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楼梯

扬州木箱子厂家-扬州木器厂

扬州木箱子厂家-扬州木器厂

老家在扬州江都农村,今年正月初六侄儿结婚。留下了一些有关结婚习俗和以前记忆的记录,也算是岁月的痕迹吧。

1. 暖房酒。

在结婚正日的前一天晚上是要办暖房酒,请上关系很近的亲戚如兄弟姐妹和前后左右的好庄邻,在家里摆上几桌,先热闹起来。

2. 压床。

暖房当晚有压床的习俗,就是要有一个男孩和准新郎睡在新床上。一般是关系很亲近的当然还要长得灵气和帅气的男孩。压床是要给压床红封的。我和我哥相差 10 岁,我哥结婚时,是我压的床,我结婚时是我侄儿压的床,这次侄儿结婚,压床的光荣使命由我儿子担当。大家已经吉言在先,我儿子结婚时,要让我侄儿的儿子来压床。

3. 正日迎亲。

迎亲礼在前一天就准备好了,整整齐齐的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烟、酒、糖、鞭炮、礼盒(里面放的是礼金),猪肉等。品种和数量两家人也已经商量好了。以前还要猪头、猪尾巴等,现在好多东西和习俗都简化了不少。

去迎亲的是车队,婚车打扮的非常漂亮。迎亲的队伍由媒人,亲朋好友兼司机,还有摄像组成。去是人数是单数,回来要是双数。去迎亲的人吃过枣茶、等到一个吉祥时间 8 : 18 放鞭炮,车队出发。

迎亲车队在路上会碰到熟人拦车要糖要烟的,媒人自会散糖散烟。在转弯过桥时还在放鞭炮。去回的路线也有讲究,同扬州城里的迎亲车队走什么路,过什么桥,到文昌楼绕一绕一个意思。迎亲车队未到,新娘家先放鞭炮。

开门封子。迎亲的人到了新娘家门口,新娘家那边的亲戚,一般是同辈的堂表亲和小孩子们,将门紧紧关着,要开门封。尽管新郎和媒人是有备而来,准备了不少红封子,但把门的是轻易不会打开门的。红封塞的差不多了,时间也差不多了,门缝渐渐大了,外面的人乘机用力将门扒开,人就进去了。

开礼盒。进了门后,新娘家的人和媒人清点迎亲礼,最后还要舅舅来开盒礼,查看礼金。舅舅看完后还要给开盒礼。迎亲的人吃过枣茶,新娘家点上蜡烛和香,敬拜祖先,然后放鞭炮送新娘子。哥哥或弟弟背新娘子,换下娘家的鞋穿上新鞋后上车。司机车门不开不让新娘上车,会闹的亲戚拦住车子不让走,都讨要喜烟,新娘的爸爸会出面给香烟。

以前的迎亲发嫁妆似乎更有回味,去迎亲和发嫁妆的主力是能挑担的壮汉,大部分嫁妆都是人挑,还不能着地。远的要找一辆卡车或拖拉机。到新娘家门口,门不开就要一直站等。新娘家会有人把扁担、猪尾巴等藏起来,红封子到手才会交出。嫁妆有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棉被,木箱子,还有马桶,铜炉等 . 在陪嫁的箱子里面最下面,爸妈会放好压箱钱,以便女儿以后在婆家过日子困难时救急用。 新娘离开时,特别是嫁得远的,新娘的妈妈会偷偷的掉眼泪,此后女儿就是人家的媳妇了,怎会不难过呢!

到新郎家,新娘进新郎家们,进新娘房,也会同样碰到关门要红封子。大家开心,讨个欢喜和吉利。

4. 回门。

即新娘回娘家,以前因路途较远及交通不方便,一般是第二天回门。如今一般多是当天回门。回门要带回礼,主要是给娘家的长辈亲戚的。

5. 婚宴。

是在镇上的饭店里办的,和城里的差异不大,有司仪和乐队,套路也相似。结婚是大事,亲戚、庄邻、同事、同学等会请,有 30 多桌人。过去大都在家里办,桌数多吃饭就要分两批。整个庄上的大妈婶婶媳妇们和好多亲戚都来帮忙,家里那个忙的,人头攒动,个个喜气洋洋,不亦乐乎。

在农村,有闹公太爷的习俗。新郎和公太爷共抬媳妇绕场一圈。更有好事者,主要是庄上新郎的爸爸的同辈的兄弟们,还准备了草帽、墨镜、红纸板做的钥迟和扒灰佬。这其中的场景和寓意还是不多说了吧。

