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护墙板

樟木箱文化-樟木箱图片

樟木箱文化-樟木箱图片

木雕艺术的简称

木雕艺术

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7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雕鱼,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横线、斜线和直线。另一件木雕鱼长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条活泼的游鱼,是一件纯供欣赏的艺术品。当时没有金属工具,凭原始的动物骨、齿和硬质的石块来磨刻,制作的艰难程度可以想象。

商周时代,出现殷代王室的“六工”和周代的“八才”,说明木雕已经被纳入国家管理范围。遗留下来的木雕多为礼器,装饰方法已有施漆、镶嵌和雕花等多种。

春秋战国的木雕工艺分成了建筑装饰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礼祭等不同的木雕行业。盛行漆绘木雕,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战国木雕女俑,俑体以长木削成,形体仅具轮廓大形,面貌、服饰皆为彩绘、鬓发整齐,是代表作品。

汉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动物木雕,如牛、羊、马、狗、猪、鸡、鸭等,另外也有车、马、船、耳环等器物。俑的体态表情生动,有男女侍、人首兽身俑、说唱俑、仪仗俑、武士俑、骑马俑、生肖俑、动物俑、神兽俑、乐俑等。木材易腐烂,汉代以前的木雕流传至今非常不容易。

晋代以后出现木偶,蜚声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隋代至五代时,木雕的佛、菩萨、罗汉等寺院造像最为引人注目。

唐宋以来,越来越多的木雕多用于殿堂楼阁、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日用品上的雕刻更为丰富多彩。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 。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王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归纳起来有四大种类: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这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 地区,竟有十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是福建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被世人所重视;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江苏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严谨的造型和细腻丰富的层次影响海内外,所雕作品如龙舟、楼图、笔筒,如意以及地屏插牌尤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木雕中的精品。

现在的古玩市场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宗教造像,建筑木构件上的木雕装饰,家具的雕刻等等。尤其是清代,木雕技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木雕工艺品作坊还从民间走向官办,并相继形成浙江东阳、乐清、福建福州、莆田、泉州,台湾鹿港、大溪、三义,广东湖州、汕头,山东曲阜、云南剑川、江苏、湖北、上海、四川等许多地方色彩鲜明的民间木雕流派。其中浙江东阳、福建福州、广东潮州被称之为我国木雕三大产地。

东阳木雕起源于唐朝,宋代制作的木雕佛像已有娴熟的技艺。现藏于东阳市文化馆的的一尊的木雕罗汉像,是从倒塌了的北宋建隆二年所建的东阳南寺塔内发掘来出的。明朝东阳木雕已极具艺术风格和装饰特征,从雕刻佛像到亭台、楼阁、住宅、门窗等,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至今部分保存了下来的有明朝永乐年间建造的卢宅“肃雍堂”,它共有完整厅堂9幢、前后厅堂2200余楹、12座骑街牌坊,其中一座牌坊全部采用木结构,瓦檐、斗拱,木雕装饰极为精细,对称典雅。清乾隆时期东阳曾有四百人进京为故宫雕刻宫灯和陈设品。这时东阳木雕也逐渐步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可以看到屏风、壁挂、樟木箱、首饰箱、橱箱、梳妆台、宫灯、火炉凳、家具等。

东阳木雕以樟木为主要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紫椴、银杏、柚木、红木、水曲柳等。樟木材质细密,硬度适中,耐水湿,能避虫柱,为东阳木雕首选用材。东阳木雕注重实用与欣赏相结合,讲究中国画的笔意美,构图布局疏密得体,变化多端。有圆雕、浮雕、全雕、半雕之分。雕刻内容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构图饱满,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

