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楼梯

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质量为m=40kg的箱子放在卡车的车厢底板上

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质量为m=40kg的箱子放在卡车的车厢底板上

前言

为了确保收集矿物标本的质量,特制定《矿物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用以规范化从业人员进行标本收集工作,尽可能保证所收集标本的完整性以及记录的准确性,使标本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有效使用。

本规程阐述了矿物标本野外采集、记录、整理、包装运输的方法步骤,以及对购置、交换、接受赠送、征集标本和新矿物标本收藏的要求。

本规程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起草人:何明跃。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标本收集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矿物标本的收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矿物(mineral):主要是由地壳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 矿物标本的采集

4.1 采集的准备

4.1.1 标本采集工具

——地质锤;

——袖珍放大镜:放大倍数10倍为佳;

——凿子:

——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

——地质罗盘;

——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野外工作GPS仪是常用工具。

4.1.2 标本编号工具

a.白油漆:用于涂漆编号。

b.胶布:用于贴胶布编号。

c.编号笔:用于在油漆(或胶布)上编号。

4.1.3 标本包装材料

a.布口袋:存放采集的矿物标本。

b.玻璃瓶:主要用于易潮解、易氧化的矿物标本。应事先贴好胶布,以便在野外可以用笔在上面注明数字及标本名称等。

c.纸和棉花:包装材料,避免矿物原始晶体受到损坏,亦可作为细小完整晶体的包装用。

d.地质包:容积很大、很结实的肩袋,最好还带有绢制夹袋的背包及图囊。

4.2 采集的步骤

4.2.1 总则

矿物学研究的内容:一是对某地区某些矿物种进行系统矿物学研究;二是通过该地区矿物学的研究,配合其他地质工作,了解该区成岩成矿的地质特征。为此,在野外工作时应仔细研究各种矿物所处的时空状态(矿物的产出位置,矿物间的结构、构造,各种矿物的生成顺序,矿物的形成世代,矿物的共生、伴生组合,成岩、成矿的期次等特征),同时还要采集足够量的相应矿物标本,以满足矿物学研究的各种测试的需求。

4.2.2 样品采集的要求

4.2.2.1 矿物形态研究(包括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对样品的要求

在野外要仔细观察矿物的地质产状、形态、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特征,并进行标本的采集。一般不限数量和大小,但至少要留有可用于核实和再测试的标本量,提供实物共享,同时所采集的标本应能显示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

为了进行晶体测量,要求采集的矿物晶体晶形完好,晶面最好没被剥蚀。采集时应特别小心保护晶体的面、棱、角不被破坏。大小一般在1~10mm的晶体最适合用双圈反射测角仪进行测量;10~50mm适合用单臂或双圈接触测角仪进行测量;小于1mm的小晶体可用双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以研究其形貌。

4.2.2.2 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对样品的要求

目的是研究矿物的主要组分及微量元素成分,以便了解其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各类成分分析时,均要求送样单矿物的纯度达到99.9%。

为了解地质体的时间变化规律,采集的分析样品应按不同矿体、不同矿物组合类型分别采样。在同一矿体内应沿矿物成分变化最大方向采集。同种矿物应对具有不同物性特征的矿物分别进行采样。选取的分析样品应与光片或薄片鉴定标本相对应。

化学全分析需要单矿物样质量不少于1g。

元素定量半定量分析(等离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极谱等分析)需要单矿物样质量为10~50mg均可。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可在光片或光薄片上进行测定。

以上分析及其他分析方法对单矿物样品质量的要求,可根据所需分析的矿物在地质体中含量分布的不同,而采集总量不同的标本,一般采集10~20kg,经室内分选加工后应能满足要求。

4.2.2.3 物理性质的测试对样品的要求

a.矿物密度测试,不同方法要求的单矿物样品量有不同:

——比重瓶法:要求单矿物样品质量为5g。

——重液法:要求有一定的粒度(肉眼可见),几粒单矿物即可。

——扭力天平法:要求单矿物质量在10mg以上。

——显微比重法:要求单矿物质量在10mg左右。

b.显微硬度测定可直接在光片上进行,无需单独挑选单矿物样品。

4.2.2.4 晶体结构测试有关内容对样品的要求

X射线粉晶物相样品测试要求单矿物质量不少于200mg(200~320目以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应选择若干个无双晶、无其他矿物包裹体、无明显裂纹或无明显晶体缺陷,且外形尽可能完整,粒径一般为0.1~1mm的单晶。含重原子成分的矿物单晶最佳粒径为0.1~0.2mm。

4.2.2.5 其他分析方法对样品的要求

包裹体研究:凡矿物中含有固态、液态、气态包裹体的颗粒均应采集,适当存放,以备进一步研究。

a.热分析:要求单矿物样品质量在500mg左右(200目以上)。

b.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要求单矿物样品质量2~5mg。

c.穆斯堡尔谱分析:比其他的测试用量稍多,要求质量大于0.5g。

d.透射电镜分析:用光薄片进行测试。

e.拉曼光谱分析:要求1μm以上大小的颗粒或粉末。

4.2.2.6 人工重砂的采集对样品的要求

在手标本或光薄片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矿物,但矿物颗粒较小、不易取得时,可通过人工重砂获得。人工重砂采样质量取决于岩石、矿石中所需研究矿物的含量。一般采集质量为10~50kg。

4.2.2.7 岩矿切片对样品的要求

采样目的:观察和鉴定岩石、矿石中的组成矿物及其含量;研究组成矿物间的结构和构造、矿物共生和伴生组合、蚀变特征;以及测定组成矿物的某些光学参数。

要求在野外仔细观察、记录和描述所研究的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类型,鉴定组成矿物的名称、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世代、蚀变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期次和矿化期次。对于岩石(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合变化大的矿体,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和编录,便于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所采集标本的大小和数量应以能满足上述要求为准。

若需采集反映成岩成矿动力学构造特征的标本,则应采集定向标本,采集的定向标本应注明产状并标明其空间位置。

4.2.2.8 同位素测试对样品的要求

在野外首先应对不同岩石的侵入期次、矿石的矿化期次分别采样。采集的样品要求新鲜、未经蚀变,采集样品质量应在1kg左右。

4.2.2.9 一些特殊标本的要求

对于一些有毒、有害、有挥发性的矿物标本,采集时应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应将其密封于一定的采集容器内;超大块体标本(如晶簇、晶洞等)的采集,最重要的是保持其完整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超小标本,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采集。

4.3 标本采集的野外记录

4.3.1 野外记录的用具

——野外记录簿(野簿);

——记录笔。

4.3.2 野外记录的内容、方法

a.所有样品均应进行统一的连续编号。样品的原始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与素描图及野外记录簿上记录的内容相符。

b.如在几个分区进行采样时,各分区编号应事先由采样负责人规定分组号。对组合样品等,均应预先留出适当的号码,不得与其他分析样品编号重复。

c.各种样品采完后,均应登记在有关的取样登记簿内。如果若干人在同一矿区内同时进行采样时,则可分别给予临时编号(最好冠以字头以免重复),经采样人检查验收其样品及全部原始记录后,将临时编号改为统一的连续固定编号,一并登记在有关样品登记簿内。

原始采样记录(记于野簿上)应记录以下各项(详见附录A):

——顺序号;

——标本号码;

——采集日期;

——采集人姓名;

——采集地点;

——野外定名;

——矿物标本规格;

——矿物标本简单描述;

——备注。

除在野外记录本上记录上列各项外,应在每袋样品袋内放入样品标签,在标签上应记载与野外记录本上完全一致的地质体名称、采样的课题或项目的编号及名称、样品的临时编号及固定编号、采样的位置各项、装样品口袋的号数及其总数。

除袋内有标签外,口袋外也应注明以下内容:

——标本号码;

——采集日期;

——采集人姓名;

——装本样品的总袋数(分子)及本样品袋的号数(分母)。

4.3.3 野外记录的保存方法

使用防水野簿。

4.4 整理标本

整理采集标本时,应对已采集的矿物标本进行涂漆(或贴胶布),然后用不易掉色的笔进行编号。将达不到涂漆粒度级别的矿物标本装入玻璃瓶,然后在玻璃瓶上贴胶布,做记号。编号完毕的矿物标本再放入编号的样品袋中,同时在野簿上作相应的记录。

4.5 标本的包装运输

4.5.1 标本包装材料

样品袋、样品箱,以及包装特殊矿物样品所需的软纸或铁皮筒等。

4.5.2 标本的包装步骤

样品采集后,应在现场编号(用涂漆或贴胶布等方法)、登记、填写标签等,尤其需在记录本中注明标本号码、采集地点、野外定名等。标签和样品应一同包装,最后在包装纸上按同一顺序编号,分类装箱。对于特殊岩矿鉴定样品或易碎标本,应用软纸或铁皮筒等包装;对于易脱水、易氧化或易潮解的样品,可密封(或蜡封)包装。样品箱内应附样品清单。

