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护墙板

质量为10kg的木箱放在地面上-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

质量为10kg的木箱放在地面上-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

问题一:种植草莓要施肥吗? 一、草莓盆栽应注意以下方面:

1、容器:可用花盆或木箱。花盆用(20~33)厘米×(20~33)厘米的泥瓦盆钵,木箱大小根据植株数决定,箱底要有渗水孔。栽植前应将花盆放入水中浸湿。

2、培养土:用田园土、腐熟的厩肥、河沙各1份均匀混合,再加入2~3%的过磷酸钙混入。还可用肥沃的菜园土少加一些腐熟的粪。此外,在花盆底部,也可放些碎骨、鱼粉或蛋壳等。培养土应腐熟半个月后再装盒。

3、栽植方法:一个花盆中可栽1~3株草莓,先在盆内装一部分培养土,把苗根向四周舒展开,继续填土。栽植深度以下不露根,上不埋心为原则。栽后将土压实,盆土不要填得太满,上面留出3厘米距离。栽后立即浇透水。为防止植株下沉埋没顶芽,可适当将草莓苗轻轻提一提,再把土压实。

4、肥水管理:盆栽草莓施肥为每7~10天追施1次,最好采用10~30%的饼肥、鱼杂或家禽内脏等加水充分发酵腐熟后的混合液,每隔10天左右施1次,做到少施、勤施,并配合浇水。还可早晚叶面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在室外盆栽叶片易缺水萎蔫,要早晚浇小水1次。经常保持盆内土壤湿润,除夏天花盆不要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最好放在遮阳大棚内,其它季节都应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5、植株管理:应及时摘除抽出的幼嫩匍匐茎。如以观赏为目的,不让其结果,则可把匍匐茎留下,使其长出丛叶自然下垂,悬挂起来,培养成吊兰似的草莓盆景。及时摘除黄叶。基部及时培土至露出苗心。有条件的,春季结果后,于立秋前后换1次盆,新盆要加入新培养土,掰掉黑根老根,然后栽入比原盆稍大一些的盆内更新复壮。冬季来临前,将室外盆栽草莓移入室内有阳光的地方,或放在朝阳的封闭阳台上。如温度过低,可在盆上罩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中午气温高时再拿掉。

二、家庭测定PH值的方法:花盆中取部分土样,将土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澄清后滤去上层液,将PH试纸放入上层澄清液中,后取出,观察其颜色的变化,然后将试纸与比色卡相比较,可得出PH值。

三、红掌多进行无土栽培,栽培基质以1/3的蛭石、1/3的珍珠岩和1/3的草炭混合;或购买配制好的培养土再加陶粒或干树皮混合(比例2:1)做基质。配制好的基质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草莓的种植方法,你参参考考吧。

问题二:草莓,要怎么施肥? 一、需肥特点

草莓根系较浅,需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对养分非常敏感,施肥过多或不足都对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带来不良影响。氮肥能促进形成大量的叶片和匍匐茎,加强营养生长,增大果个,提高产量;缺氮叶片会变成**,局部枯焦且比正常叶略小。磷肥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缺磷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花和果偏小。钾肥主要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缺钾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严重时变为灼伤,老叶片受害严重,果实颜色浅,味道差。另外,草莓对氯非常敏感,应控制含氯化肥的使用。

二、施肥技术

施足基肥:草莓全生育期要合理施肥才能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并且开花多、坐果多、果实大、产量高。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50~60公斤。

合理追肥:为满足开花结果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一般在草莓开始生长之后至开花期前,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基肥用量充足的可以不施。浆果膨大期可亩施高氮钾复合肥15公斤左右;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应根据需要进行追肥。具体施肥量应根据采果量的多少确定,多采果多施肥,少采果少施肥。

根外喷施:可以根据草莓中后期长势情况,采用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方法进行辅助施肥。根据需要在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3~4次,可提高坐果率,并可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果重,延长结果期。另外,叶面肥的喷施宜选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因为中午蒸发量大,易引起草莓肥害。

问题三:草莓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施肥 上市时间:东港99草莓头茬果一般在11月末至12月初上市,头茬果口感最佳,草莓味最足,二茬果大概在农历新年一段时间,口感会略有下降。99草莓的上市时间一直延续到5月。

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间要注意增施磷、钾肥,以防止草莓植株缺磷少钾。

草莓开花结果期

草莓连续开花结果,在开花结果期间一旦缺磷少钾,就会降低抗寒力,着花少、花蕾弱,影响开花结果,不但坐果率低,且着色不好、含糖量下降、味淡,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保鲜。

施肥方法

在草莓种植开花结果期间,必须每15-20天根部施一次磷、钾肥,每次每亩施40-50公斤磷酸二氢钾,或施70-80公斤沤制腐熟的牛骨粉或猪骨粉,兑清水稀释80-100倍后,均匀淋施在草莓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即可。

另外,还要每7-10天喷洒一次25-30倍过磷酸钙与干净纯净的草木灰浸出澄清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花蕾、花朵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从叶面补充磷钾肥。转自中国草莓产业网。

问题四:盆栽草莓如何施肥? 盆栽草莓的肥水管理.

四季草莓1年多次开花结果,营养消耗多,要加强养分补充.可用兽蹄、鱼骨、家禽内脏、豆饼等,加水腐熟发酵,沤制成液态肥水或追施复合肥.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浇水时,应事先将水晒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浇灌.

问题五:草莓如何科学施肥? 优质高产草莓的施肥技术一、生物系特征1、 根的构成与分布草莓为须根系,由初生根、侧根及根毛组成。新茎基部叶痕越多,初生根也越多,摘叶可促进初生根的发生。初生根产生侧根,侧根上密生根毛。草莓属浅根性作物,根系分布的范围较窄,大部分根系分布于地表下15-3cm土层内。根系分布状况还与品种、土壤条件及种植密度等相关,在良好的土肥条件下,根系分布可达45cm甚至更长。2、 根系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一年中,根系生长有2-3次高峰,土温达到15-25℃时根系生长出现第一次高峰;果实采收后出现第二次高峰,9月下旬至11月初出现第三次高峰。土温在23℃以上,气温降至13℃以下时根系发育变差。草莓根系对水分的要求很高,干旱时土壤盐分浓度高,导致根系中毒,土壤含水量过高时整个根系功能衰退。草莓根系适于在中性微酸土壤中生长。一般以PH5.8-6.5为宜,PH值小于4或大于8时,根系生长受阻,需施有机肥进行改良。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层中,PH在5.6-7.0的范围内根系亦能良好生长。二、草莓的营养特性生产1000kg草莓需吸收氮素3.1-6.2kg,磷素1.4-2.1kg,钾素4.0亥8.8kg,草莓苗期吸收养分少,开花后逐渐增多,随着果实的生长,氮、磷、钾吸收也随着增加。三、常规丰产施肥方法1、 基肥:结合整地施入,每亩施堆肥6000-8000kg,饼肥75-100kg,过磷酸钙10-13kg。2、追肥:草莓在栽植的第一年秋天和第二年夏秋之间分2次追肥,每亩沟施堆肥或土杂肥2000-3000kg,饼肥50-100kg,复合肥7.5-10kg,每年从植株返青后至开花前,每亩追施复合化肥10-15kg,叶面喷肥0.1-0.2%磷酸二氢钾2-3次。四、天耘肥的施用方法1、基肥:每亩结合整地施入粉状天耘肥600-800kg后定植。2、追肥:在花前3-5天每亩追施肥(颗粒状)40-60kg,果实膨大期相隔40-50天,每亩第二次追施肥80-120kg。注意追肥必须进行穴施,浇足水分覆盖细土。五、施肥成本与肥效比较常规丰产施肥亩成本960(劳动力费未计入)天耘肥亩成本950元(节约农药成本约40%未计入)。根据在江宁区农业科技园做的试验显示:处理区草莓比CK分别增产21.4%,28.8%,且糖份含量高,口感细嫩、甘甜、无纤维。

