺、技术装备以及专业人才的综合优势,投入少量资金,除了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热转印铅笔、镭射铅笔、荧光铅笔等外,1986年重点开发“爱丽丝”牌系列化妆笔,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只经过短短的四年时间,就成为企业的第二大“拳头产品”。成为国内唯一生产系列笔型化妆品的企业。

其二、确立以国际市场竞争为主攻方向的营销体系。把竞争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采取巩固工贸关系,依靠主渠道出口;探索代理制,寻求新的出口渠道;在珠海经济特区办厂发展多品种出口等手段,千方百计扩大各类中高档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到欧美、中东、中南美、非洲、东南亚、香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额最高达到600万美元以上,在全国制笔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其三、针对老企业薄弱的生产技术装备,抓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陆续从西德等国引进技术设备30余台(套),使铅笔生产的每道关键工序都有国际八十年代初先进水平的关键专业设备,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引进改造生产设备的同时,有计划的进行“细铅芯车间扩建”、“化妆笔中试车间”、“树脂细芯工艺设备引进翻版”等生产基础设施的改造和重点扩张项目建设,对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四、在立足本厂,巩固大本营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不同体制的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了全民联营、国集联营、中外合资有限公司等三种不同体制的联营形式,提高了企业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铅一厂积极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本实现了“产品结构由单一木质铅笔向多种产品”、“经营机制由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营销观念以生产为中心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销售渠道由单渠道向多渠道”等四个重点转移。形成木制铅笔14个规格,年生产能力5.3亿支;化妆笔2个系列,37个品种,年生产能力2000万支;活动铅笔3个系列,10个品种,年产能力500万支;细铅芯2个系列,20个品种,年产能力10抑制四大系列产品共同经营的多门类、多品种的综合性生产企业。

1990年全厂占地面积15194平方米,建筑面积20566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562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571.6万元,净值1209万元。年末职工人数988人。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6693.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0158元/人,年利税总额2000万元,利润1304.5万元,人均利税突破2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列于全国铅笔行业之首。成为全国铅笔行业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效益最好,声誉最佳的企业;也成为全国轻工重点骨干企业。1990年核定为铅笔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

企业并不因获得国家一级企业的称号而自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积极探索深化企业改革,加速企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途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思考比较,择优选择,决策将国营企业转换为股份制经营机制。经过认真筹备,积极工作,1992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国铅笔一厂改制为中外资金融合的"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进入了又一个奋发腾飞的新时期。

中铅一厂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充满着艰辛与灾难,拚搏与奋斗,挫折与成功。中铅一厂的创始者与广大职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用智慧,用心血为发展中国铅笔工业,创出了一个个伟绩,铸成了一座座丰碑。中国铅笔一厂的光辉将永远闪耀在中国铅笔工业史册中。

穿梭时空 风起于青苹之末

中国是个笔的大国,这不光是说我们用笔的绝对人数之众,还应该看到,我们的先民用毛笔来书写,至少在1500年以上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玩意儿因为仍具实用价值而被人沿用至今,甚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观也有千年历史的鹅毛笔,如今除了被收藏做古董之外,谁还拿它派用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于此可见一斑。在城市,油灯被电灯消灭,日晷被钟表消灭,马车被汽车消灭,柴草被油气消灭……这是高低效率、效益对决的结果。

比较成熟的铅笔的历史,迄今不过二三百年;钢笔的历史也不长,才一百多年;圆珠笔的历史更短,仅仅走了半个世纪。钢笔革了铅笔的命,圆珠笔又革了钢笔的命,从结果来看,铅笔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它依然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书写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圆珠笔的崛起,基本上把钢笔的功能覆盖了,但它对铅笔却表示了尊重。这是很值得关注的、有趣的现象。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倾注了很大热情来讨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问题。由于现代化的标志很难用某种单一的事物来定义或考量,所以,需要有一系列的代表性事件作为有力的旁证,其中尤以能深刻影响中国人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事件为最有力。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上海工业整体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也是具有“现代化”意味的时期,中国铅笔工业的兴起正在其中。铅笔虽小,但它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市民阶层的影响力,绝不在造船工业、化学工业之下,比如在学校等处,铅笔成了一时之选。因此,铅笔应该成为指标之一,就像拉链的出现,被认为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样。

有人说:一切事情都是从铅笔开始的,无论是时装设计师在衣服上做符号,一个战役的计划,还是一个核理论的论证,都是如此。我想,世界铅笔年销售总量达140亿支这个事实,足以使我们对这个曾被人用来指代“不起眼”“微不足道”的事物的东西,肃然起敬。