4.5.3 标本运输、寄送的方式

寄运矿物标本时,须复写一式两份的装箱清单,内容与编录内容相同。该装箱清单一份自存,另一份随矿物标本装箱。

长途寄运时,必须装入木箱,箱板适中,毛重不超过30kg。木箱必须用干草、刨花等填满填实,用钉钉牢,最好还用铁丝等将木箱十字捆绑一下,且样品箱也应进行编号。

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a.标本必须涂漆编号。

b.标本必须填写标签,连同标签一起包装,并在标本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c.一些易潮解、易氧化的特殊标本,可用塑料袋等密封包装,并在包装箱(或袋)上详细注明。

4.6 购置、交换、接受赠送、征集标本

在购置、交换、接受赠送、征集标本的同时,应向对方索取该标本的相关地质资料,包括矿物的名称、产地(尽可能详细)、产状、共生、伴生矿物、成因等详细资料。对于可供陈列用的精美标本或晶形完好的教学标本,应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如产出多少、晶体的大小、有否不同的晶形和颜色等,以便获取更多精美的标本,及标本提供者的****。

4.7 新矿物标本的收藏

当新矿物发现者得知该矿物被“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应立即将该新矿物标本交国家级岩石矿物标本库收藏,后者有义务收藏和妥善保管新矿物标本,并出具该新矿物已交国家岩石矿物标本库收藏的证明或证书。此后,国家岩石矿物标本库应向发现者索取“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颁发的新矿物通知书及发表的新矿物文章。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填写矿物标本采集记录簿说明

a.采集记录簿(见表A.1)应由采样人填写,或由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填写。

b.如遇大区域的采集工作时,应记录下给每一对象所划出的各组样品号码。

c.全部样品应在采样的当天就登记在采集记录簿中。在登记时,检查每个样品的原始编录(野外记录簿与标签中的记录等)是否正确,如果有疑问,则必须直接在采样地点检查样品及其位置是否正确。有任何怀疑的样品均不予登记。

d.对下列各栏加以说明:

——第5栏内,“采集地点”以行政区划分和经纬度来描述。

——第6栏内,应给出样品的野外初步定名。

——坑道取样时,需在第9栏中注明“取样坑道名称”、“坑道内取样地点”、“距基点的距离及基点的名称”三项内容。“坑道内取样地点”栏中应指出取样的地点,如在顶板、壁上(具体指明名称)、坑道工作面上等。如为钻孔取样,则应指出岩(矿)层和岩(矿)脉等的号码或符号。

表A.1 矿物标本采集记录簿

轴承的问题?

前言

为了确保所收集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资源实物的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特制定《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资源的收集技术规程》,对该类标本资源的展示教育、科普科研、实物资源共享、数字化博物馆和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在地表条件下极容易发生氧化、光化学反应,对这些标本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应按照一定的技术规程进行,否则不但对标本造成损坏,而且对环境和收集人员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该类标本进行系统研究,本规程主要包括收集方式(采集、购置、交换、赠送等)、所使用的器具、包装材质、运输以及相关信息,而且在操作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标本资源收集标准。

本技术规程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岩矿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整理、保存技术规程编写指南,以“硫化物标本”、“收集技术规程”为关键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调研和查询,并制定了工作程序和方案。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按GB/T1.2—2000等标准,确定编制原则和编写要求。

本规程附录A—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博物馆。

本规程起草人:吕林素,王月文,杨良锋,章西焕,笪沪增。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收集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收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费尔斯曼著.趣味矿物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

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典藏管理组.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收藏管理作业准则 (修订版).200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a.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sulphides and allied minerals):指金属元素与硫(S)、硒(Se)、碲(Te)、砷(As)、锑(Sb)和铋(Bi)的天然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砷化物、锑化物和铋化物,其中以硫化物为主。另外,还可分为简单硫化物、复硫化物和硫盐。

b.收集(collection):指根据不同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将分散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人拥有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聚拢和集合在同一个地方的过程。常用的标本收集方式有采集、购置、征集、交换、捐赠、汇交、调拨或转移、接收等,其中以野外采集为主,其次是购置。

c.采集(gathering):指根据具体目的,有针对性地派专业人员到有代表性的矿区、矿点,收集有代表性的和典型性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过程。

d.购置(purchase):指向个人、单位或公司购买有收藏价值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过程。

e.征集(recruit):指通过发函、发信、电话等方式,与产出地有关部门或个人征集所需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及征集标本的过程。

f.交换(exchange):指在掌握资源拥有方持有资源保存单位需要标本的前提下,两交换单位事先协定并立下交换同意书,本着互惠或双赢的原则进行等价值的交换,达到相互支持、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的目的。

g.捐赠(donation):指个人、单位或团体将其拥有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无偿地捐献给资源保存单位的行为。

h.汇交(hand-in):指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下级部门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必须将研究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汇交博物馆或研究院所或学校的过程。

i.调拨或转移(transfer):指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实质管理权与责任由一个政府机构让与另一个机构的方式,或在同一机构的不同单位之间转换。上级主管部门对国内同类博物馆之间进行调配,即是对国家的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j.接收(take-over):指国家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将从国内外接受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礼品转交给国家级保存单位进行保存的行为过程。

k.手标本(specimen like hand-size):指拳头大小、用手拿着观察比较方便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

4 收集目的和技术要求

4.1 收集目的

收集标本的目的要求是达到品种齐全,所收集的标本应具有科研价值、收藏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文物价值。根据标本收集目的的不同,对标本的要求也不同。收集的标本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4.2 陈列、收藏、观赏标本的技术要求

用作陈列展览、收藏、观赏的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晶体标本最好个体大、晶形完整而精美。因其性脆、易受损,在收集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这类矿物的晶形及晶面和自然形态。

4.3 生产、教学标本的技术要求

用于生产、教学的手标本,应保持自然形态,具有新鲜面,特征明显,规格一般为3cm×6cm×9cm,对于珍贵的晶体可到2cm×4cm×8cm。

4.4 科研标本的技术要求

a.矿物手标本的初步研究:野外要对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的形态、大小、颜色、光泽、密度和硬度作肉眼鉴定,对矿物的地质产状(共生、伴生)情况要仔细观察;需作晶体测量的标本,要求晶体晶形、晶面完好,采集时应特别小心保护晶体的面、棱、角不被破坏;标本采集的数量和大小一般不限,但至少要留有可用于核实和再测试的标本量,提供实物共享,同时所采集的标本能显示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b.岩矿切片:要求在野外仔细观察、记录和描述所研究的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类型,鉴定组成矿物的名称、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世代、蚀变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期次和矿化期次;对于岩石(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合变化大的矿体,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和编录,便于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所采集的标本大小、数量以满足上述要求为准;若需采集反映成岩成矿动力学构造特征的标本,应采集定向标本,采集的定向标本应注明产状及标明其空间位置。

c.矿物化学成分研究:为了解地质体的时间变化规律,采集的分析样品应按不同矿体、不同矿物组合类型分别采样;在同一矿体内应沿矿物成分变化最大方向采集,同种矿物应将其不同的物性特征矿物分别进行采样;选取的分析样品应与光片或薄片鉴定标本相对应;对单矿物样品质量的要求,可根据所需分析的矿物在地质体中的含量分布不同,一般采集10~20kg,经室内分选加工后应满足要求;化学全分析的单矿物样质量不小于1g,元素定量半定量分析(等离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极谱等分析)单矿物样质量介于10~50mg之间,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可在光片或光薄片上进行测定。

d.矿物密度与硬度的测试:矿物密度测试,不同方法要求的单矿物样品量有所不同,比重瓶法要求单矿物样品量为5g;重液法要求有一定的粒度(肉眼可见),几粒单矿物即可;扭力天平法要求单矿物在10mg以上;显微比重法要求单矿物在10mg左右;显微硬度测定可直接在光片上进行,无需单独挑选单矿物样品。

e.晶体结构测试:X射线粉晶物相样品测试要求单矿物质量不少于200mg;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应选择若干个无双晶、无其他矿物包裹体、无明显裂纹或无明显晶体缺陷,且外形尽可能完整,粒径一般为0.1~1mm的单晶;含重原子成分的矿物单晶最佳粒径为0.1~0.2mm。

f.同位素测试:在野外首先应对不同岩石的侵入期次、矿石的矿化期次分别采样;采集的样品要求新鲜、未经蚀变,采集样品质量应在1kg左右。

g.其他分析方法:包裹体研究应采集含有固态、液态、气态包裹体的标本;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要求单矿物样品2~5mg;透射电镜分析用光薄片即可进行测试;拉曼光谱分析要求为1μm以上大小的颗粒或粉末。

4.5 一些特殊要求

由于此类矿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或有毒元素,在采集时及采集完毕后应注意健康安全。采集时应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应将其密封于一定的采集容器内;超大块体标本(如晶簇、晶洞等)的采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其完整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超小标本,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采集。

5 收集员及收集负责人

5.1 收集员

收集员由收集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要求熟悉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的特性,并具有室内和野外采集标本经验,协助收集负责人搞好这类标本的收集工作。