问题六:草莓根本追肥用什么肥料最好 定植期施足底肥。秧苗移栽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万公斤、尿素10公斤、磷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50公斤,或者亩施优质土杂肥1万公斤、硫酸钾三元复合肥25公斤-50公斤、尿素10公斤。

壮秧期施肥。番茄幼苗长至5片-6片叶时,如叶色变淡可进行叶面喷肥。常用的肥料有300倍尿素溶液、3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500倍的禾欣液肥、0.1%-0.3%的硫酸钾复合肥溶液。在壮秧期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另外,叶面喷肥可与防治病虫结合进行。

结果期适时追肥。第一果的直径长至1.5-2.5厘米时追肥浇水,一般每亩用硝酸铵15公斤-2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30公斤,或者用尿素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20公斤,地面撒施后水冲施入。第2和第3果长到直径3厘米大小时,分别进行第2和第3次施肥浇水,每亩用尿素水1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以斤-20公斤,方法同第一次。在盛果期,可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可用磷酸二氢钾、禾液肥、过磷酸钙等肥料,有利于果实着色及品质的提高。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草莓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左右,并配施氮、磷、钾等化肥,以满足植株正常生长需要。在基肥施肥量不足的情况下,应根据草莓各时期生长情况适时追肥。草莓追肥应把握好3个时期。

一是花前肥。早春草莓开始生长之后至开花前进行,亩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以满足开花对各种营养的需要。

二是果后肥。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为秋季的花芽分化创造条件,一般亩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氯化钾7.5―10千克。

三是孕花肥。草莓花芽分化前进行,对于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起到保证作用。主要施磷钾肥,配合少量的氮肥。

问题七:盆栽草莓施肥 去花市 5块钱一小包的鸡粪肥够你用一阵子的

草莓4月份施肥 一年也就一次就行 你要是觉得土不好 可以买点营养液洒里边

另外 草莓酸应该是品种问题的说。。。

盆栽红颜草莓 京东有售

问题八:草莓什么时候施肥最合适,草莓施什么肥才甜 草莓在不同时期都需要施肥的,苗期需要施生根的,开花坐果期需要施高氮高钾型的,膨果期需要使用膨果专用肥,草莓想要增甜就要施用福进门膨果专用水溶肥,不仅能够促进草莓糖分的沉积,还能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问题九:草莓怎样使用有机肥 以猪粪作基肥为对照;每吨猪粪加0.2%农盛乐种植专用菌发酵作基肥;以猪粪为基肥,并加0.1%农盛乐种植专用菌,经1000倍稀释后,作定根水等三个处理,

结果表明,农盛乐种植专用菌对草莓具有促生长作用,加农盛乐种植专用菌的二个处理比对照增产分别为9.8%和21%,单果重有明显差异,农盛乐种植专用菌处理后,又明显提高草莓的品质,糖度提高了1%,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对草莓的白粉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丰香有耐热、耐寒高产、稳产、口感好的特性,还比较耐贮藏和运输。值得注意的是,购苗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这个质量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选取壮苗,即根茎粗壮,无病虫害,须根多,有4~6片叶,叶柄粗短,叶厚而大。另一层是要通过正规渠道购苗,订立购苗协议,以防假冒伪劣。

2、选地和整地

(1)选地: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最适宜。

(2)整地:施农家肥750公斤,磷肥50公斤促长根,复合肥12.5公斤,硫酸钾30kg,一起与表土打碎混匀,用旋耕机旋地30cm以上。

(3)起垄:深翻后做南北走向横截面为梯形的高垄,垄高20厘米,上宽40厘米,下底宽60厘米,两个高垄之间留20厘米空背,每一高垄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厘米和20厘米,株距15-20厘米,密度为8337-11116株/667平方米。

3、定植

(1)时间:北方地区:八月底―九月上旬定植。

(2)种时注意:苗茎的弓背向畦沟,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种植前要先开滴灌造墒,种后马上淋透定根水。

(4)及时补苗:定植后10-15天,已知苗是否成活,应及时检查补缺。

4、管理

(1):定植后一个月内:定植后10-15天缓苗,可看苗施速效肥,可促进花芽分化,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如农盛乐生物有机肥15kg,7-10天滴灌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出现老叶黄叶及时剥除。该阶段保持有五叶一心较好。草莓生长过程中及时除草,顺便松土,有蚜虫时及时防治。中耕松土一次,顺便将起垄时未成梯形的地方修成梯形。

(2)盖膜:开花前需盖膜,在11月中旬。在晴天,露干后进行。方法:两个人将地膜盖过畦面后拉直固定,再从两边地膜嵌入畦底固定,使面上平直,然后在苗心处撕开地膜,扯出苗,整理成原状。该阶段同样需摘病老叶,保留的叶数为六叶一心。可看苗喷些农盛乐叶面肥。

(3)结果和采收:保留主花主果,摘除附属花,一般每株留5~7个有效果即可。该期可喷0.3%磷酸二氢钾3~4次,提高座果率。如果在开花盛期喷0.2%硫酸二氢钾或0.3%的硼砂,也有一定增产作用,还可增加果的硬度。选在傍晚叶片潮湿时喷叶背为主。收完第一批果,马上施追肥。亩施复合肥15公斤,钾肥15公斤,采果前以防治叶螨为主;采果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在开花盛期尽量少喷药。