6. 见面礼。

在婚宴上,新郎新娘和双方父母到一桌桌敬酒答谢,看到长辈后的是要大大方方,正正式式的喊一声的,长辈,会给出红封子,叫见面礼。

7. 敬茶。

婚宴后,新郎新娘回到家进洞房前,有个敬茶的礼节。哥哥嫂嫂正坐在堂屋的长凳上,侄儿侄媳妇恭恭敬敬站在他们面前,侄媳妇分别向他们敬茶,“爸,请您喝茶,妈,请您喝茶”。哥哥嫂嫂脸上笑开了花,什么叫幸福,他们脸上洋溢的就是幸福。围观的亲朋好友也跟着一起欢笑和分享幸福。赶紧用相机拍下这温馨幸福时刻。

8. 闹洞房 。

和侄儿年纪差不多大的同学同事们约好了一起来 闹洞房 。节目似乎也没有新意,无非是同吃一块糖、共啃一个苹果、共提一只瓶子中的筷子、新郎抱新娘过红线、新娘用手从新郎左裤腿到右裤腿过鸡蛋、新郎四躺八仰在床上让新娘猜一个字等。现在的年轻人,比上辈人开放多了,这些节目几乎难不倒一对新人。在以前,会把新娘子闹的面红耳赤的。

9. 进洞房。

洞房闹了差不多了,人也渐渐散了。十二点之前,找个好时辰, 11 点 16 分,家里人开始放鞭炮,将一对新人送入洞房。结婚正日一天活动也结束了。

在农村结婚,整个的过程还有很多的细节和讲究,一般都会由媒人或懂的年纪大的人指点或指挥。当然,好多过去的习俗和讲究年轻一代都不太懂,有些也嫌烦,时代不同了,新事都新办了。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偏生清初有这么一种职业,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无人光顾后,突然因为四个字,赚得个钵满囊圆。这个职业,不仅转萧条为兴旺,还令天下万民人人见之躲避。

这便是现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理发业”,操刀师傅也就是从前人们说的“剃头匠”。那个时候,剃头匠还有一个尊贵的官职称号,叫作“待诏”。

明崇祯十七年,清军铁蹄入关,一道“剃发令”随着萧萧马鸣飘散在人心惶惶的中原大地上。第二年,多尔衮再次强制推行“剃发令”,云“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如果不愿意呢?“按逆贼论”,一个字:斩。

一时间,民众激愤,士子抗争。

原本,按几千年来的汉人习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极其珍贵的,男子蓄发,未成年的男童让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的男子则总发为髻。满洲人却没有这样的传统,他们常常将一根线由额角两端引直、这条线前面的部分直接用剃刀剃得精光,只保留颅顶发,把剩余的长发编成辫子垂于头后。

江绍原于《发须爪》中提到,满人的辫子可能是“马祖”的崇拜遗俗,就是一种类似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这种心理延续下去,便形成了剃发的规制,因为垂在脑后的辫子像极了“马尾巴”。不过,也有人认为,满洲人习惯剃发梳辫,只不过是骑射之际防止发丝凌乱碍事罢了。可惜,汉人再爱惜头发,却不得不屈服于清廷的“剃发令”,朝廷将此视为归顺大清的象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没的商量。

汉人的骨气,在反抗这一命令上体现得惊天动地。可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渐渐地,到底是头重要,还是发重要,老百姓已经无力再以血肉之躯继续思考了。

于是,曾经大人给孩子剃、大人间互相剃的理发风气下萧条不济的“理发业”,突然“焕发”出了一波历史的行业生机。

据传,剃发的人经常是垂头丧气地找到剃发匠,剃发匠取热水帮客人洗头,然后安排客人坐在自带的小木箱子上,拿白披布一围,几下刀光猛闪便可将客人的额头剃个净光,完了事抓起抹布把剃完的头皮擦一擦,就算完工了。

我们熟知的一句歇后语,表示单方上心而对方不上心,道 “剃头担子——一头热”,其实说的即是清初剃发匠扛着剃头担子的情景。

刚开始发迹起来的剃发匠们早年还没有固定场所,都是挑着行当走街串巷地寻找生意,他们挑的担子只有一头是热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担子一头挂的是热炉子,上面有脸盆烧着热水好给客人洗头;另一头呢,是个四腿小箱,里头放着刀、剪、白披布和磨石与梳子等物件。

而最令汉人恐惧的,正是担子那热的一头——剃发匠的脸盆架上,通常还会悬挂着一幅矩形**布旗,上书四个大字:“奉旨剃头”!

“奉旨剃头”“奉旨剃头”,唉,只叫人看了便觉后脑生凉,恐怕被当作逆贼一刀斩下没了头颅。说不得,还是赶紧喊住剃发匠,先把头发理了吧。据福州遗民所撰的《思文大纪》中载,“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实在令人唏嘘。现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南山景区的老黄县民居内,还有雕刻清晰的剃发匠泥人塑,“奉旨剃头”的几个字依稀可见。

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曾写到,小学历史教师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过去了三百多年后,给学生们讲起此事来,仍旧“眼含泪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