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实木楼梯

清朝箱子古董价格图片-清朝的木箱值多少钱

清朝箱子古董价格图片-清朝的木箱值多少钱

很多女性朋友之间喜欢开玩笑,本宫赏你一丈红。但是一丈红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刑罚,据史书记载,一丈红作为清朝酷刑排名第五,可见它的残忍之处。一丈红不同于其他刑法,一丈红是专门用在后宫的刑法,是来惩罚后宫里犯错的嫔妃,用两寸厚五尺长的板子抽打腰部以下的位置,一直打到血肉模糊为止,从远处看鲜红的一片,所以取名叫一丈红。轻者筋骨尽断,严重者当场亡。但是由于是对嫔妃使用的刑法,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行使这个权力的。行使这个权力的只有只有皇上太后皇后这样级别的人才能动用一丈红这样的刑罚。

一般被实施一丈红的嫔妃,最后都命不久矣。印象最深的就是最近流行的甄嬛传里面的夏常在,因为得罪了华妃,被赏赐了一丈红,结局非常惨。但也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面。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中,清朝的华妃是没有权力执行一丈红这个刑罚的。所以清朝的皇妃们对一丈红都闻风丧胆。一丈红这个名字听上去非常美丽,现实却非常残忍。

在清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都会制定一些非常残酷的刑法来镇压百姓。而在清朝针对女性比较残忍的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人彘 ,这种刑法并不来源于清朝,而是汉朝吕雉对待戚夫人非常残忍的一种酷刑。就是人将人的手脚都割掉,砍去双耳,挖去双眼,扔在一个容器中,毫无人性可言。

第二种就是把人关到一个木桶里面,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吃喝拉撒都在这个木桶里面,对肉体和精神进行双重折磨。第三种就是墩锁 ,将一个小木箱挖出四个洞,将宫女的手和脚伸出来,限制她的自由,使她无法站立,十分痛苦。

清朝已经灭亡,残酷的刑法已经消失。所以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

大清乾隆年制瓷器罕见,大家帮忙看看

从上看,应该是明代的,上有“夫夏明 奉造”字样,夏明应该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制锁匠,因为在明朝铜是受官府管制的,特别是黄铜,所以一切的铜制品需经过官府通过审批才可以生产,所以制作人要在上面留有铭文,以便查寻出处,这就是为什么上面有这些字的原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朝怎么会有照片?

得上,如果是官窑可能得几百万!

如果是民窑大概3000-5000元;

如果不对,就不值多少钱.

24.清明上河图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阡陌纵横:指田地间小路纵横交错。阡,田地中间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地中间东西方向的小路。

错落:交错纷杂。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本课指“古柳”有高有低。

茶肆:茶馆。

宛若:好像。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宅第:多指较大的住宅。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本课形容房屋密集。

市招:指店铺门前挂的幌子。

士农工商:士,指读书人;农,指农民;工,指手工业者;商,指商人。泛指各行各业的人。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此处指画面到此一下子没有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97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枪手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计划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然而,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然而,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清明上河图》中画有八百一十五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

清朝一种酷刑,专为宫女设计,受刑者尸不见血却残忍无比吗?

因为第一张照片1827年法国的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的,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可携式木箱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而清朝是1636年—1912年,也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且在清朝末年中国保守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来说,清朝有照片也是很正常的。

而在中国的第一张照片是不让人愉快。摄影史学者、《东方照相记》一书的作者南无哀说,“鸦片战争是摄影术侵入中国的引路人”,在1844年,法国拉萼尼使团访华,强迫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的清政府签订《中法黄埔条约》。谈判间隙,使团的海关官员于勒·埃及尔将中方代表、两广总督耆英叫住,拍下中国大陆的第一张照片。镜头里,是耆英的正面像。

扩展资料:

在1822年三十五岁的达盖尔在巴黎开办了一个名叫“西洋镜”的展览,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是一种用灯光的变化产生各种各样效果的画片景色展览,有点儿类似我们今天的幻灯片技术,也就是达盖尔式照相术的雏形。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他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换句话说就是照相机──发生了兴趣。

1839年,达盖尔把他的相机技术公布于世,达盖尔发明的宣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1839年1月9日,在巴黎召开的法国科学学会的一次正式会议上,达盖尔式照相法及照相机由法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阿喇尔正式宣布。这种新型的照相术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曝光时间仅仅需要20-30分钟,大大降低了等候时间,做到了真正的方便、快捷。

百度百科——相机

百度百科——照相机

清朝一品大员告老还乡,为何带数箱砖头回乡,却被乾隆拦下?