5.2 收集负责人

由收集标本的单位指定专业技术骨干担任。主要负责对收集员的培训、技术指导、工作检查,以及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应用、建档,还有表格的填报、收集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写和收集资料上报。

6 野外采集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

6.1 野外采集的工作流程

踩点→办理采集许可证→确定产出特征(晶洞、地下、地表)→确定采集方案(选择采集工具、确定采集方式)→采取大标本或小标本。

6.2 野外采集前的准备

a.野外采集地区路况及环境因子的收集:对采集目标地(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进行情况摸底,确定野外路线,包括地理情况(地形、地势、山脉、河流、地质等信息可通过地图获得)、气候情况(可由电视、广播、中央气象台网址查询)、交通路况、危害事项的调查与防范(应尽量避开雨季采集,避免山体滑坡、塌方及泥石流的危害)。

b.办理采集许可证:到相关部门申办入山许可证、入矿山或矿井许可证、入国家地质公园或博物馆标本采集调查许可证、标本采集证及办理保险事宜。

c.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晶体的生长条件、分布、有关采集地区的研究论文及报告,这些资料事先应广泛搜集,以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获得更理想的成果。

d.行装:行前须检查装备,包括标本采集工具、标本编号工具、标本包装材料和野外搬运工具等,一切准备就绪,方可成行。

——标本采集工具:地质罗盘、高度计、全球定位系统(GPS)、地质锤、10倍放大镜、一套各式各样的凿子、电钻、野外记录簿。

——标本编号工具:白油漆(涂漆编号)、胶布(贴胶布编号)、号牌笔 (在油漆或胶布上写编号)或油性笔(在标本不显眼的地方直接写编号)、标签纸。

——标本包装材料:不同规格的小盒子、样品袋或采集袋(小帆布口袋)、样品箱或木箱(箱子的质量不要超过15kg,而且要牢固)、铁皮条、木板、钉子、铁丝、玻璃小瓶(主要用于易潮解、易氧化的矿物标本,应事先贴好胶布)、海绵、泡沫塑料、棉花、锯末、刨花及包装纸(吸水纸或报纸,主要避免矿物原始晶体受到损坏,亦可作为细小完整晶体的包装用)。

——野外搬运工具:轮胎、撬棍、倒链、地质包。

——其他相关工具:手电筒或电瓶灯、彩色铅笔、卷尺、小锯、小刀、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地图或电子地图、参考图鉴、带有绢制夹袋的背包、图囊、笔记本电脑。

6.3 采集步骤

6.3.1 采集部位

样品具代表性,新鲜的、未风化的样品。标本采集要有备份。

6.3.2 采集方式

根据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性质以及采集目的确定标本的采集方式。对于晶体,最好用手工敲打;对于大的晶簇,可用电钻凿基岩取下;除此之外,采用爆破可提高效率;对于珍稀的矿物小晶体,可用一套各式各样的凿子采集。

6.3.3 野外安全

在热带雨林、矿井,需注意人体安全(目标物对人体不要有影响)。

6.3.4 晶体标本的采集

对于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既有单矿物晶体及其组成的晶簇标本,又有由这类单矿物晶体与其共生矿物或伴生矿物晶体组成的标本。这类矿物多产于晶洞中,采集时,进入晶洞,观察晶体所赋存基岩的岩性和坚硬程度。根据晶洞大小、洞中晶体分布情况、基岩岩性、裂隙发育情况及洞口大小,确定采集大、小标本的方式。

对于晶体分布较密集而完整、基岩较坚硬且裂隙不发育的晶洞,有条件采取大标本时,尽可能采取有气势、造型好的大标本。若晶体赋存于洞底且呈立体分布,采集时,从根部用电钻或錾子取下,尽量保持三面晶体完好。若晶体呈平面分布,采集时,从裂纹以外或无晶体或晶体较差的地方下钻,清除待取标本四周的无用部分,根据标本的大小和基岩的坚硬程度确定待取标本的厚度,通常为50~60cm,然后用电钻或錾子从待取标本两侧或上下对打,估计快打通时,再用钢钎撬下来即可。若晶体赋存于侧壁,在用电钻或錾子快打通时,必须在靠近晶体的地上用轮胎垫在下层,其上再铺上棉被或海绵,然后用钢钎撬下来。若晶体赋存于洞顶,在用电钻或錾子快打通时,必须在地上垫多层轮胎,其上再铺多床棉被或海绵,再用钢钎小心撬下来。

对于晶体分布密集而完整、基岩坚硬但裂隙发育,晶体分布密集而完整、基岩疏松,晶体零星分布的晶洞,只能采取小标本,尽量保持晶体的完整性。所取标本厚度通常为10cm左右。对于晶体较完美的较小晶洞,则可将整个晶洞取下作为一件标本。采取时,将晶洞外壁的围岩剥离,取下后再修整。

6.4 采集后的整理与初步鉴定

6.4.1 整理标本

整理采集标本时,应对已采集的矿物标本进行编号,可用油性笔在标本不显眼处直接写编号,也可先涂漆(或贴胶布),再用不易掉色的蓝、黑色笔编号;小标本装入玻璃瓶,在玻璃瓶上贴胶布编号,然后填写标签。将编好号的矿物标本放入样品袋中,同时在野外记录簿上作相应的记录。

6.4.2 野外修整

对野外采集到的标本首先进行现场修整或初步处理(清除浮土、有条件就冲洗),使采集的标本具有比较规则的扁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最小尺寸不小于6cm×9cm,若是形成大量堆积的矿物,就应该不小于9cm×12cm,但也不能将所有标本都修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6.4.3 选择容器

选择临时存放标本的器具(晶体类、非晶体类、共生矿物、单矿物、单晶体)及填充物(棉纸、锯末、干草等)。对于贵重、易碎的矿物小晶体和散粒矿物可装入玻璃小瓶中;对于单个小晶体、散碎小粒矿物可以装入标有号码的小帆布袋中;对于单个小晶体,可用包装纸分开包好。必须尽可能避免将样品装在大而重的箱子里。

6.4.4 初步鉴定

对野外采集的标本整理后,进行初步鉴定,确定大类名称,描述简单特征及可能的利用价值。

6.5 野外记录

6.5.1 记录用具

野外记录簿(野簿)、记录笔、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

6.5.2 记录内容

记录野外观察到的一切地质现象。对所采集标本的原生埋藏状态、地质环境以及标本本身进行文字描述、素描、现场照相、录像、野外编号和贴标签。任何标本采集后,采集人员应该对所采集到的每块标本都有观察记录,包括这种矿物发现得多与少、赋存于何种岩石或矿石中、所采标本发现于原生岩石还是砾石或冲积物中。记于野簿上的原始采样记录的各项内容包括顺序号、标本编号、野外定名、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采集地点、标本规格、标本数量、标本类型、标本简单描述、产出环境(地质产状、地层或成矿时代)。

6.5.3 记录方法

所有标本均应进行统一的连续编号。标本的原始记录应在现场进行,并与素描图及野外记录簿上相符合。如在几个分区进行采样时,各分区编号应事先由采样负责人规定分组号。对组合标本等,均应预先留出适当的号码,不得与其他分析标本编号重复。各种标本采集完成后,均应登记在有关的取样登记簿内。如果若干人在同一矿区内同时采样,则可分别编临时号(最好冠以字头以免重复),经采样人检查验收其标本及全部原始记录后,将临时编号改为统一的连续固定编号,一并登记在有关标本登记簿内。

填写标签(格式见附录A),应在每个标本袋内放入样品标签,在标签上应记载与野外记录本上完全一致的地质体名称;采样的课题或项目的编号及名称,标本的临时编号及固定编号;采样的位置各项,装标本袋的号数及其总数。除标本袋内有标签外,袋外也应注明以下内容:标本号码,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装该样品的总袋数(分母)及本样品袋的号数(分子)。

每件标本的价值与记录做得好与坏密切相关。标本若没有标签则变得没有价值。采集者必须在采集当时立刻做好记录而不能事后凭记忆来修正或补记,否则记录不完全甚至会错,这是许多标本记录最大的缺点。记录一定要注意做好,要做得精确而清楚,标本才有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或展览价值。采集回来后,必须立刻整理记录,改正收集工作中的种种缺点,供日后使用。野外记录最好使用防水野簿。

6.6 标本的包装运输

6.6.1 野外包装

样品采集后,应在现场编号(用涂漆或贴胶布等方法)、登记、填写标签等,尤其需在记录本中注明标本号码、采集地点、野外定名等。标签和标本应一同包装,最后在包装纸上按同一顺序编号,分类装箱。对于特殊的或易碎的标本,应用软纸或铁皮筒等包装;对于易脱水、易氧化或易潮解的样品,可密封(或蜡封)包装。标本箱内应附样品清单。