另外,用农盛乐种植专用菌喷洒土壤,还利用滴灌设备,将农盛乐种植专用菌流注到草莓根部作追肥,草莓生长旺盛,叶片鲜绿,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提前开花结果,果实大而饱满,结果数多,异形果少,口感好,着色鲜亮并且耐储存,比不使用农盛乐种植专用菌的草莓多储存10天以上,草莓根部肥壮,消灭了草莓的白粉病和根腐病。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是的

产品名称 溴素

产品英文名 Bromine

产品别名 溴

分子式 Br2

产品用途 主要用作制取溴化物;并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摄影材料、灭火剂, 选矿、冶金、鞣革、净水等部门

CAS号

毒性防护 溴蒸气即使浓度很低时也会灼伤粘膜,出现咳嗽、粘膜分泌物增多、鼻出血、头晕等症状。液态溴对皮肤有烧灼作用,可使皮肤染成**。最高容许浓度0.5mg/m3。中毒30~40min可致。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工作服、橡皮手套、围裙、风镜和滤毒口罩等。应避免与皮肤接触,皮肤灼烧时要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敷油膏并送医院治疗。

包装储运 用耐酸陶瓷坛或玻璃瓶包装,坛(瓶)口密封。每坛净重25kg或30kg。坛(瓶)装入木箱,箱与坛(瓶)之间加衬垫物,防止挤破。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有毒品”及“腐蚀性物品”标志。 属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1030。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要防止日光曝晒,与火种和热源隔离,不得与氨、氢、磷、锑粉和碱类等共贮混运。应远离木屑、刨花、稻草等,以防燃烧。运输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坛(瓶)破碎。 失火时,可用干砂、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物化性质 红棕色发烟液体。相对密度3.119(20℃)。熔点-7.2℃,沸点58.78℃。低温(-20℃)时为带金属光泽的暗红色针状结晶。常温下蒸发很快,其蒸气有窒息性刺激味,呈红棕色。微溶于水,溶解度为3.58g/100ml水(20℃);易溶于乙醇、、氯仿、四氯化碳、煤油及二硫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也溶于盐酸、氢溴酸和溴化合物溶液。 其化学性质与氯相拟但稍弱,故溴化物中的溴可以用游离的氯来逐出。是强氧化剂,在有水分存在时,溴可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并生成溴化氢;在碱性介质中氨和尿素等氮化物被溴氧化而产生氮气;在气相中溴将氨氧化成游离氮并生成溴化铵白色烟雾,生产上常以此检查设备及管路是否漏溴;溴在有次溴酸存在的情况下比氯稳定。日光下,如有次溴酸存在,则比氯稳定。有毒,有腐蚀性。

质量标准 轻工部部颁标准 QB 349-63;前苏联国家标准 ΓOCT 454-76

分子量 159.808

结构式

消耗定额 空气吹出法 蒸汽蒸馏法

液氯(Cl2 99%) t/t 1.040 0.55

苦卤料液(Br2 7~13g/L) m3/t 130

纯碱(Na2CO3 98%) t/t 1.400

硫酸(H2SO4 95%) t/t 4.730

海水[Br2 (55~65)×10-6] m3/t 20000~23000

电力 kWh/t 7500 550

煤 t/t 2 6.50

--------------------------------------------------------------------

日本 苦卤法 海水法 二氧化硫法

苦卤 m3/t 0.33 -- 17.00

海水 m3/t -- 20.00 --

硫酸(98%) t/t 8.00 4.00 2.30

氯气 t/t 0.70 0.80 0.40

苛性钠 t/t -- 1.00 --

二氧化硫 t/t -- -- 0.50

详看

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阻燃剂、石油开采、精细化工等领域。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溴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国家,近几年溴素产量保持在30万吨/年。以色列是世界第二大溴素生产国和最大的溴素出口国,2005年产量约22万吨,2006年预计将达到26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溴素生产国,2005年产量约13万吨。

我国溴素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其中山东省潍坊市北部沿海地区的溴素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近几年随着溴素价格的不断攀升,溴素的生产成为当地最热门的行业,吸引了大量社会闲置资金的投入。溴素厂在当地已成星罗棋布之势。2005年生产量近10万吨,据业内资深人士估计2006年产量将达到12万吨,比去年增长20%。据此推断2006年全国溴素产量将达到16-17万吨,比去年增长4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发国际小包重量是怎么计算的?

前言

为了确保所收集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资源实物的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特制定《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资源的收集技术规程》,对该类标本资源的展示教育、科普科研、实物资源共享、数字化博物馆和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在地表条件下极容易发生氧化、光化学反应,对这些标本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应按照一定的技术规程进行,否则不但对标本造成损坏,而且对环境和收集人员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该类标本进行系统研究,本规程主要包括收集方式(采集、购置、交换、赠送等)、所使用的器具、包装材质、运输以及相关信息,而且在操作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标本资源收集标准。

本技术规程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岩矿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整理、保存技术规程编写指南,以“硫化物标本”、“收集技术规程”为关键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调研和查询,并制定了工作程序和方案。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按GB/T1.2—2000等标准,确定编制原则和编写要求。

本规程附录A—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博物馆。

本规程起草人:吕林素,王月文,杨良锋,章西焕,笪沪增。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收集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收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费尔斯曼著.趣味矿物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

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典藏管理组.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收藏管理作业准则 (修订版).200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a.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sulphides and allied minerals):指金属元素与硫(S)、硒(Se)、碲(Te)、砷(As)、锑(Sb)和铋(Bi)的天然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砷化物、锑化物和铋化物,其中以硫化物为主。另外,还可分为简单硫化物、复硫化物和硫盐。

b.收集(collection):指根据不同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将分散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人拥有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聚拢和集合在同一个地方的过程。常用的标本收集方式有采集、购置、征集、交换、捐赠、汇交、调拨或转移、接收等,其中以野外采集为主,其次是购置。

c.采集(gathering):指根据具体目的,有针对性地派专业人员到有代表性的矿区、矿点,收集有代表性的和典型性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过程。

d.购置(purchase):指向个人、单位或公司购买有收藏价值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过程。

e.征集(recruit):指通过发函、发信、电话等方式,与产出地有关部门或个人征集所需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及征集标本的过程。

f.交换(exchange):指在掌握资源拥有方持有资源保存单位需要标本的前提下,两交换单位事先协定并立下交换同意书,本着互惠或双赢的原则进行等价值的交换,达到相互支持、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的目的。

g.捐赠(donation):指个人、单位或团体将其拥有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无偿地捐献给资源保存单位的行为。

h.汇交(hand-in):指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下级部门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必须将研究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汇交博物馆或研究院所或学校的过程。

i.调拨或转移(transfer):指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实质管理权与责任由一个政府机构让与另一个机构的方式,或在同一机构的不同单位之间转换。上级主管部门对国内同类博物馆之间进行调配,即是对国家的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j.接收(take-over):指国家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将从国内外接受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礼品转交给国家级保存单位进行保存的行为过程。

k.手标本(specimen like hand-size):指拳头大小、用手拿着观察比较方便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