◆剑箫

耳闻目睹 明天会更好

我18岁进铅笔厂做学徒。首先来到专门将石墨和粘土按不同比例加水混合制成笔芯的制芯车间。上头安排我当油芯工下手,帮着捆扎经机器挤拉和电炉烘焙过的笔芯,再人工(现在用机器)将笔芯浸入油脂中以使笔芯书写润滑。由于笔芯含石墨乌黑,上班干活一出汗脸便黑一道白一道的,那时年纪轻,觉得弄张大花脸很好玩。

后来因专门制作笔杆的制杆车间人手紧张,暂时借我去学开创杆机。一棵几人合抱粗的大树,通过锯、切等加工,制成五指宽的铅笔板,接着在板上开槽放入笔芯,最后把另一块铅笔板粘合上去,用创杆机将铅笔板割成一支支成型铅笔。

再以后调入成品车间操作油漆机,专给自然木材原色铅笔上五颜六色油漆。当时工厂虽已公私合营,但铅笔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仍很低,一部油漆机得配两个工人:一人站在机头控制机器添油漆;另一人守在机尾用手抱起大把大把铅笔放到对面传送带上(一支铅笔要漆十几遍方可出厂)。一个班头近百次抱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要命。就这样我整整当了两年下手。直至上世纪60年代,科技人员技术革新将老式油漆机改成转盘式使铅笔自动调头,才解放了一半劳动力。

油漆好的铅笔或印上各种花样或直接装上橡皮头、打上商标。如此,石墨、木材等原材料经过三个车间、几十道工序,终于制成一支支外观漂亮,能用来写字的铅笔了。

我在铅笔一厂工作了四十多年,亲眼目睹铅笔产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上千万支发展到今天的十多亿支;当年的单层平房翻建成如今的五层楼房;人员从200余人扩大为2000人。我仅看到铅笔厂昨天的尾声,但我经历了铅笔厂的今天,我相信铅笔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闻勇(71岁)

过眼烟云 上海铅笔工业的昨天 依赖进口 洋笔风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识文断字,非得用笔。清末,“废科学、办学堂”等运动兴起,铅笔一类舶来文具开始出现在国人面前。那时候政府不重视铅笔工业,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缺乏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则瞧不起这种几个铜板一支铅笔的小买卖。结果,大量外国货毫无顾忌乘虚而入,其中数德国货最早、最多,施德楼(鸡牌)铅笔在19世纪末即已风行全国各地。然后日本货和美国货相继输入。至1925年前后,日货超过德国货居首位。据《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统计,从上海进口的铅笔数量每年至少以10%以上速率递增,仅1931年,进口铅笔花费的外汇达到949316元海关金单位(海关金单位为海关内部贸易结算货币,不流通市场)。1919年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以及1925年的反帝和抵制外货提倡国货“五卅”运动,对我国民族铅笔工业诞生起到一定催化作用。

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均已略有基础,唯规模不大,只有纺织工业和面粉工业比较发达,经营范围较广。至于铅笔工业则处在萌芽阶段。1932年英商成立九龙大华铅笔厂;同年,天津卢开瑷在北平开设了中国铅笔公司;后来上海也开设了一家华文铅笔厂。北平和上海这两家铅笔厂都是从德国或日本购进铅芯、木杆和半成品铅笔,在国内加工成品。因缺乏技术力量,无力与洋货竞争,被迫于开工不久先后陆续停产倒闭。

铅笔制造 国内首家

1928年,抱着实业救国理想远赴日本横滨高等工业学校攻读应用化学的江苏武进人吴羹梅,纵观日本铅笔工业发达以及国人对铅笔工业忽视乃立志献身这一事业。他大声疾呼:“区区铅笔一物,每年亦竟耗我国人之财富达数百万元之巨。吾人所惕者在此,觉有从速创办此种工业之必要者亦在此。虽九龙已有我国唯一之大华铅笔厂创设,然持此一厂,抵制外货,力当未逮。此种工业实大有提倡发扬之必要”。为此,吴羹梅1932年毕业后直接到日本真崎大和铅笔株式会社实习,悄悄学会制造铅笔的全部诀窍和办厂知识。