福建木雕工艺比较有名。明末清初,长乐人孔氏,曾利用天然疤痕的树根进行雕刻,利用其自然生长形成的各种形状外观,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木雕作品。福建多密林,出产许多珍贵的木材,如红木金钱松、樟木、格木、檀香和尤眼等。福建龙眼木雕大多以圆雕为主。题材多为古典人物的老翁、仕女、仙佛、武士、大肚弥勒、普贤、寿星、铁拐李、观音、罗汉、渔翁、达摩等等。龙眼木雕要经过打坯、修光、磨光、漂净、凉干、染色、上漆、擦腊、装牙眼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龙眼木雕在明代已发展,清代的龙眼木雕已由福州,扩大到莆田、惠安、泉州等地。龙眼木雕有三大流派,以陈天赐为代表的大坂流派,多以人物雕刻为主,作品神形兼备。仕女脸部圆润高雅,温柔可人;仙佛形态各异,衣纹飘动有致;武将富有气魄,盔甲花饰变化无穷。以柯庆元为代表的象圆流派,人物动态逼真,讲求面部神韵,衣纹柔软。动物类品种丰富。以王清清为代表的雁塔流派,其以漆器、建筑的花饰雕刻为主,擅透雕、薄雕及镶嵌,追求布局和透视,立体感强。刀法灵利,雕镂玲珑剔透。

潮洲木雕在广东东部潮安、潮阳、普宁、饶平、澄海为主要分布地区。作品题材繁多,主要材料为樟木、苦楝、杉木、酸枝、柚木等。雕刻手法大致为浮雕、通雕、圆雕、沉雕四种。作品构图饱满,布局合理,刀法明快。建筑装饰雕刻通常采用杉木,家具器物雕饰则多采有樟木。从雕刻形式上看,最常见的有“黑漆装金”,即先在雕刻物上以黑色的漆料,然后铺上金箔。“五彩装金”,即以大青绿或紫红或粉黄装彩,然后用金色烘托。“本色素雕”,即保持木之本色,不加油漆。潮洲金木雕出现在唐开元年间,唐代建造的潮洲开元寺的半拱即用金漆木雕装饰。到了明代,潮洲人重修开元寺时,建筑物上大量采用金木雕和神龛木雕,此外其禅门、窗棂刻人物花果、飞禽等,随处可见,技艺精湛,木雕“千佛塔”堪称神品。

黄杨木雕始于浙江乐清市,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制作过程有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光光、配合底座等。传统黄杨木雕题材是观音、罗汉、八仙等。黄杨木为常绿灌木,生长极慢,有“千年不大黄杨木”说法。所以黄杨木体积较小,很少直径半尺以上。黄杨木的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彩黄亮,比较珍贵。

江西余江木雕向以取材范围广泛,在明末就已出名,清末制作的佛教雕刻现在赢得了东南亚佛教信徒的青睐。在香港1998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余江佛龛成交价高达32万港币。清代的雕花木箱等在国内拍卖会上也常有不俗的拍绩。

云南剑川有“木雕之乡”之称。剑川木雕具有造型古朴典雅、构图完整、雕刻精细、油漆明亮四大特点。近年剑川木雕出现用大理石作为雕件的装饰。剑川木雕的古旧藏品在收藏市场上受到集藏界的青睐,尤其是明代古典红木精雕门窗。

海南椰雕用椰壳雕刻而成。早在唐代就有椰壳制品风行于世了。古用椰壳雕刻成茶具、酒具等。雕椰的手法大多自然古朴,有平面浮雕、立体浮雕、沉雕,造形大方,图案新颖。

台湾木雕 在台湾鹿港、大溪和三义等县街上到处都是木雕工艺品商店和木雕作坊,尤其是三义县近1公里的街道两旁的木雕商店多达300余家,有“木雕城”之称。

鹿港木雕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题材以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历史故事及佛、神、祖、仙,吉祥图案和文房清供、博古玩赏等等。风格与福建泉州雕刻大致相同。

大溪木雕常利用各类树木的虬根疤节为原料,利用木材本色和天然造型,随形设计,因材施艺,刀工、刀法随意性较强,以天然逼真取胜。 三义木雕在艺术上,有天然、抽象、传统、日本风格等等。其中又以福建木雕风格为主导。因为三义木雕商通常在福建等制成半成品,运至台湾精雕细刻成成品,以降低成本。

江西有什么特产啊?