所有的样品无论大小都必须仔细包装,而且要一个标本包成一个纸包。脆的或易碎的细枝状晶体,最好先用薄绵纸包好,然后再裹上几层棉花、很细的刨花或锯末。最后将这些用纸包好的标本一个个紧挨着装在箱子里,相互间不要留空隙。每个标本都要贴标签,但不要直接贴在标本上。在木箱下面垫上棉纸或草纸或报纸或袋装锯末,然后放标本,将标本周围用填充物填塞,随后在晶体的空隙部位填充物质,如洗衣粉等,以便保护晶体,最后在标本上盖上棉纸、草纸或报纸,封箱或钉箱。样品装箱时,无论如何不要填塞干草、刨花或叶秆,因为这些东西会因颤动而磨碎,从而导致标本互相碰撞。

6.6.2 标本搬运

对于60~70kg以下的标本,如交通不便,可用背篓背出矿坑或背下山。对于几百千克的标本,可钉一块牢固的木板,将标本用铁丝或结实的麻绳固定于木板上,选择一条相对平坦的路,偶遇大石块,可用木棒或钢钎垫一下,或用轮胎辅助,像水中的木筏一样运到山下。对于1000kg以上的标本,可用倒链、钢钎、轮胎辅助运往山下。最后用集装箱通过铁路、公路、航运运抵目的地(注:对性脆晶簇标本和稀少珍贵标本装入箱内后应随身携带)。

6.6.3 标本寄送

寄运标本时,必须复写一式两份的装箱清单,内容同编录内容一致。该装箱清单一份自存,另一份随标本装箱。应特别注意:标本必须涂漆编号;标本必须填写标签,连同标签一起包装,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登记;一些易潮解、易氧化的特殊标本,可用塑料袋等密封包装,并在包装箱(或袋)上详细注明。长途寄运时,必须装入木箱,箱板适中,毛重不超过30kg。木箱必须用干草、刨花等填满填实,用钉子钉牢,最好还用铁丝等将木箱十字捆绑一下,且标本箱也应编号。

7 其他收集方式的操作方法

在购置、征集、交换、捐赠、汇交、调拨或转移和接收标本的同时,应向对方索取该标本的相关地质资料,包括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的名称、产地(尽可能详细)、产状、共生与伴生矿物、成因等详细资料。对于可供陈列用的精美标本或晶形完好的教学标本,应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如产出多少、晶体的大小、有否不同的晶形和颜色及标本提供者的****。下面重点制订购置、交换和捐赠三种收集方式的技术操作规程。

7.1 购置标本的操作方法

7.1.1 购置前的审查

包括双方的立场及状况、卖方的声誉、是否有相关文件或资料证明标本的合法性。会请三位专家评估,综合初步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购买。若购买,填写拟入藏品评鉴报告(见附录B),并说明购买动机;提供待购标本的详细资料,包括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照片、单价及总价等。

7.1.2 总价较低标本的请购流程

a.对于总价较低,如3000元以下的标本,收集负责人将7.1.1中的资料向单位主管领导请示或报批,通知藏品保管部和财务处。

b.办理采购程序:卖方若为公司,需提供发票、公司抬头、地址、银行汇款账号;卖方若为个人,需提供发票或收据、具结书(见附录C)、身份证复印件。

c.收集负责人进行标本清点与验收,到藏品保管部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到财务处负责办理付款手续,按国家规定500元以上(含500元)由财务处记入固定资产。

d.将购买案所有的签呈、文稿、资料一份交藏品保管部存档。

7.1.3 总价较高标本的请购流程

a.对于总价较高如3000元以上的标本,收集负责人将7.1.1中的资料交藏品保管部提请召开标本专家审议会,并由藏品保管部作会议记录,与会专家签字存档备查。

b.经标本专家审议会通过的“购买办法”向单位主管领导请示或报批,依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办理采购程序。

c.卖方若为公司,需提供发票、公司抬头、地址、银行汇款账号;卖方若为个人,需提供发票、具结书、身份证复印件。

d.收集负责人负责标本的清点与验收,到藏品保管部办理入库登记手续,负责到财务处办理付款手续,由财务处记入固定资产。

e.收集负责人申办入库登录手续时,应检附标本审议会议记录、请购签呈、估价单、议价单及验收单的复印件、收据、具结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并将这些资料整理交藏品保管部存档。

f.凡符合本单位订列为珍贵标本条件之一者,依程序申报为珍贵标本。

7.2 交换标本的操作方法

7.2.1 标本交换的办法

由标本收集组提出,具体表明交换的目的及拟交换标本清单。交换办法经主管领导核定后,签会藏品保管部办理保险事宜,有关交换标本的寄送和联系交换单位等事宜由标本收集组负责。

7.2.2 交换开始与终结

两交换单位事先协定并立下交换意向书,交换标本的品种和“价值”则在交换进行之前即由有关专家认定和估算完成。当交换协定的最后一笔交换完成时即告结束。此一交换的终结作业可能是标本的出库或入库,也可能是出、入库同时进行。

7.2.3 交换记录

交换过程的记录由标本收集组和藏品保管部处理。出库标本,填写出库报告单;入库标本,填写入库报告单;出、入库同时进行时分别使用前述两种表格。标本收集组签章并交到藏品保管部。

7.2.4 编号

交换入库的标本办理入库登录,交换出库的标本办理出库和注销登记。藏品保管部根据交换办法处理的先后顺序将交换标本清单依次编号,由藏品保管部和标本收集组分别保存已编号的相关文件的正副本。

7.3 捐赠标本的操作方法

7.3.1 办理捐赠办法手续

由藏品保管部负责人申请入库登录号,填写入库登录单(两联,加注捐赠品的入库日期),办理入库登录及相关文件的存档,如标本审议会会议记录、拟入藏品评鉴报告。捐赠标本必须在接收一个月内完成入库作业和本单位接受捐赠的手续。

7.3.2 捐赠契约

标本收集负责人负责取得有捐赠者或捐赠单位代表签名的捐赠契约 (见附录D)。捐赠契约三联,第一联与入库登录单及捐赠标本清单存档于藏品保管部;第二联与入库登录单复印件交由标本收集负责人存档;第三联寄交捐赠者收存。

7.3.3 荣誉证书

捐赠经办人或标本收集负责人要求藏品保管部制作荣誉证书(见附录E)给捐赠者。

8 新矿物标本的收集

当新矿物发现者得知该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被“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应立即将该新矿物标本交给国家级资源保存单位(如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后者有义务收藏和妥善保管新矿物标本,并出具该新矿物标本已被该馆收藏的证明或证书。收存单位应向发现者索取“国际新矿物与新矿物命名委员会”颁发的新矿物通知书及发表的新矿物文章。

9 收集工作总结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收集工作总结主要包括:收集这类标本的依据和目的,地质分布、产状和产地,所收集标本的总体特征,研究价值、利用前景,收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收集工作总结应尽可能详细,以便作为原始资料,供日后研究、展览或撰写论文之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收集记录

表A.1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收集记录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本拟入藏品评鉴报告

表B.1 标本拟入藏品评鉴报告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标本购置具结书

表C.1 标本购置具结书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标本捐赠契约

表D.1 标本捐赠契约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标本的荣誉证书

表E.1 标本的荣誉证书

请问做轴承的师傅们,转盘轴承(回转支承)应用在什么机械上?先谢过诸位仁兄

轴承  

轴承的种类 支持和约束轴的旋转或摆动的机械零件。轴和轴承构成动联接,借以传递载荷和约束轴的运动。

一、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 分为:

(1) 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

(2) 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轴承;

(3) 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轴承;

(4) 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轴承

(5) 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轴承;

(6) 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2000mm轴承。

(7) 重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0mm以上的轴承。

二、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

可分为:①径向轴承,又称向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②止推轴承,又称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③径向止推轴承,又称向心推力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按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摩擦轴承(简称滑动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简称滚动轴承)两大类。

角接触轴承:球与套圈公称接触角大于0°,而小于90°的滚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 度接触角。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将引起附加轴向力。 并且只能限制轴或外壳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若是成对双联安装,使一对轴承的外圈相对,即宽端面对宽端面,窄端面对窄端面。这样即可避免引起 附加轴向力,而且可在两个方向使轴或外壳限制在轴向游隙范围内。

外球面轴承:有外球面和带锁紧件的宽内圈的向心滚动轴承。主要供简单的外壳使用。

直线运动轴承:两滚道在滚动方向上有相对直线运动的滚动轴承。

球轴承:滚动体是球的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每个套圈均具有横截面大约为球的周长三分之一的连续沟型滚道的向心球轴承,适用于精密仪表、低噪音电机、汽车、摩托车及一般机械等,是机械工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轴承。结构简易,使用维护方便。主要用来承受径向负荷、也可承受一定的轴向负荷,当轴承的径向游隙加大时,具有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能,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该类轴承摩擦系数小,极限转速高,尺寸范围与形式变化多样。坚实耐用,通用性强及低噪音运行,可在高速下运转和易于安装。单列深沟球轴承另有密封型设计,可以无须再润滑和无需保养。单列带装球缺口和双列球轴承,适用于重载工况。

推力球轴承:滚动体是球的推力滚动轴承。

滚子轴承:滚动体是滚子的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属分离型 轴承 ,安装与拆卸非常方便。 圆柱滚子轴承 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

