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楼梯

长春木箱包装厂-长春出口木箱厂

长春木箱包装厂-长春出口木箱厂

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我们不可不知:

《财经时报》推出的《二战期间日本掠夺亚洲国家黄金揭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这一报道来源于《黄金武士》一书。

这本由美国作家西格雷夫夫妇用18年时间收集资料,追踪案件,写就而成的《黄金武士》一书中披露了日本在二战期间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掠夺价值上万亿美元黄金等财宝的骇人内幕,震惊世界。

书中讲述的“山下黄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一直在民间流传:当日本快要投降的时候,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一群劳工还在地下没日没夜挖着不知何用的隧道。几天之后,成吨的黄金和财宝被运往那里掩埋,永远地掩埋。当那些工人刚要爬上地面的瞬间,一声巨响,然后便是一片寂。一切成为永久的秘密,只留下一个叫做“金百合”的传说。

“传说”与史实之间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和官方的澄清,但按书中披露,中国无疑是那场战争中受伤害最大的国家,日本所掠黄金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从中国抢去的,而东北地区是在那场侵略战争中被日军占领时间最长、受害最深的地区,那么,那笔惊世骇俗的“山下黄金”中究竟有多少是从东北掠走的?日本究竟掠走东北多少黄金?

连续几日,本报记者寻访国内及东北有关专家、学者,并从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和当时最著名的民间银行――边业银行入手,试图揭开日本掠夺东北黄金之谜。但所有被采访者一致表示,由于当年日本刻意掩盖这些事实,其所掠走的黄金等财宝要远远大于目前公布出来的数字。

一场疯狂的掠夺

沈阳地方志专家伯金地:东三省官银号内66万斤黄金被日军掠走

现在的工商银行沈阳分行沈河支行所用的建筑,就是百年前的东三省官银号的老宅,这幢屹立在沈阳城朝阳街长安寺巷上的老建筑前,石狮下一块石碑记载着东三省官银号的身世。

东三省官银号在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成立,鼎盛时期在全国设有分号99处,是当时东三省最大的地方银行,由东三省巡使张作霖操控,奉军六次入关都是以东三省官银号为经济后盾。张学良将军在东北主政期间,正是依靠东三省官银号整顿了东北金融秩序,稳定东北币制。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关东军每到一处首先抢占的就是交通运输线和金融机关。

当时东北地区主要的金融机构有:东三省官银号,东北地方政府的官办银行,资本2000万元;边业银行,奉系军阀势力设立的,资本525万元;吉林永衡官银行,省政府的金库,资本1000万元;黑龙江省官银行,资本200万元。四银行还在沈阳设立了“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以及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东北的分支机构。该四银号是东北金融界的决定力量。

“九·一八”事变次日,东北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东三省官银号被日军占领,日本人如获至宝,在门口贴上“擅入者枪毙”的字样。当日晚间,日军用载重汽车将官银号内的现大洋运走。

据后来沈河支行的资料记载,东三省官银号被日军占领,库内存有的66万斤黄金和200万元银元被日军劫走。由于数字巨大,就连当时负责编写沈河支行门前石碑说明的赵建宏都对记者说,“我当时也有点儿怀疑,毕竟这个数目太大了。”此后,赵建宏也到省市档案馆查阅过相关资料,但是并没有权威和统一的说法。见过当年东三省官银号金库的赵建宏说,地上和地下的金库共5个,每个达300到400平方米,“那是相当大的金库,也说明当时的财力相当雄厚。”赵建宏提供,66万斤黄斤这一数字,来源于从事沈阳地方志工作的伯金地的《东三省官银号始末》,而伯金地也是货币研究专家,当时赵建宏对此数字表示怀疑时,伯金地曾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错的。

与赵建宏的初始怀疑相一致的是,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编写的《沈阳历史大事本末》一书对当年日本人从东三省官银号掠走的黄金记载为16万两,而有关媒体还有16万斤的说法,可以说相差很大。

但是直到现在,曾在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过的伯金地仍坚持“66万斤黄金”这一数字,“当年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证的,而且数字来源主要是《奉系军阀的官僚资本》一书”,该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一百多页的小册子,对当时的记载非常详细。”“日本占领东三省官银号时,张学良没来得及运走那么多钱币,根据奉系当时的财力,这个数字也是可能的”,伯金地说,“从史料看,当时日本人把一部分黄金运回本国,另外很大一部分则转移到长春,为伪满洲国筹备资金。”