4 收集目的和技术要求

4.1 收集目的

收集标本的目的要求是达到品种齐全,所收集的标本应具有科研价值、收藏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文物价值。根据标本收集目的的不同,对标本的要求也不同。收集的标本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4.2 陈列、收藏、观赏标本的技术要求

用作陈列展览、收藏、观赏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晶体标本最好个体大、晶形完整而精美。因其性脆、易受损,在收集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这类矿物的晶形及晶面和自然形态。

4.3 生产、教学标本的技术要求

用于生产、教学的手标本,应保持自然形态,具有新鲜面,特征明显,规格一般为3cm×6cm×9cm,对于珍贵的晶体可到2cm×4cm×8cm。

4.4 科研标本的技术要求

a.矿物手标本的初步研究:野外要对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的形态、大小、颜色、光泽、密度和硬度作肉眼鉴定,对矿物的地质产状(共生、伴生)情况要仔细观察;需作晶体测量的标本,要求晶体晶形、晶面完好,采集时应特别小心保护晶体的面、棱、角不被破坏;标本采集的数量和大小一般不限,但至少要留有可用于核实和再测试的标本量,提供实物共享,同时所采集的标本能显示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b.岩矿切片:要求在野外仔细观察、记录和描述所研究的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类型,鉴定组成矿物的名称、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世代、蚀变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期次和矿化期次;对于岩石(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合变化大的矿体,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和编录,便于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所采集的标本大小、数量以满足上述要求为准;若需采集反映成岩成矿动力学构造特征的标本,应采集定向标本,采集的定向标本应注明产状及标明其空间位置。

c.矿物化学成分研究:为了解地质体的时间变化规律,采集的分析样品应按不同矿体、不同矿物组合类型分别采样;在同一矿体内应沿矿物成分变化最大方向采集,同种矿物应将其不同的物性特征矿物分别进行采样;选取的分析样品应与光片或薄片鉴定标本相对应;对单矿物样品质量的要求,可根据所需分析的矿物在地质体中的含量分布不同,一般采集10~20kg,经室内分选加工后应满足要求;化学全分析的单矿物样质量不小于1g,元素定量半定量分析(等离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极谱等分析)单矿物样质量介于10~50mg之间,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可在光片或光薄片上进行测定。

d.矿物密度与硬度的测试:矿物密度测试,不同方法要求的单矿物样品量有所不同,比重瓶法要求单矿物样品量为5g;重液法要求有一定的粒度(肉眼可见),几粒单矿物即可;扭力天平法要求单矿物在10mg以上;显微比重法要求单矿物在10mg左右;显微硬度测定可直接在光片上进行,无需单独挑选单矿物样品。

e.晶体结构测试:X射线粉晶物相样品测试要求单矿物质量不少于200mg;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应选择若干个无双晶、无其他矿物包裹体、无明显裂纹或无明显晶体缺陷,且外形尽可能完整,粒径一般为0.1~1mm的单晶;含重原子成分的矿物单晶最佳粒径为0.1~0.2mm。

f.同位素测试:在野外首先应对不同岩石的侵入期次、矿石的矿化期次分别采样;采集的样品要求新鲜、未经蚀变,采集样品质量应在1kg左右。

g.其他分析方法:包裹体研究应采集含有固态、液态、气态包裹体的标本;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要求单矿物样品2~5mg;透射电镜分析用光薄片即可进行测试;拉曼光谱分析要求为1μm以上大小的颗粒或粉末。

4.5 一些特殊要求

由于此类矿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或有毒元素,在采集时及采集完毕后应注意健康安全。采集时应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应将其密封于一定的采集容器内;超大块体标本(如晶簇、晶洞等)的采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其完整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超小标本,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采集。

5 收集员及收集负责人

5.1 收集员

收集员由收集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要求熟悉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的特性,并具有室内和野外采集标本经验,协助收集负责人搞好这类标本的收集工作。

5.2 收集负责人

由收集标本的单位指定专业技术骨干担任。主要负责对收集员的培训、技术指导、工作检查,以及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应用、建档,还有表格的填报、收集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写和收集资料上报。

6 野外采集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

6.1 野外采集的工作流程

踩点→办理采集许可证→确定产出特征(晶洞、地下、地表)→确定采集方案(选择采集工具、确定采集方式)→采取大标本或小标本。

6.2 野外采集前的准备

a.野外采集地区路况及环境因子的收集:对采集目标地(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进行情况摸底,确定野外路线,包括地理情况(地形、地势、山脉、河流、地质等信息可通过地图获得)、气候情况(可由电视、广播、中央气象台网址查询)、交通路况、危害事项的调查与防范(应尽量避开雨季采集,避免山体滑坡、塌方及泥石流的危害)。

b.办理采集许可证:到相关部门申办入山许可证、入矿山或矿井许可证、入国家地质公园或博物馆标本采集调查许可证、标本采集证及办理保险事宜。

c.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晶体的生长条件、分布、有关采集地区的研究论文及报告,这些资料事先应广泛搜集,以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获得更理想的成果。

d.行装:行前须检查装备,包括标本采集工具、标本编号工具、标本包装材料和野外搬运工具等,一切准备就绪,方可成行。

——标本采集工具:地质罗盘、高度计、全球定位系统(GPS)、地质锤、10倍放大镜、一套各式各样的凿子、电钻、野外记录簿。

——标本编号工具:白油漆(涂漆编号)、胶布(贴胶布编号)、号牌笔 (在油漆或胶布上写编号)或油性笔(在标本不显眼的地方直接写编号)、标签纸。

——标本包装材料:不同规格的小盒子、样品袋或采集袋(小帆布口袋)、样品箱或木箱(箱子的质量不要超过15kg,而且要牢固)、铁皮条、木板、钉子、铁丝、玻璃小瓶(主要用于易潮解、易氧化的矿物标本,应事先贴好胶布)、海绵、泡沫塑料、棉花、锯末、刨花及包装纸(吸水纸或报纸,主要避免矿物原始晶体受到损坏,亦可作为细小完整晶体的包装用)。

——野外搬运工具:轮胎、撬棍、倒链、地质包。

——其他相关工具:手电筒或电瓶灯、彩色铅笔、卷尺、小锯、小刀、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地图或电子地图、参考图鉴、带有绢制夹袋的背包、图囊、笔记本电脑。