1934年,吴羹梅与同窗、福建龙溪人郭子春,携手毕业于北平财商学院专攻经济的江苏常州人章伟士,在上海斜徐路(今日晖东路)1176号创办铅笔厂。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1935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自己能够制造铅芯和笔杆的铅笔企业——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正式开工生产,粉碎了日本人“即使到吴鼎(吴羹梅学名)二世,也造不出中国自己的铅笔”的预言。该厂生产的低档“好学生”、“小朋友”铅笔,中档“航空救国”铅笔,高档“鼎牌”铅笔在全国人民高涨的反日爱国情绪和轰轰烈烈的“提倡国货”运动中初步打开销路。接着乘胜追击,将当时上海教育局长潘公展书写的“中国人用中国铅笔”印在铅笔上,并制成广告,广为宣传,以进一步激发同胞们爱国热情。

当年上海各大书局各大文具店所销铅笔,几乎十之八九都向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定制。此外交通部所辖之各邮电局、铁道部所辖之各铁路局,也均向该厂定制大批铅笔。1936年教育部通令全国教育厅教育局及各学校,一致采用该厂出品,而各校学生也都乐于购用。

民族工业 雏形初具

1937年5月,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江苏江阴人张大煜等,在上海长寿路635号创办了长城铅笔厂。该厂生产“长城牌”铅笔,营业蒸蒸日上。

“八一三”全面抗日军兴以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甘冒战火危险,不惜拆运损失,经历长途跋涉,三迁至大后方重庆生产。

1939年,章伟士、郭子春与吴羹梅分道扬镳,同一部分留在上海的股东及天津的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徐家汇路548号筹备上海铅笔厂。异军突起的上海铅笔厂称得上当初国内设备最完善的铅笔制造企业。日本三菱铅笔厂面对广受欢迎的“三星牌”铅笔恨之入骨,采取威胁利诱手段进行要挟,均遭到上海铅笔厂拒绝。

至此,上海内迁到重庆的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上海的长城铅笔厂和上海铅笔厂,构成中国民族铅笔工业雏形。

抗战胜利,吴羹梅返沪在东汉阳路296号复建中国标准铅笔厂。恢复生产后,上海三家铅笔厂产品畅销全国,远销南洋。铅笔充当国货输出海外市场先锋,实乃中国民族工业之荣耀。

1949年8月,吴羹梅积极响应***号召,以公私合营方式联合创办了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工厂。1950年7月,中国标准铅笔厂正式批准公私合营,成为上海轻工系统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1954年10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方工业局批准,上海铅笔工业合营合并,中国标准铅笔厂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一厂;上海铅笔厂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二厂;长城铅笔厂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三厂。1955年6月,成立上海市制笔工业公司,原三家厂名中的“公司”两字去掉。1956年,铅笔三厂并入铅笔一厂。

从此,上海铅笔工业翻天覆地,跨入一个崭新、飞跃时代。 ◆徐鸣

相关链接 铅笔小史

古人以铅书字,谓之铅笔(民国24年5月第二版《辞源》)。而现代铅笔则由笔芯(石墨、粘土合成)、笔杆(木材制)组成。

公元1564年,英国人发明石墨矿。1565年英国人开始从石墨矿中精选石墨薄片,用木片夹起来使用,这算是最早的石墨铅笔了。因为用石墨代铅做成笔芯,其颜色较铅更浓黑。又石墨的外观有些像铅,故直到今天仍习惯称铅笔。

到1801年,德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机械生产铅笔厂。

书柜的文化背景或发展历史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重庆最具代表性景点公布 奥陶纪,洪崖洞,朝天门上榜”,可以参考参考,以下是榜单正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重庆的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大小黄金周游客人山人海,甚至会封闭一座跨江大桥来让游客拍洪崖洞的美景,随着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实力宠粉,重庆进一步夯实了“网红城市”的根基,那哪些景点最能代表重庆?即将到来的春节,我们到重庆应该去玩哪些地方?

村游网近日评出了“重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奥陶纪、洪崖洞、解放碑、武隆天生三硚、长江三峡、磁器口、长江索道、大足石刻、朝天门和李子坝上榜。

获评者七大标准

重庆这几年很红,以上“重庆最具代表性的景区”,按照七大标准进行评比,包括:山城特征、热度排位、旅游人数、景点规模、接待能力、人均消费、品牌影响力。

获评者最高分是万盛奥陶纪,获得了89分;洪崖洞第二,获得了79分;解放碑第三,77分,这一排名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重庆旅游专家王峰表示,以上评判标准,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标准,综合了现代传播手段和影响力,还有游玩项目的多样性,体现了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喜好程度,而不是只用一个“印象分”作为标准进行评判,相对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这也是这一排名的公信力所在。