说到清朝酷刑,人们总会想到满清十大酷刑。这十大酷刑一个比一个残忍,经历过这些酷刑的人可以说都生不如。如果小编问大家古代惩罚人用什么酷刑?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古代不贞女子将会被浸猪笼或者其木驴游街等酷刑。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另一种酷刑,这种酷刑虽然不位列十大酷刑的行列,也不仅是为了惩罚不贞女子,她的残忍性丝毫不输十大酷刑,它就是墪锁刑。

墪锁刑,就是把人锁在一个箱子里的刑罚,这个箱子内部的空间大小据说只能把一个正常人蜷缩起来塞进去,而且人一旦被塞进去之后整个人根本不能活动,甚至连换一个姿势都不行。木箱侧面有洞卡住的头和胳膊,使之动弹不得。

墪锁刑这种刑罚,在清朝最常用于惩罚犯错的宫女,并且流行于外蒙古地区。为什么这样的刑罚会流行外蒙古这一地区呢?其实原因只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墪锁刑的刑具携带方便。通俗的来说,墪锁刑的刑具就是用几块木板钉起来做成的。试想这样的刑具在外蒙古这一区域,由于人口稀少如果修建面积很大的监狱是很不方便的。有了墪锁刑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衙役可以把刑具随时带着,哪里有了就可以随时用此刑具惩罚。

第二、外蒙时的古代,很缺乏监狱这种资源。古代监狱主要是用木材和石块建成的,在中原内地这些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外蒙古可能就不行了。因此为了惩处,墪锁刑这种泯灭人性的酷刑就是因此而来的。在外蒙古使用这样一个刑罚还有一个优势,这里人烟稀少,把接受墪锁刑的放在一个偏僻地区根本不用担心逃脱,真是有些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了。

想想看,一个弱女子被困在这种刑具里,不能动弹,连大小便也没法解决,时间久了也就自己受不了,去了。这种刑罚也太过残忍了,幸亏现在是21世纪了,现在的女子可是比古代要幸福很多啊!

针对宫女,清朝设置了哪些刑法?

说起当时清朝的一品大臣,可以说是为了皇上鞍前马后,忙忙碌碌了大半辈子,有名的可以说说孙嘉淦,他可是清朝非常有名的官员之一。虽然自己家境贫寒,但是在自己努力下考中了进士,聪颖好学的他还是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从此走向自己的仕途之路。由于自己的努力。从朝中只是小官员的他,逐渐成为了皇上身边的红人。

雍正继位之后,真正迎来了孙嘉淦的春天,对于雍正古怪的脾气,朝中大臣都非常惧怕,但是他确是干直言进谏,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把自己内心所想说出来。虽然会惹到雍正帝生气,但是句句属实,还是无法危难孙嘉淦。同时又是为民做的好事,也就只能按照他的说法去做事情。

这也是为当时的农民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其实雍正作为明君并没有惩罚孙嘉淦,而是对这些事情不断奖励孙嘉淦,这也使孙嘉淦步步高升。雍正去世之后,乾隆皇帝继位,深知孙嘉淦为官清廉,处处为百姓着想,也是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但是随着他岁数越来越大,也是到了退休年纪,但是为官清廉的他,并没有剩下什么。更没有金银财宝,为了不被人笑话,在数口木箱中装满了砖头。

但是正当他要离京的时候,被人拦截,因为乾隆收到举报知道实情之后,就特意赏赐了所有砖头换成金银财宝,之后便风风火火正大光明的回乡了。

满清三大酷刑不见血却痛到极致

说起清朝的刑法,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

但其实,这个不过是影视剧的错误宣导而已,并不是主流常见的刑法,尤其是对于宫中的宫女,基本上很少会动用类似残酷的刑罚,毕竟她们名义上属于是皇帝的私人财产。

所以,通常情况下,除非这些宫下非常严重的错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涉及到刑事案件,才会交给相关部门,按照的标准来进行审讯处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会动用部分酷刑,其他情况下,最严重的也就是赐白绫或毒酒自杀一了百了。