根据 轴承 装用滚动体的列数不同, 圆柱滚子轴承 可分为单列、双列和多列 圆柱滚子轴承 。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有保持架的单列 圆柱滚子轴承 。此外,还有单列或双列满装滚子等其它结构的 圆柱滚子轴承 。

单列 圆柱滚子轴承 根据套圈挡边的不同分为N型、NU型、NJ型、NF型和NUP型等。 圆柱滚子轴承 承受的径向负荷能力大,根据套圈挡边的结构也可承受一定的单向或双向轴向负荷。

NN型和NNU型双列 圆柱滚子轴承 结构紧凑,刚性强,承载能力大,受载荷后变形小,大多用于机床主轴的支承。

FC、FCD、FCDP型四列 圆柱滚子轴承 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多用于轧机等重型机械上。

圆柱滚子轴承 主要用于电机、机床、石油、轧机装卸搬运机械和各类产业机械。

圆锥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向心滚动轴承。

滚针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向心滚动轴承。

球面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凸球面或凹面滚子的调心向心滚动轴承。有凸球面滚子的轴承,外圈有一球面形滚道;有凹面滚子的轴承,其内圈有一球面形滚道。

推力滚子轴承:滚动体是滚子的推力滚动轴承。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推力滚动轴承。

推力圆锥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推力滚动轴承。

推力滚针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推力滚动轴承。

推力球面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凸球面或凹面滚子的调心推力滚动轴承。有凸球面滚子的轴承座圈的滚道为球面形,有凹球面滚子的轴承轴圈的滚道为球面形。

带座轴承:向心轴承与座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组件,在与轴承轴心线平行的支撑表面上有个安装螺钉的底板。

关节轴承:滑动接触表面为球面,主要适用于摆动运动、倾斜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球面滑动轴承。

组合轴承:一套轴承内同时由上述两种以上轴承结构形式组合而成的滚动轴承。如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等。

其他轴承: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结构的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不分内外圈也没有滚动体,一般是由耐磨材料制成。常用于低速,重载及加注润滑油及维护困难的机械转动部位。

轧机轴承:轧机轴承一般只用来承受径向负荷,与相同尺寸的深沟球轴承相比,有较大的径向负荷能力,极限转速接近深沟球轴承,但与这类轴承配合的轴﹑壳体孔的加工要求较高,允许内圈轴线与外圈轴线倾斜度很小(2°-4°),两轴线倾斜如超越限度,滚子与套圈滚道的接触情况将要恶化,严重影响轴承的负荷能力,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所以该类轴承如需要安装在承受轴向负荷作用的主机部件中,只有在同时使用其他类型轴承去承受轴向负荷的前提下,才可使用。

一般所说的轴承多为滚动轴承(ball and roller bearing)。滚动轴承就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滚动轴承中的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滚动体保持架4部分组成。内圈紧套在轴颈上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装在轴承座孔中。在内圈的外周和外圈的内周上均制有滚道。当内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即在内外圈的滚道上滚动,它们由保持架隔开,避免相互摩擦。

推力轴承分紧圈和活圈两部分。紧圈与轴套紧,活圈支承在轴承座上。套圈和滚动体通常采用强度高、耐磨性好的滚动轴承钢制造,淬火后表面硬度应达到HRC60~65。保持架多用软钢冲压制成,也可以采用铜合金夹布胶木或塑料等制造。

轴承的使用与保管编辑本段  轴承使用注意事项

与一般的机械零件相比,滚动轴承的精度较高,因此使用时也相应地应小心谨慎。

1) 保持轴承及其周围的清洁

2) 使用时仔细认真

若使用时粗心大意给轴承以强烈冲击,会使轴承出现伤痕、压痕、断裂等伤。

3) 使用合适的工具

4) 注意轴承的防锈

避免在潮湿的场所使用,而且为不使汗水沾上,应戴手套。

5) 使用者应熟悉轴承

6) 制定轴承使用的作业规范

a、轴承的保管

b、轴承及其周边的清洗

c、安装部位的尺寸与加工质量的检验

d、安装作业

e、安装后的检查

f、拆卸作业

g、维护保养(定期检查)

h、润滑剂的补充

轴承的保管

轴承在出厂时均涂有适量的防锈油并用防锈纸包装,只要该包装不被破坏,轴承的质量将得到保证。

但长期存放时,拟在温度低于65%、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存放在高于地面30cm的架子上为宜。另外,保管场所应避开直射阳光或与寒冷的墙壁触。

轴承的安装

安装前注意事项

1) 轴承的准备

由于轴承经过防锈处理并加以包装,因此不到临安装前不要打开包装。

另外,轴承上涂布的防锈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于一般用途的轴承或充填润滑脂的轴承,可不必清洗直接使用。但对于仪表用轴承或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应用清洁的清洗油将防锈油洗去,这时轴承容易生锈,不可长时间放置。

2) 轴与外壳的检验

清洗轴承与外壳,确认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外壳内绝对不得有研磨剂(SiC、Al2O3等) 型砂、切屑等。

其次检验轴与外壳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质量是否与图纸符合。

安装轴承前,在检验合格的轴与外壳的各配合面涂布机械油。

轴承的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类型及配合条件而有所不同。

由于一般多为轴旋转,因此内圈与外圈可分别采用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而外圈旋转时,则外圈采用过盈配合。

(1) 压入安装

压入安装一般利用压力机,也可利用螺栓与螺母,不得已时可利用手锤进装。

(2) 热套安装

将轴承在油中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的热套方法可以使轴承避免受不必要的外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作业。

加热注意事项:

1) 一般加热不要超过100摄氏度。

2) 不允许轴承接触油槽底部。

另外热套安装还可以利用感应加热装置将轴承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

轴承的拆卸

定期检查或更换零件时,需要拆卸轴承。通常轴和轴承箱几乎都要继续使用,轴承也往往要继续使用。因此,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拆卸轴承时,不至损伤轴承、轴、轴承箱及其他零件,同时还要准备适当的拆卸工具。拆卸静配合的套圈时,只能将拉力加在该套圈上,不得通过滚动体拉拔套圈。

轴承的维护保养

为使轴承充分发挥并长期保持其应有的性能,必须切实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查) 。

通过适当的定期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故障,防止事故于未然,对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性十分重要。

1、清洗

将轴承拆下检查时,先用摄影等方法做好外观记录。另外,要确认剩余润滑剂的量并对润滑剂采样,然后再清洗轴承。

a、轴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进行,并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属网架。

b、粗洗时,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润滑脂或粘着物。此时若在油中转动轴承,注意会因异物等损伤滚动面。

c、精洗时,在油中慢慢转动轴承,须仔细地进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剂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据需要有时也使用温性碱液等。不论用哪种清洗剂,都要经常过滤保持清洁。

清洗后,立即在轴承上涂布防锈油或防锈脂。

2、检查与判断

为了判断拆下的轴承能否重新使用,要着重检查其尺寸精度、旋转精度、内部游隙以及配合面、滚道面、保持架和密封圈等。

关于检查结果,可由用惯轴承或精通轴承者进行判断。

判断的标准根据机械性能和重要度以及检查周期等而有所不同。如有以下损伤,轴承不得重新使用,必须更换。

1) 轴承零部件的断裂和缺陷。

2) 滚道面物滚动面的剥离。

轴承的故障识别方法

不通过拆卸检查,即可识别或预测运转中的轴承有无故障,对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性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的识别方法如下:

1) 通过声音进行识别

通过声音进行识别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必须经过充分的训练达到能够识别轴承声音与非轴承声音。为此,应尽量由专人来进行这项工作。用听音器或听音棒贴在外壳上可清楚地听到轴承的声音。

2) 通过工作温度进行识别

该方法属比较识别法,仅限于用在运转状态不太变化的场合。为此,必须进行温度的连续记录。出现故障时,不仅温度升高,还会出现不规则变化。

3) 通过润滑剂的状态进行识别

对润滑剂采样分析,通过其污浊程度是否混入异物或金属粉末等进行判断。该方法对不能靠近观察的轴承或大型轴承尤为有效。 轴承的包装编辑本段  轴承包装分内包装和外包装。

轴承在制造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再放入内包装中,以达到防水、防潮、防尘、防冲击、维护轴承的质量和精度以及方便使用和销售的目的。

轴承内包装按防锈期分为三类:

①短防锈期包装:防锈期3~6个月,适用于大批量发货到同一订户,短期内便投入使用的轴承。经双方协议,以方便使用为原则,采用简易包装。

②一般防锈期包装:防锈期一年,适用于一般用途的轴承。

③长防锈期包装:防锈期二年,适用于专用和精密轴承。

轴承内包装材料有聚乙烯塑料筒(盒)、牛皮纸、平纹和皱纹聚乙烯复合纸、纸盒、聚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尼龙紧固带或塑料编制紧固带、防水高强度塑料带、麻布袋等。以上材料均需保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试验合格。

轴承内包装方法的原则要求:

①微型轴承:每10~15套轴承装入一个塑料筒,每5~10个塑料筒装进一个纸盒(或袋装、卷包)。

②中、小型轴承:

多套轴承内用聚乙烯薄膜、外用牛皮纸或聚乙烯复合纸进行卷包;

多套轴承装入一个塑料筒(盒);

单套轴承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折叠或密封袋口后再装入一个纸盒。

③大型轴承:

用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复合纸单套包装后,再装入一个纸盒;

用聚乙烯薄膜袋,单套包装折叠袋口后,再装入一个纸盒;

单套装入特制塑料盒;

单套三层缠裹包装:内层用聚乙烯薄膜带或复合纸带,中层用紧固带,外层用防水渗透塑料带。

④特大型轴承:

单套三层缠裹 包装(同上);

单乘四层缠裹包装:在上述三层缠裹包装后,最外层再缠裹一层麻布带。

对外径≥150mm的可分离型圆锥滚子轴承,在包装前内、外组件之前应衬垫聚乙烯薄膜,或内、外组件分开单独包装。

对外径≥150mm的可互换圆柱滚子轴承,因成套包装容易磕伤,一般可采用内外组件分开单独包装。

轴承外包装的一般材料和要求如下:

①双瓦楞纸箱,每箱总重量(毛重) 不超过25kg,箱外用塑料打包带捆扎;

②钉板箱(木箱),每箱总重量不超过30kg,箱外用发蓝钢带捆扎;

③钙塑瓦楞箱,每箱总重量不超过25kg,箱爱用塑料打包带捆扎。

将带有内包装的轴承产品装入箱内时,应先在箱内衬垫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箱内如有空隙,需用瓦楞纸块、纸屑等干燥物质填满。

轴承零件

(一)轴承零件总论

1. 轴承零件

组成滚动轴承的各零件之一,但是不包括所有的附件。

2. 轴承套圈

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

3. 轴承垫圈

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推力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

4. 平挡圈

一个可分离的基本上平的垫圈,用其内或外部分作为向心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或内圈的一个挡边。

5. 斜挡圈(可分离的)

一个可分离的有"L"形截面的圈,用其外部分作为向心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的一个挡边。

6. 中挡圈

在具有两列或多列滚子的滚子轴承内的一个可分离的圈,用于隔离两列滚子并引导滚子。

7. 止动环

具有恒定截面的单口环,装在环形沟里,将滚动轴承在外壳内或轴上轴向定位。

8. 锁圈

具有恒定截面的单口环,装在环形沟里作为挡圈将滚子或保持架保持在轴承内。

9. 隔圈

是环形零件,用于两个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之间或两半轴承套圈之间或两半轴承垫圈之间以使它们之间保持所规定的轴向距离。

10. 密封圈

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

11. 防尘盖

是个环形罩,通常由薄金属板冲压而成,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朝另一套圈或垫圈延伸,遮住轴承内部空间,但不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

12. 护圈

附在内圈或轴圈上的一个零件,利用离心力以增强滚动轴承防止外物侵入的能力。

13. 滚动体

在滚道间滚动的球或滚子。

14. 保持架

部分地包裹全部或一些滚动体,并与之一起运动的轴承零件,用以隔离滚动体,并且通常还引导滚动体和将其保持在轴承内。

(二)轴承零件结构特征

1. 滚道

滚动轴承承受负荷部分的表面,用作滚动体的滚动轨道。

2. 直滚道

在垂直于滚动方向的平面内的母线为直线的滚道。

3. 凸度滚道

在垂直于滚动方向的平面内呈连续的微凸曲线的基本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滚道,以防止在滚子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应力集中。

4. 球面滚道

滚道为球表面的一部分。

5. 沟道

球轴承的滚道呈沟形,通常为一个圆弧形的横截面,其半径略大于球半径。

6. (沟)肩

沟(滚)道的侧面。

7. 挡边

突出于滚道表面与滚动方向平行的窄凸肩。用以支承和引导滚动体并使其保持在轴承内。

8. 引导保持架的表面

轴承套圈和垫圈的圆柱形表面,用以在径向引导保持架。

9. 套圈(垫圈)端面

垂直于套圈(垫圈)轴心线的套圈(垫圈)表面。

10. 轴承内孔

滚动轴承内圈或轴圈的内孔

11. 圆柱形内孔

轴承或轴承零件的内孔,其母线基本为直线并与轴承轴心线或轴承零件轴心线平行。

12. 圆锥形内孔

轴承或轴承零件的内孔,其母线基本为直线并与轴承轴心线或轴承零件轴心线相交。

13. 轴承外表面

滚动轴承外圈或座圈的外表面。

14. 套圈(垫圈)倒角

轴承内孔或外表面与套圈一端面连接的套圈(垫圈)表面。

15. 越程槽

在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的挡边或凸缘根部为便于磨削所开的沟或槽。

16. 密封(接触)表面

与密封圈滑动接触的表面。

17. 密封圈(防尘盖)槽

用以保持轴承密封圈(防尘盖)的槽。

18. 止动环槽

用以保持止动环的槽。

19. 润滑槽

在轴承零件上用于输送润滑剂的槽。

20. 润滑孔

在轴承零件上,用于将润滑剂输送到滚动体上的孔。

(三)轴承套圈

1. 内圈

滚道在外表面的轴承套圈。

2. 外圈

滚道在内表面的轴承套圈。

3. 圆锥内圈

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

4. 圆锥外圈

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

5. 双滚道圆锥内圈

有双滚道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

6. 双滚道圆锥外圈

有双滚道的圆锥滚子轴承外圈。

7. 宽内圈

在一端或两端加宽的轴承内圈,以便改善轴在其内孔的引导或安装紧固件或密封件提供补充位置。

8. 锁口内圈

一个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沟型球轴承内圈。

9. 锁口外圈

一个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沟型球轴承外圈。

10. 冲压外圈

由薄金属板冲压,一端封口(封口冲压外圈)或两端开口的套圈,一般指向心滚针轴承的外圈。

11. 凸缘外圈

有凸缘的轴承外圈。

12. 调心外圈

有球形外表面的外圈,以适应其轴心线与轴承座轴心线间产生的永久角位移。

13. 调心外座圈

用于调心外圈与座孔间的套圈,有一个与外圈的球形外表面相配的球形内表面。

14. 外球面

轴承外圈外表面是球表面的一部分。

15. 圆锥外圈前面挡边

圆锥外圈滚道前面上的挡边,用

以引导滚子及承受滚子大端面的推力。

16. 中挡圈

具有双滚道的轴承套圈,例如双滚道圆锥内圈的中间整体挡边。

(四)轴承垫圈

1. 轴圈

安装在轴上的轴承垫圈。

2. 座圈

安装在座内的轴承垫圈。

3. 中圈

两面均有滚道的轴承垫圈,用于双列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两列滚动体之间。

4. 调心座圈

有球形背面的座圈,以适应其轴心线与座轴心线间的永久角位移。

5. 调心座垫圈

用于调心座圈与外壳承受推力表面间的垫圈,其表面为凹球形面与调心座圈的球形背面相配。

(五)滚动体

1. 球

球形滚动体

2. 滚子

有对称轴并在垂直其轴心线的任一平面内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的滚动体。

3. 球(滚子)总体

在一特定的滚动轴承内的全部球(滚子)。

4. 球(滚子)组

滚动轴承内的一列球(滚子)。

5. 圆柱滚子

滚子外表面的母线基本上是直线,并与滚子轴心线平行。

6. 滚针

长度与直径之比率较大的小直径圆柱滚子,一般长度在直径的3~10倍之间,但直径通常不超过5mm。滚针头部可以有几种形状。

7. 圆锥滚子

滚子外表面的母线基本上是直线,并与滚子轴心线相交,一般为截圆锥体。

8. (凸)球凸面滚子

滚子的外表面在包含其轴心线的平面为内凸弧形。

9. 凹面滚子

滚子的外表面在包含其轴心线的平面内为凹弧形。

10. 对称球面滚子

凸球面滚子的外表面在通过滚子中部、垂直于其轴心线的平面的两边是对称的。

11. 非对称球面滚子

凸球面滚子的外表面在通过滚子中部,垂直于其轴心线的平面的两边是非对称的。

12. 凸度滚子

基本上为圆柱或圆锥形滚子的外表面在包含滚子轴心线的平面内,呈连续的微凸曲线,以防止在滚子与滚道接触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

13. 修形滚子

在滚子外表面的端部,其直径略有修正,以防止在滚子与滚道接触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

14. 螺旋滚子

以钢条绕制成螺旋形的滚子。

15. 滚子端面

基本垂直于滚子轴心线的端部表面。

16. 滚子大端面

圆锥滚子或非对称球面滚子大头的端面。

17. 滚子小端面

圆锥滚子或非对称球面滚子小头的端面。

18. 滚子倒角

滚子外表面与端面相连接的表面。

(六)保持架

1. 浪形保持架

包括一个或两个波浪状的环形零件组成的滚动轴承保持架。

2. 保持架兜(窗)孔

保持架上的孔或开口,以容纳一个或多个滚动体。

3. 保持架梁

保持架上的一部分,用以隔开相邻的保持架兜孔。

4. 保持架爪

从保持架或半保持架上伸出的悬臂。

5. 保持架支柱

一般为圆柱体支柱,可穿过滚子的轴向孔使用。

6. 挡边引导的保持架

由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上的肩面作径向引导(定中心)的保持架。

怎样寄包裹到澳洲去?谢谢

转盘轴承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集支承、旋转、传动、固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自身均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转盘轴承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便和维护容易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机械、采掘机、建筑工程机械、港口机械、风力发电、医疗设备、雷达和导弹发射架等大型回转装置上。