红橡木和白橡木可以看颜色和外观上来区别,红橡木边材是白色的或是浅红色,因为木头的射线较细,因此圆圆形状的比较少,所以木纹大多数是直纹,白橡木的边材是淡色,它的纹理较直,结构较粗,木纹较美观,在外型上会比红橡木要好看。

江西特产有哪些

 1、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曾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温、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青花瓷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玲珑瓷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细薄的坯胎……

2、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地域范围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此茶产于江西庐山,是绿茶类名茶。特定品质庐山云雾的.品质特点: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经久耐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文化典故传说在花果山上当猴王的孙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腻了,一天,忽然想起喝……

3、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是南丰人的骄傲。说起蜜桔,南丰人如数家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她以色泽金黄、皮薄圆润、肉嫩无渣、香甜爽口、清香独特而享誉国内外,历史上曾被列为朝贡珍品,被誉为“桔中之王”,196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88年南丰县被确定为全国柑桔商品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授予“中国南丰蜜桔之乡”称号。如今,南丰蜜桔产量突破6000万公斤,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来自蜜桔生产,蜜桔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10%以上甜蜜事业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南丰人体会很深。1991年的那场特大冻灾,使全县8万余亩桔树几乎全部冻,冻害让桔乡人蒙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灾害过后,南丰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咬定桔业不放松,发动社会各界开发荒山荒坡,兴办果园。几年来,全县多渠道投放建园资金1.7亿元,使南丰蜜桔面积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至今蜜桔总面积比冻灾前翻两番。全县建立、健全了县、乡、地三级柑桔技……

4、南昌瓷板画像

“南昌瓷板画像”是工艺美术的奇葩。瓷板画像源远流长,它融中西技艺于一体。在南昌市民间有着浓厚肥沃的土壤,除了由于工艺美术厂的艺人们成批绘制外,市内的大街小巷中,许多个体的民间艺人也以绘制瓷板画像为职业。这些大店小铺中瓷像高悬,琳琅满目,形象逼真。瓷板画像柔中寓刚,静中有动,虚中藏实,状物传神,力透板背,色调对比强烈,笔触十分细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瓷板画像的制作十分严格,首先须在白瓷坯上用画笔勾勒出画像的轮廓,然后精绘细修,再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定型。这样做出的瓷板画橡上有一层保护釉,具有耐潮湿、耐日晒、久不褪色等特点。

5、万年贡米

相传,早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皇帝南巡,途中梦见江南有“千斤冬瓜,寸长大米”,便差人到南方查访。当差人查访至江西万年县(明置县)荷桥、尤港一带时,果然在野生稻谷中发现有“三寸粒”稻米,而且米质非同一般,便速回朝呈报皇帝。皇帝听后大喜,当即传旨江西荷桥、尤港“代代耕食,岁岁纳贡”。万年贡米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  万年贡米颗粒大,体细长,颗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饭,质软不腻,味道浓香;以贡米为原料酿酒,浓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质优良,别具风味。产于万年县裴梅镇一带。明正德七年(1512)进贡朝廷,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遂传旨“代代耕食,岁岁纳贡”,贡米因而得名。清时各州县纳粮送至京城后,必待万年贡米运到,方可封仓。贡米三粒一寸,粒细体长,光洁透亮,香糯不腻,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誉盖五谷。1958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好评。

6、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江南省著名的特产。外形美观,色泽白净,皮薄肉嫩,尾油丰满,骨脆可嚼,味香可口,诱人食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腊味珍品。早在清朝(1850年)时,南安府(即面在的大余县南安镇方屋矿一带)就有板鸭生产。当时是一家一户加工,名曰:“泡腌”。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和出口价值,对“泡腌”在色、香、味,型上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重视对毛鸭的育肥,并用辅板造形等,使鸭身成为桃圆形,平整干爽,因而得名:“板鸭”。由于板鸭生产发源于南安府,故定名为南安板鸭,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7、安福火腿

产地:中国江西安福。特点:其形如柳叶,脚蹄短小,腿身饱满,皮薄肉嫩,精多肥少,色红味香,经久不变质。只要保管得当,存放二、三年仍色味如初,精肉鲜红似火,肥肉洁白晶莹,是烹制佳肴的上乘原料。而且含有的蛋白质、脂肪、钙、铁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既是补益身体的营养食品,也是赠送亲友的上等礼物。工艺:安福火腿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腿料选自本县东北一带农村饲养的一种“安福米猪”。这种猪体形小,饲养期短,骨细肉嫩,适宜腌制火腿。收购时,严格按照标准规格验收,对公猪、母猪、病残猪之腿一律不用。加工时,首先把住季节关,“立冬”开始收腿,“立春”结束,其它季节,概不加工。其次是加工工艺上,清腿、配料、入盐、磨皮、打签、入缸、翻缸、出缸、发酵、洗晒、发酵、贮存等工艺方面,安福火腿还有独到的工夫,保证了产品的风味特色。名称:清炖荷包红鲤鱼产地:中国江西。历史:清炖荷包红鲤鱼,是婺源县闻名全……