根据清朝留下来的《宫女谈往录》记载,宫中争对宫女们的最主要刑法主要有五个,从轻到重依次是:背诵女训、罚跪、提铃、杖刑和板著。至于大家在电视剧中常常到的打嘴巴、夹手指等,其实都很少会出现。

因为,清朝后宫有个不成文规定的规定,那就是打人不打脸!当然,这不是出于对宫女的尊重,而是怕脸被打肿打坏,让皇帝看到,惊了圣驾。与此同时,因为宫女们分工明确,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都需要用手,一旦把手给夹坏了,这些事情谁来干?

接下来,我们就来给大家详细解释下清朝宫中的这五个刑法:

背诵女训:这个是宫中最常见的刑法,主要是针对犯了一点小错的宫女,尤其是新入宫的宫女们,会经常遭遇到这种刑法。这种刑法很简单,就是刑法的宫女要每天背诵女训,直到她只知道干活,丝毫不知道反抗为止,这个算是最轻的刑法。

罚跪:这个是宫中被使用最多的刑法,因为罚跪既可以让施刑者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充分满足她们的优越感,又可以让受罚者真实感受到痛苦。

关键是,它又不违背不许掌嘴的规定,还不影响宫女们第二天继续干活,所以深受广大老宫女们的喜欢,经常会被她们拿来整治犯错和看不顺眼的宫女。

提铃:这个刑法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其实它也是宫中最常见的刑法之一,又叫做?啼铃?,简单点说就是充当闹钟。

受到此刑法的的宫女也要从乾清宫后出发,穿过日精门,再到月华门,再返回乾清宫后,正步慢行,风雨无阻达数十个时辰,一边走一边要跟着铃声呼唤?天下太平?。

通常情况下,受罚的宫女这样一场走下来,基本会被累得半,嗓子都被喊哑,但仍然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并且其在受罚的过程中还仍然在工作,正所谓工作受罚两不误,因此也深受统治者们的喜爱。

杖刑:这个刑法算是历史久远,最早始于东汉,但在清朝皇宫中仍被使用,还被列为五刑之一。通常情况下,在实施仗刑的时候,还需要先扒去衣服再杖责,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古代,将女子的身躯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本身就是一种凌辱。

所以对于女子来说,杖刑不仅是身体受到惩罚,身心也会受到创伤。虽然,宫中执行杖刑的人往往是太监,周边观看的人也多是宫女和太监,但对于宫女来说,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拔去衣服,仍然还是会感到羞耻。

因此,这个刑法对于宫女们来说,已经算是毕竟重的刑法,通常都是犯下毕竟严重的错误才会遭到这种惩罚。另外,由于杖刑次数较多,很多太监都掌握了杖刑秘诀。太监可以行刑时看起来用尽全力,其实不伤皮肉,借此来捞钱。

板著:这个刑法很多人也没听说过,但看过《如懿传》中朋友,应该会对其有所了解,在这部电视剧中,有一次令妃私自去木兰围场有违宫规,如懿便以板著之刑罚她,让其每日两个时辰行板著之罚,以至于令妃也痛苦不堪,由此可见板著之刑之厉害。

那么,板著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宫女面北而站,以双手扳住双脚,在此过程中,腰身不可弯曲,也就是腿站直后,用自己的手掌触摸到自己的脚尖,整个人呈现出一个拱形。

这个刑法看起来一点都不残酷,尤其是对身体柔韧度较好的女性来说,更是轻而易举,但问题是,维持此动作一旦超过一定时间,便会头晕目眩,为此殒命者都有。在清朝后宫中,板著不仅针对宫女,对妃嫔同样适用。

清朝什么刑罚专为宫女而设计,不见血但是残忍无比?

