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护墙板

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5n-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

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5n-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

(1)平板车跟墙壁碰撞的时间很短,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

则平板车跟右侧墙壁相碰后反向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车反向运动后.车与物块有相对运动,车与物块之间存在滑动变阻器,大小为:f=μmg,

车与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物块与车共同速度为v1,以车的速度方向为正反向,

对车与物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0=(M+m)v1,

当物块与车的速度相等,物块到达车的尾部时,物块恰好不从车上掉下,

设平板车的长至少为L,对车与物块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
2
(M+m)
v20
?
1
2
(M+m)
v21
1
2
fL,解得:L=
8
v20
3μg

(2)对车与物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0=(M+m)v1,

即:2mv0-mv0=(2m+m)v1,解得:v1=

1
3
v0,

即平板车与物块一起以速度v1向左运动,车与左侧墙壁碰撞,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0=(M+m)v2,

即:2mv1-mv1=(2m+m)v2,解得:v1=(

1
3
)2v0,

经过n次碰撞后,车与物块一起运动的速度:vn=(

1
3
)nv0;

(3)每次碰撞后,由于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车与物块组成的机械能要减少,

经过足够多次碰撞后,最终车与物块的机械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为零,

由能量守恒定律地:μmgs=

1
2
(M+m)v02,解得:s=
3
v20
2μg

答:(1)平板车的长度L至少为

8
v20
3μg
时,小物块才不会从车上落下来;

(2)碰撞n次后,物块跟车一起运动的速度vn=(

1
3
)nv0;

(3)在车与左右墙壁来回碰撞的整个过程中,小物块在车表面相对于车滑动的总路程s=

3
v20
2μg

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一质

(1)由运动学公式L=

v02?v2
2μg

得v=

v02?2μgL

因此有v=

0
v02?4
(v0≤2m/s)
(v0≥2m/s)

大致如图(2m/s以外部分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2)①对A有μmg=maA…①得aA=?g=2?m/s2?

木板B作加速运动,有F+?mg=MaB,…②得:aB=14?m/s2?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Bt,得:t=0.25s

②物体A不从B?右端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

则:

v02?
v21
2aA
v21
2aB
+L

又:

v0?v1
aA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 高质or满意or特型or推荐答案打点时间 window.iPerformance && window.iPerformance.mark('c_best', +new Date); 推荐律师服务: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其他类似问题2018-03-09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kg、长为L=1m.某时刻物体A以v 0162011-02-17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的质量m=0.5kg,长L=1m.某时刻A252012-01-23物理题: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0.5kg,长1m,122018-04-23(12分)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2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42020-02-10物理题: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0.5kg,长1m,52016-12-01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 kg、长为L=1 m.某时刻物22016-02-11质量为m=0.5kg、长L=1m的平板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1kg的物体A(视为质点)以v0=4m/s向右22016-01-27物体A的质量 m ="l"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 M =0.5kg,平板车长为 L =1m。某时刻A以11更多类似问题?>为你推荐:特别推荐“网络厕所”会造成什么影响?华强北的二手手机是否靠谱?癌症的治疗费用为何越来越高?新生报道需要注意什么?百度律临—免费法律服务推荐超3w专业律师,24H在线服务,平均3分钟回复免费预约随时在线律师指导专业律师一对一沟通完美完成等你来答?换一换帮助更多人?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

低俗涉嫌违法犯罪时政信息不实垃圾广告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取消领取奖励

我的财富值

0

兑换商品

--

去登录

我的现金

0

提现

下载百度知道APP

在APP端-任务中心提现

我知道了

--

去登录做任务开宝箱

累计完成

0

个任务

10任务

略略略略…

50任务

略略略略…

100任务

略略略略…

200任务

略略略略…

任务列表加载中...新手帮助如何答题获取采纳使用财富值玩法介绍知道商城合伙人认证

您的账号状态正常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投诉建议意见反馈账号申诉非法信息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知道协议|?企业推广

辅 助

模 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window.tt = 1728759373;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长为L=3m的平板车,其上表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0.2m,以速度v0=5m/s向右做匀

(1)对滑块,μmg=ma 1 ,a 1 =μg=5m/s 2

对平板车,μmg=Ma 2 , a 2 =

μmg
M
=1m/ s 2

(2)设经过t时间滑块从平板车上滑出.

∵ x 块1 = v 0 t 1 -

1
2
a 1
t 21

x 车1 =

1
2
a 2
t 21

x 块1 -x 车1 =L

∴t 1 =0.5s或2s

因为0.5s时已经滑到右侧,故2s舍去.

此时,v 块1 =v 0 -a 1 t 1 =5m/s,v 车1 =a 2 t 1 =0.5m/s;所以,滑块能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在滑块平抛运动的过程中,∵ h=

1
2
g
t 22
∴t 2 =0.6s∴△x=x 块2 -x 车2 =v 块2 t 2 -v 车2 t 2 =2.7m

答:(1)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 ,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 ;(2)滑块能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滑块最终相对于平板车静止时与平板车右端的距离为2.7m.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有一辆足够长的平板车质量为m1=2kg,车上表面水平,车的左端放有一个可视为质

(1)车加速度?a=

F
m
=4m/s2

从开始到脱离平板车时间为t1,则:

v0t1-

1
2
at12=
2
3
L?

代入数值解得:

t1=0.5s?

或?t1=-2.0s(舍去)

小球脱离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为t2:

h=

1
2
gt22?