能体现山城特色

这十大获评景点,具有很多共性:重庆又称山城,最能代表重庆的,一定是能体现山城特色的景点,上榜的这十个景点,绝大多数都是体现山城特色的。

外地人到重庆必打卡的洪崖洞,整个景区就建在崖壁上,这里11层平街,4层平街,1层也平街,入夜如同《千与千寻》里的汤屋,与嘉陵江相伴水天一色;朝天门在今年9月来福士广场建成后,已经是观看重庆江城山城的最佳去处,两江在这里交汇;李子坝轻轨穿楼也建在崖壁上,到底是先有楼还是先有轻轨,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烧脑;长江索道,正因为两山夹一江,才有这样独特的交通方式。

主城区外的奥陶纪,开创了“悬崖景区”这一独特景区形态,整个景区的项目都在崖壁边展开,悬崖深度超过了洪崖洞,这也是这两年重庆新晋的热门景区;大足石刻建在北山之上,它与长江三峡一样,都是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武隆天生三硚,因喀斯特地形的山中有一个镂空的洞而闻名,它们都与“山”相关。

能保持网络热度

网络热度是体现这些景点到底有多少人打卡的重要指标,也客观上体现了年轻人对这个地方的热衷程度,还能体现这个地方的生命力——更多人愿意传播这里,在网上获得更多的流量,意味着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

上述这些景点,就是经常在网络上能被看见的地方,比如在奥陶纪,在抖音的重庆必打卡景点期待热度中排第一,抖音全国必打卡十大景区即热门话题数量上排第二,在西南区域外地游客必打卡景点中排第一,随便发个悬崖秋千上尖叫的玩家,你的抖音就算没几个粉丝,也可能引来上百万的浏览量,点赞几万是常事;李子坝轻轨穿楼,你能看到好多人张大嘴巴,拍“吞下轻轨”,或者是打开书包装下轻轨,这些都是能在朋友圈引来惊呼的独特照片;解放碑这个重庆的中心,最带火它的就是不齐舞团,这个粉丝千万级的IP让解放碑成为了最好的背景墙。

影视片的传播,也赋予了这些景点魔性,比如长江索道,都不知道出现在了多少影片中了,而奥陶纪就有陈学冬等流量明星前往拍综艺节目。

独特性难以复制

如果一个景点很容易被其他景点模仿,那很快热度就会被分流,比如全国都在建的玻璃吊桥,失去了“代表性”的意义,而那些有独特性的景点,就是大家不远千里都要来的打卡圣地。

李子坝轻轨穿楼,跨座式单轨在中国是稀有的,而列车靠山穿过一栋楼,这就是稀有中的稀有,难怪下面要建一个观景平台;长江索道,是长江上唯一当做交通工具的跨江索道,虽然现在主要是旅游功能了,但在这样一个小轿厢里面摇摇晃晃的过江,有一种穿越感;奥陶纪的“步步惊心”、“悬崖秋千”等,都是原创项目,A字型的天空悬廊,也是全球最长的悬挑玻璃走廊,还有一众的新项目在悬崖边展开,作为全球高空项目聚集地的奥陶纪,已经难以被其他景区整体模仿。

以上都是注入了“人工”的景点,原生态的长江三峡,这种大江大河上的峡谷风貌,世界罕有;大足石刻是唐宋开始塑造,现在就是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国内这些石窟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多样性让人打卡

这十个景点,不仅有山城特色这样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让游客都愿意去打卡,而不是去了这个就不想去那个了。

这里面的解放碑,是重庆地标,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李子坝轻轨穿楼,体现了重庆的交通和山地特色的魔幻交织;洪崖洞,反映了山城、江城和独特建筑形态的浑然一体;磁器口是千年古镇文化;朝天门是江城、山城与整个城市面貌的集中体现;长江索道折射了重庆这座被两江分割的城市曾经的交通形态;新兴景区奥陶纪,因为项目的惊险刺激,被外媒评为“全球九大最惊险高空项目之一”,是悬崖边寻求挑战的全新玩法,将山城特色在山区发挥到了极致。

重庆这两年的红,不是西安摔碗酒、成都熊猫基地这样的“一点独大”,而是很多点一起红,城市的魔幻,景点的多样性,让人一到重庆就想多玩几天,把美景混合着火锅、小面等美食,装进自己的美好记忆里。

这些是官方从各个方面的分析评分给出的重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那作为游客最喜欢重庆那些好玩的地方呢?