8、婺源荷包红鲤

荷包红鲤鱼产于婺源民间,色泽金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腹厚肥大,状似荷包,故称荷包红鲤鱼,是中国著名优良鱼种。据《徽州府志》载已有三百多年的养殖历史。传说明万历年间,婺源籍户部尚书余樊学告老还乡,将皇帝御赐的红鲤鱼带回放养,后逐步繁殖,流传民间。荷包红鲤鱼不仅肉质肥美,营养丰富,且具药用价值。清《医林篡要探源》称其“安妊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具有和脾、滋肝、补心的功能。婺源县于1958年成立了荷包红鲤鱼研究所,搜集种鱼17条,经20多年的系统选育、7代提纯复壮,培养出“荷源鲤”、“芙蓉鲤”等优良品种。1980年通过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工选育淡水养殖的优良鱼种,并按照无公害模式进行养殖。现每年能育出鱼苗20多万尾,已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同时远销香港等地,深受欢迎。

9、泸溪活鱼

泸溪活鱼:“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一定是特别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清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别好吃,成为当地的名菜。现在上的是红烧鯶鱼,先将鯶鱼稍许油炸,然后配以适量的新鲜辣椒、姜片、大蒜等调料,一起红烧。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别?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原始森林区,河流全长286公里,在龙虎山景区流长43公里,著名的千年古镇上清镇,就是沿着清澈的泸溪河不断发展延续的。不断流淌的泸溪河水养育了镇上的1。8万多人,泸溪河也因此被上清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在至清的河水中一旦有鱼,那鱼肉一定是格外的鲜嫩。生长在清澈无污染的泸溪河中的泸溪鱼就是如此,泸溪鱼不仅鱼肉格外鲜嫩,并且因为泸溪河中皆是卵石,少有泥沙而使泸溪鱼没有泥腥味。多年以前……

10、资溪白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是,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比。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资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2%,境内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7万个单位/cm3。生态环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七。资溪县香檀山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资溪县马头山原始森林附近,该处生态环境优越,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资溪白茶。公司2005年开始在马头山镇试种白茶

江西特产

景德镇:瓷器、瓷板画、山珍食货、乐平狗肉、竹编工艺瓷、桂花鲜姜酱菜、浮红茶叶、趸糖。

南昌:三杯鸡、李渡高粱酒、茉莉南昌银毫、南昌玉雕、烫金旅游香扇、瓷板彩画像、珠格枇杷、绢扇、藜毫腊肉、雪枣坯。

其他:南丰蜜橘、上饶早梨、猕猴桃、云雾毛尖茶、婺源绿茶、万年项米、信丰红瓜子、鄱阳湖银鱼、龙兴铺灯芯糕、兴国牛皮糖薯干、安福火腿、南安板鸭、九江桂花茶饼、上饶大曲酒、四特酒、麻姑酒、李渡毛笔、修水精砚、玉山罗纹砚、婺源墨、江西土纸、尖峰水竹凉席、万载夏布、万载花炮、宜春脱胎漆器。

江西风味特产

南昌特产

风味烤卤 南昌米粉 石头街麻花 麻辣烫 油炸小品

李渡毛笔 丁坊酒 南昌瓷板画像 胡卓人蕲蛇药酒

九江特产

九江羽绒制品 九江陈年封缸酒 星子金星宋砚 修水宁红茶

九江桂花酥糖 瑞昌山药 鄱湖银鱼 庐山云雾茶 湖口豆豉

赣州特产

南康无核毛桔红柚 南康粉蒸肉 安远柑桔 会昌大果金柑

麦饭石高级保健茶 兴国甜橙 龙南坳背梨 崇义阳岭茶 盘古银毫

棉枣 盘龙牌高级绞股蓝绿茶 牛心柿 小布金桔 南康辣椒酱

抚州特产

崇仁麻鸡 南丰蜜桔 黎川食用菌 华绿保健蛋 资溪板栗 广昌白莲饮料

名优特产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产于“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是深受欢迎、供不应求的高档商品。“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