满清的三大酷刑并非极刑,但恐惧和痛苦的指数,却可堪比极刑。这些酷刑,用不刀,尸体不见血,但却奇惨无比、痛苦万状,是满清酷刑中的典型。

网络配图

站笼又称立枷,是枷号的一种发展后的形式,于清朝开始正式作为法律惩治手段。

站笼

这种特制的木笼上端是枷,卡住的脖子;脚下可垫砖若干块,受罪的轻重和苟延性命的长短,全在于抽去砖的多少,卡住脖子后再撤出垫物,在笼中只能站不能坐,只能稍微屈腿勉强支撑,并且曝晒于阳光下。有的刑犯会被如此示众三天后论斩,有的则被活活吊。

据记载晚清一名叫刘松廷的滇戏演员也是在站笼里。他因武生功夫了得,被诬偷了云南藩台的银子而将其装进站笼逼供,因忍受不了折磨自行踢开脚下砖头被吊。

桶刑

网络配图

这是一种看似人性,但却极为残忍的酷刑,受刑者被锁在木桶中,家属可以喂饭,但时间一长,那个桶就变成了马桶,最终会被桶中生出的虫活活咬,最后变成一具骷髅。

墩锁

墩锁又叫墪锁,是清朝宫女们最怕的一种酷刑。

网络配图

所谓的“墩锁”,是一个高约20厘米,一尺见方的木箱。上盖有四个洞,分别锁住手脚,受刑者无法站立,因此而得名。

宫女在箱中无法站立,故名墩锁。时间一长,宫女会因四肢淤血,呼吸困难,大小便无法进行,导致痛苦难言,经过几天生不如的折磨后去。

清朝的大臣于世龙是几品官?什么职位?

清朝有一种残酷的刑罚,专门适用于宫女,就是墪锁刑。这种刑罚堪比于满清十大酷刑,可谓是不见血,于无形当中。为什么说这种刑法比其他刑罚还要更加来的残酷呢。

首先,简单的讲一下这个刑罚的方式。这种墪锁刑专门对付犯了错的宫女,一般对象都是不贞洁的宫女,有时候也会是嫔妃。墪锁刑用于刑罚的样式是一个高20厘米,长宽各35厘米的方形木箱子。其4周会全部封,只会在侧边开一个可以伸头的洞。

这种墪锁刑在施刑的时候会把人全部塞进去,然后4周用钉子全部封。在木箱上面还有4个洞,分别可以锁住手脚不让其动弹。宫女在里面是没有办法站立的,故又名蹲锁。锁在木箱里,宫女以一个非常难受的姿势半蹲半站着,非常痛苦。

将犯了事的女性锁在箱子里面,只露出手和头,不出几日就会被活生生的饿。有的为了增加折磨,就每天给她们一点饭和水维持生命。但箱子里面,粪便会养出很多蛆虫。时间长了,滋生出来的蛆虫就一点一点的把人给吃掉了。

犯事者在这种虫子的吞噬下会非常痛苦,可以说是相当残忍的刑罚。这也是为何这种刑罚比其他方法更加残酷,车裂,浸猪笼虽说也残忍,但至少来的痛快。像墪锁刑这种刑罚是长期的,可能还有被叮咬的长期之痛。不仅折磨的是身体,更对心智是一种毁灭的打击。

八府巡按为监察之职,七品官,定制于明代。是皇帝从督察院(相当于前代的御史台,现在的检察院),选派到各地巡视的官员,多巡视一省,而不明确为几府。此职虽然只为七品,但权力确非常大。担任这一职位的人是代皇帝巡狩,直接对皇帝负责,大事上奏,小事专断即可。

品级小而事权大,这为了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至于八府巡按的叫法,多见于小说和戏剧。这一形象只是民间的想象和文学的演绎,历史上并无此职。就像包拯这一形象的出现,表现了人民对贪官的痛恨,对清官的崇拜和渴望。

那么这个于世龙到底是什么人呢?在清朝历史人物中,并没有一个叫于世龙的人,而只有一个叫于成龙的人,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别称于青天、于青菜,山西永宁州(今山西方山)人。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以广西罗城知县出仕。罗城在当时还是未开化之地,民勇而好斗,且刚经过战争,才归于清廷治下,到处都是持械的武装团伙。治乱用重典,于成龙对盗贼采取了高压措施,只要抓到,证明犯罪事实,即行处决,毫不手软。