转盘轴承根据不同的结构型式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结构类型:

1、 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 2、 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 3、 交叉圆柱滚子转盘轴承 4、 交叉圆锥滚子转盘轴承 5、 三排圆柱滚子组合转盘轴承

参数描述

公差、 游隙 转盘轴承的公差及游隙符合JB/T 10471 《滚动轴承 转盘轴承》,风力发电机用转盘轴承的公差及游隙符合JB/T 10705 《滚动轴承 风力发电机轴承》。 若顾客对尺寸、公差、游隙有其它特殊要求时,可根据使用工况及用户要求提供相应的产品。 保持架 转盘轴承所用保持架型式有整体保持架式、分段式持架或隔离式保持架等不同的结构型式。其中整体保持架或分段式保持架采用20号钢或ZL102铸造铝合金制造。隔离式保持架采用聚酰胺1010树脂、ZL102铸造铝合金或QA110-3-1.5铝青铜制造。近年来随着材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尼龙GRPA66.25也已在分段保持架的设计中得以推广应用。 轴承的润滑 转盘轴承大多在重载低速的工况条件下工作,一般情况下采用充填润滑脂的润滑型式对轴承施以润滑均可取得极为满意的效果,常用的润滑脂有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铝基润滑脂、及高温润滑脂等,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润滑脂。 转盘轴承的密封 转盘轴承的密封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已充填的润滑脂向外泄漏,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外界的尘埃、杂质及水份侵入轴承内部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由于转盘轴承大多处于重载低速下工作,故轴承的密封型式采用橡胶密封圈和迷宫式密封两种结构。而橡胶密封式结构本身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密封性能可靠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不足之处是在高温状态时橡胶密封唇易早期老化而丧失密封性,故在高温工况条件下工作的转盘轴承宜采用迷宫式密封。 三排组合滚子转盘轴承(回转支承) 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具有三个座圈上下及径向滚道各自分开,使得每一排滚柱的负载都能确切地加以确定,能够同时承受各种载荷,是四种产品中承载能力最大的一种,轴、径向尺寸都较大结构牢固,特别适用于要求较大直径的重型机械,如斗轮式挖掘机、轮式起重机、船用起重机、钢包回转及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等机械上。 双排角接触球转盘轴承(回转支承) 双排球式回转支承具有三个座圈,钢球和隔离块可直接排入上下滚道,根据受力状况,安排了上下两排直径不同的钢球。 这种开式装配非常方便,上下圆弧滚道的承载角都为90°,能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和倾翻力矩。当径向力大于0.1倍的轴向力时滚道须特殊设计。双排球式回转支承的轴向、径向尺寸都比较大,结构坚固,特别适用于要求中等以上直径的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装卸机械上。 单排交叉滚子转盘轴承(回转支承) 单排交叉滚柱式回转支承,由两个座圈组成,结构紧凑、重量轻、制造精度高,装配间隙小,对安装精度要求高,滚柱为1:1交叉排列, 能同时承受轴向力、较大径向力和倾翻力矩。被广泛用于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和军工产品。 单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回转支承) 单排四点接触球轴承回转支承由两个座圈组成,结构紧凑、重量轻、钢球与圆弧滚道四点接触,能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翻力矩。回转式输送机、焊接操作机、中小型起重机和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均可选用. 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材料→锻件→车加工→检测→热处理→磨加工→检测→调质→ 细磨→精磨→检测→装配→装检→包装→装箱→运输→客户。 转盘回转轴承的材料 : 50Mn , 42CRMO , GCR15SIMN , 9CR18MO 转盘回转轴承精度: P0 , P6 ,P5,P4,P2 精度由低到高 ,价格也会由低到高。 转盘回转轴承用途: 1. 拖车 :这种类型的轴承使用于多种场合,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于运输行业,农业拖车,灌溉系统和机场行李架。在车辆上的应用,传递轴承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扭矩。在其他应用,他们大多是传递轴向负荷。金元专业制造拖车用转盘回转轴承。 2. 风电: 风力发电机轴承通常包含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传动系统轴承(主轴和变速箱轴承)。金元为客户提供的是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偏航轴承安装在塔架与座舱的连接部,变桨轴承安装在每个叶片的根部与轮毂连接部位。每台风力发电机用一套偏航轴承和三套变桨轴承。 3 太阳能: 旋转的太阳能电池板是一个很好增加能源的解决方法。由于金元轴承拥有非常紧凑的设计,供应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电场。 4.医疗器械;j金元轴承开发的高精度、低噪音、高寿命、高可靠性系列医疗器械主轴转盘回转轴承,已被广泛应用于伽玛刀、CT机、核磁共振机等大型医疗器械。 5.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等设备。金元转盘回转轴承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部位,这种结构可以实现让人难以置信的高紧密旋转运动。

编辑本段轴承的包装

轴承包装分内包装和外包装。 轴承在制造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再放入内包装中,以达到防水、防潮、防尘、防冲击、维护轴承的质量和精度以及方便使用和销售的目的。 轴承内包装按防锈期分为三类: ①短防锈期包装:防锈期3~6个月,适用于大批量发货到同一订户,短期内便投入使用的轴承。经双方协议,以方便使用为原则,采用简易包装。 ②一般防锈期包装:防锈期一年,适用于一般用途的轴承。 ③长防锈期包装:防锈期二年,适用于专用和精密轴承。 轴承内包装材料有聚乙烯塑料筒(盒)、牛皮纸、平纹和皱纹聚乙烯复合纸、纸盒、聚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尼龙紧固带或塑料编制紧固带、防水高强度塑料带、麻布袋等。以上材料均需保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试验合格。 轴承内包装方法的原则要求: ①微型轴承:每10~15套轴承装入一个塑料筒,每5~10个塑料筒装进一个纸盒(或袋装、卷包)。 ②中、小型轴承: 多套轴承内用聚乙烯薄膜、外用牛皮纸或聚乙烯复合纸进行卷包; 多套轴承装入一个塑料筒(盒); 单套轴承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折叠或密封袋口后再装入一个纸盒。 ③大型轴承: 用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复合纸单套包装后,再装入一个纸盒; 用聚乙烯薄膜袋,单套包装折叠袋口后,再装入一个纸盒; 单套装入特制塑料盒; 单套三层缠裹包装:内层用聚乙烯薄膜带或复合纸带,中层用紧固带,外层用防水渗透塑料带。 ④特大型轴承: 单套三层缠裹 包装(同上); 单乘四层缠裹包装:在上述三层缠裹包装后,最外层再缠裹一层麻布带。 对外径≥150mm的可分离型圆锥滚子轴承,在包装前内、外组件之前应衬垫聚乙烯薄膜,或内、外组件分开单独包装。 对外径≥150mm的可互换圆柱滚子轴承,因成套包装容易磕伤,一般可采用内外组件分开单独包装。 轴承外包装的一般材料和要求如下: ①双瓦楞纸箱,每箱总重量(毛重) 不超过25kg,箱外用塑料打包带捆扎; ②钉板箱(木箱),每箱总重量不超过30kg,箱外用发蓝钢带捆扎; ③钙塑瓦楞箱,每箱总重量不超过25kg,箱爱用塑料打包带捆扎。 将带有内包装的轴承产品装入箱内时,应先在箱内衬垫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箱内如有空隙,需用瓦楞纸块、纸屑等干燥物质填满。

编辑本段轴承零件

(一)轴承零件总论

1. 轴承零件 组成滚动轴承的各零件之一,但是不包括所有的附件。 2. 轴承套圈 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 3. 轴承垫圈 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推力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 4. 平挡圈 一个可分离的基本上平的垫圈,用其内或外部分作为向心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或内圈的一个挡边。 5. 斜挡圈(可分离的) 一个可分离的有"L"形截面的圈,用其外部分作为向心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的一个挡边。 6. 中挡圈 在具有两列或多列滚子的滚子轴承内的一个可分离的圈,用于隔离两列滚子并引导滚子。 7. 止动环 具有恒定截面的单口环,装在环形沟里,将滚动轴承在外壳内或轴上轴向定位。 8. 锁圈 具有恒定截面的单口环,装在环形沟里作为挡圈将滚子或保持架保持在轴承内。 9. 隔圈 是环形零件,用于两个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之间或两半轴承套圈之间或两半轴承垫圈之间以使它们之间保持所规定的轴向距离。 10. 密封圈 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 11. 防尘盖 是个环形罩,通常由薄金属板冲压而成,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朝另一套圈或垫圈延伸,遮住轴承内部空间,但不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 12. 护圈 附在内圈或轴圈上的一个零件,利用离心力以增强滚动轴承防止外物侵入的能力。 13. 滚动体 在滚道间滚动的球或滚子。 14. 保持架 部分地包裹全部或一些滚动体,并与之一起运动的轴承零件,用以隔离滚动体,并且通常还引导滚动体和将其保持在轴承内。