太平天国史上为何二十万太平军却打不过两万湘军

书架或称书柜是家具的一种。

书架由一些可以放置东西的架子组成,一般是垂直或水平的。

书柜一般指配有门的书架。

书架用来储存书籍。

在西方书籍还处于手写稿阶段之时,书的质量还很低,它们一般被保存在书的所有者(通常是的富人或神职人员)的小保险箱中,与主人一起旅行。

随着教堂或皇宫中的手抄版本书籍越积越多,人们就把书放置在架子或碗橱中,这些橱柜就是书架的雏形。

稍后的日子里,橱柜的门被省去,书架的进化即向前迈进了一步。

虽然如此,但当时书架上的排列方式仍与今天不同。

书被直接水平堆在里面,或是将书页开合的一面朝外竖直排放。

因此,人们开始在书的右边,而不再是书脊上,包上皮革、牛皮纸或羊皮纸,用来题写书名。

直到印刷术的发明,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拥有成本,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近书籍,并且在书脊上题写书名成为一种惯例。

在书架上,开始将书脊向外。

最早的书架通常由橡木制成。

橡木直至今日仍被认为是大型图书馆中最适合的书架。

书籍以竹简为传播媒介时,人们常把竹简卷起,存放入具有防虫功能的专用木箱内;而对于最近要阅读的竹简,有人则将它们罗列在木质架子上。

造纸术发明并普及之后,用纸做成的书被安排在木箱中或书架上。

古代中国的书籍以细绳装订,书脊上并无可供注明书名的地方。

因此书籍常被人们平行于水平面地摞在书架上。

直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装帧技术和阅读文字的方向习惯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书籍的排列方法也向西方靠拢,最终与西方相同。

西方现存最古老的书架放置于英格兰牛津大学的图书馆中。

它们在16世纪末就置于此地,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西方陈列架式平墙格书架。

人们曾试图在书架上添加顶檐和壁柱使书架看起来更有趣,但显然没有成功: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木匠们也没能完成这一行动。

20世纪,用于大型公共图书馆中的书架多采用铁作为原料,例如大英博物馆中用牛皮包裹的铁书架;或是采用钢,例如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或是采用板岩,例如剑桥大学的菲茨威廉姆图书馆。

排列规则

平行排列的书架一般说来,当今共有三种固定的书架排列规则:

(一)书架靠墙

书架与墙平行,书架背面靠在墙上。

(二)书架互相平行

每两个书架间仅留出一条窄道可供人员通过,这种排列方法适合于需要节约空间的公共图书馆。

(三)书架左边向外、右边向里地如壁橱般斜钳进墙体

这种排列方法不仅大方,而且很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位于伦敦市的市政图书馆就采用此种排列方法。

(四)移动走廊式排列或高密度储存法。

这种排列方式通常被需要节约空间的图书馆采用。

方法是将书架底部装上轮子,并将书架互相紧靠在一起。

如用户欲取书,则用一个机械传动装置移开部分书架,在欲找的书所在的书架前形成通道,并让其他书架紧靠一起。

为了防止被地上的铁轨绊倒或被两个书架夹住的危险,这种系统一般配有电子传感器。

摘要: 1862年10月26日,为了进一步麻痹曾国荃,李秀成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命令木匠衙赶制大批木箱。木匠们很是纳闷:打仗要木箱子干吗?给曾妖头做棺材吗?小了点吧,要不要加大尺寸... 为期整整四十六天的李秀成对决曾铁桶的雨花台决战,作为太平天国战史上最经典的阵地大决战,一开打就显得异常激烈而残酷。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对决,曾国荃将要承受来自李秀成的攻击波,而且是一次强过一次的攻击波,才能迈过这道鬼门关。

整个战役分成四个阶段,期间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幅扣人心弦的战地画卷,每一次冲锋与防守都是一次你我活的残酷搏斗。第一阶段为期六天,李秀成强攻,曾国荃守,这一阶段曾国荃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经过前线观察,李秀成发现曾国荃的布防非常严密,内外两层壕沟,大垒小垒,层层叠叠,互相护卫,根本没有破绽,真不愧“曾铁桶”这个称号!要想有机可乘,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包围对包围,用铁桶对付铁桶,用二十万人将两万人层层围住,再想办法切断粮道,这样一来曾国荃必定无葬身之地这个方案虽好,但是没有可行性。一来,天王催得很急,严令李秀成尽快赶走曾国荃,不容他慢慢解决;二来,二十万人要想长期围困下去,非得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接应才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二十万人的冬衣还没有着落,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看来只有强攻了,凭着强大的兵力优势,李秀成决定重拳出击,用全面进攻让曾国荃顾此失彼,一举摧毁天京城外的湘军。