百岁原边业银行老员工孙竞寰:7000两黄金不翼而飞

今年100岁的孙竞寰老人从1927年就在沈阳从事银行工作,他先后在张作霖的边业银行、日本人的伪满洲中央银行、国民党开办的“中央银行大南门支行”工作过。“其实,这几家银行都是一家银行,就在现在的大南门”。

孙竞寰记忆力很好,“边业银行是张作霖开办的,它与官方的东三省官银号都是东北最大的银行”。

“边业银行也对外”,孙竞寰说,1927年边业银行成立他就在这里工作,是负责存放款的组长,那时他才20出头。

孙竞寰说,“九·一八”事变之前,银行每天热热闹闹,生意很好。为了巩固纸币的作用,银行从上海购买了7000两黄金,作为储蓄金。

“黄金装在7个大木箱里运来,每个箱里装1000两。”

孙竞寰说,这些黄金在日军进来前一直放在银行里,也没有被兑换。当时的纸币是银本位的,100元可以换100块现大洋,但是不能与黄金兑换。

“九·一八”事变后,这家银行被日本人控制,改名为“满洲中央银行”。孙竞寰也被调往牡丹江分行工作,直到1935年回来。

回来后他发现这笔镇店之宝7000两黄金已经不翼而飞了。作为亲历日本统治下的银行工作者孙竞寰还目睹了日本在东北建立殖民地金融体系,统一币制,使东北的金融机关和伪币成为日本金融机关和日元的附庸,以便使日本垄断集团对东北输出资本,进行掠夺服务。为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扩大战争,伪满洲中央银行还大量积聚资本,集中投放给重要的产业部门,扩充军事工业,掠夺物资资源。

吉林学者李重:日本大肆掠夺我东北金银用于作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沈阳、长春、吉林、齐齐哈尔等城市,日本为了操纵东北的经济命脉,首先夺取东北的主要金融机构,即东北三省的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边业银行和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分行等金融机构。除黄金外,关东军还抢走了张学良存在边业银行中私有黄金七八千两和古玩字画等。有日本侵略者供认,从“四行号”中掠取的资金达1.4亿元。这些银号的附属事业投资额高达3800余万元,亦全为日军掠夺。

民间的财富也未能幸免。张氏帅府被占领。后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把从帅府洗劫的张学良家产装了两火车,运到北平试图交还给张学良,张学良怒不可遏地说:“这样待我,等于羞辱我,你把我的东西拿回去!不拿,我全在火车站烧了,羞辱你。你要还,还给我东北三省,我东北三省比你日本四岛还大呢!”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的14年间,在疯狂侵略中国的同时,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世界侵略史上极为罕见的掠夺与破坏。

日本为吞并东北四银号,垄断金融,控制国民经济,积极筹划设立伪满银行。1932年7月1日,伪满中央银行总行、支行共128个单位正式开业,“满铁”的社员被充斥到银行进行监管,从此原有四银号被撤消。

伪满中央银行是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国家银行”,是地地道道为日本侵略者服务的,是完全依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银行,是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财富的工具。伪中央银行受关东军的全面控制,它为关东军提供军费和筹集军需物资。日本银行在伪行内设有参事室,监督该行的活动,实际上伪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的特殊分支机构。

日伪统治者利用伪满中央银行,实行残酷的货币、信用受理。它参与制定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垄断货币的制造和发行,垄断东北的金融市场。

著有《伪满洲国货币研究》一文的长春学者李重说,侵华期间,日本大肆掠夺我东北金银及其他金属货币,一手收买东北所产之黄金、白银及现大洋等,再运往英美日各国,换取外汇购入战争之必需物资,资助日作战。

一项仍是空白的研究

专家称日寇掠走的黄金数量至今仍是个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卞修月,长期从事抗日战争人员及财产损失研究。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是空白。辽宁省社科院历史所的相关人员也表示,专门研究日本经济侵略造成东北财产损失的相关资料已很难查找。

二战期间日本到底从东北掠夺多少黄金?记者找到大量资料和有关专家都无从考证。

省委党校刘贵田教授说,现在已知的一个数字是,1941年日本侵略者运回国内的黄金数量为2300余万克黄金。

1937年至1940年是日本侵略者对伪满经济实行全面统制掠夺时期。日伪统治者从1937年起实施产业开发5年计划,进行全面的经济掠夺,变东北为其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在这个5年计划中,1937年计划开采黄金4230公斤,最终生产了3709公斤;1938年也是生产了3000多公斤。