6.3 采集步骤

6.3.1 采集部位

样品具代表性,新鲜的、未风化的样品。标本采集要有备份。

6.3.2 采集方式

根据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性质以及采集目的确定标本的采集方式。对于晶体,最好用手工敲打;对于大的晶簇,可用电钻凿基岩取下;除此之外,采用爆破可提高效率;对于珍稀的矿物小晶体,可用一套各式各样的凿子采集。

6.3.3 野外安全

在热带雨林、矿井,需注意人体安全(目标物对人体不要有影响)。

6.3.4 晶体标本的采集

对于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既有单矿物晶体及其组成的晶簇标本,又有由这类单矿物晶体与其共生矿物或伴生矿物晶体组成的标本。这类矿物多产于晶洞中,采集时,进入晶洞,观察晶体所赋存基岩的岩性和坚硬程度。根据晶洞大小、洞中晶体分布情况、基岩岩性、裂隙发育情况及洞口大小,确定采集大、小标本的方式。

对于晶体分布较密集而完整、基岩较坚硬且裂隙不发育的晶洞,有条件采取大标本时,尽可能采取有气势、造型好的大标本。若晶体赋存于洞底且呈立体分布,采集时,从根部用电钻或錾子取下,尽量保持三面晶体完好。若晶体呈平面分布,采集时,从裂纹以外或无晶体或晶体较差的地方下钻,清除待取标本四周的无用部分,根据标本的大小和基岩的坚硬程度确定待取标本的厚度,通常为50~60cm,然后用电钻或錾子从待取标本两侧或上下对打,估计快打通时,再用钢钎撬下来即可。若晶体赋存于侧壁,在用电钻或錾子快打通时,必须在靠近晶体的地上用轮胎垫在下层,其上再铺上棉被或海绵,然后用钢钎撬下来。若晶体赋存于洞顶,在用电钻或錾子快打通时,必须在地上垫多层轮胎,其上再铺多床棉被或海绵,再用钢钎小心撬下来。

对于晶体分布密集而完整、基岩坚硬但裂隙发育,晶体分布密集而完整、基岩疏松,晶体零星分布的晶洞,只能采取小标本,尽量保持晶体的完整性。所取标本厚度通常为10cm左右。对于晶体较完美的较小晶洞,则可将整个晶洞取下作为一件标本。采取时,将晶洞外壁的围岩剥离,取下后再修整。

6.4 采集后的整理与初步鉴定

6.4.1 整理标本

整理采集标本时,应对已采集的矿物标本进行编号,可用油性笔在标本不显眼处直接写编号,也可先涂漆(或贴胶布),再用不易掉色的蓝、黑色笔编号;小标本装入玻璃瓶,在玻璃瓶上贴胶布编号,然后填写标签。将编好号的矿物标本放入样品袋中,同时在野外记录簿上作相应的记录。

6.4.2 野外修整

对野外采集到的标本首先进行现场修整或初步处理(清除浮土、有条件就冲洗),使采集的标本具有比较规则的扁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最小尺寸不小于6cm×9cm,若是形成大量堆积的矿物,就应该不小于9cm×12cm,但也不能将所有标本都修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6.4.3 选择容器

选择临时存放标本的器具(晶体类、非晶体类、共生矿物、单矿物、单晶体)及填充物(棉纸、锯末、干草等)。对于贵重、易碎的矿物小晶体和散粒矿物可装入玻璃小瓶中;对于单个小晶体、散碎小粒矿物可以装入标有号码的小帆布袋中;对于单个小晶体,可用包装纸分开包好。必须尽可能避免将样品装在大而重的箱子里。

6.4.4 初步鉴定

对野外采集的标本整理后,进行初步鉴定,确定大类名称,描述简单特征及可能的利用价值。

6.5 野外记录

6.5.1 记录用具

野外记录簿(野簿)、记录笔、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

6.5.2 记录内容

记录野外观察到的一切地质现象。对所采集标本的原生埋藏状态、地质环境以及标本本身进行文字描述、素描、现场照相、录像、野外编号和贴标签。任何标本采集后,采集人员应该对所采集到的每块标本都有观察记录,包括这种矿物发现得多与少、赋存于何种岩石或矿石中、所采标本发现于原生岩石还是砾石或冲积物中。记于野簿上的原始采样记录的各项内容包括顺序号、标本编号、野外定名、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采集地点、标本规格、标本数量、标本类型、标本简单描述、产出环境(地质产状、地层或成矿时代)。

6.5.3 记录方法

所有标本均应进行统一的连续编号。标本的原始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与素描图及野外记录簿上相符合。如在几个分区进行采样时,各分区编号应事先由采样负责人规定分组号。对组合标本等,均应预先留出适当的号码,不得与其他分析标本编号重复。各种标本采集完成后,均应登记在有关的取样登记簿内。如果若干人在同一矿区内同时采样,则可分别编临时号(最好冠以字头以免重复),经采样人检查验收其标本及全部原始记录后,将临时编号改为统一的连续固定编号,一并登记在有关标本登记簿内。

填写标签(格式见附录A),应在每个标本袋内放入样品标签,在标签上应记载与野外记录本上完全一致的地质体名称;采样的课题或项目的编号及名称,标本的临时编号及固定编号;采样的位置各项,装标本袋的号数及其总数。除标本袋内有标签外,袋外也应注明以下内容:标本号码,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装该样品的总袋数(分母)及本样品袋的号数(分子)。

每件标本的价值与记录做得好与坏密切相关。标本若没有标签则变得没有价值。采集者必须在采集当时立刻做好记录而不能事后凭记忆来修正或补记,否则记录不完全甚至会错,这是许多标本记录最大的缺点。记录一定要注意做好,要做得精确而清楚,标本才有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或展览价值。采集回来后,必须立刻整理记录,改正收集工作中的种种缺点,供日后使用。野外记录最好使用防水野簿。

6.6 标本的包装运输

6.6.1 野外包装

样品采集后,应在现场编号(用涂漆或贴胶布等方法)、登记、填写标签等,尤其需在记录本中注明标本号码、采集地点、野外定名等。标签和标本应一同包装,最后在包装纸上按同一顺序编号,分类装箱。对于特殊的或易碎的标本,应用软纸或铁皮筒等包装;对于易脱水、易氧化或易潮解的样品,可密封(或蜡封)包装。标本箱内应附样品清单。

所有的样品无论大小都必须仔细包装,而且要一个标本包成一个纸包。脆的或易碎的细枝状晶体,最好先用薄绵纸包好,然后再裹上几层棉花、很细的刨花或锯末。最后将这些用纸包好的标本一个个紧挨着装在箱子里,相互间不要留空隙。每个标本都要贴标签,但不要直接贴在标本上。在木箱下面垫上棉纸或草纸或报纸或袋装锯末,然后放标本,将标本周围用填充物填塞,随后在晶体的空隙部位填充物质,如洗衣粉等,以便保护晶体,最后在标本上盖上棉纸、草纸或报纸,封箱或钉箱。样品装箱时,无论如何不要填塞干草、刨花或叶秆,因为这些东西会因颤动而磨碎,从而导致标本互相碰撞。