(二)轴承零件结构特征

1. 滚道 滚动轴承承受负荷部分的表面,用作滚动体的滚动轨道。 2. 直滚道 在垂直于滚动方向的平面内的母线为直线的滚道。 3. 凸度滚道 在垂直于滚动方向的平面内呈连续的微凸曲线的基本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滚道,以防止在滚子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应力集中。 4. 球面滚道 滚道为球表面的一部分。 5. 沟道 球轴承的滚道呈沟形,通常为一个圆弧形的横截面,其半径略大于球半径。 6. (沟)肩 沟(滚)道的侧面。 7. 挡边 突出于滚道表面与滚动方向平行的窄凸肩。用以支承和引导滚动体并使其保持在轴承内。 8. 引导保持架的表面 轴承套圈和垫圈的圆柱形表面,用以在径向引导保持架。 9. 套圈(垫圈)端面 垂直于套圈(垫圈)轴心线的套圈(垫圈)表面。 10. 轴承内孔 滚动轴承内圈或轴圈的内孔 11. 圆柱形内孔 轴承或轴承零件的内孔,其母线基本为直线并与轴承轴心线或轴承零件轴心线平行。 12. 圆锥形内孔 轴承或轴承零件的内孔,其母线基本为直线并与轴承轴心线或轴承零件轴心线相交。 13. 轴承外表面 滚动轴承外圈或座圈的外表面。 14. 套圈(垫圈)倒角 轴承内孔或外表面与套圈一端面连接的套圈(垫圈)表面。 15. 越程槽 在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的挡边或凸缘根部为便于磨削所开的沟或槽。 16. 密封(接触)表面 与密封圈滑动接触的表面。 17. 密封圈(防尘盖)槽 用以保持轴承密封圈(防尘盖)的槽。 18. 止动环槽 用以保持止动环的槽。 19. 润滑槽 在轴承零件上用于输送润滑剂的槽。 20. 润滑孔 在轴承零件上,用于将润滑剂输送到滚动体上的孔。

(三)轴承套圈

1. 内圈 滚道在外表面的轴承套圈。 2. 外圈 滚道在内表面的轴承套圈。 3. 圆锥内圈 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 4. 圆锥外圈 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 5. 双滚道圆锥内圈 有双滚道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 6. 双滚道圆锥外圈 有双滚道的圆锥滚子轴承外圈。 7. 宽内圈 在一端或两端加宽的轴承内圈,以便改善轴在其内孔的引导或安装紧固件或密封件提供补充位置。 8. 锁口内圈 一个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沟型球轴承内圈。 9. 锁口外圈 一个肩全部或部分被去掉的沟型球轴承外圈。 10. 冲压外圈 由薄金属板冲压,一端封口(封口冲压外圈)或两端开口的套圈,一般指向心滚针轴承的外圈。 11. 凸缘外圈 有凸缘的轴承外圈。 12. 调心外圈 有球形外表面的外圈,以适应其轴心线与轴承座轴心线间产生的永久角位移。 13. 调心外座圈 用于调心外圈与座孔间的套圈,有一个与外圈的球形外表面相配的球形内表面。 14. 外球面 轴承外圈外表面是球表面的一部分。 15. 圆锥外圈前面挡边 圆锥外圈滚道前面上的挡边,用 以引导滚子及承受滚子大端面的推力。 16. 中挡圈 具有双滚道的轴承套圈,例如双滚道圆锥内圈的中间整体挡边。

(四)轴承垫圈

1. 轴圈 安装在轴上的轴承垫圈。 2. 座圈 安装在座内的轴承垫圈。 3. 中圈 两面均有滚道的轴承垫圈,用于双列双向推力滚动轴承的两列滚动体之间。 4. 调心座圈 有球形背面的座圈,以适应其轴心线与座轴心线间的永久角位移。 5. 调心座垫圈 用于调心座圈与外壳承受推力表面间的垫圈,其表面为凹球形面与调心座圈的球形背面相配。

(五)滚动体

1. 球 球形滚动体 2. 滚子 有对称轴并在垂直其轴心线的任一平面内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的滚动体。 3. 球(滚子)总体 在一特定的滚动轴承内的全部球(滚子)。 4. 球(滚子)组 滚动轴承内的一列球(滚子)。 5. 圆柱滚子 滚子外表面的母线基本上是直线,并与滚子轴心线平行。 6. 滚针 长度与直径之比率较大的小直径圆柱滚子,一般长度在直径的3~10倍之间,但直径通常不超过5mm。滚针头部可以有几种形状。 7. 圆锥滚子 滚子外表面的母线基本上是直线,并与滚子轴心线相交,一般为截圆锥体。 8. (凸)球凸面滚子 滚子的外表面在包含其轴心线的平面为内凸弧形。 9. 凹面滚子 滚子的外表面在包含其轴心线的平面内为凹弧形。 10. 对称球面滚子 凸球面滚子的外表面在通过滚子中部、垂直于其轴心线的平面的两边是对称的。 11. 非对称球面滚子 凸球面滚子的外表面在通过滚子中部,垂直于其轴心线的平面的两边是非对称的。 12. 凸度滚子 基本上为圆柱或圆锥形滚子的外表面在包含滚子轴心线的平面内,呈连续的微凸曲线,以防止在滚子与滚道接触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 13. 修形滚子 在滚子外表面的端部,其直径略有修正,以防止在滚子与滚道接触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 14. 螺旋滚子 以钢条绕制成螺旋形的滚子。 15. 滚子端面 基本垂直于滚子轴心线的端部表面。 16. 滚子大端面 圆锥滚子或非对称球面滚子大头的端面。 17. 滚子小端面 圆锥滚子或非对称球面滚子小头的端面。 18. 滚子倒角 滚子外表面与端面相连接的表面。 (六)保持架 1. 浪形保持架 包括一个或两个波浪状的环形零件组成的滚动轴承保持架。 2. 保持架兜(窗)孔 保持架上的孔或开口,以容纳一个或多个滚动体。 3. 保持架梁 保持架上的一部分,用以隔开相邻的保持架兜孔。 4. 保持架爪 从保持架或半保持架上伸出的悬臂。 5. 保持架支柱 一般为圆柱体支柱,可穿过滚子的轴向孔使用。 6. 挡边引导的保持架 由轴承套圈或轴承垫圈上的肩面作径向引导(定中心)的保持架。 帮你找了专业的哦,好好学习!

发国际小包重量是怎么计算的?

通过转运公司邮寄,个人货量比较少,没有必要到官方去开个折扣账号,即使开了折扣账号,也很难拿到优惠的价格,倒不如通过转运公司邮寄,小货物DHL联邦快递比较有优势,大约3到6天就可以到达。

物理问题,图上是一个挂在墙上的木箱,求红点c和D需要的水平推力

1、计重方式

国际快递包裹重量分为: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两种,快递公司将以两种重量中大的一项为计费依据。

*体积重量计算方式:(长*宽*高)/5000,如果体积计算出来大于实际重量,我们称之为泡货(抛货)。

2、计费方式

1)计费重量单位:国际快递行业一般以每0.5KG(500g)为一个计费重量单位。

2)首重与续重:特快专递货品的寄递以第一个500g为首重(或起重),每增加500g为一个续重。通常起重的费用相对续重费用较高。

3)大货21kg以上以1Kg为一个计费重量单位。21kg以上无首重,按每kg计算。

3、其它注意事项

1)国际快递包裹单件货物的规格必须保证:1长+2高+2宽2)国际快递包裹单件超过或等于68公斤/件的,必须用有脚卡板进行包装(部分国家拒收原本卡板包装),否则快递公司拒收货物。

3)倘若有以下情况的国际快递包裹,需预先订舱:货物单件维长超过330厘米;货物单件重量超过68公斤;货物单件不超过330厘米,重量不超过68公斤,但一票货超过300公斤

4)当货物出口用木箱包装时只能用夹板木箱包装。

5)EMS单件重量不超过30kg。单件长不得超过160CM,宽不得超过80CM,高不得超过60CM。

寄国际快递可以选择竞速物流,竞速物流拥有超10年空运操作经验,可安排最快航班,保证仓位时效,大大节省客户时间。

采用扭矩平衡的原则,可以计算出木箱恰好脱离a点的水平推力。

以固定点b为支撑原点,计算出需要的水平推力。

1、水平推力Fc作用在C点时,根据力矩平衡的原则得到:

100kg/2*(1100-220*2) =Fc*(230-130)

求出,Fc=330kg

2、水平推力Fd作用在D点时,根据力矩平衡的原则得到:

100kg/2*(1100-220*2) =Fd*460

求出,Fd≈71.74kg

即,在c点和d点分别施加330kg(大约3.3kN)和71.74kg(大约717.4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让木箱恰好脱离a固定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