1862年10月13日,李秀成发动了第一次全面攻击,打击目标是曾国荃的东西两翼。东翼是曾国荃的主力,西翼是曾国荃的粮道,只要解决其中任何一个,曾国荃就得走人。李秀成率军从东西两翼猛攻的时候,曾国荃告诉手下将士让长毛靠近了再打,一来打得更准,二来节约子弹。排炮的威力自然非同小可,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听到炮响就卧倒,等湘军打完了再身前进,但是这种打法说到底吃亏的还是进攻方。损失惨重的李秀成,决定还是在后勤保障上做文章——只要能切断曾国荃的粮道,到时候孤军深入的湘军,根本用不着打,饿都能饿他!1862年10月15日,李秀成发动第二次攻击波,目标锁定湘军西线江心洲。李秀成指挥太平军抄袭江心洲后路,意图切断曾国荃的交通线。曾国荃深知李秀成这招毒辣,赶紧命令湘军连夜开工,加班加点,修筑了十几座营垒,与太平军在洲上对峙,确保粮道通畅。全面进攻打了六天,曾国荃营垒丝毫未动。看来还是低估了湘军的防守能力!全面进攻看来是行不通了,李秀成决定进行第二阶段——重点进攻。

1862年10月18日,为期六天的重点进攻开始打响,李秀成决定使出杀手锏,集中全军的洋枪洋炮,重点打击湘军东路曾国荃主力。李秀成长期在苏南与洋人打仗,缴获了不少现代化的武器,这次李秀成把自己的家底全带到天京来了,洋枪有两万多杆,还有不少开花大炮。李秀成心想,这回总够曾国荃喝一壶的了!湘军的装备比清军的先进,早在打下安庆之后曾国藩就奏请朝廷,批准开办了中国近代史第一座现代化的军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用来装备湘军,加强攻击火力。曾国荃的部队虽然配备了不少洋枪洋炮,但与李秀成比起来却也显得有些寒酸。李秀成凭着炮火优势,指挥太平军向湘军发起猛烈冲锋。

曾国荃深知洋枪洋炮的厉害,不敢出来应战,只是命令兵将守阵地,投掷火球、施放枪炮,拼命抵抗。这种打法之下双方虽然伤亡都很惨重,但是战事仍在激烈地进行。1862年10月22日,李秀成继续加强攻击力。太平军将士在炮火支援和掩护下,用木板顶在头上,弯腰迂回前进,躲避湘军枪弹,齐声呐喊,冲到壕前,用草把填壕,试图冲进湘军阵地展开肉搏战。曾国荃见李秀成要玩命,大叫不好,一旦太平军突破壕沟,杀将进来,自己这点兵力肯定全部都得报销。“兄弟们,跟我上!”曾国荃脱掉外套,冲到壕前,亲自督战,鼓舞士气,拼挡住太平军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战火无情,枪炮无眼。正在督战的曾国荃只见左脸一热,随即嘴角一阵甜味,还夹杂着淡淡的咸味。鲜血和着尘土,沾满了曾国荃的面颊,他用手一抹一甩,用湘乡话狠狠地骂了一句,继续组织将士还击。

统帅都上来了,挂了彩都不下火线,你看他都被毁容了,可还是那么淡定沉着,咱们岂能做!湘军将士在曾国荃的感染下,虽然眼看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却并没有胆怯退缩,反而越战越勇,终于没有让太平军越壕沟一步。经过一天的激战,曾国荃部伤亡惨重,简单处理一下被弹片划伤的口子后,他带着各营营官,逐营视察安慰,激励士气,安排加固工事,补充。战斗还没有结束,明天还得继续。曾国荃知道,残酷的对决才刚刚开始,后续的战事将会越来越残酷而艰难,现在唯一的出路除了坚守,还是坚守!1862年10月23日,雨花台之战开始进入白热化的第三阶段,为期十一天的战斗开始呈现出立体作战的特征,这是整个战役的 *** 部分,也是整个雨花台战役打得最艰苦最惨烈的阶段。经过一夜的短暂休整,曾国荃带领湘军重新回到战斗岗位,准备迎接新一天的考验。今天应该会温柔一些吧,曾国荃心想,刚刚狠命对干了一天,总该缓口气了吧!曾国荃很快就知道自己有点自作多情。太平军的攻势不但没有变得温柔,反而更加狂野。看你曾铁桶能撑多久!李秀成决定加大力度,打烂曾国荃这个铁桶。