6.6.2 标本搬运

对于60~70kg以下的标本,如交通不便,可用背篓背出矿坑或背下山。对于几百千克的标本,可钉一块牢固的木板,将标本用铁丝或结实的麻绳固定于木板上,选择一条相对平坦的路,偶遇大石块,可用木棒或钢钎垫一下,或用轮胎辅助,像水中的木筏一样运到山下。对于1000kg以上的标本,可用倒链、钢钎、轮胎辅助运往山下。最后用集装箱通过铁路、公路、航运运抵目的地(注:对性脆晶簇标本和稀少珍贵标本装入箱内后应随身携带)。

6.6.3 标本寄送

寄运标本时,必须复写一式两份的装箱清单,内容同编录内容一致。该装箱清单一份自存,另一份随标本装箱。应特别注意:标本必须涂漆编号;标本必须填写标签,连同标签一起包装,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登记;一些易潮解、易氧化的特殊标本,可用塑料袋等密封包装,并在包装箱(或袋)上详细注明。长途寄运时,必须装入木箱,箱板适中,毛重不超过30kg。木箱必须用干草、刨花等填满填实,用钉子钉牢,最好还用铁丝等将木箱十字捆绑一下,且标本箱也应编号。

7 其他收集方式的操作方法

在购置、征集、交换、捐赠、汇交、调拨或转移和接收标本的同时,应向对方索取该标本的相关地质资料,包括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的名称、产地(尽可能详细)、产状、共生与伴生矿物、成因等详细资料。对于可供陈列用的精美标本或晶形完好的教学标本,应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如产出多少、晶体的大小、有否不同的晶形和颜色及标本提供者的****。下面重点制订购置、交换和捐赠三种收集方式的技术操作规程。

7.1 购置标本的操作方法

7.1.1 购置前的审查

包括双方的立场及状况、卖方的声誉、是否有相关文件或资料证明标本的合法性。会请三位专家评估,综合初步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购买。若购买,填写拟入藏品评鉴报告(见附录B),并说明购买动机;提供待购标本的详细资料,包括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照片、单价及总价等。

7.1.2 总价较低标本的请购流程

a.对于总价较低,如3000元以下的标本,收集负责人将7.1.1中的资料向单位主管领导请示或报批,通知藏品保管部和财务处。

b.办理采购程序:卖方若为公司,需提供发票、公司抬头、地址、银行汇款账号;卖方若为个人,需提供发票或收据、具结书(见附录C)、身份证复印件。

c.收集负责人进行标本清点与验收,到藏品保管部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到财务处负责办理付款手续,按国家规定500元以上(含500元)由财务处记入固定资产。

d.将购买案所有的签呈、文稿、资料一份交藏品保管部存档。

7.1.3 总价较高标本的请购流程

a.对于总价较高如3000元以上的标本,收集负责人将7.1.1中的资料交藏品保管部提请召开标本专家审议会,并由藏品保管部作会议记录,与会专家签字存档备查。

b.经标本专家审议会通过的“购买办法”向单位主管领导请示或报批,依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办理采购程序。

c.卖方若为公司,需提供发票、公司抬头、地址、银行汇款账号;卖方若为个人,需提供发票、具结书、身份证复印件。

d.收集负责人负责标本的清点与验收,到藏品保管部办理入库登记手续,负责到财务处办理付款手续,由财务处记入固定资产。

e.收集负责人申办入库登录手续时,应检附标本审议会议记录、请购签呈、估价单、议价单及验收单的复印件、收据、具结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并将这些资料整理交藏品保管部存档。

f.凡符合本单位订列为珍贵标本条件之一者,依程序申报为珍贵标本。

7.2 交换标本的操作方法

7.2.1 标本交换的办法

由标本收集组提出,具体表明交换的目的及拟交换标本清单。交换办法经主管领导核定后,签会藏品保管部办理保险事宜,有关交换标本的寄送和联系交换单位等事宜由标本收集组负责。

7.2.2 交换开始与终结

两交换单位事先协定并立下交换意向书,交换标本的品种和“价值”则在交换进行之前即由有关专家认定和估算完成。当交换协定的最后一笔交换完成时即告结束。此一交换的终结作业可能是标本的出库或入库,也可能是出、入库同时进行。

7.2.3 交换记录

交换过程的记录由标本收集组和藏品保管部处理。出库标本,填写出库报告单;入库标本,填写入库报告单;出、入库同时进行时分别使用前述两种表格。标本收集组签章并交到藏品保管部。

7.2.4 编号

交换入库的标本办理入库登录,交换出库的标本办理出库和注销登记。藏品保管部根据交换办法处理的先后顺序将交换标本清单依次编号,由藏品保管部和标本收集组分别保存已编号的相关文件的正副本。

7.3 捐赠标本的操作方法

7.3.1 办理捐赠办法手续

由藏品保管部负责人申请入库登录号,填写入库登录单(两联,加注捐赠品的入库日期),办理入库登录及相关文件的存档,如标本审议会会议记录、拟入藏品评鉴报告。捐赠标本必须在接收一个月内完成入库作业和本单位接受捐赠的手续。

7.3.2 捐赠契约

标本收集负责人负责取得有捐赠者或捐赠单位代表签名的捐赠契约 (见附录D)。捐赠契约三联,第一联与入库登录单及捐赠标本清单存档于藏品保管部;第二联与入库登录单复印件交由标本收集负责人存档;第三联寄交捐赠者收存。

7.3.3 荣誉证书

捐赠经办人或标本收集负责人要求藏品保管部制作荣誉证书(见附录E)给捐赠者。

8 新矿物标本的收集

当新矿物发现者得知该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被“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应立即将该新矿物标本交给国家级资源保存单位(如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后者有义务收藏和妥善保管新矿物标本,并出具该新矿物标本已被该馆收藏的证明或证书。收存单位应向发现者索取“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颁发的新矿物通知书及发表的新矿物文章。

9 收集工作总结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收集工作总结主要包括:收集这类标本的依据和目的,地质分布、产状和产地,所收集标本的总体特征,研究价值、利用前景,收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收集工作总结应尽可能详细,以便作为原始资料,供日后研究、展览或撰写论文之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收集记录

表A.1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收集记录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本拟入藏品评鉴报告

表B.1 标本拟入藏品评鉴报告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标本购置具结书

表C.1 标本购置具结书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标本捐赠契约

表D.1 标本捐赠契约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标本的荣誉证书

表E.1 标本的荣誉证书

物理问题,图上是一个挂在墙上的木箱,求红点c和D需要的水平推力

1、计重方式

国际快递包裹重量分为: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两种,快递公司将以两种重量中大的一项为计费依据。