代入值解得:

t2=0.2s

总时间:

t=t1+t2=0.7s

(2)小球落地瞬间平板车速度:v=v0-at=5-4×0.7=2.2m/s

答:

(1)小球从放到平板车上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0.7s

(2)小球落地瞬间,平板车的速度为2.2m/s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kg、长为L=1m.某时刻物体A以v 0

(1)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

μm2gt=m1v1

得:v1=1m/s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F-μm2g)t=m2v2

得:v2=2m/s;

(2)小车和物块最后的共同速度设为v,根据动量定理:

Ft=(m1+m2)v

根据能量守恒:Q=

1
2
m1v12+
1
2
m2v22-
1
2
(m1+m2)v2

解出:Q=

1
3
J;

答:(1)撤去力F时,车和物块的速度v1、v2分别为1m/s和2m/s.

(2)撤去力F后,物块在车面上滑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为

1
3
J.

质量为m,长为a的汽车由静止开始从质量为M,长为b的平板车一端行至另一端时,如图所示,汽车产生的位移大

(1)0.25s(2)0.5m(3)1N≤F≤3N

试题分析:(1)物体A滑上木板B后做匀减速运动,有 ,解得

木板B做加速运动,有 ,解得:a B =14m/s 2

两者速度相同时有 v 0 -a A t=a B t 解得:t=0.25s

(2)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向右滑行的距离最大

A滑行距离:

B滑行距离:

最大距离:

(3)物体A不从B右端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 1 ,则:?

又: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a B =6m/s 2 ?

再代入②式得:

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 ,

所以F=3N?

综上: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1N≤F≤3N

如图,一辆质量为M、长为L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上有一质量为m的人,某时刻开始,人从平板车的

设汽车的位移为s,平板车的位移为b-a-s

根据动量守恒:ms=M(b-a-s)

解得,汽车的位移s=

平板车的位移b-a-s=

长l=1.25m,质量M=8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左端放一质量m=2kg的物块,它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这是典型的对动量定理的考察。

下面给出两种解法,方法一是直接求解,方法二是利用质心来求解(我中学时候常常用这种方法来对付选择题,脑袋里面记了超多的中间结论,比如说你问的这道题,在中学我算都不用算就可以一下子写出答案)。

给你一个类似题目的连接: 方法一:由于地面光滑,所以小车和人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属于系统内力),因此动量守恒(每时每刻)。我们不妨设小车的速度为V(大小可能随时在变化,这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人的速度为v

于是:mv+MV=0(因为初始时刻两者都没有速度)。。。。。方程一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速度必定随时随地都反向,不可能出现同向的情况。

规定v方向为正方向

由于问题求的是距离,所以我们在方程一两端同时乘上时间t,得到另一个式子:

ml+MS=0。。。。。。。。式子二

从式子二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相对地面的位移来讲,大小随时都满足:l:S=M:m,也就是说和他们的质量大小成反比!(这是关键)

最后根据:人相对小车来讲,他的位移就是小车的长度,这个限制条件反映在绝对距离上就是:l-S=L。。。。式子三

联立式子二和三就可以得到:S=mL/(m+M)

说明一点:上面的表达式都是矢量表达式而非标量表达式,这点需要注意。这可能和你平时列方程的习惯不太一样。

个人建议:如果能标量化就标量化,不能标量化(比如说矢量方向不确定的情形,例如讨论静摩擦力的时候)就用矢量方程来求解(这种方法其实更加好)

方法二:质心的观点;

这个其实是方法一的延伸,既然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质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处为静止)。

列方程的方式和方法一一样,只不过变了一个角度而已。

对于S=mL/(m+M)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相对位移L,就相当于小车和人共同来分配这个位移,分配的比例和质量成反比。

所以我们一下子就可以写出人相对地面的位移S1=ML/(m+M)

上面用质心的观点不太直观和便捷,下面你可以把题目附加一个条件,也就是,假定小车和人最初相对静止,但是相对地面来讲有一个初始速度v,然后人用了时间t从头走到尾,现在来求人和小车在t时间内对地面的位移。

方法也和上面类似,但是你如果熟悉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根本不用详细去解方程。

这里假设人向右从头走到尾,系统初始速度方向向右。

于是人的距离就是:s=vt+ML/(m+M)

对应的小车的距离就是:S=vt-mL/(m+M)

仔细观察上面两个表达式其实你就会发现:表达式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其实就是系统质心在t时间内走过的位移,第二部分其实就是小车或者人相对于系统质心所走过的位移。

这不正是我们常常讲的:绝对=相对+牵连 么,这个公式对速度,加速度,位移都适用

绝对位移是我们此处要求的,质心位移是我们的牵连位移vt,ML/(m+M)是人相对于系统质心的相对位移,正号表示和系统质心速度方向v相同,所以小车的-mL/(m+M)也就是表示他相对于系统质心来讲,速度和质心速度相反。

画了一个草图告诉你怎么解。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A表示木块,B是平板车。A和B和虚线围成三角形面积就是木板车的长度。A和虚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是木块所走的距离。B和虚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是平板车所走的距离。

首先对木块受力分析,10-4=6N,加速度?a1?因此为3m/s^2

而对平板车受力分析可得受力为摩擦力为4N,加速度?a2?为0.5m/s^2

0.5?*?(a1-a2)?*?t^2=l=1.25m,可得t=1s

根据s=0.5?*?a?*?t^2可得小车走了0.25m,木块走了1.5m。

于是拉力做工f*s=10*1.5=15J,摩擦力对小木块做功-1.5*4=-6J,注意摩擦力与小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对小车做工0.25*4=1J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