就在战事逐渐升温的紧要关头,侍王李世贤带领三四万生力军,也从浙江赶来为李秀成助战。兵力上进一步占据优势的李秀成,再次指挥太平军掀起了第一次进攻 *** ,他一边加大正面攻击力度,一边趁着湘军注意力被地面部队吸引的机会,开始玩起了地道战。曾国荃见太平军四处挖地道,担心防不胜防,便在壕沟围墙内再挖一道壕沟,再砌一道围墙。这个办法只能用一个办法来归纳它:绝!就算太平军的土营将士,能够洞穿第一道壕沟和围墙,也不可能再有力气穿越第二道防线。1862年10月26日,为了进一步麻痹曾国荃,李秀成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命令木匠衙赶制大批木箱。木匠们很是纳闷:打仗要木箱子干吗?给曾妖头做棺材吗?小了点吧,要不要加大尺寸?李秀成笑道:这个嘛,本王自有妙用!这个小木箱,就是曾九妖头的棺材!小是小了点儿,不过,等把他炸碎了,也就能凑合着用了!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将士,每人带着一个装满土的木箱,冲到湘军壕边,垒成一条木箱墙,作为临时的掩体。既然地面不行,那就从地下过去吧!接下来李秀成开始表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偷偷在木箱砌成的墙体下面开挖地道。

这种小儿科的土方作业,岂能忽悠得了工民建专家曾铁桶?面对李秀成的上下两层的立体攻击,曾国荃只好两头应付,一面组织兵力开展地面阻击,一面挑选精锐破坏太平军的地道,太平军的地道战算是废了。曾铁桶不愧是曾铁桶,李秀成不禁暗叹。激烈的战斗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天,太平军的攻势终于慢慢地松懈了下来。可是曾国荃却丝毫没有松懈下来的迹象,湘军的防守依然非常顽强,已经进入状态的他决定来一个反守为攻,他不是一个甘心挨打的主儿。有一种将领当他身陷险境,面对强大的敌人的时候只会一味防守,而另一种将领却会在看似完全劣势的被动局面之中,敏锐地察觉到敌人的弱点并寻机给予对手狠狠一击。曾国荃显然不是被动防守型,他属于防守反击型。一直被太平军打得喘不过气来的曾国荃,一旦发现太平军西线营盘有所松懈,又岂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

1862年10月27日,基本没有还手之力的他竟然还组织了三支冲锋队,向太平军西线营盘发动突然袭击。太平军猝不及防,十二座营盘被湘军冲破,伤惨重。曾国荃虽然获得小胜,但并没有从根本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在接下来的八天里,李秀成将兵力进一步集结到东路,再次加大攻击力度。曾国荃依然兵来将挡,虽然挡住了太平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却也已经感觉精疲力竭,撑不下去了!曾国荃想到了放弃,还是撤退吧,犯不着把命送在这儿!就在曾国荃开始打退堂鼓的时候,意外情况发生了,曾国藩千方百计从上游和江北抽调的三千援军终于抵达雨花台前线!

曾国荃再次打消了撤退的念头,他长期紧绷的神经此时虽然稍稍有所放松,但是并不敢完全懈怠。因为他知道地道战并没有结束,指不定什么时候壕沟后面的围墙就会被长毛轰开。1862年11月3日,李秀成攻击波的第二次 *** 开始。在前敌总司令李秀成的亲自指挥下,湘军壕墙被太平军土营的火药炸开了两个缺口,太平军将士闻声而动,在一排又一排的炮火支援下,他们一边呼啸呐喊,一边冲向湘军阵地。眼看太平军就要冲进缺口,李秀成喜出望外,可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只见曾国荃又带着大批湘军突然杀到,在缺口处用枪炮猛烈回击太平军。由于挨得太近,湘军的武器杀伤力达到了极限。在湘军杀伤力最大化的打击下,太平军即使付出了惨重代价,还是没能冲破湘军防线杀进缺口。李秀成眼看机会难得,继续组织太平军精锐连续发动了五六次强力冲锋,但是都被湘军挡在了缺口之外。雨花台阵地依旧牢牢控制在曾国荃手里,李秀成精心策划、为期十一天的立体(地面、地下)进攻没能攻破湘军阵地而最终宣告破产。