由于于成龙的治理,罗城很快安定下来。其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措施,罗城县开始繁荣起来,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么优异的政绩引起了两广总督卢兴祖的注意,总督举荐他为卓异(清朝制度,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政绩卓著,才能优异者称卓异,文官三年一考,武官五年一考)。

后来于成龙多次升官,官至两江总督。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康熙褒奖他:清官第一,百姓们称他为:于青天、于青菜。在电视剧中于世龙也是个清官的形象,这一点是和于成龙的生平相合的。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于成龙远祖于伯达、于建中、于仕贤在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迁至石州(今吕梁市离石区)白霜里村,在这里度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于仕贤生于渊,于渊生于坦等四子。于坦,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累官至巡抚。

正德元年(1506年),其宗族一脉于素家族,迁居到石州北乡距城30公里的来堡村。于素生于恩等四子,于恩生于采等四子,于采生于时煌等四子。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八月二十七日,于时煌原配田氏生次子于成龙。不久,田氏病逝,父亲继配李氏。于成龙和继母关系很融洽,家庭和睦。

科举失意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于成龙参加乡试,省城太原考场考官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于成龙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副榜贡生相当于备取生,不算中举,但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父亲年老为借口,辞去做官的机会,回到来堡村。

满清入主中原,于成龙继续致力于应举。顺治四年(1647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于成龙到太原崇善寺开办的学校学习了四年,但顺治八年(1651年)的乡试中,于成龙又落榜了,这年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成龙兄长于化龙病故,三子于廷元出生,全家生活的担子落在他的肩上。父亲于时煌年老多病,要人侍候汤药;继母李氏虽健,也已暮年。长子、次子上学,全家开支很大,家资因此受窘。于成龙为了养家糊口,供子上学,整日忙于家务,再无工夫参加科举考试了。

顺治十五年(1658年),父于时煌病故。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入国子监学习,结业后准备出仕。?

初入仕途

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一逃。

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仆从不久或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于成龙在罗城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在罗城为官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于成龙的突出治行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

主政合黄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区)知州。

在合州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由于招民垦荒政绩显著,康熙八年(1669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于成龙其后在黄州任同知四年,又任知府四年。由于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绩,于成龙又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再次被举“卓异”。

武昌平乱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于成龙再次举“卓异”后,被调主持武昌府政务,并将擢武昌知府。恰在这时,“三藩之乱”爆发了。在吴三桂凌厉的攻势下,贵州、湖南望风披靡。同时吴三桂派许多湖北籍部将,特封官“札书”回籍策反,制造。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麻城县发现“伪札”,知县即以“通贼”罪名大肆滥捕,搞得人人自危。接受了“副将伪礼”的该县曹家河人刘君孚父子乘机联络东山一带山寨发动。由于于成龙在当地很有影响,被请出来收拾局面。

他以“招抚”为方针,查清事件原委后,发出安民告示,使绝大多数协从百姓归家,事态很快趋于缓和。随后,他又冒生命危险只身进入首先发难的刘君孚山寨中说服刘及三百枪手(猎户)。十天之内,一场顺利平息。

八月,于成龙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又接踵而至。其时,潜入的奸细乘黄州府空虚,联络当地豪绅纷纷起事,“高山大潮,烽火相望”,声势与范围大大超过前次。面对险恶的形势,于成龙清醒地认识到黄州府的重要性,他力排众议,制订了决不放弃黄州、组织乡勇相机主动进剿的策略。

调集各乡乡勇数千人在东山黄土坳一带,与数量上占优势的分子展开激战。在他的指挥下,尤其是他身先士卒,危急关头置生于度外,使战斗获得全胜。当场擒获首领何士荣。后又乘胜平定了其余叛乱。二十余天内又取得平乱的胜利,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仕途平坦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新设江防道,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防道道员,驻地黄州。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翌年蒙康熙帝召对,皇帝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下赐帑金、御马,并御制诗歌赠送给他,以示宠幸,旋升为两江总督(江南江西总督)。

溘然长逝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十八日,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终年六十八岁。

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为之罢市巷哭,塑建雕像祭祀,赠太子太保,谥号“清端”,雍正时入贤良祠。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百度百科-于成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