为什么没有日本侵略者掠夺黄金的准确数字呢?“九·一八”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教授认为,是日本侵略者有意销毁证据的结果。

现在我们可以查到的日本侵略者掠夺沈阳煤炭、钢锭、钢材、铝、液体燃料等物资的数字,也是不完整的,至于像黄金珠宝一样贵重的东西,属于绝密,只有当时的日本高层了解。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1931年前,日本掠夺的物资张作霖都能掌握。因为物资只能从大连出口,通过满铁运输。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开发出经丹东走朝鲜釜山回国的通道,且日本已经控制东北,运输物资的数量以及运送什么则全由他们说了算。

王教授还表示,日本战败后还销毁了大量的文件记录,被掠走的黄金数量至今仍是个谜。

来源:辽沈晚报

普通不超重的信件是1.2元,超重以1.2元的倍数加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1-12 13:43 怎么算是超重呢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12 13:50 平信是100克以内的每20克/0.80元为一个计费单位,100克以后则是以100克/2.00元为一个计费单位。参考答案: 20克及20克以下资费标准为 4.40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12 13:57 我看错了 以为是寄信来着 网上下载的邮政知识:

包裹知识

1.包裹

凡适合邮寄的物品符合包裹重量、尺寸限度的,均可作包裹寄递。包裹分为普通包裹和贵重包裹,包裹一律按保价收寄,包裹内可以附寄内件清单和收寄件人名址小条,不可加寄信函和现钞。用户交寄的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照相机;手表、怀表;金银饰品;外国铸币;珠宝玉器必须按贵重包裹交寄,其他物品安普通包裹交寄。

2.准寄范围

凡属适合邮寄的物品或整件包裹封装的应作普通包裹交寄,其重量不得超过15公斤,脆弱易溶流质物品10公斤,最大尺寸长度不超过90厘米,长度以外最大横周不超过120厘米.

凡整件不能拆开的,重量在15千克,最大重量28千克,最大尺寸能装入4 号邮袋的可作为大件包裹交寄、贵重以及脆弱易碎或流质物品包裹,不得作包裹收寄。

3.普通包裹的交寄手续

(1)将所寄物品交邮局工作人员检视,领取“国内包裹详情单”;

(2)按邮局规定标准封装包裹;

(3)包裹封面正确书写收、寄件人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填写“国内包裹详情单;

(4)将封装好的包裹连同国内包裹详情单一并交邮局工作人员称重计收邮费;

(5)缴纳邮费,领取国内包裹详情单收据,妥善保存。

4.普通包裹的交寄手续

Ⅰ 将所寄物品交邮局工作人员检视,领取并填写“国内包裹详情单”;

Ⅱ 将填好的详情单连同所寄物品一并交邮局工作人员;眼同邮局工作人员点核内件、封装、粘贴保价封志,邮局工作人员在封志的一端加盖名章后,由寄件人在包裹封面正确书写收、寄件人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并在保价封志的另一端签名;

Ⅲ 邮局工作人员称重计收邮费;

Ⅳ 缴纳邮费,领取国内包裹详情单收据,妥善保存备查。

5.封装要求:

应按所寄物品的性质,大小,轻重,寄递路程远近等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妥为包装,以能防止:

(1)封皮破裂内件露出. (2)伤害处理人员. (3)污染或损毁其它邮件.

(4)因寄递途中碰撞、磨擦、震荡或压力、气候而发生损坏为原则。 柔软、干燥、耐压、不怕碰撞的物品,如:衣物.鞋袜等可以用坚韧布包装,不耐压怕碰撞或容易污染其它邮件的物品 ,要用坚固包装箱包装, 脆弱易碎的物品,流质及易溶物品内件与箱板之间要留出2厘米的空隙,用柔软物料充分填塞以防止运递途中碰撞,损坏,铁制的物品如:刀、剪、钩、锥要用箱匣包装并用柔软的物料填满。贵重物品如:手表、怀表、照相机、金银饰品、珠宝、贵重药材要装入坚固包装箱并会同营业员一并封装.