*体积重量计算方式:(长*宽*高)/5000,如果体积计算出来大于实际重量,我们称之为泡货(抛货)。

2、计费方式

1)计费重量单位:国际快递行业一般以每0.5KG(500g)为一个计费重量单位。

2)首重与续重:特快专递货品的寄递以第一个500g为首重(或起重),每增加500g为一个续重。通常起重的费用相对续重费用较高。

3)大货21kg以上以1Kg为一个计费重量单位。21kg以上无首重,按每kg计算。

3、其它注意事项

1)国际快递包裹单件货物的规格必须保证:1长+2高+2宽2)国际快递包裹单件超过或等于68公斤/件的,必须用有脚卡板进行包装(部分国家拒收原本卡板包装),否则快递公司拒收货物。

3)倘若有以下情况的国际快递包裹,需预先订舱:货物单件维长超过330厘米;货物单件重量超过68公斤;货物单件不超过330厘米,重量不超过68公斤,但一票货超过300公斤

4)当货物出口用木箱包装时只能用夹板木箱包装。

5)EMS单件重量不超过30kg。单件长不得超过160CM,宽不得超过80CM,高不得超过60CM。

寄国际快递可以选择竞速物流,竞速物流拥有超10年空运操作经验,可安排最快航班,保证仓位时效,大大节省客户时间。

矿物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采用扭矩平衡的原则,可以计算出木箱恰好脱离a点的水平推力。

以固定点b为支撑原点,计算出需要的水平推力。

1、水平推力Fc作用在C点时,根据力矩平衡的原则得到:

100kg/2*(1100-220*2) =Fc*(230-130)

求出,Fc=330kg

2、水平推力Fd作用在D点时,根据力矩平衡的原则得到:

100kg/2*(1100-220*2) =Fd*460

求出,Fd≈71.74kg

即,在c点和d点分别施加330kg(大约3.3kN)和71.74kg(大约717.4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让木箱恰好脱离a固定点。

前言

为了确保收集矿物标本的质量,特制定《矿物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用以规范化从业人员进行标本收集工作,尽可能保证所收集标本的完整性以及记录的准确性,使标本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有效使用。

本规程阐述了矿物标本野外采集、记录、整理、包装运输的方法步骤,以及对购置、交换、接受赠送、征集标本和新矿物标本收藏的要求。

本规程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起草人:何明跃。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标本收集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矿物标本的收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矿物(mineral):主要是由地壳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 矿物标本的采集

4.1 采集的准备

4.1.1 标本采集工具

——地质锤;

——袖珍放大镜:放大倍数10倍为佳;

——凿子:

——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

——地质罗盘;

——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野外工作GPS仪是常用工具。

4.1.2 标本编号工具

a.白油漆:用于涂漆编号。

b.胶布:用于贴胶布编号。

c.编号笔:用于在油漆(或胶布)上编号。

4.1.3 标本包装材料

a.布口袋:存放采集的矿物标本。

b.玻璃瓶:主要用于易潮解、易氧化的矿物标本。应事先贴好胶布,以便在野外可以用笔在上面注明数字及标本名称等。

c.纸和棉花:包装材料,避免矿物原始晶体受到损坏,亦可作为细小完整晶体的包装用。

d.地质包:容积很大、很结实的肩袋,最好还带有绢制夹袋的背包及图囊。

4.2 采集的步骤

4.2.1 总则

矿物学研究的内容:一是对某地区某些矿物种进行系统矿物学研究;二是通过该地区矿物学的研究,配合其他地质工作,了解该区成岩成矿的地质特征。为此,在野外工作时应仔细研究各种矿物所处的时空状态(矿物的产出位置,矿物间的结构、构造,各种矿物的生成顺序,矿物的形成世代,矿物的共生、伴生组合,成岩、成矿的期次等特征),同时还要采集足够量的相应矿物标本,以满足矿物学研究的各种测试的需求。

4.2.2 样品采集的要求

4.2.2.1 矿物形态研究(包括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对样品的要求

在野外要仔细观察矿物的地质产状、形态、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并进行标本的采集。一般不限数量和大小,但至少要留有可用于核实和再测试的标本量,提供实物共享,同时所采集的标本应能显示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

为了进行晶体测量,要求采集的矿物晶体晶形完好,晶面最好没被剥蚀。采集时应特别小心保护晶体的面、棱、角不被破坏。大小一般在1~10mm的晶体最适合用双圈反射测角仪进行测量;10~50mm适合用单臂或双圈接触测角仪进行测量;小于1mm的小晶体可用双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以研究其形貌。

4.2.2.2 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对样品的要求

目的是研究矿物的主要组分及微量元素成分,以便了解其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各类成分分析时,均要求送样单矿物的纯度达到99.9%。

为了解地质体的时间变化规律,采集的分析样品应按不同矿体、不同矿物组合类型分别采样。在同一矿体内应沿矿物成分变化最大方向采集。同种矿物应对具有不同物性特征的矿物分别进行采样。选取的分析样品应与光片或薄片鉴定标本相对应。

化学全分析需要单矿物样质量不少于1g。

元素定量半定量分析(等离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极谱等分析)需要单矿物样质量为10~50mg均可。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可在光片或光薄片上进行测定。

以上分析及其他分析方法对单矿物样品质量的要求,可根据所需分析的矿物在地质体中含量分布的不同,而采集总量不同的标本,一般采集10~20kg,经室内分选加工后应能满足要求。

4.2.2.3 物理性质的测试对样品的要求

a.矿物密度测试,不同方法要求的单矿物样品量有不同:

——比重瓶法:要求单矿物样品质量为5g。

——重液法:要求有一定的粒度(肉眼可见),几粒单矿物即可。

——扭力天平法:要求单矿物质量在10mg以上。

——显微比重法:要求单矿物质量在10mg左右。

b.显微硬度测定可直接在光片上进行,无需单独挑选单矿物样品。

4.2.2.4 晶体结构测试有关内容对样品的要求

X射线粉晶物相样品测试要求单矿物质量不少于200mg(200~320目以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应选择若干个无双晶、无其他矿物包裹体、无明显裂纹或无明显晶体缺陷,且外形尽可能完整,粒径一般为0.1~1mm的单晶。含重原子成分的矿物单晶最佳粒径为0.1~0.2mm。