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整整打了二十三天,太平军也累得差不多了,李秀成已经没有太多生力军能够再次发动对曾国荃的大规模强攻。在接来的第二个二十三天里,天京会战将进入第四阶段,此时李秀成攻势屡屡受挫,已是强弩之末,曾国荃开始扭转被动局面,进入局部反攻的有利时期。湘军由于后勤补给线一直没有受到致命破坏,后方接济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曾国荃越打越来精神。李秀成原本派了陈坤书负责断了湘军的粮道,可是没想到他在金柱关一带被彭玉麟水师打得节节败退,未能实现既定作战目标,所以曾国荃一直能够通过水路得到曾国藩为他筹集的粮草和,与李秀成在阵地上顽强地打消耗战。李秀成不想再与湘军正面冲突,这种人海战术伤亡太重,再这么打下去,自己这点家底弄不好都得在这个鬼地方赔个精光。在李秀成以奇制胜原则的指导下,第三阶段太平军努力的重点是地道战。地道战本来是太平军的拿手好戏,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太平军的地道已经挖得非常专业,可是碰上了湘军,竟然占不到丝毫便宜。

太平军挖地道有两个特点:一是暗中作业,二是广种薄收。地道要想不被湘军破坏,当然挖得越隐蔽越好,太平军开挖的洞口,一般都选在离湘军很远的偏僻处,并且在挖地道的同时,利用地面炮兵部队进行掩护,让湘军的听地法失去用武之地。太平军土营的专业土方作业,依然没有骗过精明的曾国荃。他的应对办法很简单,太平军挖,他也来挖。太平军挖得多,他也挖得多。这就叫针尖对麦芒,地道对地道。1862年11月5日,湘军中有个叫做刘南云的将领,终于第一个挖穿了太平军的地道,与太平军在地道里狭路相逢。狭路相逢勇者胜,相期不如偶遇,湘军和太平军在地道里不期而遇,当即就在地道里打得你我活。有了刘南云这个成功的案例后,曾国荃就命令湘军成天到处转悠,到处开挖地道,竟然把太平军挖的绝大部分地道都挖穿了。挖穿之后,湘军根本就不管什么环保问题了,拼了命地往里面又是熏烟,又是灌脏水。这些招数恐怕连老鼠都吃不消,更何况太平军?结果很多地道都是半途而废,成了烂尾工程。

李秀成趁着地道战激烈进行的时候,指挥地面部队同时向壕沟发起了猛烈冲锋,战事在地面地下同时展开,形成一道独特的战地风景线。人多势众的太平军在地面战中依然占据着优势,可有时候意外情况的出现也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就在太平军快要越壕而过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太平军枪炮一下子全变成了哑巴,只好退出战斗,功败垂成。随着地道战的破产,太平军的攻势也渐趋衰竭。经受了各种危险考验的湘军,反而越战越勇,竟然寻找机会,开始主动出击。在湘军小规模的反攻下,太平军的地道还没能靠近湘军壕沟,就被湘军破坏。正在作业的太平军土营士兵,有很多当即就被湘军杀在工作岗位之上。曾国荃甚至还指挥湘军,对太平军的营盘发动突然袭击,摧毁了太平军靠近阵地的几处营垒。李秀成心里开始打鼓了,打了四十多天,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办法都用了,部队伤近万,耗费无数,粮草已经不多,冬天眼看也就要来临,战士们还穿着单衣,整天打哆嗦。李秀成不想再耗下去了,自己手头的这点兵力可是太平天国最后的主力兵团,要是拼光了,别说天京,恐怕天国都救不了。曾国荃这种打不垮打不烂的人,犯不着跟他较劲磕!

1862年11月26日,天京会战的第四十六天,李秀成以进为退,向曾国荃发动了最后一次强攻,随后命令部队全部撤出战斗尽管李秀成的撤退布置周密,可还是让曾国荃抓住机会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原来早在11月25日,曾国荃就得到了李秀成即将撤退的情报,已经做好了偷袭的准备,结果果然顺利得手,被他摧毁了太平军十几座营盘。曾国荃此时的心情其实是很矛盾。他一方面巴不得李秀成早点离开,这四十六天里他已经彻底领教了什么叫做危险,湘军伤五千,战斗力已经到了极限,他也再没有力气玩下去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让李秀成走了。血债必须血偿!这血海深仇,这刻骨之痛,岂能就这么一走了之?筋疲力尽的曾国荃,因为手下将士伤亡惨重,所以心情很是低落,但他坚信为了总攻的那一天,这四十六天艰苦卓绝的防守是值得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