6.书写要求:

邮件的封面应当使用毛笔,钢笔或圆珠笔,用黑色或蓝色书写,不要用红色书写,也不可用铅笔书写,封面上书写的文字如是少数民族文字,除在各该民族自治区内互寄的以外,应当加注汉文,用外文书写的应当加注汉文名址。

7.商品包裹必须按保价邮件交寄。

8.包裹的封装要求

为保证包裹安全、完好地寄到收件人手中,包裹封装十分重要,因此邮局对邮件封装有如下规定和要求:

Ⅰ 按照邮寄物品的性质、大小、轻重、邮寄路程远近等情况,选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妥为包装,以能防止封皮破裂,物品外露,伤害工作人员,污染损毁其他邮件,因邮寄途 中碰撞、摩擦、震动、压力、温度等因素而发生损坏为原则。

Ⅱ 柔软、干燥、耐压不怕碰撞的物品(如衣物等),可用结实的布匹、塑料布等材料包装。体积较大的再用结实的绳子作”井”字型捆扎。书籍、簿册等物品可用结实的牛皮纸、布等材料包装,捆扎前,上下加厚纸板或木板,以保护内件。

Ⅲ 不耐压、怕碰撞或容易污染其他邮件的物品,必须用坚固耐压的瓦楞纸箱、钙塑像、木箱或金属箱包装。木板箱的厚度不小于1厘米,装箱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①脆弱易碎物品(如玻璃陶瓷类物品),物品与箱板之间要留出2厘米空间,用柔软的物料充分填塞。槽内物品如不止一件,还必须分别用瓦楞纸、海棉、稻草等物裹扎,以防损坏。

②流质易溶物品(如药水、饮料、蜂蜜等)要先装入密封的容器内再装箱,箱内四周空隙地方,充分填塞柔软吸水的物料,所用容器是脆弱易碎物品,又不止一件,还必须对容器分别一一包扎。

③油腻、腥味和容易返潮的物品(如火腿、咸鱼等),要先用不透油的塑料袋,蜡纸妥为裹扎后再装入箱内包装。

④有色的干粉末(如颜料、炭粉等)应先装入密封的容器内,再装入箱内,箱内的周围,用纸屑、木屑充分填塞并衬油纸、蜡纸等物,以防污染其他邮件。

Ⅳ 一般食品(如糖果、糕点等),怕压的要用坚固耐压的瓦楞纸板、钙塑板、木箱、金属箱包装。不怕压的食品要用塑料袋、蜡纸裹扎后用布匹包装,以免返潮、渗油。

Ⅴ 铁制类物品(刀、剪、钩等),要用坚固耐压的木箱包装,箱内空隙的地方还需用软的物料充分填塞。

Ⅵ 农作物种子、粮食等,需要用坚固耐用的木箱或坚韧的布匹、塑料袋套包装。

Ⅶ 金属器材和其他笨重物品(如机械零件 、器械等),如果耐压可用厚布包装再用绳捆住;如不耐压要用坚固耐用的木箱包装,箱内空隙地方应妥为用物料填塞,体积较大的木箱,要用铁皮箍或塑料封带捆扎。

Ⅷ 不怕碰压的整捆物品,凡边角粗糙、带有楞锋、钩刺或有凸齿咬口,有损毁邮袋或其他邮件的(如轴承、钢索等),要用坚固耐用的木箱包装,或用厚布包住再用绳捆紧或用铁皮捆紧,凡边角光滑、无棱角的(如草席、轮胎等),可用绳索、布料捆扎包装。

Ⅸ 贵重物品(如照相机、金银饰品、珠宝、手表、怀表等)要用坚固耐压的瓦楞纸板、钙塑板、木箱、金属箱包装,箱内空隙地方需用柔软的物料充分填塞,箱外再用坚韧的纸张或布包装。

9.包裹的重量尺寸规定

包裹的最大重量限度为28公斤(脆弱易碎、流质易溶物品的最大限重为10公斤〕 最大尺寸以能装入3号邮袋为限:最小尺寸为:长、宽、厚三面合计不少于30厘米,最小的一面不小于2厘米。

10.包裹的资费规定

包裹按照邮寄里程远近分区计费,计费单位是以500克为单位,不足500克按50O克计算。另外还需按件加收挂号费,按所填写的保价金额收取1%的保价费。

11.报矿包裹

人民群众向地矿部门报告矿藏所交寄的包裹称为报矿包裹。交寄报矿包裹时,应在包裹左上角批明“报矿”字样,并按包裹封装规格封装,包裹内可以附寄矿点情况说明。邮局在收寄报矿包裹时不收邮费,包裹详情单上不加盖“国内包裹邮费已收”戳记,亦不贴邮票,但仍要填明邮费数目,并在贴票位置上用红笔批注“报矿包裹,邮费请投递局向收件单位补收”字样,相关包裹详情单收据和存根上都注明“报矿”字样。投递局收到报矿包裹,按照一般手续照投相关包裹详情单,由收件单位在邮局营业窗口领取包裹时补付邮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