4.2.2.5 其他分析方法对样品的要求

包裹体研究:凡矿物中含有固态、液态、气态包裹体的颗粒均应采集,适当存放,以备进一步研究。

a.热分析:要求单矿物样品质量在500mg左右(200目以上)。

b.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要求单矿物样品质量2~5mg。

c.穆斯堡尔谱分析:比其他的测试用量稍多,要求质量大于0.5g。

d.透射电镜分析:用光薄片进行测试。

e.拉曼光谱分析:要求1μm以上大小的颗粒或粉末。

4.2.2.6 人工重砂的采集对样品的要求

在手标本或光薄片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矿物,但矿物颗粒较小、不易取得时,可通过人工重砂获得。人工重砂采样质量取决于岩石、矿石中所需研究矿物的含量。一般采集质量为10~50kg。

4.2.2.7 岩矿切片对样品的要求

采样目的:观察和鉴定岩石、矿石中的组成矿物及其含量;研究组成矿物间的结构和构造、矿物共生和伴生组合、蚀变特征;以及测定组成矿物的某些光学参数。

要求在野外仔细观察、记录和描述所研究的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类型,鉴定组成矿物的名称、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世代、蚀变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期次和矿化期次。对于岩石(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合变化大的矿体,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和编录,便于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所采集标本的大小和数量应以能满足上述要求为准。

若需采集反映成岩成矿动力学构造特征的标本,则应采集定向标本,采集的定向标本应注明产状并标明其空间位置。

4.2.2.8 同位素测试对样品的要求

在野外首先应对不同岩石的侵入期次、矿石的矿化期次分别采样。采集的样品要求新鲜、未经蚀变,采集样品质量应在1kg左右。

4.2.2.9 一些特殊标本的要求

对于一些有毒、有害、有挥发性的矿物标本,采集时应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应将其密封于一定的采集容器内;超大块体标本(如晶簇、晶洞等)的采集,最重要的是保持其完整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超小标本,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采集。

4.3 标本采集的野外记录

4.3.1 野外记录的用具

——野外记录簿(野簿);

——记录笔。

4.3.2 野外记录的内容、方法

a.所有样品均应进行统一的连续编号。样品的原始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与素描图及野外记录簿上记录的内容相符。

b.如在几个分区进行采样时,各分区编号应事先由采样负责人规定分组号。对组合样品等,均应预先留出适当的号码,不得与其他分析样品编号重复。

c.各种样品采完后,均应登记在有关的取样登记簿内。如果若干人在同一矿区内同时进行采样时,则可分别给予临时编号(最好冠以字头以免重复),经采样人检查验收其样品及全部原始记录后,将临时编号改为统一的连续固定编号,一并登记在有关样品登记簿内。

原始采样记录(记于野簿上)应记录以下各项(详见附录A):

——顺序号;

——标本号码;

——采集日期;

——采集人姓名;

——采集地点;

——野外定名;

——矿物标本规格;

——矿物标本简单描述;

——备注。

除在野外记录本上记录上列各项外,应在每袋样品袋内放入样品标签,在标签上应记载与野外记录本上完全一致的地质体名称、采样的课题或项目的编号及名称、样品的临时编号及固定编号、采样的位置各项、装样品口袋的号数及其总数。

除袋内有标签外,口袋外也应注明以下内容:

——标本号码;

——采集日期;

——采集人姓名;

——装本样品的总袋数(分子)及本样品袋的号数(分母)。

4.3.3 野外记录的保存方法

使用防水野簿。

4.4 整理标本

整理采集标本时,应对已采集的矿物标本进行涂漆(或贴胶布),然后用不易掉色的笔进行编号。将达不到涂漆粒度级别的矿物标本装入玻璃瓶,然后在玻璃瓶上贴胶布,做记号。编号完毕的矿物标本再放入编号的样品袋中,同时在野簿上作相应的记录。

4.5 标本的包装运输

4.5.1 标本包装材料

样品袋、样品箱,以及包装特殊矿物样品所需的软纸或铁皮筒等。

4.5.2 标本的包装步骤

样品采集后,应在现场编号(用涂漆或贴胶布等方法)、登记、填写标签等,尤其需在记录本中注明标本号码、采集地点、野外定名等。标签和样品应一同包装,最后在包装纸上按同一顺序编号,分类装箱。对于特殊岩矿鉴定样品或易碎标本,应用软纸或铁皮筒等包装;对于易脱水、易氧化或易潮解的样品,可密封(或蜡封)包装。样品箱内应附样品清单。

4.5.3 标本运输、寄送的方式

寄运矿物标本时,须复写一式两份的装箱清单,内容与编录内容相同。该装箱清单一份自存,另一份随矿物标本装箱。

长途寄运时,必须装入木箱,箱板适中,毛重不超过30kg。木箱必须用干草、刨花等填满填实,用钉钉牢,最好还用铁丝等将木箱十字捆绑一下,且样品箱也应进行编号。

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a.标本必须涂漆编号。

b.标本必须填写标签,连同标签一起包装,并在标本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c.一些易潮解、易氧化的特殊标本,可用塑料袋等密封包装,并在包装箱(或袋)上详细注明。

4.6 购置、交换、接受赠送、征集标本

在购置、交换、接受赠送、征集标本的同时,应向对方索取该标本的相关地质资料,包括矿物的名称、产地(尽可能详细)、产状、共生、伴生矿物、成因等详细资料。对于可供陈列用的精美标本或晶形完好的教学标本,应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如产出多少、晶体的大小、有否不同的晶形和颜色等,以便获取更多精美的标本,及标本提供者的****。

4.7 新矿物标本的收藏

当新矿物发现者得知该矿物被“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应立即将该新矿物标本交国家级岩石矿物标本库收藏,后者有义务收藏和妥善保管新矿物标本,并出具该新矿物已交国家岩石矿物标本库收藏的证明或证书。此后,国家岩石矿物标本库应向发现者索取“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颁发的新矿物通知书及发表的新矿物文章。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填写矿物标本采集记录簿说明

a.采集记录簿(见表A.1)应由采样人填写,或由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填写。

b.如遇大区域的采集工作时,应记录下给每一对象所划出的各组样品号码。

c.全部样品应在采样的当天就登记在采集记录簿中。在登记时,检查每个样品的原始编录(野外记录簿与标签中的记录等)是否正确,如果有疑问,则必须直接在采样地点检查样品及其位置是否正确。有任何怀疑的样品均不予登记。

d.对下列各栏加以说明:

——第5栏内,“采集地点”以行政区划分和经纬度来描述。

——第6栏内,应给出样品的野外初步定名。

——坑道取样时,需在第9栏中注明“取样坑道名称”、“坑道内取样地点”、“距基点的距离及基点的名称”三项内容。“坑道内取样地点”栏中应指出取样的地点,如在顶板、壁上(具体指明名称)、坑道工作面上等。如为钻孔取样,则应指出岩(矿)层和岩(矿)脉等的号码或符号。

表A.1 矿物标本采集记录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