庐山云雾茶有"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婺源茗眉绿茶

婺源茗眉绿茶,素以“珍眉”著称。形细嫩如眉,质幽香如梅,是婺源绿茶中的珍品,全国名茶之一。

茗眉绿最突出的特点是嫩芽纤纤如眉,条索紧结壮实,叶底碧绿有光,香味鲜浓醇厚,汤色清澈明亮。饮者曾有“一见顿觉清爽,再饮精神更旺”的赞语。

遂川狗牯脑茶

狗牯脑茶,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它产于罗霄山脉南麓支脉,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此茶的特点和其他茶叶迥然不同,它叶片细嫩均匀,碧色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毫,茶叶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井冈翠绿茶

井冈翠绿茶产于海拔八百余米,群峰环抱,佳木葱郁,云雾缥缈的井冈山茨坪。井冈翠绿茶有“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三大特色 。

浮红茶

景德镇不但瓷器享誉寰,还生产一种名叫“浮红”的名贵红茶。

“浮红”起始于清代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浮红”以色、香、味皆优而受到人们的称道,一向被视为茶中珍品。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得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荣获金质奖章。现在“浮红”已经远销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九龙茶

九龙茶产于安运县境内海拔一千多米的九龙山上。这里地势高峻,峦峰重叠,山青水秀,树木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极宜于茶树芽叶的生长。

九龙茶采制严格。《安运县志》记述:“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搓之,拍之焙之,穿封之”。可见其鲜叶采摘之细致讲究,制造工艺之精巧。

瓷器

景德镇是驰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镇的瓷器,质地光洁,色釉绚丽,品种繁多,造型优美,装饰新颖,技艺精湛,享誉古今。

文房四宝

李渡毛笔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生产历史。传说秦代蒙恬以明“柳条笔”不久,咸阳人郭解和朱兴由中原流入江西临川要渡一带,传授制笔技艺。经过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制笔工艺,博得了历代诗人墨客的青睐赞誉。

婺源县是江西的一块宝地,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文房四宝之一的婺墨也以“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特色受到世人的推崇。

铅山连史纸,是江西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产。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有很大发展,享有“妍妙生辉”的称誉而闻名于世。

玉山县玉山下锦溪之滨有奇石,石色苍青有光泽,石质纯净,偶有金星数点,石之细美犹如丝罗纹理,取之制砚,曰罗纹砚。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砚石中散嵌着金色云母,闪闪发光,因而得名。

驰名中外的龙尾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由于婺源从唐代武德元年率到宜和三年,一直属于歙州,所以过去称歙砚。从唐代开元年间开始,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龙尾砚的特点是:石质坚韧,纹理慎密,涩不留笔,滑不抠墨,贮水不耗,历寒不冰,久经磨研,平而不凹,就砚壁而言,有桃型、钟型、琴形等,砚台水池为月池、天池、灵芝池、荷叶池等,图案有浴牛、听雨、秋声、飞带等十八种。

山地特产

赣州市山地特产赣南蜜瓜,九龙茶,花姑,山香园片,安远相橘,红瓜子,红砂糖,中华猕猴桃,赣州麻通,绿凉苦瓜酒。

吉安县山地特产吉安樟脑,吉安樟木箱,大汾折扇,泰和乌骨鸡,新干商洲枳壳,遂川金桔,峡江鱼时鱼,遂川生姜。

土特产品

香茹、木耳、石耳、玉兰片

茶叶

双井绿、眉峰云毫、甜茶、山峪茶、凤凰舌尖、仙姑茶、雷峰尖茶、屏峰针尖、白鹤羽尖、鸣山仙茶、杨储峰、龟山毛尖、宝峰云雾等

副食

糟鱼、大板瓜子、红枣、香菇、竹笋、黑芝麻、满口香炒货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